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意识形态党课讲稿】新时代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542804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意识形态党课讲稿】新时代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网络意识形态党课讲稿】新时代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网络意识形态党课讲稿】新时代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网络意识形态党课讲稿】新时代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网络意识形态党课讲稿】新时代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意识形态党课讲稿】新时代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意识形态党课讲稿】新时代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网络意识形态党课讲稿】新时代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并就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伴随网络空间、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及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不足等问题,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影响力、吸引力被削弱,加强新时代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成为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之一。因此,要适应新时代网络空间新特质,进一步加强主体建设、优化网络环境、创新话语表达,才能让主流意识形态牢牢占领网络空间话语权主导地位,不断巩固和壮大新时代奋进的主流思想舆论。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网络;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

2、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其根本属性是政治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地位,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并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地和主阵地,面对依旧错综熨杂的网络舆论话语空间,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顺应当前媒体发展趋势,切实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引导力。一、新时代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价值意蕴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

3、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政治领域没有枪炮的较量一直未停。2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和政治属性,要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开展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于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一)凝聚思想共识的基本要求意识形态关系着价值引导和思想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3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环境与任务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正处于深度转型期,社会思潮愈加纷纭多样,思想和价值观念变得愈发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意识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4、造成一定冲击。面对众声喧哗的网络舆论场和纷繁复杂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必须高度重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牢牢掌握和巩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主导地位,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主旋律和正能量,才能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巩固信仰动力、整合社会观念、增进民族力量、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不断夯实党的精神基础,汇聚磅礴的奋进力量。(二)维护政治安全的必然环节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关乎着旗帜、道路,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和政治安全,所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因势利导,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牢牢掌握

5、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4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中始终坚持探索、构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主导地位,才带领着全国人民一步步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未停止,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中充斥着多元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激烈碰撞,各种“杂音”“噪音”不绝于耳,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等边缘思潮、错误观念、庸俗观念甚嚣尘上,甚至出现了“泛意识形态”“去意识形态化”等声音,否定着马克思主义

6、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消解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干扰着我国政治安全和秩序。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如果正确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不能充分占领网络高地,那么就会被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所占据。因此,必须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牢牢守住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掌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才能防止思想演化,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三)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网络空间建设高度重视,曾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5,并多次强调要“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6。但当前网络空间中问题频发:首先,在大数据、算法推荐的作用下,信息内

7、容推送实现个性化定制”,在此情境下,边缘意识形态裹着正面的外衣时有出现,主流意识形态权威被弱化和侵蚀。其次,开放的网络空间培育了新的文化业态,伴随崇尚自由化的网络“草根”阶层崛起,其声音通过网络的匿名性被放大,滋生了系列负面、消极的网络文化问题,非理性声音开始在网络传播,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群体极化事件挑战着法律、道德权威,网络空间秩序规范被打破。再次,随着网络空间成为信息集散地,互联网也被赋予了育人功能。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着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网络中的思潮和价值观走向决定了网络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不仅引导着网民实施网络社会行为,还深刻影响着网民的思辨力及判断力。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空间

8、,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主导权,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传递好、宣传好、阐释好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主张,深入推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才能自觉抵制文化渗透,肃清网络环境,唱响网络最强音,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二、当前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随着时代、背景、环境的深刻变化,不同主体的理念认知和价值表达也在发生激烈碰撞和差异性变化,这些都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形成挑战。(一)传播方式变革:冲击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权威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极大丰富了信息资源以及信息获取、表达的渠道和方式,互联网场域呈现新特征,传播

9、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7当前,我国正大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和格局,全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空间变得愈发复杂,为非主流意识形态、错误思潮提供了“温床”,加大了网络意识形态冲突的隐蔽性及对抗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民群体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致使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力被削弱。首先,“去中心化”表达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以往,政府可以借助传统主流媒体实现信息源控制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但由于交互性强的全媒体平台的普及,开放的全媒体环境由以往的传统单向灌溉式传播方式变为去中心

10、化的、多对多的发散式传播,实现了多元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伴随公众的发声渠道被拓宽、表达意愿被放大,全员媒体现象凸显。“人人都是麦克风”实现了话语权的下放,主流舆论格局中政府和传统主流媒体的“压舱石”作用被削弱。而相较于蓬勃发展的民间舆论场,主流意识形态因发声主体存在一定缺位、话语矩阵尚不完善等因素,难以及时对接网络文化发展态势,回应及时性、互动性和精准度有待提高。其次,“信息茧房”的传播阻隔挤压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空间。在精准化、全方位的大数据、算法等技术的推送作用下,媒体内容推送平台的用户画像越来越清晰,媒体变得越来越全效。相应地,算法和大数据也容易为用户构筑“信息茧房”,根据用户习惯、偏好

11、、场景等实现的“个性化”定制内容容易导致其无法接收偏好之外的信息,单一、重复、同质的信息推送让用户视野窄化,“信息苗房”“信息孤岛”等现象出现。同时,“圈层极化”现象被进一步催化,形成传播阻隔。用户在网络空间会根据偏好、习惯、价值观等加入各种小组或群体,融入圈层,从而寻求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但在“信息茧房”的作用下,图层中的用户更注重内部交流而不注重外部环境及信息,导致思维固化、自我封闭。因此,若用户长时间浏览非主流意识形态相关内容,不仅更容易影响用户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形成集聚效应,而且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之下,也易使用户思维变得日益固化,难以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灌输。最后,“快餐式”碎片化传播弱

