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PPT课件第七章-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628663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5.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PPT课件第七章-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PPT课件第七章-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PPT课件第七章-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PPT课件第七章-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PPT课件第七章-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PPT课件第七章-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PPT课件第七章-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ppt(6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第二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第一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概述,第七章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第三节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与教育,什么是亲社会为?亲社会行为主要表现有哪些?,关爱他人,爱心捐助,救助,无偿献血,Page 5,猜猜看这是什么故事,1、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是父母教育子女的成功例子。,2、故事的主人公是汉代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3、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四岁时就知道上让哥哥,下让弟弟。,4、他当时让出的是一个梨。,六尺巷 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

2、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打油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启示:面对邻里,同事、朋友利益之争时,应该心胸宽广、放眼远处、恭谦礼让才能受人尊敬,从而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共融。,盲人挑灯,一个漆黑的夜晚,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一个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地方,看到一盏昏黄的灯光正从巷道的深处亮过来。走至近处,却发现挑灯者是一个盲人。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挑一盏灯岂不是多此一举?僧人

3、问:“敢问施主,既然你什么也看不到,为何还要挑一盏灯?”盲人缓缓答道:“这个问题不只一个人问我了。现在是黑夜吗?我听说黑夜如果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僧人若有所悟的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啊。”,盲人却说:“我是在为我自己!”僧人又愣住了:“为你自己?”盲人语气淡定自若说“是啊,我提灯笼是为了让别人看到我,不会误撞我,这样就可以保护我安全了。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是为别人带来光明,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的搀扶我,引领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沟坎,是我免受许多危险。”,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于众目睽睽之下,扑通一声下

4、跪,全世界为之大哗。作为政府首脑的勃兰特为什么下跪?是他本人罪孽深重,以下跪来减轻良心上的重负吗?不。二次大战中,勃兰特是名坚强的反纳粹的斗士,被希特勒下令开除国籍,并到处追捕。他被迫亡命挪威。战后返回祖国,作为社会民主党活动家积极复兴国家。1969年10月,以社民党主席身份当选为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上台伊始便着手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关系。1970年12月6日下午,勃兰特飞往华沙,受到官方正式欢迎。在演奏德国国歌时,波兰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强烈愤激表情,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曾长期是希特勒集中营的囚徒。勃兰特知道,二战中波兰600万人牺牲,损失惨重,仅设在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就杀害了近400万犹太

5、妇女儿童和男人日程安排,是向华沙无名烈士墓和华沙犹太人街区殉难者纪念碑献花圈。来到犹太人街区殉难者纪念碑前,出乎所有人意料,在电视摄像机前和无数记者的闪光灯下,勃兰特扑通一声跪下。,在场的人大为震惊,东道国代表团瞠目结舌,不知所措。这个举动绝不在计划日程之内,勃兰特事先未同任何人商量就跪下了。当天东西方都掀起轩然大波,评论四起。西德国内也出现恶意评论,认为勃兰特有辱国格人格。勃兰特很坦然,他认为:“谁愿意理解我,他就能理解我。在德国和世界其它地方,很多人是会理解我的。”一位记者深情地写道:“于是,不必这样做的他,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下跪的人跪下了。”当时波兰感到极大的震动和惊讶,许多波兰人为

6、勃兰特举动感动得落泪。勃兰特圆满地完成使命回国。1971年10月,诺贝尔奖委员会一致提名通过,授予勃兰特1971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当晚德国青年举起火炬,络绎不绝地来到勃兰特的寓所,向他表示衷心祝贺。1992年10月,勃兰特因患癌症以78岁的高龄逝世。一生都在致力于担任“和平使者”。,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婆,反被诬陷索赔 蒋婆婆摔倒后,手里死死抓住一位9岁小朋友的手。小朋友家人表示,3个孩子当时是去搀扶老人,却被诬陷。蒋婆婆则称是小孩将自己撞倒。如果是您的话,您是扶还是不扶?为什么?,(一)亲社会行为的涵义根据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可以将个体的社会性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人

