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生存现状与保护对策的思考.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667579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生存现状与保护对策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生存现状与保护对策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生存现状与保护对策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生存现状与保护对策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生存现状与保护对策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生存现状与保护对策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生存现状与保护对策的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生存现状与爱护对策的思索聂大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文化遇到严峻挑战,这在很多国家特殊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必需仔细对待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文明发展的初期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主体民族,有了一种多元一体的格局,较早地建立了中心集权的政治体制,并且持续了约两千年之久,这一切就使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明断裂的国家,文化得以连续发展、积累,底缜非常丰厚。中国幅员宽阔、地理环境困难多样,地区间生存条件各有差弁;自古以来民族众多,生存条件差异体现在文化上就是在基本统一的前提下的多样性、丰富性.发展到现在,各民族间除r横向对比所显现出的差异外,还有

2、纵向对比所展示的不同文明发展阶段的差异,而且整个文化还分出/上乂、下必,因此中华文化是多姿多彩,繁复奇丽的。中国文化在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先是独立发展的,其后有机会与外来文化碰撞、融合,但始终保持着显明的特性。中国文明曾有过辉煌的成就,创建过不少骄人记录,为世界文明史作出过独特的贡献。如今,它的传统文化,特殊是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民间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正面临着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近几年曾就这个问题,作过专密的立法调研,我本人参与了这项工作,到过不少少数民族地区,也考察了一些内地省份,深感问题严峻,令人担忧,亟需筹思对策。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一)传统工艺美术面

3、临生存危机,传统工艺美术在我国有悠久历史。解放后曾经达到新的旺盛.据1983年统计,工艺美术产品产值比1952年增长/53倍,而且出现了不少新的生产基地,增加了很多新的品种:由于重视发挥老艺人作用,重视创作、设计和科学探讨工作,工艺技术上、文化内涵上都有很大提高。我国的工艺制品受到国内人民群众宠爱,也有广袤的国外市场。1981年6月,出口创汇达15.1亿美元,约占轻工系统出口换汇的30%,为全国外贸出口换汇总值的7.2%。工艺美术行业有着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为社会供应r大量就业岗位从上一个世纪80年头起先,中国工艺美术事业与整个体制改革同步,进入r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大量

4、国营、集体企业萎缩、解体、运作困难、生产不景气:时间大员涌现的个体经营户陷入无序竞争,多数境况困难,只有少数私营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江西省在80年头,有工美企业154个,到90年头末,只留下30家。甘肃工艺美术原有50个品种,现只余卜.30个品种。河南工艺美术,原有20大类,80年头时,工业总产值曾达15亿元,出口交货值7-8亿,居全国第五、六位。目前主要生产企业南阳玉雕、洛阳唐三彩以及钧在一、二、三厂,都处于奄奄一息状态。福建为人们所熟知的主要工艺美术行业,命运也多类似.如脱胎漆器(曾与景泰蓝、景镌镇变器一起被誉为中国“工艺三宝”)、软木画(福州“工艺三宝”之一)、竹编(历史悠久,三千多年前,

5、武夷山悬棺中已有竹席残片)、德化兖塑(白瓷称“猪油白”、“建白”),都处于困难境地.北京、江另、浙江等工艺美术发达的省市,同样陷入不景气状态。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行业20世纪80年头曾出现新的辉煌,从业人员三万人,产值达7-8亿元。仅工艺美术公司名下就有生产厂40家、商贸业8家、合资企业4家,而到2(X)1年北京真正从事传统工艺美术品生产的企业不足50家。绝大部分企业为了维持生计,经营上都向三产、物业转移。政府多年扶植的最大的工美企业一一工艺美术厂已宣告破产。玉器、景泰蓝、漆雕、牙雕曾号称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四大名旦“,北京象牙厂因国家实行象牙禁运政策,1989年后一蹶不振,目前依靠;其他副业生存。

