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送寒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月初一送寒衣.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十月初一送寒衣街头今夜送寒衣,亏欠亲情心自知。忽忆人间房股事,聊将一并寄哀思。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因为,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天气转凉,意味着严冬马上到来,该为自己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了,所以就有了寒衣节,相传,寒衣节起源于周代。一、历代农历十月初一的祭祀活动据考证,早在周朝时期,农历十月初一就是腊祭日。礼记月令中就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诗经豳风七月也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
2、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唐代唐玄宗天宝二年,曾发布诏令:“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到了宋代,民间的拜墓送衣的习俗被移到了十月,叫作十月朔。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汴梁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戏故也”。宋人祀先用“绵球楮衣”,后世称之为“寒衣”。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有当时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日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日送寒衣。新丧
3、,白纸为之,日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J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上有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土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日送寒衣J二、关于寒衣节的传说与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寒衣节也有古老的传说。最出名的便是孟姜女千里送寒衣:民间传说,秦时孟姜女,其丈夫被抓去修筑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由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朱元璋“授衣”传说: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
4、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J人们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民间传说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跟蔡伦学习造纸。蔡莫是个急性子,工夫还没学到家,就张罗着开了家造纸店,结果造出来的纸质量低劣,乏人问津,夫妻俩只好对着一屋子的废纸发愁。不久慧娘想了一个办法。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在她的棺材前边烧纸边哭诉我跟弟弟学造纸,不用心,造的纸质量太差了,竟把你气病了。我要把这纸烧
5、成灰,来解心头之恨。”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莫买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以示对祖先的怀念。三、寒衣节是劳动人民最淳朴的祈愿为已经故去的人送寒衣,是人们以生的方式对待死的一种方式。因为在古人的传统里,死人与活人没多大区别,所以,祭奠故去的亲人时,会带上鸡鸭鱼肉,瓜果鲜蔬,还要满上一杯清酒,让已逝的人可以痛饮。既然在吃的方面,死人和活人无区别,以之推及衣帽也不能少,所以,为逝去的亲人添购新衣,便成了孝子贤孙的祈愿。人们以生的方式对待死,是为了将亡者留在生的世界里,让先离开的人有着和生者一样的生活。反过来,死去的人停留在活人的世界里,让活人能介入亡灵的生活,用肥鸡和冬衣弥补生死的距离,这不正是人类最原始的温情和最淳朴的祈愿吗?如今,在寒衣节为亡者烧寄纸衣的传统已经逐渐没落了。但是,在寒衣节这天,我们还是会想起离开的亲人。亡者的世界就在人世的旁边,它寄托着我们的相思,承载着人性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