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人物宣传报道怎么写汇编(1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人物宣传报道怎么写汇编(19篇).docx(6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从这些精彩范文中,学习人物宣传报道怎么写(文章来源于网络)多帮群众做些事,我心里踏实”2绿色卫士张建伟4环保达人张运和6工地副总工是个俏Y头9王传喜:一个人改变了一个村13叶会生:从怕电到爱电17石远军:让苗寨人坐在家里金自来”20援助非洲马里种茶的安化人24把最难上的课上精彩27这个家最对不起的就是你32好口碑”都是干出来的37做工地上的“万金油”41残疾人走上致富路的蜕变记”44他,累倒在扶贫路上47罗霄山下“娃娃村官50为人民服务不下班”52乡亲们不脱贫,我就不离开”56他,将自己燃成一支火炬60既解当前困又谋子孙福”66多帮群众做些事,我心里踏实9月18日,在常德市武陵区扫黑办,从区司
2、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抽调来的欧波在忙着整理资料。记者采访他时,翻看了5本他在武陵区和安乡县基层司法所的工作笔记,上面记载着他帮群众做的一些事。他说:“多帮群众做些事,我心里踏实。”今年45岁的欧波于2002年底考入安乡县司法局,被分到芦林铺司法所工作。为尽快打开局面,学财税专业的欧波边工作边学习法律,并印发工作联系卡,沿芦林铺码头发放。当地一商户以为他是作秀,当场撕了联系卡。这让欧波更加坚定信念:“要获得大家认可,一定要多为大家分忧解难。”当地一村民长期在外务工,夫妻因两地分居而闹起了离婚。家人通过联系卡找到欧波。欧波租摩托车,5次到其家中调解。最终两人还是离婚了,但在欧波的调解下,双方对小孩抚养
3、、老人赡养、财产分割等方面做了妥善处理,没有留下后患。2003年至2004年,是农村土地纠纷发生较多的时段。土地纠纷涉及群众根本利益,很难调解。欧波带着调解文书和公章四处跑,最多的一天调解了3起土地纠纷。安德乡有一户村民租了一块地种棉花,土地“主人”却改了主意,擅自把地租给第三方,于是三方起了冲突。欧波调解时,有一方出言不逊威胁他。欧波没有畏惧,摆事实、讲法律、谈后果,反复磨了三四轮,最终保护了受损方的合法权益。欧波始终把群众的诉求放在心中,努力维护群众正当利益。安乡县安裕乡有一块四五十亩的水面,由外乡人齐某夫妇承包。在合同没有到期、也没有协商的情况下,由村里转租他人。“我们不能牺牲养殖户的利
4、益。”面对乡村两级支持第三方承包的压力,欧波立场鲜明,他前后一个多月奔走于乡村和养殖户家里,让齐某夫妇得以按合同继续承包。2010年,武陵工业园一个薯片生产企业与津市白衣镇荷花村签订了马铃薯收购协议,后来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以马铃薯不合格为由拒收,引发跨区域涉农纠纷。欧波冒着大雪,经过两天沟通,使该企业拿出3万元,弥补了农户的损失。在基层工作这些年,欧波平均每年调解纠纷100件左右,签订书面调解协议40多份。他总结的调解“三步法”一一普法宣传、向纠纷双方发放告知书、司法调解,在常德市司法系统推广。2011年后,欧波在武陵区司法局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在册矫正对象有200多人,没有一人脱管漏管。在区
5、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工作期间,他每年受理申请200多件,没有出现一起投诉,多次受到省、市、区有关部门表彰,被评为“湖南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绿色卫士张建伟拍摄湘江,记录湘江,是我们的责任。人生在世,一定要为社会、为国家做点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保护湘江了,这是我们志愿者共同努力的成果。“东八线有垃圾焚烧!”5月2日下午,在环保微信群里,张建伟发送了这样一条信息。长沙县环保局执法人员立刻反应,赶到现场阻止了垃圾焚烧。张建伟,湖南省绿色卫士捞刀河大队队长、长沙市雨花区洞见公益文化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人,从事公益事业多年。先后参与湘江、浏阳河、捞刀河全流域环保漂流等活动,被称为“绿色卫士”。作为
6、保护湘江“绿色卫士”的一员,张建伟最常动用的“武器”就是他手中的无人机。“用无人机巡逻可以更加快捷地发现污染源,让志愿者、执法者能及时地赶到现场进行处理。”2012年,张建伟购进第一架无人机,开始在湘江边巡逻,监控秸秆焚烧、企业污水排放。“我手中这架无人机,已经是第14架了。”他笑着说。2011年,张建伟参与湘江全流域环保漂流与调研;随后几年时间里,他分别参与策划执行了“湘江全流域环保漂流”“浏阳河全流域环保漂流”“捞刀河全流域环保漂流与调研”。调研过程中,张建伟用相机记录上万张照片,发放宣传资料超过3万份,被各级政府采用的视频线索上千条。”仅2017年捞刀河全流域环保漂流与调研,我拍摄的素材