7、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社会行为:指违法或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在学前儿童中最具有代表性、最突出的是攻击性行为)。,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概述,(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助人与分享、合作、安慰与保护是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亲社会行为按发生的情境可以分为:紧急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例如“见义勇为”。一般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例如“让座”、“主动捡地上的废纸”等行为。,亲社会行为按动机可以分为:利他动机:无私、不求回报。互惠动机:利己倾向、期望得到奖赏。,辛德勒是纳粹统治下欧洲犹太人的营救者。二战时,希特勒政府

8、有计划地杀害了上百万的犹太人。对一些人来说,这场大屠杀象征了人类本质最丑恶的一面,不仅仅是刽子手们凶残的行为和纳粹有计划的谋杀,还包括国际社会的无动于衷。然而在大屠杀中也涌现了一些伟大的利他主义英雄,一些冒着生命危险庇护犹太人的英雄。,1942年夏天,12岁的Samuel Oliner和他的家人被迫搬进了肮脏的、被围起来的波兰Bobowa犹太人社区。一天,Samuel一家都被逮捕装进了卡车里。继母希望这个男孩可以从这场死亡中逃脱,让他快跑藏起来。当Samuel到了犹太人社区外面时,他来到了附近一位叫Balwina的农妇家里。尽管巨大危险笼罩着她自己和她的家庭,Balwina还是掩护了这个犹太男

9、孩,教他装成一个基督徒,然后安排他到几英里以外的农场做帮工。Samuel的家人被残杀了,但在那个他几乎不认识的、勇敢而无私的妇女的帮助下,这个男孩活了下来。,(三)亲社会行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1.亲社会行为的儿童可以从对他人的帮助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2.亲社会行为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的范例,促进儿童对自我行为的调节;3.亲社会行为可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群体意识。,第二节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一)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发展与教育(二)学前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与教育(三)学前儿童安慰行为的发展与教育(四)学前儿童助人行为的发展与教育(五)学前儿童同情心的发展与教育,第二节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

10、的发展与教育,(一)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发展与教育合作行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达到目标而协调活动,以促进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出现的行为。1.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发展出生第二年,同伴间能围绕共同主题进行角色转换和角色轮流。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间合作的目的性、稳定性增强;合作范围扩大,合作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教育(1)为儿童创设同伴交往与合作的机会(2)教给儿童合作的方法 榜样、强化、表扬等方法来指导儿童共同合作。,(二)学前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分享行为:指个人拿出自己拥有的物品让他人共享,而使他人受益的行为。1.学前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12-24个

11、月的婴儿分享行为随年龄增加很快;24-36个月的分享行为则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34岁的分享处于自我和不会分享阶段,随年龄增长而下降;46岁的分享处于均分和慷慨阶段,随年龄增长而增长。2.学前儿童分享行为的教育(1)进行分享教育,帮助克服自我中心,了解他人情感和需求(2)及时表扬、赞赏和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实录一)班里的来了一个新的拼图玩具,早晨,我把玩具给了第一个到园的孩子玩。随后孩子们陆续来园,都被这个新玩具所吸引,大家聚在一起你拿一块我拿一块开始尝试拼图。明明来了,他也很想试一试,他挤进人堆也摆弄起来。可是他觉得自己的拼图不够用,开始阻止别人拿拼图,后来发展到用双手盖住拼图不让别人动,

12、最后连身体也压到了上面。他的举动引起了大家的抗议,我让他暂时离开,他气呼呼地走到了一边。(实录二)过生日的当天,明明的爸爸特意买了一个蛋糕和糖果送到幼儿园。大家一起为明明唱生日歌,一起搂着肩膀照合影,我请明明给每一个孩子亲手送出蛋糕和糖果,并要求他对每一个人说:“请你吃蛋糕(糖)”孩子们纷纷回说:“谢谢明明。”明明很快乐。,(三)学前儿童安慰行为的发展与教育安慰行为:指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消极情绪状态,并试图通过语言或行动使他人消除情绪状态,变得高兴起来的亲社会行为。1.学前儿童安慰行为的发展在儿童出生的第二年初,出现了安慰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安慰行为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增加的趋势,女孩比男孩的

