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分析PPT课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分析PPT课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分析.ppt(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强强是标准的好动儿,在家里总是动个不停,摸着门框就会像蜘蛛人一样爬上去;吃饭吃着吃着就会溜到桌子底下或到处蹦蹦跳跳。一次他爬楼梯,不小心跌断了手,妈妈紧急送他到医院打石膏,但过了一周,他又故态复萌,不仅敲打石膏,而且有危险的大动作。回医院复诊时,在等待的两个小时中,强强成了候诊室最受瞩目的小孩,他跑来跑去,一会儿催妈妈带他去洗手间,一会儿又要去推诊疗室的门,可怜的妈妈只能在强强后面追着跑,哄着骗着想办法要他安静2秒钟。,让老师们头痛的熊孩子们,每天早上来幼儿园,尚杨小朋友从不象别的小朋友那样高高兴兴地走到老师面前问好。每次不是搂者妈妈的脖子就是拽着妈妈的衣服不放,并且大声的哭
2、闹着。有时妈妈就再带他出去玩一会再回来,但他还是不肯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哭闹着不肯走进活动室。每次都要老师和妈妈费很大的工夫才让他从妈妈身边离开,妈妈走后他就坐在座位上一言不发了。,让老师们头痛的熊孩子们,6岁的男孩威威,不喜欢跟人说话,却喜欢自言自语或总是学别人说话,像鹦鹉学舌一样,有时连“你、我、他”等人称代词都不能正确使用。有时上课了,他却独自一人在教室外走动,游戏时也常单独行动,经常在小朋友欺负他的时候,只是哭泣但不告诉老师或其他人。他有一特点,喜欢在安静的课堂突然大声读新闻、广告内容,普通话很标准,记忆力很好。,让老师们头痛的熊孩子们,这些孩子都怎么啦?,望子成人比望子成龙更重要!,成
3、人标准:真实、善良、健康、快乐,成龙标准:因人而异,我们的教育理念,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讲座内容,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关于健康定义的发展,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 疾病。(WHO.1946),一个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 德等四方面都健康的人,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WHO.1998),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发展正常(主要表现在言语和动作发展上),人际关系融洽(合群、乐于与人交往),情绪积极向上(积极多于消极,较长时间心境良好),行为统
4、一协调(对刺激有合理反应,不偏离多数人),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咬指甲、遗尿、多动等),性格特征良好(开朗活泼,诚实勇敢,自信乐观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生理因素(遗传、胎儿期内环境、脑损伤或疾病、生长发育迟缓等),心理因素(气质与性格、自我意识等),社会因素,家庭(结构、氛围、家人素质、家长教育态度和方式)托幼机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社会环境(高层住宅、电子产品、社会传媒等),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言语的发展,幼儿期是个体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3岁左右词汇量为1000个左右,6岁为3000个左右,7岁可以达到4000个左右,理解并能运用方位词,出现自我中心
5、言语,即不起交际作用的自言自语,可以用简单到较复杂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注意力的发展,注意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占优势(颜色鲜艳、外观 形象生动才引起注意),幼儿有意注意时间持续时间因年龄而异,3-4岁仅 为10分钟,5-6岁也不超过15分钟。,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记忆的发展,以具体形象性和机械性记忆为主,抽象记忆很弱,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开始萌芽,出现潜隐记忆,导致家长认为孩子说谎,潜隐记忆将不同来源,或是自己经历、或是故事 中、或是臆想的内容与现实情况混为一 谈,心理学上称为潜隐记忆。,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思维的发展,幼儿游戏活动形式是
6、从低年龄的简单动作模仿到大年龄象征性游戏(以模仿为主如玩过家家)和创造性游戏(角色扮演等),而象征性游戏和创造性游戏到56岁时达到高峰。,个体思维的发展: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有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在游戏活动和讲故事中,游戏比背唐诗宋词更有利于开发智力,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情绪的发展,情绪体验丰富,易表现在行为上,情绪分类: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冲动性强,不易控制,高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进一步发展,焦虑和恐惧(分离、批评或伤害均易产生焦虑反应;黑暗、声音、幽静或魔鬼等易产生恐惧,特别是听到或看到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性心理的发
7、展,幼儿时期是性别角色认同的关键时期,3岁时性别认知紊乱,即形成性别角色认同障碍,性别角色社会化:性(生物学)性别(心理学)性别角色(社会期待),3-7岁为性器期,出现“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奥地利弗洛伊德),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人格(个性)的发展,3-7岁: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4岁:人生中的第一逆反期,可塑性强:“潮湿的水泥”期,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的界定,心理健康,问题行为-轻度发展滞后-神经症,正常,异常,重度发展滞后儿童精神病,(预防-保健),(教育-调理-治疗),(紧急干预),灰色区概念(岳晓东),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
8、题(心理障碍),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是否有某些行为表现大多数孩子有他没有,而大多 数孩子没有他有,行为表现的程度是否超出大多数孩子,个体身心发展状况(长期停滞不前,或者不进反退),问题行为-轻度发展滞后-神经症(教育-调理-治疗),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说谎,任性,攻击性行为,嫉妒行为,破坏性行为,退缩行为,吸吮手指、咬指甲,习惯性阴部摩擦,遗尿,言语发展滞后(发展迟缓、口吃),睡眠障碍(夜惊、梦游症、梦魇),情绪障碍(分离性焦虑、儿童恐惧症),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其它障碍(多动症、自闭症等),一、说谎,幼儿
