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14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黑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2025年)目录第一章立足新起点,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黑河新征程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成就第二节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第三节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第二章“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坚持原则第三节发展定位第四节发展目标第三章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中等规模边境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第一节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第二节全面提升中心城区规模第三节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第四节提高城市发展承载力第五节推进农垦森工与地方一体化发展第四章构筑融入“一带一路”新支点,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第一节促进自贸
2、片区协调联动发展第二节推进自贸片区体制机制创新第三节构建中俄跨境合作新高地第四节打通连接中俄立体化运输大通道第五节打造中俄消费区域中心城市第六节全面深化与国内外重点城市合作交流第五章坚持改革创新双轮驱动,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第一节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第二节扎实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第三节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第四节大力推进人才体制改革第五节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第六章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动能第一节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第二节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第三节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战略升级第四节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第五节加快数字黑河建设第七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第一节巩固提升粮
3、食安全保障能力第二节构建现代农业生产新格局第三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第四节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第五节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六节推动县域经济总量和质量双提升第七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八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第一节守牢生态安全边界第二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第三节促进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第四节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第九章全面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宜居宜业幸福黑河第一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二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第三节深入推进“健康黑河”建设第四节繁荣发展地域特色文化第五节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第六节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第七节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第十章提升社
4、会治理效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二节筑牢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第三节奋力开创“法治黑河”高质量建设新局面第四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黑河”第十一章强化规划实施,确保规划蓝图落地见效第一节加强规划的协调衔接第二节落实规划组织实施责任第三节强化向上争取和项目支撑第四节健全监督考核评估机制序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黑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5、推动我市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纲要依据中共中央、中共黑龙江省委、中共黑河市委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编制,是今后五年黑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第一章立足新起点,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黑河新征程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黑河全市上下砥砺奋进的五年,是黑河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形势,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和
6、省委、省政府、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机遇、团结一致、迎难而上、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成功战胜了极端严峻的强降雨和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抵御了百年未遇之大疫情的严重冲击,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一大批重大政策利好相继落地落实,一大批长期制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相继取得重大突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持续巩固,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加快发展,“三大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十三五”时期,是黑河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五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高速度增长,2020年地区生产
7、总值614.4亿元,年均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6%,增幅居全省前列;外贸进出口企稳回升,2020年总额达至U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4%,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2%;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嫩江市连续两年位列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指标排名首位。“十三五”时期,是黑河发展内生动力更加强劲的五年。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深度挖掘放大优势潜力,加速释放产业活力,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以创建农业
8、绿色发展示范区为载体,全力做大做强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全域粮食播种面积达2743.5万亩,粮食产量达103.5亿斤,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市。工业经济质量更高,聚焦黑河特色优势资源,实施市级以上重点产业项目282个,累计完成投资339亿元,多宝山铜矿二期、翠宏山铁多金属矿、争光岩金矿、东安金矿、象屿生化玉米深加工、科迪60万吨稻谷加工等一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或具备投产条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09户,以煤炭、有色金属开采、农副产品加工、电力生产与供应为支撑的工业体系加速形成。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成功举办第三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大沾河风景区晋升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