7、就有500多Go他细数着,“这几年下来,素材都有上千G了。”“拍摄湘江,记录湘江,是我们的责任。”张建伟告诉笔者:“人生在世,一定要为社会、为国家做点什么。”2013年11月,湖南启动“绿色卫士行动计划,将其作为湖南省“一号重点工程”一一湘江保护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全省湘江流域400多名志愿者分布在湘、资、沅、澧、洞庭湖“一湖四水”,“绿色卫士”环保志愿行动将延伸拓展到全省14个市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保护湘江了,这是我们志愿者共同努力的成果。”张建伟一边观察手机中无人机拍摄到的图像,一边巡视捞刀河边上的污染情况,“对我而言,生命不息,则环保不止。”环保达人张运和几年时
8、间,张运和足迹遍及长沙一江八河,累计徒步700多公里,拍照2万余张,走访企业100余家,与当地居民座谈200余人次,最终拿出3份总计3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并向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寄送建言信30多封5月23日清晨,没有舞台、灯光、掌声,几张桌子一围,“绿色营”废旧物资再生利用作品比武大赛,在岳麓区银盆岭街道银星社区的空地上开锣。废旧扑克牌变成花瓶,塑料汽水瓶扎成扫把K)O多件作品,参赛者和市民围着桌子边看新鲜边投票。可别小看这场简单的比赛,作为发起者,即便有着33年环保活动经验的张运和,也筹备了好几天一一在群发给参赛者的信息中,他甚至不忘提醒:记得自带手帕和茶水,不要使用矿泉水和一次性用品!全家人
9、均拥有10条手帕,每人都属典型的“手帕族”,30多年坚持用竹篮和布袋买菜购物,冲厕、拖地用水90%来自洗衣、洗菜的水,住酒店从不使用一次性用品,至今不买车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在不少人眼里,张运和一家人的环保行动可谓到了“苛刻”的地步,但正是在他的身体力行和推广下,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开始积极践行环保。今年64岁的张运和是浏阳人,来长沙之前,他以看似“笨拙”的方式一一徒步浏阳河与支流数百公里实地调研,拿出了生态环境调研报告与治理对策。5年前,他来到长沙。湘江长沙流域及圭塘河、龙王港、靳江河等流域均留下了他的调研足迹。“为了搞清污染源,二级支流也不能放过,有时一天徒步20多公里。”几年时间,张运和足迹遍
10、及长沙一江八河,累计徒步70()多公里,拍照2万余张,走访企业100余家,与当地居民座谈200余人次,最终拿出3份总计3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并向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寄送建言信30多封。刚来长沙那会儿,张运和人生地不熟,如何宣传环保?“我自掏腰包6000元制作了可折叠的宣传板,足足60块,每次都是和老伴一起扛着去学校、社区、公共场所。”回想起当年的“笨”办法,张运和憨笑,“宣传板展出了七八十场,观展人数破万,600()元花得值!”为了宣传环保,他还自费印发了400多万份资料宣传环保,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总计超过8万小时。为发动大家拒食野生动物,张运和采取了实名签名的承诺形式,目前累计4万余人签名承诺不
11、再吃野生动物。”记得一次在湘江边搞宣传活动,两个陌生女孩突然跟我打招呼说认识我,还感谢我让她们不再吃野生动物,让我十分惊喜。”由于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不如从前,他找到了更加适合自己的宣传方式,精心制作了8个主题PpT课件。近3年来,他主讲的环保课超过3()0场,2万余人次听过这位“编外”环保老师的课。微博、微信一流行,张运和第一时间紧跟潮流,以“护绿一族”为名开通微博、微信账号,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宣传环保,通过微信、微博交流发展环保志愿者IOO人以上。“自蓝天保卫战以来,张爹不仅是在岳麓区的各个街道、社区宣讲,长沙县、浏阳市等多个区县(市)都邀请他去讲课。“长沙市岳麓区老干部局副局长周娴静介绍,
12、今年张运和计划宣讲I(X)场,目前已宣讲约60场。工地副总工是个俏Y头名片李璐,女,1988年出生,2014年中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同年入职中建五局科技设计部,后任项目技术员,现任中建五局湘江欢乐城项目副总工程师、党支部书记。故事9月8日,天气晴好,虽是周末,但位于湘江新区大王山片区的湘江欢乐城项目却是一片繁忙。上午10时,李璐来到工地解决技术难题。“现在项目建设进入关键阶段,我们正抓住施工黄金季节,争取年底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李璐介绍,项目建设千头万绪,很难有一个完整的休息日。技术方案编制、设计图纸优化、进度计划编排、主持图纸会审、技术复核作为项目副总工程师,事事都要谋划落实,一进
13、入工地,李璐脚步带风。“作为一名80后女孩,每天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常年在工地上日晒雨淋,苦不苦?”“不苦那是假话,但在项目一线这3年,是我成长进步最快、最有收获的3年。”面对记者提问,李璐笑呵呵回答,脸上写满坚毅。2015年,李璐的师傅向她抛出了一道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的选择题:“现在项目上缺人手。你是党员,是不是带个头?”当时的李璐已经在中建五局科技设计部工作了7个月。继续待在机关,选择安逸的生活?还是下项目,去迎接诸多不可预测的困难?“下项目!”勇于自我挑战的李璐没有丝毫犹豫。她的第一站是长沙世茂广场项目,这是中建五局当时在湘承接的首个超300米的超高层项目。“女技术员花拳绣腿”“太年轻没经