6、北京玉黯厂兴盛时,工人曾达1700多人,为国内最大玉器厂,也是利税大户,高峰时曾创600多万元利税,现在在岗的只有200多人,从事玉器生产的只100多人.北京正规从事景泰然生产的企业只有两家,一为国营地良F,一为私营企业,销路并不顺畅。江芥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历史可以上溯到元代,生产工艺水平很而。如今,云锦生产因曲高和寡,无人问津,而处于逆境.剪纸民间工艺社并入塑料厂,人员进入南京工艺表演室,仿古昨生产奄奄一息。南京竹刻也进入南京工艺表演室,只为参观者表演,已无生产任务。金箔金线厂因为没有市场而生产困难。工艺制花厂已散作个体。金属工艺厂改为银楼。浙江也是工艺美术产品重要产区,大的工艺美术门类

7、俱全,雕塑尤为突出.品类达70多种,其他工艺美术产品48()多种。如今很多曾创建辉煌的工艺美术企业日子都不好过,如都锦生,20世纪80年头生意兴盛,最多时达3000职工,现职工己减到1400人:又如王星记扇子厂,1988年604万产值,到1998年已降至200多万,三产超过主产.生产萎缩、生存出现危机,是由种种困难因素导致.这里须要特殊提出的是,高水平艺人年龄老化,后继无人,因而产生了人亡艺绝的问题。据报效,2(X)1年,北京市27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年龄都超过了60岁,已全部退休,其中有22人已经谢世。江苏宜兴陶龙业,省级大师大部分退休,6个国家级大师,年龄最小的已经60岁,其中还有2位在70

8、岁以上。浙江省全国、省两级大册共57人,到1999年时,约三分之一已退休,有些人还在超龄服务。2000年调查时,福建5位工艺美术大师已去世3人,其余2人也到了古稀之年。岛级工艺美术师90人,退休及病逝的已逾三分之一。陕西省大师级工艺美术家已去世过半。年轻人觉得生活困难,行业前途无望,因此不愿学艺。有些生产门类,因此出现了关键工序、关键技术断档,全部工艺面临失传.生产萎缩,尚可有揖振雉风之时,技艺失传则很可能永无再生之日。目前国营、集体生产厂家在今日己经不是工艺美术行业的全体,甚至在某些地区、某些分支行业己不是行业主体,很多私营企业营业兴盛,也有肯定的技术水平,出了些高水平产品,但科研力气不足,

9、创新实力差,生产出的珍品、精品不愿保存,很多销往国外。大员个体生产者,为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往往在工艺上偷工减料,甚至冒名造假,很难有技术上的更高追求。(二)传统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目前也处于困难阶段。表演艺术可以昆曲为例。有关部门曾在20世纪90年头做过谢查,发觉它“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主要问题是:I、人才断层严峻,后继乏人,演员非老即小,老的大部分在50岁以上,小的则只有20岁左右,总体是年龄偏大,40岁以上演职人员占三分之二。2、剧目丢失严峻,解放前,折子戏有400余出,解放后继承下来200余出,上世纪70年头后,培育出的新演员,只公演近百出3、从业人民待遇过低,人才流失严峻,青年演

10、员收入尤其少,因而纷纷改行经商或转往其他收入较高工作。4、事业经费严岐不足,演出设符陈旧短缺.5,医药费不堪重负。戏剧的衰落并不是自今日始。从张庚主编的4中国戏曲志中,可大致看出些省份民国以来戏曲衰败的轨迹,浙江民国初年有剧种30个,到今日,消亡6个,无专业剧团的4个,由一个专业剧团,独根独苗支掾一个剧种的16个。四川民初仃剧种32个,已消逝6个,无专业剧团的18个,一个剧团支掾一个剧种的5个。陕西民初有29个剧种,到今日消亡2个,无专业剧团的7个,一个剧团支撑一个剧种的7个河南民初剧种45个,13个已不存在,无专业剧团的13个,广西新中国建立初期有地方剧种18个,到上一世纪末仅存4个,而且渡