13、安慰行为更为明显。,2.学前儿童安慰行为的教育(1)要为儿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儿童充分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情感,并想象自己在类似情境中的感受(情绪体验)。(2)让儿童学会安慰他人的方法(口头语言的表达、肢体语言)。,(四)学前儿童助人行为的发展与教育1.学前儿童助人行为的发展学前儿童助人行为呈增长趋势;在小学中期逐渐达到最高峰;到青少年早起呈下降趋势,到成年早期又有所增加。2.学前儿童助人行为的教育(1)增强学前儿童互相帮助的意识(2)教会学前儿童助人的行为方式(3)为学前儿童提供助人为乐的好榜样,小明的烦恼,我爸爸做生意,家里很有钱。我同桌家庭困难,我十分想帮助他,可他从来不领情。就拿上次来

14、说吧:我见他橡皮快用完了,想送他一块,我说:“瞧你那穷酸样儿,橡皮这么小了还用,新的-拿去吧。”他不但扔回了橡皮,还送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白眼儿。我这招谁热谁了呀?!前天放学路上,几个初三生拦住小鹏要钱,我大喊一声冲上前去,结果我和小鹏都被打得鼻青脸肿,事后,老师和家长埋怨我不该那么冲动,应该给家长老师打个电话或报警。我真是又伤身又伤心啊!,实验被试为4、7、12岁的儿童,将被试按年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的被试都进行“开一把有机关的锁”的训练,控制组被试没有进行训练。然后实验者借机离开实验室,随后另一位实验者进来,假装急于打开带锁的箱子,却怎么也打不开,观察两组儿童的反应。结果发现,进行

15、过开锁训练的儿童都主动提供了帮助,而控制组的儿童由于没有接受过训练,年幼儿童大多未能提供帮助。说明儿童是否受过亲社会行为的训练会影响其亲社会行为的事实。,(五)学前儿童同情心的发展与教育同情心:是适应社会和群体合作的道德基础,是一种对他人的处境、遭遇在感情上能激起共鸣,能分担他人的苦难忧愁,并发自内心地在行动上给予应有的慰藉、关心和帮助的道德情感。1.学前儿童安同情心的发展学前儿童普遍具有同情心由同情引发的关心和安慰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学前儿童同情心的教育(1)对各种事物的经验 饲养小动物 种植花草树木(2)丰富的想象,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礼貌用语和商量的口吻与同伴交往。2能在不同的

16、情境下用适当的方式说服别人。3在交往中体验被拒绝、被接纳的感受,以积极的态度、友好的方式与人合作,案例,活动准备:1每位幼儿半个红心小卡片;纸制立体交通工具:汽车4辆、轮船4艘、三轮车2辆以及图片各2份。2录像片段(1)在拼红心游戏叶,一幼儿站在旁边不敢和问伴交往,没有找到朋友。(2)幼儿用蛮横无理的态度占和别人拼人红心做朋友,没有成功3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一些有关幼儿商量、协作方面的游戏活动。,活动过程:一、游戏“拼红心,找朋友”,引起幼儿交往兴趣。1教师提出游戏要求:今天我们要去公园,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手拉手。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每名幼儿手拿半个红心去和别人拼,如果能拼成一个红心,就可以成为好朋

17、友。提示:你应该怎么说,才能让人家愿意和你拼红心?3幼儿合作操作,找朋友。4游戏小结(1)提问:小朋友都找到好朋友了吗,你怎么找到的?你怎么说的?(2)小结:跟人家起做事时态度要友好,要有礼貌,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客气,然后就愿意和你一起做事。,二、观看录像片段,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学习协商性语言 1幼儿观看录像片段1,观看后提问:(1)他们为什么没和他一起玩?(他胆子太小了,不敢和大家讲话)(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我勇敢地说:我们可以一起玩吗;我参加你们的游戏好吗;我主动和他们打招呼)2观看录像片段2,观看后提问:(1)他们为什么也没和他一起玩?(他很凶,他没有礼貌;他态度不好