14、验”李璐一到工地就引发质疑。天生就不服输的李璐,没有辩驳,而是主动出击。从此,人们发现工地上多了一个纤瘦的身影:挽起长发,头戴安全帽,一遍遍放线测量、勘察现场,到处拉着师傅、施工员请教问题结合扎实的专业知识,李璐用汗水与敬业,让人刮目相看,一个个超高层技术难题被她解开。3个月后,李璐被委以重任,成为项目技术攻坚小组组长。她牵头编制的超高层楼承板钢筋预留预埋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超高层核心筒加强层的施工技术要点荣获湖南省土木工程学会二等奖。“第一个扎根工地的女工程师”成为她在中建五局的新标签。2016年,小有名气的李璐,被派往湘江欢乐城项目。湘江欢乐城冰雪世界,是在一个废弃矿坑上修建的建筑面积近
15、10万平方米的冰雪主题乐园,矿坑内地势陡峭、地质复杂,主体结构向下深达10()米,施工难度国内外罕见。李璐刚到项目不久,就遭遇了第一个难题一一由于项目工程量极大,矿坑坑底垂直距离达100余米,日常施工需要大量运输混凝土。如何解决运输问题?在她的推动下,以项目党员骨干为主体组建了“百米深坑建筑技术创新工作室”。李璐带领工作室成员深入坑底20余次进行实地考察,反复修改10余次技术方案;经过大量试验,李璐和同事们大胆提出以溜管向下输送混凝土方式解决用料问题,并最终取得成功,实现了向下100米输送混凝土的创举,刷新了全国混凝土向下输送深度纪录。随后,在李璐的带领下,项目部接连攻破了岩壁爆破、岩壁切割等
16、技术难点。由她主导的“百米深坑长距离大落差溜管输送混凝土工艺研究”,荣获2016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一等奖。李璐因“看得见”的努力和成绩,先后获得“2017年度湖南省巾帼建功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生活中,李璐是个爱笑爱美的俏Y头,总是面带笑容,平易近人;但作为副总工程师,李璐工作上要求十分严格,不留情面,特别是对质量和安全,她总是精益求精。“因施工技术问题,也被她批评过,但每次她都会指出问题并和我们一起想办法改进,虽然挨了骂,却感到心服口服。”项目部同事何炳祥说。虽然工地生活比较单调,但眼看项目一天天从图纸变成了现实,李璐感觉,自己的青春岁月,仿佛在拔节生长。王传喜:一个
17、人改变了一个村坐落在山东兰陵县城西南的代村,曾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城郊村。可如今,代村人已数不清有过多少考察团到这里参观学习。来到代村,人们总会问:为什么一个欠债380余万元的穷村、乱村,崛起为产业总值超20亿元、村集体收入1.1亿元的先进村。代村人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感谢我们有个好书记一一王传喜。”代村之乱:欠着外债数百万,还要分家想单干现在的代村,已是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所辖面积3.6平方公里,村民1200多户3600多人,社区居住人口超过1.1万人。走进代村,只见一排排单元楼前水泥硬化路铺到楼门口,晚上盏盏路灯点亮人们回家的路。可在19年前,代村却几乎散了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代村人心散
18、、治安乱、环境差,土地乱圈乱占、违建成风,村委会瘫痪。村民更是分成几帮几派,河西、前牙子、后珏子三个自然村闹着“分家”,都想着多分些集体财产,对村集体债务却是避之不及。1999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代村全体党员一致推选30岁出头的王传喜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他,已是兰陵县一家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下海经商见过世面、业有所成独当一面、年富力强敢于担当,许多年后,代村的老党员这样解释推选王传喜的原因。村会计郭志国记得,王传喜上任后就组织清理村集体账目。“之前听说村里欠了不少外债,可没想到外债总额达到386万元。”郭志国说,这如同天文数字的债务,像一座大山。上任两天后,王传喜就收到了法院的传票。之
19、后的一两年里,王传喜作为被告,先后出庭10()余次。怎么力、?王传喜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父老乡亲没有看错人。代村之治:人均耕地患不均,调整土地聚民心王传喜带着年轻的村委委员们,靠一件件实事推动代村改变。“鲁南战役时,代村曾是临时指挥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代村还当过红旗村。只要找对路,不怕困难多。”王传喜说。债务压头、官司缠身,王传喜就跟债主说好话、做工作,欠款一次还不清,就东挪一些、西凑一点分期还。同时,王传喜立下了规矩,拖欠了村集体的钱要交,强占了村集体的财产要退。“新书记上任三把火,王书记先催着跟自己亲近的人补交款项。有人就讲,还没跟王书记沾到便宜,反而被先开刀。”郭志国说。为了能有周转资