11、日艰难.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地曲艺形式有400多种,约可分为十大类,目前总体看呈不景气状态,难以吸引青年观众。上个世纪3040年头,北京常常演出的曲艺种类有:评书、大鼓、单弦、相声、数来宝、琴书、双簧、坠子等,其中大鼓又分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犁锦大鼓、奉调大鼓、滑稽大鼓、西河大鼓、乐亭大鼓等。如今评书、相声还常常在电台、电视台出现,大鼓间或出现,其他门类几乎难得一见。()其他艺术形式状况也差不多。以年画、剪纸、皮影为例,宋代已有彩版印刷年画,到清代,全国各省几乎都有作坊,新中国建国后,继承旧年画的优京传统,留意内容创新,出了大哥新年画,每逢年节,销路甚广。但20世纪80年头以来,生产呈下滑趋势

12、,特殊是传统木版年画,除专家、学者、外国人外,很少有人问津。河北武强曾准备利用其丰厚的历史积淀,振兴年画,作为兴县的支柱产业,但收效甚小。剪纸流传甚广,历史也相当悠久。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对马”、“对猴”剪纸.出自南北朝时期,是目前最早的实物剪纸资料。剪纸有很强的好用装饰价值,用途广泛,目前学习的人主要是农村妇女,年轻人已不重视它的传承。不仅三北地区,而且南方的江、浙、闽、粤、湘、浪、川各省也有皮影戏的演出。皮影戏剧本多用戏曲台木,但有特殊唱腔,称“彩调”,一般也受戏曲唱腔的影响。目前,皮影演唱的地区范围也越来越小,演出团体愈来愈少,据探讨者统计,皮影剧团解放前约有100O个,现在连两个

13、人的团都统计在内只有100个,正常活动的只有几I个。最近有的报纸报导湖北皮影,用的标题是“皮影面临绝唱之境”,实可为全部皮影境况的写照(四)少数民族的有形与无形文化财产也在遗失.过去几十年,国家文化部门以至社会有关方面对有形文化遗产赐予更多的留意,其古代部分,作为历史文物看待,其近代部分作为少数民族文物看待,其中与革命有关的则作为革命文物看待。但关于少数民族文物的界定,业内人士看法不.所以爱护的操作留下了不小的漏洞,至于现当代的行将退出现实生活的生产用具、生活用具,除少量进了民俗博物馆以外,其余很少被人视为文物或文化遗产。因此.少数民族有形文化遗产损失还是相当严峻的。可举一些事例。如少数民族民

14、居,其形制,材料、功能近来变更更新都很快,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哈尼布明、基诺等族住宅,原来都是干栏式的竹楼,体现着显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20世纪50年头木、60年头初,瓦顶木架楼房接连出现,70年头瓦顶木架楼房新建面积比60年头增加了48%,80年头中期,住瓦房、混合结构住宅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58%,1991)年占农户总数的68.5%,到1995年,已达到76%,竹楼、草房已经成为罕见的少数。州政府1985年虽作出确定,重视民族建筑特色,但只限于临街建筑。而有些学者反映,一些“民族特色”事实上体现的是统回、泰国的风格。据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调查,该县已见不到具有蒙古族特点的民居。辽宁省

15、内具有满族特点的民居,也只能在一些偏僻山区才可见到。民族服装和语言也消逝很快,年轻人平日只穿内地通行的实为西式的流行服装,遇有节日,部分人才穿民族服装。民族歌舞在有些地区,也逐步为流行的外来歌舞所取代。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运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而青年人却放弃了本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古籍爱护的状况也令人担忧。少数民族古文献,可分图书、文书、金石、题记儿类,其中图书、文书为大项。据1988年第三次彝文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统计,截至1988年8月,滇、川、黔、贵四省已收集到7600余种炜文古籍。北京已知现存姓文典籍也约有650余部。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保藏有自元代始历经明、清、民国至新中国建立初期