9、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最大的谎言:我从未说过谎!,孩子说谎的原因,过失说谎想象与现实混淆、未准确掌握数和方位的 概念、模仿成人,故意说谎自我保护(逃避责罚)、满足虚荣心、好奇,教育对策,解释想象与现实的差异,渗透概念教育,注意成年人的言传身教,严肃耐心教育,让幼儿明白说谎的后果,正面积极的诚信范例教育,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二、任性(乱发脾气),表现:否定或拒绝成人的要求,而自己一旦有需要,则 要求成人一定满足,否则就大发脾气,哭闹不止。,任性的原因,习得行为(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成人的溺爱,教育对策,行为训练法(强化与消退原理),合理宣泄情绪,先冷静再教育,幼儿常见
10、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三、攻击(侵犯)行为,攻击(侵犯)行为侵犯他人身体(踢、打、抓、咬)或毁坏物品(撕、扔、踩)或言语攻击(讥笑、讽刺、诽 谤、谩骂),攻击(侵犯)行为的原因,特定事件引起(情境性)疏泄情绪 观察模仿(包括影视)不良教养方式 遗传,注意:要区别于亲社会的侵犯行为,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三、攻击(侵犯)行为,教育对策,同伴交往策略 教会幼儿用积极应对方式 消除成年人的负面影响 有选择地让幼儿观赏影视节目 切忌体罚,表现:以破坏物品为乐(注意与好奇探索行为区别),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四、破坏行为,原因,敌对情绪引起的报复行为,不愉快情绪引起的宣
11、泄,为了炫耀自己能干,教育对策,培养幼儿处理纠纷的能力,合理宣泄情绪的方法,帮助幼儿分清“能干”与“野蛮”的界限,表现,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五、退缩行为,原因,生理因素(但医学上病因不明),压力(奖励与惩罚不当),情感忽视,强烈应激事件后,幼儿无论在陌生还是熟悉的环境均表现出一贯的孤独、内向、胆怯、抑制等行为模式,具体表现为过分恋物、躲避人群、言语少、对新环境不适应等。,教育对策,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五、退缩行为,首先明确:该行为的矫正并非短期见效,不能操之过急,威逼利诱:逼孩子就范,不肯就罚,肯就奖赏,过分关注:反复询问孩子为什么不表现、不喜欢与别人说话。,激
12、将法:故意用难听的话去刺激、羞辱孩子,避免下列错误做法:,攀比法:与别的孩子做比较,教育对策,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五、退缩行为,创造机会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以示范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让幼儿参加不十分强调个人表现的活动,从幼儿喜欢的小物品(动物、花草等)为切入点扩大逐渐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和兴趣。,表现,六、分离性焦虑,幼儿与亲人特别是父母分离时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如烦躁不安,害怕想象中的危险,哭泣并伴有做恶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多汗等。,原因,遗传 亲子过分依恋(如过度保护)不恰当的教育(如多余的劝告、威胁、禁令等)负性生活事件,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六、分离性
13、焦虑,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教育对策,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的合群性,对父母的教育(遗传性),必要时的医学治疗,七、儿童多动症,概述,儿童多动症也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类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一般在3岁左右起病,男孩多于女孩。,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特征,活动过度:与年龄发育不相称的活动过多,无目的性,注意缺陷:被动注意占优势,主动注意不足,注意品质差,行为冲动:不分场合、不顾后果、难控制、危险性,学习困难:成绩波动、考试常出现低级错误,七、儿童多动症,原因,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矫治对策,正确认识多动症
14、(坏孩子、没救了),确定“靶行为”以正性强化法和消退法进行行为训练,认知训练(活动中“停停、看看、听听”),遗传因素,脑组织器质性损伤(孕期疾病、分娩异常、脑外伤等),神经生化因素(神经递质代谢紊乱、儿茶酚胺水平不足),铅中毒或食品添加剂,八、儿童恐惧症,表现,对特定事物或情境产生过分的或不合理的恐惧和回避反应。,原因,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共鸣性习得,受经常性恐吓,重大变故后不及时安抚,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八、儿童恐惧症,矫治对策,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自然现象,禁止恐吓和观看恐怖影视、图片,系统脱敏治疗,重大事件理性处理,并以幼儿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必要 解释,有效安抚。,幼儿常
15、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九、儿童孤独症(自闭症),概述,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症状,社交障碍(缺乏人际互动如目光、身体、表情等接触),言语交流障碍(不说话、重复刻板语言、自言自语、学舌),重复刻板行为(反复开关电器、看天气预报等),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等病变所引起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综合征,通常发病于3岁以前,起病缓慢。,智力异常(70%落后,20%正常,10%超常),感觉异常(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恐惧或喜好),九、儿童孤独症(自闭症),原因,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矫正与治疗,生物因素所致(遗传、孕期病毒感染、宫内窒息等),早期生活环境缺乏情绪交流,无言语交往。,最佳干预期:3-6岁,治疗与训练并重,成人的信心与持之以恒是关键,走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只关注有问题幼儿,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预防重于治疗,非价值性评价原则,游戏性原则,把幼儿正常发育的行为视为异常(多动与好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同伴交往,长幼互动(亲子、师幼互动),课程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自然后果策略,代币策略,有限选择策略,心理游戏,身体限制策略,补救策略,适应性支持策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