20、金,王传喜还以个人名义向当地信用社贷款几十万元,一年光利息就要好几万元。对代村老百姓来说,耕地分配不均比债务更堵心。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地多人少”与“人多地少”在代村同时存在。代村共有11个生产队,有的生产小组人均耕地近三亩,有的生产小组人均耕地才三分。土地,在农民眼里是最金贵的。将土地调剂余缺,无异于动了少部分人的“命根子”。村干部们在田里打下的界桩,没两天就不翼而飞。王传喜就带着人再打一遍。有的地块,前后打了三次界桩,村干部在地头搭了窝棚守着才最终保留下来。调地方案公布后,却没人敢带头执行,少数人还极力阻挠。有的人满腹牢骚找上门来,有的人往院里扔刀子、丢石头以示威胁。王传喜正在上学的孩子被
21、人恐吓。顶着压力,王传喜咬着牙带着一班人完成了土地调整,更让老百姓看到了“敢干事、干成事”的决心。代村之兴:生活富裕心情美,乡村振兴更可期盛夏夜的代村,灯火通明。“沂蒙老街”商业街人头攒动,天南地北的美食小吃聚集在此,吸引着来自十里八乡的人们一饱口福。王传喜上任后不久,一手解近忧,一手谋远略。他制定了代村第一张发展规划图,仔细谋划代村的未来。当周围村庄出让村集体土地、建小工业项目时,任旁人怎样劝,他就是不为所动。“卖地能挣钱,可钱花完了呢?上工业项目能挣钱,可环境呢?”王传喜1999年制定的规划图,在办公室一挂就是13年。代村的土地一分不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2005年,王传喜抢抓机遇将全
22、村2600亩土地流转归村集体经营。2007年,又流转周边5个村的7000多亩土地,高标准建起现代农业示范园。201()年,王传喜带领规划投资建设了代村商城。凭借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新名片,代村商城带动就业超过6000人,集体经济收入4000多万元。王传喜用10年时间完成了旧村改造,建起了65栋居民楼、170户小康楼。社区医院、小学、幼儿园、老年公寓拔地而起。村民年人均纯收入6.5万元,全村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实现了人人有工资性收入,家家每年都有村集体“分红”。从落后到先进、从贫困到富裕,代村用19年的时间实现了全面发展。这里的干部群众说,大家希望跟着王传喜再大干二十年,让代村再上一个新台阶。叶会生
23、:从怕电到爱电记国网湖南电科院状态评价中心主任叶会生叶会生,国网公司优秀技术专家、国网湖南电科院状态评价中心的领头人。“我其实是个挺怕电的人。小时候调皮,没事总喜欢玩开关,有一次不小心,被电了一下。”9月初,叶会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这段往事,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幸好触电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但被电得生疼的感觉,却永远记在了他心里。那时起,叶会生就开始对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一探究竟。2000年9月,他考进了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2004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就读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高压硕士研究生。2007年硕士毕业加入了国网湖南电科院,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电力人”。11年来叶会生对电的好奇没有
24、减弱半分。对他而言,越是害怕电,就越想了解它,正因如此,他始终保持着一种旺盛的工作状态。2008年,湖南发生罕见雨雪冰冻灾害,一场“抗冰保网”的“战役”无声打响。作为湖南电网的技术支撑单位,湖南电科院也积极参与到了这场战役之中。当时,叶会生所在的团队刚刚引入紫外成像仪检测技术。该项技术能很好地对设备外绝缘放电强度和电弧长度进行定量、客观、准确地检测和分析。作为该项技术主要研究人员,叶会生积极推广该项科研成果,为制定除冰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为电网设备冰灾期间的安全稳定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看着平常总是满脸笑意,可一旦在工作上碰到与工作原则相违背的事,他就立马变了一张脸。”周围的同事都深知这
25、一点,与叶会生合作起来一点也不敢马虎。2016年,韶山换流站建设进入高峰期,这是湖南电网第一个特高压换流站,众多设备都是首次进入湖南,许多交接试验也是湖南电网第一次做。做为湖南省电力公司第一批特高压技术储备人才,技术监督与调试把关的担子沉甸甸地压在了叶会生的肩上。面对压力,他迎难而上,对每台设备严守质量关。“那时,我不是泡在制造工厂监督设备生产质量,就是守在换流站工地指导现场试验进行。”叶会生说。在韶山换流站现场,他带领湖南电科院状态评价中心特高压技术团队顺利完成了每一项特殊试验,很多试验在湖南省内都是首次开展,而国内具备这些试验能力的单位也屈指可数。在调试阶段,面对调试发现的设备问题,叶会生