16、档案三百多万卷,主要为藏文档案。很多彝文、藏文图书档案,因历史缘由残损很多,目前保存状况也不志向。云南省民委反映,毕摩为驾驭韩文、保藏炜文古籍的主要人群,现因毕摩年老辞世,或后代无人修习,古籍即按习惯殉葬,也有因信众版依其他宗教,古籍遭到焚烧。古籍还有不断流往国外状况,据云南省民委估计,少数民族古籍约以每年上千册速度潦失。少数民族古文字的探讨人员也非常短缺,辽宁省从事满文探讨的专业人员,目前只剩下五、六个人,贵州民族学院招考苗语探讨生,本国无人应考,最终从美国招来一人.出现目前问题的缘由有以下几条。()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业余时间的利用、精神产品的消费方式

17、同样发生了很大变更,导致传统文化的消亡。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这种变更大体是以世界流行方式为导向,从沿海向内地、从城市到乡村、从中原汉族地区向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在亿万人民中自发自动地进行着,大家在开心地告辞过去,传统文化渐渐失去生存基础.据权威探讨者预言,基诺族竹楼将在十年内消逝,服饰、歌舞和传统习俗将在20年里消逝,语言将在5()年内消逝。上世纪80年头末曾有对40名傣人的问卷调查,问假如新盖房了将选择什么式样,40人中竟没有个人选择传统像楼样式。(二)经济体制改革后,很多国有和集体工艺美术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经营不善,导致一些技艺失传。一些国营和集体企业改制,回其到个体经营作坊式生产后,虽

18、然有利于提高生产者的主动性、创建性,但是一时间大量的个体生产者同时涌入市场,导致无序恶性竞争,又使原材料奢侈、整体工艺水平下降。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一些民族民间工艺品及表演艺术,迎合迁就市场需求,因而有些在形式上、内容上背离或歪曲传统.文艺表演团体制改革同样受市场经济考险.处农村地区的尚能艰苦奋斗,处丁城市环境的大多陷丁运转困难.关键是没有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r衣食之源。(三)相识上的障碍。对待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历来看法不样。少数人完全否定传统文化,主见“全盘西化”:也有人认为民族民间文化粗鄙俚俗,不登大雅之堂,文化大革命中还被作为“四旧”扫除。这些看法虽不大有人公开主见,但潜在影

19、响依旧存在。更普遍的是认为民间工艺品、民族民俗文物、民间歌舞,只是不起眼的小玩艺儿,只是小儿女们的唱唱闹闹,既不希奇也不珍贵,值不得重视,这种看法对爱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在迅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有一种思想,完全忽视文化独立存在的价值,把文化视为经济的附席,好像文化只是经济“唱戏”的舞台、改善投资环境的点皴、发展旅游产业的支撑,“原则”上可以为发展经济而牺牲文化.(四)随着改革深化,开放也在扩大,民族民间宝贵艺术品及民俗文物出口流失.边远地区、内地都有这种状况,东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失更多。表现形式是:1、零散外国人在旅游地区,通过代理或者深化村寨长期高价收购宝贵民间工艺品

20、及民俗文物(如传统的银制头饰、配饰等)。2、有学术背毋的国外基金组织、学术机构或个人出巨资“扫地以尽”式地收购少数民族民俗文物,3、通过短期采风或拜师交友等长期方式与民间故事家、歌舞表演者以及有手工技艺的人交往,以文字、录音、录像方式记录故事、歌舞、学习某种技艺,回国后有的又以书箫或音像形式出版,侵扰相关人员的学问产权.爱护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形势非常严峻。同历史文物样,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中的有形遗产也有受损后不行再生性,也是非常脆弱的,而目前它们乂和历史文物不同,几乎完全处于不设防状态。人们生活方式的快速变更必将接着,经济改革所引起的震荡短期内也不会减轻;老艺人年岁在接着增长,人亡艺绝的危机在加重

