《关于全面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面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全面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更高站位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系统谋划推动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让每个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
2、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二、行动目标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按照“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装备现代,质量一流,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安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特殊教育优质公平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到2025年,完成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改革任务,基本建成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铸魂行人成效明显提升,基础教育办学质量进入粤东西北前列。三、主要任务(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1 .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有关要求,统筹推进
3、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全面加强党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全面领导,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积极构建横向全覆盖、纵向插到底的党建工作格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幼儿园)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检查考核机制,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2 .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规范提升中小学校(幼儿园)党建工作水平,持续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建立健全学校党建工作评价机制,开展中小学校(幼儿园)党建工作示范校创建活动,促进党建工作与教育
4、教学深度融合。稳慎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统筹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学校章程修订和制度机制配套等工作,确保学校党组织书记(副书记)与校长(副校长)在岗位等级确定、考核奖励、待遇落实等方面同等对待,注重对专兼职党务干部队伍保障激励。(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党对思政理论课建设的领导。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扎实开展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新时代好
5、少年等评选活动,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防教育等系列活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学生道德认知、行为养成、实践体悟一体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锻炼各1小时,教会学生熟练掌握1一3项运动技能。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深入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确保2023年全市学生体育健康优良率达到52%以上,总体近视率逐年下降。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开发地方艺术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艺术节活动,实施中小学生艺
6、术素质测评,帮助学生掌握1一2项艺术特长。加强劳动教ff,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和劳动周,多途径建立劳动教育基地,重视学生体验教育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三)强化优质公办资源供给5 .加快公办学校建设。大力推进市第一中学初中部、高级中学等重点项目建设,各县(市、区)根据公办学位需求,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补齐补足公办学位,力争到2025年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14.3万个以上,其中学前教育学位1.4万个、小学学位7.4万个、初中学位4万个、普通高中学位1.5万个。建立公办学位供给与商住用地开发、城市更新的联动机制,按标准
7、足额预留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用地。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办理前期建设审批事项。严格落实城镇居住区中小学校(幼儿园)配套建设要求。6 .推进学校抱团发展。深入开展中小学结对帮扶行动,2023年年底前每所优质校至少结对帮扶本地区一所同类薄弱校,实现中小学强帮弱全覆盖。各县(市、区)2023年年底前选择1所质量好、指导能力强的城区公办学校作为牵头学校,通过重组、办分校、托管等形式,构建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提升县域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市本级2023年年底前组建3个教育集团,每个建制区2024年年底前创建2个以上教育集团,并加大培育力度,到2025年实现每个建制区至少建成1个省级优质特
8、色教育集团,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四)推动基础教育协调发展7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安全发展。加快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到2025年至少1个县(市、区)通过督导评估。巩固学前教育“5080”攻坚成果,到2025年实现“5085”目标。加强镇村级幼儿园建设。到2025年全市规范化幼儿园比例达到95$以上,规范化村级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继续开展无证幼儿园清理整治。培育一批省级科学保教示范项目和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以镇中心幼儿园为支点,辐射引领镇域内其他幼儿园提升保教质量。积极开展幼小衔接试点工作,强化幼儿园和小学深度合作,提高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的
9、科学性和有效性。8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到2025年至少1个县(市、区)通过督导评估。全面完成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计划,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整合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做好生源极少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撤并工作,吸引学生集中到寄宿制学校就读,使之能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充分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丰富校内课后服务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落实控辍保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以上。增加学位供给,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比例保持在85$以上。9 .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全面改善县域普通高中
10、基本办学条件,2023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任务。积极稳妥化解大规模学校,持续巩固消除大班额工作成效。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对普通高中特色办学方向、类型和举措进行总体设计,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五行并举学校课程体系,创建一批人文、数理、科技、艺术、体育、综合高中等多种类型特色高中,到2025年每所学校打造不少于1个特色课程群,建设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省级示范校。10 .推进特殊教育优质公平融合发展。压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责任,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应随尽随,到2025年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o推进非义务教行阶段特殊教ff发展,到2
11、025年持证残疾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5%,高中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入学机会明显增加。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市、县、校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招收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全面建成资源教室,足额配备专职资源教师。充分发挥市特殊教育集团作用,带动全市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年底前建成5门以上省级特殊教育精品课程。11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书法课、阅读课等特色课程建设,重视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加强课程实施监管,落实校长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加强教研队伍建设,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选聘兼职教研员,建
12、立教研员乡村学校联系点制度。构建有效课堂和教育教学活动视导、研讨、观摩的常态机制。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等竞赛活动及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展示活动。注重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解读与运用,2023年起每学期组织一次全市义务教ff教学质量抽测,将统计、分析结果通报至县(市、区)党(工)委、政府(管委会),调动各地各校狠抓教育质量积极性。12 .建立健全学校评价制度。普通高中每年对本校办学质量自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于2025年年底前完成辖内所有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工作,并通报结果。对排名靠后的学校校长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约谈,对连续两年排名靠后的学校校长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
13、主管组织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岗位调整或解聘校长职务。各县(市、区)组织开展本地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原则上每3-5年一轮,将评价结果作为学校奖惩、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和考核校长的重要依据。(五)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13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励教师热爱教育、忠诚教育、献身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践行育人使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每年组织教师学习职业道德规范,签订师德承诺书,明确使命和职责,规范从教行为。强化师德培训,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发展和管理全过程,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定期组织社会、家长、学生、教师开展师德测评活动,建立师德档案,记录教师
14、个人信用。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严相杳处师德失范行为,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定期注册等的首要内容。14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研究制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实施办法,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实行校长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改革,校长每届任期为3-6年,一般任职满2届进行交流。建立完善校长考核办法,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动态管理,激发校长队伍干事活力。探索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含教研员)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交流轮岗、挂职锻炼机制,促进高素质专业化校长培养。将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以上作为选任中小学校长的优先条件。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努力建设一支年富力强、指导有力、管理有方、
15、业绩卓越的校长队伍。1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探索建立市、县两级“编制周转池”,市域动态调剂编制资源。深入推进“交流轮岗”和“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高一层次学历、中高级职称和骨干教师比例大体相当。研究出台中小学(幼儿园)人才引进办法,把好教师入口关。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鼓励在职教师学历提升,加大教师梯队建设力度,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构建分层分类的教师培养体系,围绕教师专业成长需求,精准实施教师培训。借助省全1.1.径全方位融入式对口帮扶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契机,充分利用珠海市及支援高校优质资源,培养优秀中小学校长和名优骨
16、干教师队伍,助力提高教师队伍能力素质。16 .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全市定期评选表彰一批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模范教师、最美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党员等,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引领作用,努力营造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支持各县(市、区)依规定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奖励表彰,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激励全市教育工作者献身教育事业。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建立教育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窕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各级督查部门要定期督促各地各部门积极履行教育职责,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和政
17、策举措落细落实。(二)加大教育投入。按照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的法定要求,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切实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等政策,增加教行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部门统筹安排比例,加大对教育内涵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每年按不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2%安排本级教师继续教ff经费;各中小学校每年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10席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加快建立健全各级教育发展基金会,广泛吸收社会慈善捐赠,积极扩大社会投入。(三)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传媒、板报画廊等宣传载体,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宣传教行活动。建立工作经验交流平台,大力宣传基础教育高质量提升中的典型事例,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励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关心教育、关注教育、支持教育,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