12、化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全媒体环境形成了信息的即时传播,为了迎合受众阅读及信息接收偏好,信息内容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但主流意识形态应呈现出很强的政治性、逻辑性,快捷便利的碎片化信息内容难以完整、精准、系统地呈现主流意识形态,加上网络空间受众理性思维被弱化,导致其在接收主流意识形态信息内容时变得片面,产生理解偏差。(二)非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威胁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一方面,西方意识形态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侵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念、体系及制度的挑战及威胁。因此,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其技术优势,通过利用新闻、音乐、影视作品等载体,借助数字化、便捷化的全媒体渠道和

13、平台以及沉浸式、多元化的全息视听方式,在网络空间传播资本主义文化产品,抢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域的“制脑权”,挤压主流意识形态空间,以此向网民渗透其价值观念,濯输西方政治立场,企图实现文化箱权。它们或是将“普世”,平等,民主,等民主思潮及泛娱乐化、消费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资产阶级价值观念揉入文化样态中,妄图实现文化和意识形态侵蚀;或是参与热点事件的舆情炒作,利用舆情发酵带节奏部分网民因辨识力较弱易受其影响,产生错误价值观念。另一方面,非理性的网络表达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首先,全媒体传播环境模糊了信息制造者、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角色,舆论的辐射力被进一步放大,也使得大量未被核实的信息充斥其

14、中,谣言层出不穷。在快餐式的信息获取节奏的影响下,部分用户的耐心逐渐不足,变得越来越非理性。而因为共同的价值判断和评判标准,非理性的用户集结成“乌合之众”,导致群体极化现象频发。其次,鱼龙混杂的网络空间使得一些黑色、灰色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和异质思潮更具隐匿性、迷惑性、诱导性和煽动性,网络意识形态之争从“明争”变成“暗斗”。一些网络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披着所谓“普世”“自由”“真实”“民主”的外衣,模糊着自身边界,使得一些理性不足、辨析力不强的用户易受影响并被裹挟,深陷险境而不自察,受其影响开始动摇价值观念,甚至充当“扩音器”。(三)建设能力不足:降低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当前,网络

15、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依旧存在薄弱环节,导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效果不佳。一是话语表达主体传播力不高。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多为党政机关、主流媒体、教育工作者、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等,但部分主体依旧存在“本领恐慌”,对网络信息的认知力和主动性不够,在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的博弈中存在反应缓慢、引导不好、互动不足等问题,导致话题滞后,丧失主导地位,陷入“塔西佗陷阱”。二是话语主体合力发挥不足。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不能只依靠某一部分主体,而需要多方主体联动配合,共同构筑话语权建设的统一战线。但目前来看,跨领域、跨地区、跨部门的话语主体联合效应发挥不足,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和影响力还不够。

16、三是话语阐释力有待提高。当前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不够创新,交互性不强。话语表达中的政治性、专业性术语较多,文件语言、公文语言较为常见,逻辑性、理论性、宏观性较强,而形象性、生动性、灵活性不足,与受众表达缺乏有效对接,难以产生亲和力及感召力,话语认同度不高。同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所在的官方舆论场与受众所在的民间舆论场间的对话交流还不够,全方位立体传播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四是网络监管难度加大。意识形态属于思想观念,需通过文字、符号等具体展现,监管具备一定技术难度。而在网络空间中越来越海量的信息覆盖下,加上部分异质思潮的故意规避和隐匿,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三、新时代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17、建设的路径建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发展趋势总体向上向好,但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任务依旧十分艰巨。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关系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找准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发力点,抢占好网络阵地,切实打好网络意识形态硝烟战。(一)加强主体建设,强化话语传播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主体在于人,要牢牢掌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首先要明确“谁来说”这一关键问题。一是要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守好网络舆论阵地的党政机关干部队伍。党政机关干部是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力量之一,其声音对受众具有强大的舆论引导作用。因此,党政机关及其干部要主动适应新

18、时代全媒体环境的需求和变化,进一步提升主体意识,强化互联网思维,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克服本领恐慌;要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树牢正确的政治底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提高政治素养、网络认知和应用能力、信息甄别和研判能力、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及网信业务水平;要自觉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敢于发声、善于引导,实现有效沟通,才能坚守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从而不断巩固和壮大新时代奋进的主流思想舆论。二是要打造协同的专业化复合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专业化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是推进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阐释力、传播力、影响力的主力军。网络空间主流意识

19、形态话语权建设涉及多领域,如互联网信息技术、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等专业领域。因此,要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打造一支覆盖面广、专业素养过硬的复合型话语队伍;要加强专业化业务培训,利用信息和媒体优势资源,提高议程设置能力,善于释疑答惑;要加强领袖队伍建设,一方面,培养官方网络意见领袖,通过强化正面声音、引导中间声音、疏解负面声音,进一步提高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纠正受众错误观点,另一方面,加强同其他网络意见领袖的协作,发挥主流引导作用,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有序传播。(二)优化网络环境,完善监管治理互联网空间的健康清朗有序是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保障。网络空间是现实世界的延伸,从来就