18、)(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说话时态度要友好,有礼貌;我轻轻地对他们说;笑嘻嘻地说)3小结:当我们和大家一起玩时,要态度友好,有礼貌;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试着和人家商量一下,说一些“行吗”、“好吗”、“行不行”这样好听的话,取得人家的同意,这样你才会玩得开心。,三、找朋友去公园。1出示三种交通工具,提问:请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乘什么去公园?你们是怎么商量的?2出示相应的数字,提出要求:三轮车满4人能走,汽车满6人能开,轮船满8人能开。问:一对好朋友只有两个人,不满人数怎么办?(再去找朋友和我们一起乘)3提出活动要求:在要求别人时,你应该怎么说,才会让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4幼儿根据

19、游戏规则找朋友,听音乐开汽车、轮船、三轮车去公园。5提问:你乘的是什么交通工具,你说了什么话,你是怎么找朋友的?(我们乘的是汽车,我们在找朋友时,先问他们:你们想乘什么?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乘汽车吗?然后他们就同意了)6小结:和别人一起做事时,不仅要态度友好、有礼貌,而且和别人商量时,应该先了解别人的想法,然后再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原望,征询别人的意见,取得别人的同意,这样,别人就会喜欢你,愿意和你一起做游戏。,活动延伸:在活动区角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户外体育活动时,小朋友们正在进行“小推车”比赛,突然有一个小朋友要小便,告诉老师后他就往厕所冲,走到小朋友的“接力区”时他突然刹住脚步,绕道去厕所

20、了,于是老师就抓住这一闪光的举动,等他回来后,不失时机地问他:“你刚才去厕所怎样走的?”并让他重新走了一遍,展示给同伴看。“为什么要这样走?”“小朋友在玩游戏,如果我直直地走过去,很可能撞倒他们,还有他们就不能得第一名了。”老师鼓掌以示赞赏,孩子们也跟着热烈地鼓起了掌。,第三节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含义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性行为,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叫喊名字,骂人,抢走别人的东西等。,Page 43,攻击性行为的种类,愤怒的反应性攻击,工具性攻击,非愤怒

21、的主动性攻击,敌意性攻击,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种类,为了获得玩具或物品而做出抢夺、推搡等攻击性行为,以他人为指向,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表现为愤怒、发脾气或失去控制,未获得某一物品或达到某种目的,进而欺负或控制同伴,Page 44,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就攻击行为的频率而言,学前阶段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频繁,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线性下降。从攻击行为的类型来看,以工具性攻击为主,主要是抢占玩具、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敌意性攻击逐渐增长;身体攻击为主,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Page 45,男孩普遍比女孩更具有攻击性,男孩之间的攻击行为要比女孩之间或

22、异性之间多得多,女孩的攻击行为多为言语攻击,基本上都是指向其他女孩,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男孩的攻击形式多为身体攻击,女孩多为言语攻击与关系攻击,Page 46,欺负特殊的攻击,欺负行为是攻击的一个子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它常在儿童间尤其是中小学生间发生,对受欺负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伤害性,会导致儿童情绪抑郁,注意力分散、孤独、逃学、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严重的会导致自杀。而对欺负者则可能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或行为失调。可见,儿童欺负问题是发展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研究中极具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国外心理学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我国较少,应当引起我门的关注。,Page 47,激素水平,外貌长相

23、,遗传基因,(一)生物学因素,四、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气质类型,Page 48,知识经验,媒体的影响,社会文化氛围,家庭因素,(二)社会文化因素,同辈群体,Page 49,儿童受不良家庭环境影响,(1)家长过分溺爱幼儿(2)家长过分限制幼儿(3)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及攻击性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儿童往往不是在惩罚中受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极大地依赖着他们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和父母自己如何表现。,Page 50,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他及其合作者所进行的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他们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