26、带领团队与厂家据理力争,深入厂家解体分析,找出问题所在,使得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叶会生的工作其实就像个“外科医生”,他们通过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来给电力设备问诊把脉。这个过程既艰难又枯燥,但是叶会生却乐在其中。湖南的带电检测技术起步较晚,叶会生觉得只有靠着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迎头追赶。他牵头组建了以博士为主的湖南电科院带电检测技术团队,2015年参加国网公司带电检测技能竞赛,获得团体第二名。目前,叶会生这支“战队”技术能力水平已迈入国网公司第一梯队。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带电检测技术创新成果,也在全省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获得了湖南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工作以来,叶会生先后获得了省部级创新
27、成果奖4项、省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编制行业、企业标准14项,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1项。“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从最初的怕电,到之后的懂电,再到最后的爱电,这是一个“电力人”标准的成长历程,更是一名优秀的电力专家该有的情感变化。叶会生与电的故事依然在延续,他说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好好工作,继续抒写他与电的美妙情缘。石远军:让苗寨人坐在家里金自来八月的清晨凉风习习,墨戎苗寨早已是热火朝天。一辆辆旅游大巴接踵而来,苗寨门口游人如织;一阵阵山歌从苗寨中穿过,穿着盛装的苗寨阿妹笑语盈盈。“墨戎”,苗语意为“有龙的地方”。这里山水风光秀丽,民族文化浓郁,苗寨至今还保留着农耕渔猎、
28、银饰锻造、特色饮食、民间绝技等原生态苗族民俗文化。作为古丈县墨戎镇龙鼻嘴村党支部书记,石远军一刻也没闲着,走村串户,忙着处理村级事务与旅游接待工作。(下载更多材料,请加qq:1252685666)顶着压力,荤头成立公司发展乡村旅游墨戎苗寨,地处湖南省古丈县默戎镇龙鼻嘴村境内,位于张家界至凤凰黄金旅游线路的重要中转点。2012年4月8日,“墨戎苗寨”因发展旅游首次打开山门,正式对外开放营业。客人从长沙、张家界、凤凰古城等地涌向了苗寨。客来了,问题也来了。停车场小了、游道窄了、服务跟不上、资金不充足一系列问题让苗寨又恢复了往日的沉寂。“我们的寨子以前虽然穷,但文化底蕴深厚,苗族民居、服饰、鼓舞等民
29、族文化保存完好。”石远军认为发展旅游才是龙鼻嘴村脱贫致富的最大出路。为此,他顶着压力向银行贷款50万元,牵头以股份制的形式发动村民入股,成立“湘西墨戎苗寨乡村游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股份制将村民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石远军说,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老百姓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获得感。石远军同村干部一起带领全村人民,组建苗族“四方鼓舞”“苗族银饰手工锻造工艺基地”“巫傩绝技”“苗族山歌”等民间艺术表演队,着力打造“墨戎苗寨民俗风情风景区”,通过神秘的苗族民俗表演和独具风味的苗家长龙宴招揽游客。为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墨戎苗寨开始注重景点细节打造,以基础设施的大提升促进
30、乡村旅游的大发展。2014年启动实施了丹青河流域默戎段治理工程项目;2015年完成苗寨石板路铺设、特色民居改造、风雨桥架设和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修建停车场和苗族鼓舞传习所;2017年新扩游步道4条,新建餐饮接待中心一系列改革带来的效果是明显的:2017年共接待游客72万人,完成创收8800万元,完成利税521.7万元。2017年末,龙鼻嘴村人均年收入达L2万元,整村退出了贫困村序列。2017年12月,墨戎苗寨被评定为“国家AAA级风景区”。因地制宜,发展茶旅结合产业增强内生动力旅游业发展起来,如何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石远军与龙鼻嘴村两委以精准扶贫工作为契机,按照“精准富民、茶旅结合兴