20、不是法外之地,必须持续加强依法管网治网,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营造良好网络生态。首先,进一步完善网络监管机制。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对于完善网络法律制度作出了明确要求。目前我国在网络空间立法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出台了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但网络空间和网络信息方面的法律法规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要进一步增强网络媒体平台的监管意识及服务水平,通过完善新媒体平台准入、监管、认证、问责机制,进一步健全网络信息内容及网民行为等的监管及治理机制,推动网络秩序规范化。其次,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一方面,加大平台建设信

21、息开发力度,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对网络平台中信息敏感词的抓取、识别及监管,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提高舆情敏感度,完善舆情监管及预警体系,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监管及研判,对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跟踪溯源,做到抓早抓小、迅速反应、高效处理。最后,进一步引导网民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网民是网络社会的基本构成主体,也是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础力量,其言行直接关系着网络社会能否良好运转、关系着主流意识形态能否有序传播。因此,要引导网民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守好政治底线,遵循网络法律制度,遵守网络道德准则,规范自身网络行为举止,合理表达、理性发声;要坚持科学立场,提高对于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清晰认知

22、,加强对信息内容的筛选和甄别能力,做好个人信息接收的“把关人”,自觉警惕和抵制错误网络思潮,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三)创新话语表达,提升内容影响力主流意识形态要牢牢站稳网络空间话语权主阵地,就必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强化主流意识形态阐释力、吸引力、传播力,彰显话语优势,提升受众话语认同度。首先,创新话语内容。一是要科学设置议题。结合重大活动、节日、热点事件、政策方针、好人好事等,科学合理设置并凝练议题,提高舆论关注度,通过情感共鸣引导网民树立正确价值观、爱国情怀及民族精神。二是要理清话语逻辑,善于发声,敢于发声。对于涉及的国际热点话题,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抹黑、污蔑,只有及时作出回应,还原真相,才能讲

23、好故事、传播好声音、彰显主旋律,巩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其次,创新表达方式。传统的话语表达形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网民的信息传播和接收需求,因此,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由以往刚性、宏大、粗犷的叙事方式改为柔性、微观的精细表达,由抽象、刻板、枯燥的政治语言、公文语言、书面语言改为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大众语言,实现官方表达与大众信息习惯的协调。当话语表达变得更通俗、更接地气,才能让网民听得懂、听进去,才能切实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叙事能力及亲和力。同时,适度与网民喜爱的热词热梗结合,提高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流传度。二是要进一步强化互动表达。交互性是互联网的优势特征,在开展主流意识形态传

24、播时,要采用真诚、平等的互动式沟通方式,在一来一往的互动间倾听心声、强化认同。三是要加强形象化、直观化、故事化的表达赋能。以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多依赖于文字表达,冗长的信息内容不易被网民接受,因此要坚持受众思维,善于借助形象化、直观化的视听形式,如音视频、图片、数据表格、动画等,创新多元表达,提高信息传达率。同时,善于在主流意识形态中塑造故事性,通过不断挖掘身边典型和故事素材,利用故事传递党和国家的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更容易打动网民。最后,整合媒体资源。网络媒体是放大主流意识形态声音、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不仅要善于整合网络媒介资源,多管齐

25、下,拓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范围,而且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宣媒体,抢占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7中共中央党

26、史和文献研究院.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ResearchonstrengthcningtheconstructionofDiscourscPowerofMainstreamIdeo1.OgyOntheCyberspaceintheNewEraAbstract:Sincethe18thNatiOna1.CongressoftheCPC,theCentra1.Co11mitteeoftheCPCwithXiJinpingasthecoreattachesgreatimportancetoideo1.ogica1.workandmadeaseriesofstratCgi

27、carrangementSforideo1.ogica1.work.Withtheprofoundchangesincybersaceandcommunication11ethods,theinfiItrationofnon-mainstreamideo1.ogy,andtheinsufficientconstructionofmainstreamideo1ogy,thecommunicationpower,infIuenceandattractionofinainstreamideo1.ogyhavebeenweakenod.Strengtheningthcconstructionofdis

28、coursepowcrofmainsIreaniideo1.ogyinthenewerahasbecoineoneofthefocusesofcurrentideo1.ogica1.work.Therefore,itisnecessarytoadapttothenewcharacteristicsofcyberspaceinthcncwera,furtherstrengthcnthesubJectconstruction,optimiZethecyberspaceenvironinentandInnovatediscourseexpression,Sothatmainstreamideo1ogycanfirm!yoccupythedominantpositionofdiScoursepowerincyberspace,andcontinua1.Iyconso1.idateandexpandtheniainstreamideo1.ogiCa1.pub1.icopinionthatisstrivingforprogressinthenewera.Keywords:Mainstreamideo1.ogy;Discoursepower;Cyberspace;Newer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