9、俄民族风情园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近49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00亿元。试车经济持续升温,试车量占全国寒区试车量的80%以上,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超亿元,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式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黑河汽车寒区试验基地”称号。“十三五”时期,是黑河对外开放合作硕果累累的五年。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启动建设,黑龙江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黑河片区正式运营,黑河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报国家审核,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批准设立,重大战略机遇叠加交汇,拥有的开放创新权限前所未有。用足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携手推进跨境集群建设,中俄
10、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黑河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营,月星中俄跨境物流枢纽开工,中石油天然气进出口贸易公司在黑河注册成立,跨境产业链加速形成。持续深化中俄地方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中俄界江黑龙江国际冰球友谊赛、中俄国际青少年乒乓球赛、中俄边境城市展览会等系列活动,中俄文化大集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政府间合作更加紧密顺畅,促进了情感交融,推动了合作共赢。“十三五”时期,是黑河发展承载能力跨越提升的五年。寄托全市人民多年夙愿的黑龙江公路大桥具备通车条件,北黑铁路升级改造项目启动建设,中俄界江首条跨境索道开工,新(改)建公路里程793公里,嫩双公路前进至嫩讷界段改扩建交工,五大连池德都机场、嫩江墨尔
11、根通用机场正式通航,新开辟至郑州、珠海空中航线,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加速形成。全面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岸岛防护工程全面完工,黑龙江干流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成功经受了2019年洪水的严峻考验。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淘汰改造县级以上建成区燃煤小锅炉332台,淘汰黄标车3599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始终位居全省前列。11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考核要求,18项县级水源地问题、287个河湖“四乱”问题全部完成整治,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在全省率先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关闭煤矿8处,启动12家煤炭生产企业绿化和防尘工程,列为全省试点先行先试,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生态文明底色更
12、加亮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7%。“十三五”时期,是黑河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巨变的五年。坚持城市与乡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进程不断加快。全面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谋划中心城区发展定位和城市风貌设计。坚持以5A级景区标准建设管理城市,投入资金近14亿元,实施城市道路、公园、地下管网、公共停车场、老旧小区、二次供水等项目建设,完成市区84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15614户居民直接受益;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5775户居民直接受益。全面取消落户限制,不断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8.8%。聚焦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农村
13、“五项革命”,开展三清理一绿化”专项行动,完成农村泥草(危)房改造1.23万户,自来水普及率78.4%,集中供水率82.5%,9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乡村环境明显改善。“十三五”时期,是黑河人民幸福指数持续提升的五年。以更加自觉的历史担当,举全市之力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省级贫困县孙吴县、全市贫困村全部退出摘帽,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着力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2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6%以内。织密社会保障网,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5.7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61.3
14、7万人,为12万城乡低保对象累计发放救助金17.5亿元。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6.4%,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8%。加快健康黑河建设,聚焦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弱项,启动市卫生健康中心项目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和儿科中心、五大连池人民医院康复中心综合楼投入使用,医疗卫生机构每千常住人口床位配置达到5.2张,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接近78岁。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时期,是黑河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著的五年。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重大改革决策部署,经济和生态体制、现代农业综合配套等七个领域改革实现多点
15、突破。市县两级党政机构改革圆满完成,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稳妥有序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农垦、森工社会职能移交工作基本完成。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市“网上办”事项达到90%,政务服务事项大厅进驻率达96.2%,实现集中办理“只进一扇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落实“河长制制度体系建设,实现河湖管理从“有名”到有实”目标。推进经济体制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得到巩固,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实体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要素成本进一步降低。激发改革创新活力,优化创新举措,跨境电商“多仓联动”新模式纳入“中国改革2020年度50个典型案例”。司法机关公平公正公开性显著提高,司法
16、效率司法权威明显提升。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了良好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十三五”时期,是黑河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的五年。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出台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黑河进入精神文明依法创建阶段,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综治平安建设优秀单位,2020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挂牌,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投入运行。高度重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结案率、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率均达100%。深入推进信访制度改革和信访智能化、信息化、法制化建设,信访工作水平明显提升。积极开
17、展“平安黑河”系列创建活动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胜利,社会环境得到有力净化。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成功荣获双拥模范城四连冠提升科学管边控边水平,边境秩序保持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类别经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十三五”规划目标“十三五”完成情况属性预期性2020年年均增长(%)2020年年均增长(%)6287614.46济预公共财政收入40742.58.2发期(亿元)展性累计固定资产162084.8预投资(亿元)期民生福祉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497.52.9预期性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057.3-1.7预期性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万人次)
