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课件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609357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83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课件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课件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课件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课件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课件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课件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课件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ppt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观察认识活动的目标主要由3个方面组成:科学知识:指科学经验的获得、初级概念的学习,通过观察使幼儿掌握事物的外形特征,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科学方法:指在观察活动中,哪些能力得到发展,形成哪些技能,学习哪些方法;科学情感态度:幼儿情感态度及个性品质的培养。,一、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一)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原则1.对幼儿已有的经验有概括了解2.注重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3.表述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一、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二)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主要教学目标(1)对物体、现象的观察能力,掌握观察的技能(2)对观察对象的科学认识

2、,即认识观察对象的显著特征,认识观察对象的多样性,描述事物之间的异同,探索观察对象的变化规律(3)对观察结果的表达能力,包括大胆讲述观察中的发现、描述观察事物的特征、用图画记录观察结果等,一、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36岁儿童科学领域的初步探究能力目标34岁(1)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2)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45岁(1)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2)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3)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4)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一、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相关链接

3、,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36岁儿童科学领域的初步探究能力目标56岁(1)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2)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3)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4)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5)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一、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相关链接,1.对象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2.要有合适的容量3.对象选择要符合季节性和时间性4.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5.与生活密切联系,二、观察认识教育活动内容的设计,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一)知识准备 1.教师知识准备 对于某

4、一科学知识,教师要有相关的知识,以便于深入浅出地指导幼儿观察,并能够说出其中的道理。教师知识准备主要是考察教师的日常积累,但是在某一活动内容确定、目标确定后,教师还要就这一课题进行相关的知识查阅,要对所涉及问题都非常清晰,以免在活动中手足无措。2.幼儿知识准备幼儿要提前对事物有所了解。,三、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环境与材料的设计,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二)环境与材料的设计1.物质环境丰富的物质环境是指宽敞的观察空间和丰富的观察对象,以及合理的安排。2.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指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没有压力感的心理环境。3.对观察认识活动材料的要求,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三、观察认识教

5、育活动环境与材料的设计,(三)情感的设计情感是人类从事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由于幼儿的情感很容易受成人的感染,所以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活动中,指导幼儿活动的进程。教师要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以自己的热情感染幼儿。,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三、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环境与材料的设计,(一)观察认识活动过程设计的一般步骤1.开始部分 活动过程设计的开始部分,也是教学内容的导入部分,即课题的引入。2.基本部分 活动过程设计的基本部分是活动的展开,也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部分。设计这一过程需注意:有序;有趣;有交流;重整理;重多媒体的作用。,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一)观察

6、认识活动过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3.结束和延伸部分 结束和延伸部分是活动过程设计的整理阶段。活动延伸部分是在整个活动结束时,教师视幼儿在本次活动中所反映的情绪的高低,对所观察的对象的兴趣来做决定。,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二)导入活动的设计1.利用语言导入课题2.利用游戏导入课题3.运用多媒体导入课题4.利用环境导入课题5.利用多种物质材料导入课题,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三)观察过程的设计观察认识活动根据观察认识的方法不同、内容不同,教学设计的思路应有所不同。1.物体观察 2.现象观察 3.户外观察 4.长期系统观察,四、观察认

7、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三)观察过程的设计 1.物体观察 物体观察包括个别物体观察、间或性观察、比较性观察等。物体观察的设计思路如下:(1)出示观察对象;(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3)幼儿之间表达交流,或教师与幼儿之间交流;(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不易被发现的观 察对象的特点;(5)小结或根据观察对象进行延伸。,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案例分析,活动名称:有用的纸活动班级:小班活动目标:(1)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2)了解纸的一般用途,懂得爱惜纸。活动准备:纸制品(风车

8、若干,灯笼)。活动过程:1.观看纸制品,引起幼儿的兴趣(1)出示风车。教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风车)教师出示风车,让风车转动起来,可以请幼儿玩一玩。(2)出示灯笼。教师:“新年到了,我们把这灯笼挂在教室里可真漂亮呀!小朋友喜欢吗?”“你们知道风车和灯笼都是用什么制作的吗?”,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案例分析,活动过程:2.感知不同质地的纸(1)出示报纸、挂历纸、白纸、卡纸、水粉纸。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一看,这些纸是一样吗?它们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2)教师:“请你们摸一摸,这些纸摸上去有什么不一样?感觉怎样?”(让幼儿感觉出不同质地的纸,其光滑和粗糙、硬软、厚薄等不同)3.了解纸