21、。所以爱护民族民间文化传统爱护的工作必需加速。(一)要抓紧立法。目前立法工作条件己经成熟,文化界、工艺美术界、特殊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有关方面都热切希望有一部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爱护的法律,云南省人大,贵州省人大已领先制定了地方法规。国务院1997年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爱护条例,一些工艺美术发达的省市也相继制定了振兴工艺美术产业的法规.在此基础上文化部全国性的民族民间文化,夏护法起草工作已有初步成果,可以作为进一步修改的良好基础。(二)要有个爱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全国性总体规划。规划应指明爱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确定爱护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方针与相应的政策,并提出爱护的基本措施与工作步骤以及完成

22、规划的必要保证条件。(三)要组织一次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全面普查工作。1964年怯国曾建立特地委员会起先对文物进行普杳,“大到教堂,小到汤匙”,工程浩大,巨细不遗。上一世纪80年头,日本也曾组织“民俗资料紧急调查”、“民俗分布调查”以及“民谣紧急调查”,对以后的爱护工作起到主动作用.我国上一世纪70年头也曾开展了一次规模宏大的普行、搜集民间文学艺术资料的工作,编纂出版了IO大志书集成,其阅历也可为今后全面普查供应借鉴。普套工作不仅可以摸清家底,建立档案,建立资料数据库,更重要的是为全局工作奠定基础。(四)目前文化部与全国文联民间艺术家协会正酝酸开展一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爱护工程,这无疑是一项爱护民

23、族民间文化的重大举措。(五)爱护工作有几项原则似可考虑。I.传统文化的爱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我们不能为了原封不动地保存传统文化而阻挡千百万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变,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在国家推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各民族人民要求变更自身某些习俗肯定遨义上也是民族进步的一种表现。历史上传统文化的稳定性事实上是通过适度的变异性来实现的。问题在于处在变革前进的大潮中,我们要引导群众珍视历史,不忘本根,尽可能多地留下历史的痕迹,因为历史、本根,不仅意味若过去,还是创建将来的强固根基和动力源泉。2 .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爱护要实行政府为主导和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民族民间文

24、化与历史文物不同,它与很多单位、很多群众有干脆关系,因而很多人在爱护中都可以“搭上手”、“桶上忙”。为了尽可能多地爱护民族民间文化,应当也有可能动员广袤群众参与。而政府出资的爱护则只能选择那些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高,有更强典型性、代表性的东西,立项编入名录,实行重点爱护。可分中心、省、县若干级别,分级编选,各不重且。3 .继承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民族民间文化的保存,通过文字音像手段记录下来,与实物一起保藏展示在博物馆里,当然是一条选要途径,然而更重耍的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困入新时代、新生活中,找到自己新的位理,参与新的创建4 .民族民间文化和其他方面的文化一样,也分为精华与糟粕.一些民族

25、中迷信、酗酒、不卫生、早婚之类应当就是陋俗。些民族的信仰习俗,渗透了原始的巫术成份,要明白原始文化必得探讨原始信仰.明白巫师、巫术。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能不分场合地去表演信仰礼仪、原始巫术,或齐对原始信仰与巫术做出种种非科学的说明与宣扬。5 .爱护传统民间文化,关键是爱护“人”,爱护那些传统故事的讲解并描述者、史诗的传唱者、歌手、乐人、手工艺人,特殊是其中的大师、杰出人物。抢救也是抢救这些人。有了这些人,才有技艺:为了“薪火相传”既要爱护传艺者,还要爱护继承者,今日的继承者,就是明天新的传艺人。6 .为了爱护民族民间文化,就必需把目光投向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礼失求诸野”,少数民族地区是传统歌葬的海洋、神话传闻的家乡,内地农村也存在大量民间艺术之乡,如风筝之乡,剪纸之乡、秧歌之乡、竹编之乡、木雕之乡等,少数民族和农村地区,不仅保藏了较多传统文化遗产,还有深厚的相宜丁传统文化生存的氛困.因此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交通、通讯的改善以及小城镇的增加,这种条件也在变更,所以必需仃战略眼光,抢在前面与“变更”赛跑,争取保留更多沃土并在沃土中做下更多种子,正所谓“花堪折时只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