18、98610642预期性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21707308996.1预期性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78908182478.4预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3.31预期性贫困发生率(%)全部脱贫全部脱贫约束性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年)1111.2约束性保障性住房覆盖率()305.5447.5约束性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100100约束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03.342.45预期性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43414.6预期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2.5625.3预期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52.458.88预期性互联网移动宽681089.816.3预带
19、用户普及率(%)期性耕地保有量(万公顷)142142约束性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73-650.8-8约束性万元GDP能源消耗降低()3(173.6约束性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完成省下达目行完成省下达目标约束性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化学需氧量6.56完成国家下达目标6.63约束性二氧化硫623.35氨氮6.9317.29氮氧化物617.1生态环境森林增长森林覆盖率(%)48.10.348.2约束性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2.312.39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9598.6约束性第二节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科学研判国内外发展环境,准确把握黑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坚
20、定信心、加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国际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构,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各国协调合作与博弈竞争并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但更应该看到,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演进、相互交织,传统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将发生深刻变革,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逐步提升。从国内环境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明显提高。重点领域关键
21、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从黑河发展阶段看。我市经济总量小、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依旧存在。民生和基础设施领域历史欠帐较多,承载加快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改革创新还需要加强,市场化
22、程度不高、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体制机制不活、发展环境不优等制约发展的关键症结依然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会治理亟待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短板弱项还比较突出。但综合研判黑河面临的机遇形势,仍是机遇大于挑战、利好大于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东北和我省作出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系列支持东北振兴政策措施,为我省加快振兴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和强大的政治动力。黑河已经进入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兴边富民试点市“三区一市”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龙江公路大桥、北黑铁路升级改造等重大项目的拉动作用加速释放,后旅发大会拉动效
23、应不断显现,稳边固边、兴边富民利好措施加速落地,区位、资源、生态等发展优势加快凸显,将为黑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持久的内生动力,未来展现出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十四五”时期,是黑河建设50万人口规模边境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五年,是“三区一市”机遇叠加释放的有利五年,是实现黑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五年,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动力大于阻力,有利条件多于困难问题。必须积极应对面临的风险挑战,充分利用好重大发展机遇,攻坚克难、勇往直前,闯出跨越发展、全面振兴的新路子。第三节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战略安排,到
24、二。三五年,奋力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子,实现黑河全面振兴,与全省、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展望二。三五年,黑河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大台阶,综合实力晋级全省第一方阵;经济体系更加完善,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全方位交流合作和竞争优势明显增强,我国北向开放战略门户地位更加巩固,成为领跑全国沿边开放的典范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环境优势充分彰显,广泛形成低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市区实现提质扩容,形成50万人口边境区域中心城市总体框架和与之
25、相适应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规划建设、管理执法、公共安全体系,基本实现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和谐,全面建成富裕黑河、美丽黑河、文明黑河、平安黑河、幸福黑河,成为全国更高水平沿边开放的开路先锋、对外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窗口。第二章“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续贯彻
26、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六个强省”,全面打开北向开放战略门户,全面建成中俄跨境集群联动枢纽,坚持自贸区引领、大通道带动,推动人口集聚、产业提质、开放提效、发展提速,增强综合实力,打造国家“五大安全”重要承载区、边境区域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区、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创新实践区和我省向
27、北开发开放新的增长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黑河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第二节坚持原则坚持党的领导统领发展。坚持和完善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党委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抓落实的能力,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在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不断提高改革创新综合效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活力。坚持区域一体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协同发展理念,打破行政壁垒、
28、强化政策协同,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完善分工协作、一体发展、互利共赢合作模式,深化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合作,做到发展长短互补、优势叠加、效应倍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把生态环境作为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和“红线”,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发展,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让良好的生态资源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坚持对接融入开放发展。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和俄远东开发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拓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全面提升参与双循环新格局的竞争力。坚持人民至上共