9、的用途(1)教师:“你们知道这些纸有什么用吗?”(写字、印书、包装、折纸等)(2)教师:“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些纸和纸做的东西?”“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是纸制品。”(幼儿自由讨论),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案例分析,活动过程:4.让幼儿懂得爱惜纸(1)教师小结:小朋友,纸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用处,我们要爱惜纸和图书,节约用纸。(2)幼儿玩风车。分析: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个别物体的观察的观察对象比较单一,幼儿容易集中注意力。通过看、摸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大脑皮质建立多通道联系,从而使幼儿从观察物的不同角度对其属性有一个

10、比较完整的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观察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三)观察过程的设计 2.现象观察现象观察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事物的变化、发展,重点在于观察变化的发生。教师可以将观察、指导和交流同时进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现象观察的设计思路如下:(1)提出问题。幼儿可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回答,或教师直接引出观察对象。(2)观察现象。现象要明显,便于幼儿肉眼观察。(3)观察中交流。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或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4)个别指导。(5)教师组织讨论,幼儿发表自己在观察中看到的现象。(6)教师对知识点进行小结。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延伸活动。,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观察认

11、识教育活动的设计,案例分析,活动名称:水变干净了活动班级:大班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知道过滤能使水变干净。(2)萌发探究精神,想出更多的过滤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验让水变干净,实验过程要慢,要让幼儿充分观察到“水变干净了”的现象变化,讲解要细。活动准备:泥沙水,玻璃杯、纱布若干。,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案例分析,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脏水,思考使脏水变干净的方法教师出示脏水并提问:“脏水是什么颜色的?里面有什么东西?用什么办法能使脏水变干净?”教师小结:脏水里面有沉淀物,这些沉淀物是可以清除的。清除有一个好方法就是过滤。2.指导幼儿进行水的过滤操

12、作教师分发器材和材料,指导幼儿先将纱布蒙在杯子上做过滤网,再把脏水慢慢倒在纱布上;边倒边仔细观察纱布上有什么东西,过滤后的水有什么变化。,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案例分析,活动过程:3.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观察结果不同幼儿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小结:纱布上有泥沙,纱布挡住水里的泥沙,漏下水,玻璃杯中的水就变干净了。4.引导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处?怎样保护水资源?分析:通过案例可以看出,现象观察是对事物本身变化的一种认识。水里面有泥沙,通过用纱布进行过滤,可以使泥沙水变成清水,这就是现象的变化。这类现象幼儿不容易理解,单纯的泥沙水变干净,幼儿只能观察到事物的表面变

13、化,不能深入到实际的应用。,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三)观察过程的设计 3.户外观察 户外观察是指在实地进行的观察,一般与散步、参观等活动相结合。户外观察既有物体观察又有现象观察。户外观察的设计思路如下:(1)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2)分散观察,教师个别指导;(3)分享和表达;(4)活动小结或延伸。,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三)观察过程的设计 4.长期系统性观察 长期系统性观察是指幼儿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种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长期系统性观察的设计思路如下:(1)出示

14、观察对象,提出要求;(2)熟悉观察对象,知道观察对象最后的结果;(3)教师与幼儿共同观察;(4)做好观察记录;(5)交流新发现;(6)展示结果。如:青蛙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四)教师语言的设计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体现在讲解、讨论、提问上。教师的语言要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在设计观察认识科学教育活动的语言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目的性:教师的语言要围绕观察活动的对象来进行,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观察对象上,使科学活动始终保持应有的意识水平。2.形象性:在观察认识活动中,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幼儿观察的积极性。,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

15、,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四)教师语言的设计 3.逻辑性: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运用确切的语言,按照语法规则,层次分明、有条不紊地表述;引导幼儿逐步认识观察对象,达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4.启发性:教师指导幼儿对于观察物的观察认识,主要是通过启发性的提问来完成的。教师所提的问题和讲解能激发幼儿在观察认识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五)结束部分的设计 观察活动结束部分是在幼儿对观察对象有了整体认识之后,不能中途结束,要幼儿能够掌握观察对象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进一步对观察对象进行了解,可以把延伸活动安排在科学角、科学桌、自然角中完成。有的观察对象是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才会得到结果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幼儿持之以恒地完成观察。,观察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四、观察认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