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成果运用五大路径.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579227 上传时间:2024-08-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成果运用五大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审计成果运用五大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审计成果运用五大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审计成果运用五大路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计成果运用五大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成果运用五大路径.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审计成果运用五大路径审计成果运用是审计价值实现的最关键环节,也是审计价值实现的最大化环节。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审计成果运用的五大路径。一、转变理念:从流程割裂向流程一体转变审计成果运用是审计报告、问题整改、成果共用三大流程的统一体,三者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审计报告是问题整改、成果共用的基础;问题整改是重要的中间环节,既是审计报告的必然要求,也是成果共用的前提;成果共用是问题整改的本质要求,也是发挥内审价值的最重要实现形式。要实现审计成果共用,最根本的是要改变过去将审计报告、问题整改、成果共用三者割裂开来的观念,树立三大流程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理念,在实践中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2、在审计报告的基础上,向问题整改、成果共用拓展,延伸审计项目管理范围,为审计成果运用创造条件。二、无缝对接:从审计报告向整改归零转变问题整改是成果运用的最直接体现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审计报告出来了,也就意味着审计工作结束了,习惯的做法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实现审计报告到问题整改的无对接,关键是克服“审计报告即结束”的观念,切实把工作重心从审计报告向问题整改倾斜,高度重视问题整改工作,提高整改质量。提高问题整改质量,关键是做到应改尽改、动态整改、及时销号,为此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要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明确整改底数;二是理顺问题整改计划管理、问题动态跟踪管理、问题整改销号管理三大整改流程;三是建

3、立问题整改信息平台,将三大流程固化到信息系统之中;四是理顺被审计单位、职能部门以及内审部门在问题整改工作中的不同职责。三、深度整改:从简单整改向举一反三转变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内外部审计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较多,自然需要整改的问题也很多。虽然在问题整改上做了不少工作,但是这些整改一般停留在“点”上。这个“点”上的问题解决了,另外的“点”也可能产生同样的问题,这样不仅导致存量审计问题越存越多,而且重复性问题的比例也在逐步上升。如何改变问题重复发生率较高的现状呢。根本方法是深度整改。所谓的深度整改,就是在现有“点”上整改的基础上,通过“提取公因子、合并同类相”,将重复性问题的整改主体上提一级在更高

4、层级上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整改。在对单一问题进行立行立改、即知即改的基础上,从两个层面将整改引向深入:一是对涉及一类业务流程的相同或相似问题,通过提取公因子、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对一类业务、相同流程业务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完善内控措施,规范企业管理,这个层面整改的主体不是发生问题的最基层单元,而是企业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可以实现这一类问题的全面整改。二是对涉及多个业务流程的同类问题,或是涉及多个企业的类似问题,在整个系统内进行举一反三系统整改,这个层级的整改主体不是下级企业,而是由企业总部通过顶层介入组织整改完成的,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整改,促进管理提升。四、成果共用:从事后整改向事前风险防范

5、转变审计监督发现的问题,最终要通过整改完善到制度和内控体系,是实现审计价值的最核心环节,也是实现由事后整改向事前风险防范转变的关键一环,处理得好就可以事半而功倍。一是提炼共性问题完善内控体系,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用途,从具体问题入手,对审计监督中发现的苗头性、普遍性问题进行梳理,突出普遍性、倾向性、敏感性特点,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总结提炼经营管理易发、高发风险,找出体系风险短板,及时向体系管理部门反馈信息,提示完善内控体系,防范经营风险。二是挖掘个性问题警示重要风险,通过对个性问题进行筛选、识别、分析,发现深层次问题,由小见大、由浅入深,小处着手、大处落子,提炼形成个性化案例,通过简报、风险提

6、示函以及其他形式,在全系统警示案例风险。三是对问题进行归类并向相关管理部门反馈,让管理部门了解专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其改进管理的“源头活水四是通过原因分析梃出管理建议,从治理结构、管控模式、管理制度、内控体系、决策方案等方面,形成综合新分析报告或单项报告,向管理层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内审部门建言献策的水平和能力。五、治理环境:从纯粹监督向多领域拓展转变治理环境对于审计成果运用非常重要。当前,由于内审全面参与经营工作的机制未完全建立起来,加之内审队伍来源单一、参与能力有限,因此在重大项目投资、重要政策制定、核心制度建设等重要领域决策方面,内审部门参与力度较小或根本无法参与进去。因此:一是要建立内审广泛参与经营决策的机制,广泛参与到经营管理决策之中,尤其是在重大项目投资、海外项目建设、金融衍生品业务等重大决策风险防范以及基本制度、业务管理等重要制度决策审核等方面发挥作用。二是建立完善审计监督的“大监督”机制,努力实现业务部门与内审部门、内审部门与其他监督部门、内审系统上下的协同配合,发挥协同效应。三是完善内审队伍形成机制,重点畅通业务管理人员与内审人员自由交流机制,促进二者有机融合,让内审的人更懂业务,让管业务的人员更懂风险防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