31、村”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公司+农户”“景区+农户”“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运作模式,引导企业参与旅游扶贫开发。石远军组织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资产入股等方式参与,成立“龙鼻嘴村以勤茶叶专业合作社”,重点打造有机茶叶、苗寨旅游两大绿色生态支柱产业,利用“古丈毛尖”品牌效应,进一步带动了该村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龙鼻嘴村以勤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安荣说:“通过发展茶旅产业,依循本地销售模式,仅苗寨景区就有29家商店,解决了112家贫困户就业问题。”龙鼻嘴村村民石远世见证了近5年来村里走“茶旅结合”之路发生的变化,“5年前,村里很难看到几个年轻人。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回来了,我儿子也回家就业了。“
32、目前,全村共实现新扩茶园1200亩,茶叶人均增收超过2000元。精准施策,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了推进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巩固发展成果,湘西墨戎苗寨乡村游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核心景区内新修木制结构房屋政策,按照600元/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奖补,扭转了村民大规模拆木房子建砖房子的趋势。同时,该公司还推出代缴全体村民新农合新农保、景区百姓按房屋栋数参与分红等富民惠民政策。为进一步帮助困难群体,实现精准帮扶,公司又安排了一些特定的岗位给一部分年老体迈或是身体残障的村民。村民石远世今年54岁,且长期患病,失去了劳动能力,村里就聘请他妻子和儿子到公司就业。55岁的曾四香,听力受
33、损和他人交流困难,石远军便安排她从事清洁工作。一系列利好政策的落地,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也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齐天坡脚有一寨,龙鼻河绕如玉带,青山绿水结奇缘,坐在家里金自来”是当地流传的一首苗歌。“大家伙儿的腰包鼓了,但离坐在家里金自来还远着哩。”谈及墨戎苗寨旅游的未来,石远军表示,有信心把苗寨的旅游办得越来越好,建设新苗寨,发展新旅游,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援助非洲马里种茶的安化人虽然今年已是89岁高龄,但讲起当年援非种茶的故事,蒋冬兴老人记忆犹新。蒋冬兴是安化县田庄乡人,曾任国家级的安化县茶叶试验场(现为褒家冲茶场)副场长,也是知名的茶叶栽培技术骨干。1970年,41岁的蒋冬兴
34、受国家指派,不远万里前往非洲马里共和国,接替在那里援助的中国茶叶技术人员,继续开展茶树栽培、茶叶丰产实验等工作。马里是位于撒哈拉大沙漠南沿的内陆国家,在中国援助之前,马里的茶叶消费全部依赖进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派出农业技术专家,克服重重困难,帮助马里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大面积试种茶树成功。这批专家中,就有来自安化县杨林乡的研究员谟介国一一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南农业战线首位援外专家。因援非成绩突出,谟介国在1964年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2018年2月,堪介国享高寿去世。前辈们让茶树在马里扎下了根,蒋冬兴和同事们的任务是提高马里茶树的产量。他记得很清楚:当时马里的茶叶平均产量为每公顷0.7吨
35、,我们国家定的目标是将其提高到每公顷1吨。马里雨季、旱季分明,半年不下雨,一下雨就是瓢泼大雨。针对这种特殊的气候,非常熟悉茶树生长习性的蒋冬兴主持搞起T“四改”:一是保留茶园里的杂草,让其为茶树涵养水源,改变过去太阳晒四五天茶树就打着的现状;二是将一年修剪一次茶树枝叶,改为一年修剪两次,让茶树芽头变得粗壮;三是改浅施肥为深施肥,避免暴雨轻易将肥料冲走;四是改密集浇灌为开行灌溉,让茶树能充分“喝水”。“马里处于热带地区,旱季的太阳晒得让人简直受不了,穿着凉鞋去茶园里,有时候脚都烫得疼。为给茶树遮阴,我们在茶园里还栽了芒果树、香樟树等,到了年中雨季开始的时候,就把这些树砍掉。这样改变茶园的小气候,
36、茶叶的苦涩味就大大降低了。”蒋冬兴告诉记者,在马里的户外每天只能工作五六个小时,早晨6时就要去茶园劳作;雨季,每天晚上还要想办法为茶园储水。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蒋冬兴克服生活上的不便和身体上的不适等诸多困难,不断完善茶树栽培、茶叶丰产技术,与马里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原定两年的工作期满后,蒋冬兴在马里当地负责人的挽留下,经中国政府批准,又多待了一年。最终,在蒋冬兴和马里茶农的共同努力下,当地原本每公顷0.7吨的产量翻了将近一番,达到1.36吨,远超我国当初援助的预期目标。1973年,蒋冬兴谢绝了马里人民的再次挽留,回到中国,回到了安化县茶叶试验场。回到家乡后,他继续投身茶叶丰产实验等科研
