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养老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时代养老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新时代养老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补齐我县养老服务短板,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根据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和关于印发推进民政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部署,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握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工作方向,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
2、,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改革体制机制,创新供给方式,强化资源配置,兜牢民政对象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织密民政公共服务保障网络,建立民政公共服务长效供给机制,实现民政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均衡发展,从有到优,整体提升,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基本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履行政府保障职责,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放宽准入,加强监管,优化服务,推动养老服务多元化。统筹资源,促进发展。统筹整合各类资源,有效提升民政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点建设。提升质量,扩大供给。推进养老服务规范化建设,加强服务人员在岗培训,提升服务质量。破除体制障碍,在保障特
3、殊群体供养的前提下,扩大服务对象范围,扩大有效供给,逐步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二、主要任务(一)加强特困供养机构建设。按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建标1842017),持续加大投入,推进现有设施改造升级,以满足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养护需求为目标,整体提升单张床位面积、护理型床位、无障碍设施、应急呼叫系统、消防安全设施、安全监控系统等水平。乡镇有多个特困供养机构的,要加大整合力度,及时并入乡镇中心敬老院,在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二)促进特困供养机构医养融合发展。特困供养机构须按照卫生部门相关标准,对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医疗室、护理站的,实行备案制度。县卫健部门和医保
4、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对养老机构内部设置的医务室、护理站、诊所,要予以政策倾斜,简化程序,开通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三)加强特困供养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不低于1:6、1:10的比例为生活不能自理、自理特困人员配齐服务和护理人员,按照每人每月25(X)元的服务费用标准发放。县民政局根据各敬老院实际配备的护理人员数将分配金额报县财政局,由县财政局直接拨付到各敬老院或养老机构,各养老机构(敬老院)必须按照资金用途用于五保老人的护理,不得挪作他用,县民政局要不定期开展督查。提高乡镇敬老院管理人员工资待遇,乡镇敬老院院长工资每人每月提高至1800元,其他管理人员每人每月提高
5、至1600元,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逐步落实“五险一金”等社保政策。建立从业人员定期培训制度,确保特困供养机构管理服务人员年人员培训率不低于80%。(四)深化特困供养机构改革。在满足特困人员供养需求的前提下,拓展机构服务范围,推进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到2020年底乡镇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要达到50%。县残联要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重度失能残疾人调查摸底,按照自愿原则实行集中托养服务。县民政、扶贫、财政、卫健等部门协助配合,整合政策性补助资金,不足部分由县扶贫局、县财政局从扶贫资金中予以解决(按照每人每月集中供养经费2500元计算)。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委政府对养
6、老服务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政府主导、民政主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上下联动,统筹协调。县民政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综合协调,督促推进;县目标办要把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县卫健部门负责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审批工作,畅通医养结合的“绿色通道”;县医保部门要简化流程,按规定报销医药费用;县残联负责登记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度残疾人的摸排和自愿集中入住养老机构人数;县财政局按照资金供给渠道及时拨付资金;县扶贫局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度残疾人自愿集中入住的人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各乡镇要着力提升服务环境和服务质量,尤其要注重消防隐患的整治和适老化改造,满足入住老人的实际需求。(二)加大资金投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基本公共服务要提高保障能力的要求,合理安排特困供养资金,相关经费要纳入年度预算,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三)强化监督管理。对各乡镇敬老院统一聘请第三方运用管理,县民政部门要发挥行业管理作用,及时出台监管考核方案。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构建权责明确、部门协调配合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确保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资金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