29、享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发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用系统性思维方法推动矛盾解决,统筹发展质量和效益、成果与分配,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主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第三节发展定位对接黑河承担的国家战略,挖掘独特的区域禀赋、肩负发展的时代使命,立足黑河基本市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以全域性顶层设计统领整体战略定位、功能定
30、位和品牌定位,全面开启黑河三区一极新时代。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承载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落实党中央对东北地区的战略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守好国家安全“北大门”、筑牢粮食安全“稳定器”、织密生态安全“防护网“、畅通能源安全“供应链”、做强产业安全“新引擎”,推动形成符合中央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切合黑河实际、顺应群众期盼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加快完善维护国家安全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承载起引领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维护边疆长治久安的历史使命。边境区域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区。站在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度、维护
31、国家“五大安全”的维度、实现黑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角度,深度挖掘黑河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中俄双子城呐涵,立足中俄边境城市形态最完整、对应行政级别最高、全方位交流合作最紧密的独特优势,重构空间布局、拉开城市框架、系统集成政策,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出台更大力度的人口人才优惠政策,强力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集聚,建设中俄边境独一无二的地标城市群。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创新实践区。深刻认识加快边境地区发展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大意义,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决策部署,着力实施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
32、,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发展方向、政策取向、产业导向和惠边投向,全力推进“兴边富民试点市”建设,打造边境口岸城市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新模式、新范例,加快形成发展快、产业兴、开放活、生活好、边疆稳的兴边富民新格局,全力建设安全稳定、和谐共荣、幸福美丽的现代化新边疆。加快打造我省向北开发开放新的增长极。放眼我国“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紧密对接的大背景,深度参与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围绕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门户和中俄跨境合作枢纽,立足黑河、联通中俄、服务全国,对接先进发展要素,形成区域联动引擎,以“一城两国”集聚新要素,以“三区一市”释放新动能,使黑河从以1992
33、年撤地建市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向以自贸片区获批为标志的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成为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新引擎。第四节发展目标对接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外部环境、重大机遇和发展基础、前景潜力,至心十四五”期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提速扩张、提档晋位,展现出强劲动能和蓬勃生机。综合实力向全省第一方阵迈进。发展速度领跑全省,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进一步提升,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经济结构日趋合理,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元化经济主体更加活跃,三次产业比重优化调整为36:22:42。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北向开放战略门户全面打开。制度创新取得突破,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
34、、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制度性开放高地基本形成,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领跑全市。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外贸规模在全省实现跨越式进档升位,边民互市贸易规模超过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突破性发展。黑河一布拉戈维申斯克“跨境集群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中俄跨境产能合作战略枢纽和重要平台。边境区域中心城市雏形初具。50万人口规模边境区域中心城市空间框架基本定型,市区功能较为完善,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人口、人才、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加速聚集,投资洼地、创业福地、商贸旺地、风情胜地势能充分显现,成为中俄边境地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人口最多、功能最全、环境最好的新兴城市。重点领域深化改
35、革取得突破。以自贸片区改革创新引领全面深化改革,一批具有标志性、突破性、关键性的改革方案出台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活力、社会潜力、发展动力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政府“放管服”取得显著成效。文明风尚深入人心融入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城乡群众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建成一批高质量文化场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事业和具有边境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活力迸发,新兴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升。生态黑河美丽黑河全面叫响。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进一步优化,
36、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稳步提升。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位居全省前列,域内黑龙江、嫩江及其支流水质保持稳定,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优势和冰雪资源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进一步拓宽,成为“两山论”的创新实践地和价值实现地。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在全省率先趟出兴边富民新路子。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城镇居民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衔接。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实施,力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我国边境地区独具魅力的幸福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党的全面领导高效执行体系和自治