37、工作,直到退休。2018年8月31日,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马里总统凯塔在北京表示,马里感谢中国长期以来给予的帮助,愿继续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加强同中国在贸易、农业、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安全等领域合作,赞赏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把最难上的课上精彩一袭白色长裙,目光坚定自信,神态谦和温婉。这就是蓝茵茵。近日,在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2018年寻找最美教师”活动中,蓝茵茵被评选为10名全国最美教师之一。“从授业解惑到确立人生价值,从家国情怀到正人正己,这位80后思政教师,用思想触及心灵”这是“2018年寻找最美教师”颁奖晚会上对蓝茵茵的颁奖词,也是她从教11年的真实
38、写照。9月5日,记者在长沙理工大学校园见到刚从北京录制节目回到长沙的蓝茵茵。80后的她就像邻家小妹,与之交谈,记者不禁为其“三美”着迷。学术之美:思政课堂有点“潮”蓝茵茵出生于教师世家。2007年,硕士毕业的蓝茵茵,听从父母的建议,成为了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教师。思政课号称最难上的课,也是最容易让学生走神的课。蓝茵茵却较着劲要把最难上的课上精彩。她说:“我不能浪费学生的时间,也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如果一堂课大家都难熬,会让我怀疑工作的意义。”“我们到处卖唱,我们到处献舞,谁不知道国家将亡,为什么被人当作商女”长沙理工大学综合教学楼201教室经常传来阵阵歌声。这是音乐课吗?不是。这是
39、蓝茵茵上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她是个音乐发烧友,喜欢把音乐作为带领学生走近历史的向导。讲鸦片战争时,听河北民歌种大烟;讲太平天国运动时,听山东民歌洪秀全起义;讲到抗日战争时,则自己唱起铁蹄下的歌女除了音乐,蓝茵茵还喜欢在课堂玩“穿越”,将个体生命体验代入历史情境,与同学们一起体会有生命的历史。在一次大型公开课上,讨论到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觐见乾隆时跪还是不跪时,蓝茵茵突然问:“同学们,如果你们也能穿越,怎样处理当时的外交事务呢?“熟悉“套路”的同学们踊跃响应,给出了各种可爱的答案。而蓝茵茵的“终极”答案是:历史没有“如果”,而且当时的外交怎样办都不行。接下来,她对自给自足的农业国与新兴资本主义工
40、业国的矛盾、中西方国际关系理念与实践的差异等,娓娓道来,让学生们频频点头。蓝茵茵对教学方法的尝试,不仅仅停留在音乐和穿越上,“音乐和穿越只是媒介和向导。大学生的课堂,知识和内容才是王道。”为了将形式和内容充分融合,蓝茵茵将研究生公共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中英文双语教学课程,变成了同声翻译课。长沙理工大学以工科为主,很多学生毕业后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掌握相关专业术语,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理论学习既接地气,又有实用性,这门课成了“爆款”课程。一位学生笑着说:“蓝老师的课堂有三多:慕名蹭课的多、用手机拍照摄像的多、课后要签名要合影要联系方式的多。”信仰之美:让
41、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蓝茵茵有个外号叫“蓝氏十问”。因为她课堂上喜欢提问。下课后,还喜欢问学生“哪些是你们感兴趣的”“你们想听到什么”等等。“我的课堂互动环节较多。比如,讲到中国为什么会选择社会主义,我会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并通过大量的史料和对比,引发学生思考,最后集体解决问题。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真知识,并引导他们对真知识感兴趣。这让我很有成就感。”蓝茵茵说。对于上好思政课,蓝茵茵有3点心得: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要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要多讲身边事,才会有共鸣。2017年,一部电视理论节目一一社会主义“有点潮”,使蓝茵茵从校园走向了校外。作
42、为该节目主讲者之一的蓝茵茵,以清新的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高冷的理论故事化、形象化,引起强烈反响。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这是蓝茵茵近些年一直努力的方向。“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化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牵手大众,向更广大的人群讲好中国故事,是思政教师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蓝茵茵说。蓝茵茵和同事们尝试了多种形式的理论大众化、时代化阐释与传播。比如,通过电视、手机、网络、报刊全媒体渠道,以影音字、面对面交流的方式,面向公众,亲和表达、生动讲述重大政治理论问题。她参与编写的新时代面对面理论读物,成为我国发行量最大的理论丛书。她是湖南省委宣传部十九大宣讲团
