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稻壳阅读器(28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oading... -- 稻壳阅读器(284).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人教鄂教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也有部分学生对科学概念理解不够准确,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科学知识,提高科学能力。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多样的生物”“动植物的繁殖”“生物与环境”“自然资源”“科学擂台”五个单元。教材内容从生命世界到地球与宇宙,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知
2、识体系。通过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了解生命的奥秘,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及其特征。知道动植物的繁殖方式,理解生命的延续和进化。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第2课校园生物分布图(2课时)第课时:整理校园生物调查数据,绘制校园生物分布图。第二课时:交流展示校园生物分布图,分析校园生物的分布特点。第3课多种多样的植物(2课时)第课时:认识常见的植物,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二课时:了解植物的多样性,认识不同类型的植物。第4课多种多样的动物(2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常见的动物,根据动物的特
3、征进行分类。第二课时:了解动物的多样性,认识不同类型的动物。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2课时)第一课时:观察人的相貌特征,了解个体之间的相貌差异。第二课时:分析相貌特征的遗传规律,认识遗传和变异现象。(二)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第6课植物的繁殖(2课时)第课时:认识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式。第二课时: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的无性繁殖方法。第7课动物的繁殖(2课时)第一课时:了解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式。第二课时:观察动物的繁殖过程,认识动物繁殖行为的多样性。第8课生物的遗传(2课时)第一课时:认识生物的遗传现象,了解遗传物质的作用。第二课时:通过实验探究遗传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第9课生物的
4、变异(2课时)第课时: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了解变异的类型和原因。第二课时:分析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进化观念。(三)第三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0课动物与环境(2课时)第一课时:观察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第二课时:通过实验探究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第11课植物与环境(2课时)第一课时: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习性,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方式。第二课时:通过调查了解植物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第12课生态系统(2课时)第一课时: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课时: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第一课时:继续完善塔台模型,使其符合设计要求。第二课时:对塔台模型进行展示和评价,总结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七、教学评价建立科学学习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包括实验报告、观察记录、调查报告等。采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批改、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八、教学资源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相关科普读物。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仪渊和材料。网络资源,如科学教育网站、科普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