37、、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维护边疆安全稳定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新型智慧城市初步建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效明显,应急能力显著提高,发展的安全保障更加坚实有力。专栏1“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类别指标2020年2025年年均增长(%)属性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亿元)614.48226预期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42.559.67预期性固定资产投资()0.266预期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22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6预期性外贸进出口总额(亿元)5012420预期性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万人次)642168421预期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38、)6270预期性民生福祉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0899413506预期性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8247255907预期性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1.211.5约束性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1.491.56预期性城镇调查失业率()6以内5.5预期性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61.37661.46预期性人均预期寿命(岁)77.9778.97预期性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552.8约束性创新驱动高新技术产值()51010预期性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0.470.5预期性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8.765预期性使用5G网络人数占比(%)9.6865
39、5约束性绿色转型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7)完成省下达目标约束性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完成省下达目标约束性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HI类水体占地表水比例(%)72.7完成省下达目标约束性森林增长森林覆盖率()48.248.5约束性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2.392.89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98.6完成省下达目标约束性安全保障耕地保有量(万公顷)142完成省下达目标约束性粮食总产量(亿斤)103稳定在103以上预期性注:U为5年累计数第三章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中等规模边境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将黑河发展融入国家重大开放战略,主动承担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大政治责任,深入推动“兴边富民”行动,
40、全面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拓展城乡发展空间,完善引才留人软硬件环境,吸引人口加速集聚,打造中等规模边境区域中心城市。第一节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立足现有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比较优势,分类精准施策,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主体功能区相互支撑、生态功能区有效保护,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落实好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规划形成“一轴、三带、三心、三区”1333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一轴:即沿吉黑高速和北黑铁路的“新型工业发展轴”,呼应省域哈绥北黑经济带。统筹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人口等要素,进一步向爱辉区、孙吴县、五大连池市、北
41、安市中心城区发展轴集聚。三带:即沿边境线国道331以爱辉区、逊克县、孙吴县等黑龙江沿岸城镇为“沿边经济发展带“;沿国道332、省道IO1.串联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市,打造“特色农业示范带”;沿嫩江市、孙吴县、逊克县、爱辉区主要成矿带的“绿色矿产开发带”。三心:即形成“一核心两副中心”,“一核心”即黑河市城区形成全域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两副中心”为南部“北五”副中心和西部嫩江副中心,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全面增强。三区:即“爱孙逊”国防安全固边区、“爱嫩孙逊”生态安全屏障区、“北五嫩”粮食安全保障区,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第
42、二节全面提升中心城区规模充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和人口聚集规律,从留住人口、吸纳人口、承载人口入手,科学编制城市发展规划,超前谋划城市发展总体布局和未来发展框架,扩大城市规模。按照整体规划、分步推进、滚动发展的原则,通过发展产业、调整区划、兴办教育、落实政策和完善公共服务等综合措施,提高城市发展活力和承载力,实现人口较大幅度增长,推动黑河市区向50万人口规模边境区域中心城市迈进。做大产业吸纳一批。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做大做强各类优势产业,谋划培育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通过存量增量双管齐下、大小项目齐头并进、新旧动能共同发力,形成协同发展的“雁阵效应“,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依
43、托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基地,提高城市吸纳人口能力。调整区划扩大一批。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对城市的规模、范围、布局进行调整,扩大城市建成区规模,探索推进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将市城区扩大至周边农场及重点乡镇,鼓励在城镇有稳定收入的农民换置城镇住房,落实居住人口同城同待遇,加快形成互为支撑的城市整体框架,提高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兴办教育引进一批。加快黑河技师学院与黑河职教中心学校整合工作。支持黑河学院加快发展,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档次,力争在校生规模达到1.6万人,尽快建成应用型、国际化、地方综合性大学。加快推进高教园区建设,鼓励支持国内外知名大学在黑河设立校区,探索与黑河学院开展联合办学,不断
44、增加在校师生规模,带动人口加速集聚。落实政策增加一批。优化生育政策,深入贯彻落实边境地区全面放开“三孩”的人口生育政策,对少数民族人口不受人口生育政策的限制,鼓励育龄妇女生育,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完善公共服务留住一批。突出民生导向,创新社会治理,统筹发展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有效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补齐社会事业短板和民生欠账,增强吸纳人口承载力。第三节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各县(市、区)、中心镇、重点城镇和乡村协调联动发展。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发展,打造边境区域中心城市,增强中心城
45、市辐射带动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实施城市扩容,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水平,实施以城带乡、发展高等教育、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等综合举措,加速人口人才集聚。科学确定各县(市、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南部县(市)依托区位优势,提升城市功能,优化产业布局,带动经济规模效益提升,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北部县(区)依托口岸生态优势,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做大做强特色生态经济,推动经济转型,打造高质量发展绿色引擎。推进市域内外协调联动发展,深化周边协同,主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加快边境特殊类型地区转型发展。积极与伊春、大兴安岭和齐齐哈尔、绥化周边市(地)联手,不断深化和完善区域分工协作体系,实现与周边地区融合互补发展。综合考虑产业基础、交通条件和空间布局等因素,科学谋划抵边乡撤乡设镇区划调整,加快建设多个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小(城)镇,同时适时扩大小(城)镇试点范围,逐步培育成经济繁荣、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专栏2城市、乡镇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地域功能定位重点发展方向中心城区互市贸易加工基重点建设中等规模边境区(含自贸地、跨境电商产域中心城市,发展口岸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