43、最年轻的成员、湖南省理论宣讲专家库专家,在省内高校宣讲10余次,被誉为“以循循善诱的话语,亲切解读大家关心的问题,走进了青年学生们的心。”思想之美:青春的信任不容辜负“蓝老师的课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解答成长的疑惑,帮助我读懂世界,读懂中国,也读懂了作为青年的责任。”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二学生申军辉回忆说,10年前,他的整个本科阶段,最爱听的就是蓝茵茵的思政课。申军辉本科专业是会计学。2017年,已担任成都某国企财务副总的他,毅然辞去工作,回到母校攻读思政专业研究生。他说,“蓝老师的思政课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我的心里,每一代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时代境遇,也重任在肩。”蓝茵茵认为,大学生正处于
44、人生定型期,可塑性强,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思想政治课要触及学生的心灵,塑造他们的心智,让他们内心丰盈,形成自己的判断力。蓝茵茵还是学生辅导员,经常与学生聊天。有一次,她和一位工科生闲聊时,谈到民主。这位同学很偏激,认为西方比中国更民主。蓝茵茵便与他一起讨论“民主到底是目的、方法还是手段”。她说:“我不直接去跟学生讨论对错,而是回归问题本身,研讨资料、分析问题,把概念一个个定义清楚。”经过多次讨论,这位学生学会了遇到问题先冷静思考再表达自己的看法,有了更加包容的心态。“理性、客观才是追求真知的态度,不理性就走不远。”蓝茵茵说。不少大一新生对所学专业比较迷茫。蓝茵茵鼓励他们先试着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45、,多读读学校的培养方案,多跟任课教师交流。女生遇到感情问题,也喜欢跟蓝茵茵交心。蓝茵茵总是耐心倾听,热心引导。她说:“青春的信任不容辜负。”蓝茵茵教学生辨是非、求真知,身体力行。每个假期,只要有时间,她都会到国内外走访。她曾深入中东地区的多家中资跨国公司,掌握一手资料,撰写调研报告,用数据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阐释“四个自信这个家最对不起的就是你打开快递包裹的那一刻,王继才大女儿王苏的心好像被猛刺了一下。这是王继才让她网购的治疗湿疹的药。“人走了,药才到。”王苏的泪水吧嗒吧嗒往下掉,“医生说,爸爸的湿疹其实在岛上抹药没用,下了岛才能慢慢好。”这些年,王苏已经习惯了听爸爸妈妈的“使唤”。
46、“岛上一旦缺个啥要用个啥,他们就会给我捎纸条、打电话。”王苏曾经很“恨”爸妈。那一年,王苏考上中学,录取通知书还没焙热,就被父亲叫到一边。当时的情景王苏一辈子都忘不了:王继才蹲在地上默默地抽烟,王仕花也一脸愁容。过了许久,王继才慢慢开口:“孩子,你别念书了,不是爸爸狠心,我跟你妈要守岛,你走了,弟弟怎么力、?奶奶怎么办?“父亲的话一字一句砸向王苏的心口,她吼道:“那么小的岛,别人都不愿去,你们却为了它牺牲我的前途,我可是你们的女儿啊!”王继才一个劲地抽烟,呛得直咳,母亲也哭得稀里哗啦。泪眼模糊的王苏看着父母的背影,想到了年迈的奶奶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咬着牙说:“这学我不上了,我去照顾奶奶和弟弟
47、妹妹,你们安心守岛。”声音迟缓但很坚定。原本应该像同龄孩子一样坐在教室内接受教育、享受知识的她,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任。洗衣做假喂猪干农活,样样不落,几十斤重的煤气罐,15岁的她一只手拎起来就走,被村里人称为“铁梅”。弟弟妹妹学校开家长会,当姐姐的王苏去,人家就问:“你们没爹没娘啊?”寒冬腊月,王苏去拣虾皮,十个指头九个生冻疮流脓。她要用挣来的钱,给弟弟换书包、给妹妹买文具。1997年夏天的一个夜晚,王苏收拾完家务,躺下刚睡着,床沿的蚊帐被蚊香点燃。“着火了!”惊醒的王苏一蹦而起,抱走弟弟妹妹,端来一盆盆水,把火浇灭。那一夜,王苏和弟弟妹妹,蜷缩在墙角,抱头痛哭。平时女儿不在身边,对女儿关心少
48、,王继才曾说一定要亲手把女儿交到一个值得托付的人手上,等她出嫁时,给她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2006年,王苏结婚那天,王继才却失约了。“我爸呢?”王苏问母亲。“岛上不能没人”王仕花不敢看女儿,王苏只是咬了咬嘴唇。就这样,大女儿走进结婚礼堂,明知父亲不会来,可还是忍不住放慢脚步,她想:“父亲说不定就在路上,我走慢点,就能等上他。“直到婚礼结束,父亲都没出现,化妆间里,新娘一遍一遍补妆,眼泪却又一遍一遍把它融化。大海那面,燕尾港还亮着一盏灯,大女儿王苏想起爸爸的话:“这个家最对不起的就是你,谁让你是老大呢?”“大家日子过好了,再辛苦都值得”8月15日,午后的一场大雨洗刷了怀化市鹤城区黄金坳镇仇家村的暑热。趁着凉快,郭德孝忙着和同村帮工的乡亲们一道整理香菇菌棒。还有半个月,他的香菇基地就要迎来繁忙的采摘季。从9月到明年2月为期半年的采摘期里,老郭的50亩香菇基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