24、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伊拉克儿童模仿执行死刑,案例,儿童知识经验的影响,(1)与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和自我控制水平有关道德水平越高,儿童也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行为也就越趋近于正好与攻击相反的亲社会方向。自我控制也是直接与攻击行为相联系的个人品质因素,个人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下降时,攻击性行为就会明显增加。(2)与儿童的社交技能有关 与受欢迎的同学相比,不受欢迎的儿童攻击性更强

25、。他们对冲突性社会情境解决或是解决社会性争端的办法往往都运用攻击性行为。,Page 52,儿童知识经验的影响,(3)与个体固有经验因素有关 儿童时期的大量受害经历与以后大量的攻击性和暴力问题有关。身体遭虐待的经历教会了儿童攻击性行为,并且使儿童把攻击性行为作为亲密关系的一种规范。(4)受到挫折当幼儿受到挫折时,由于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或社会交往的经验,为了解除心理的紧张或维护自己的自尊,便采取攻击他人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或保护自己。,Page 53,媒体的影响,Page 54,五、控制幼儿攻击行为的策略,Page 55,具体措施:,提供非攻击性的环境,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

26、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和玩具,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Page 56,具体措施:,引导幼儿进行移情换位,引导幼儿深刻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如:体验同伴痛苦、难受的表情,从而达到抑制自身出现的攻击性行为,并今儿实施帮助、互助、谦让、分享等亲社会行为。通过多讲故事、与幼儿一起观看有益于亲社会行为的电视节目等途径为他们提供分享、谦让、合作等亲社会行为的榜样。,Page 57,具体措施:,允许幼儿有合理的宣泄,有些幼儿可能由于害怕惩罚而强行抑制自己的攻击意向,长此

27、以往,会产生过分的焦虑,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允许幼儿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宣泄,来取代攻击行为。如有的幼儿在玩黏土游戏时,拼命的挤压、摔打;有的幼儿在模仿战斗场面时相互间“打打杀杀”。这些行为都有利于幼儿把平常不良情绪通过这种“破坏性”游戏释放出来,从而维持心理平衡。,Page 58,具体措施:,对于长期压抑,正当需要得不到满足,造成心理挫折而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家长先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并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幼儿合理需要。通过与幼儿的沟通和交流,来真正了解幼儿的感受、愿望及需要。如果幼儿的要求是合理的,就应该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对他们一些不合理的需要,也要心平

28、气和地与其讲清道理。,Page 59,具体措施:,当幼儿刚刚表现出攻击行为时,不一定非惩罚他们不可,劝开就行,或者对这种行为“视而不见”;然后创造机会让幼儿相互合作,对他们的良好行为,如分享、合作、帮助别人等,则大加赞赏,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不断受到强化。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让幼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社会行为。,Page 60,具体措施:,这种方法对幼儿也很有吸引力。简单的例子是,家长可以跟孩子说好,不骂人的话发给一个三角形,不打人的话发给一个圆形,几个三角形或几个圆形可以换一个五角星,累积多少个五角星就能换一个小奖品孩子会慢慢改掉坏习惯。,Page 61,一天两个孩子发生了小摩擦,两人都

29、觉得自己是对的!都来跟老师说对方的不是。,案例,我问:“谁先告诉我发生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觉?“等孩子讲完。我向孩子提出要求:”你把刚才跟我说的话再跟另一个小朋友说一遍,可以吗?“当说到一半,另一个小朋友不高兴地打断他:”他也有不对!“我问:“那事情是怎样的?你又有什么感觉?你能把你的感觉也对这个小朋友说出来吗?”开始时,孩子不愿意。我再接再厉”如果你不说出来,他是不知道他这样做,你有什么感受,下次还是会另你感觉不愉快。你希望这样吗?没事,有我在。“,在了解了对方的感受后,小朋友好像都知道自己的行为另对方反感了才会引起了刚才的小摩擦。然后.然后,他们都大方地伸出了他们的小手握手!我笑了,他们也笑了!而且笑得很灿烂!,看看,冰释前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