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篇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为确保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保障我校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组织与指挥(一)学院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院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5、对本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二)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三)学院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院预案工作程序。(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
3、的督察和指导。(五)学院内任何个人都应当服从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二、监测与报告(一)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值周教师、教学活动的带队教师、学院安全门卫等教师更有监测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职责,一发现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苗头,应向学院领导汇报。(二)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
4、院汇报,学院应在第一时间向学院主管部门汇报,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三)严格执行学院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善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向外发布情况,需要经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发布,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三、应急调查与救治(一)突发公共卫生
5、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院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生后,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应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临时停课、放学、琉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
6、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防监控措施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等待医疗部门治疗。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1、对全校师生员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在公共卫生场所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2、所有师生居所、工作室、人群聚集场所要增加通风
7、的时间和强度。教育师生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搞好居室卫生,勒晒衣被。3、建议师生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各种集体性人员聚集活动推迟或取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4、一旦发生疫情,严控外来人员进入,教育学生自我保护,限制学生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对我校外出工作人员、学生实行登记制度,经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才能复学。5、学院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一、前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伤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
8、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为有效应对和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二、工作目标1 .普及防治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公共卫生素养。2 .完善监测报告网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3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形成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校园内蔓延。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以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
9、事件防治知识为基础,提升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2 .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进行依法管理。在市教育局、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落实校内防治工作。3 .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组织管理(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成员:XXX、XXX、XXX(二)学校职责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
10、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1 .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3 .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4 .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督促有早期表现的师生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5 .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条件,确保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
11、清洁卫生。6 .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7 .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一)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红色学校发生的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新传染病等达到卫生部确定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橙色1 .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2 .学校发生鼠疫、肺炭疽、霍乱等传染
12、病病例,发病人数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标准。3 .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4 .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发病人数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标准。5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市以外的学校。6 .因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服药造成人员死亡。7 .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8 .因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造成的各类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人数在50人以上,或死亡5人及以上。9 .发生在学校的,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3、(H1.级)黄色1 .学校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2 .学校发生鼠疫、肺炭疽、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标准。3 .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疫情局限在市域内的学校,发病人数达到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标准。4 .在一个市域内的学校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5 .发生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6 .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7 .因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师生人数在1049人,或死亡4人
14、以下。8 .发生在学校的,经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蓝色1 .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3099人,无死亡病例。2 .学校发生鼠疫、霍乱病例,发病人数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标准。3 .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9人以下,无死亡病例。4 .因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师生人数在9人以下,无死亡病例。5 .发生在学校的,经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 .鉴于学校公共卫生事件涉及青少年身体健康和安全,社会关注度较高,未达到一般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公共卫生事件,均按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反应。六、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一)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XX学校责任报告人:XXX、XXX(二)突发事件报告1.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报告程序。一旦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暴发等事件,相关知情教师或部门应立即向学校医务室报告,医务室在第一时间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应在2小时内用书面传真形式(或电话)向市教育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向区卫生监督所报告)。7 .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8 .在学校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
16、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并确保信息畅通。七、应急处置措施(一)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的应急反应1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员工应立即将有关情况通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及学校领导。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将有关情况报告当地教育、卫生行政部门;通知本校司机或拨打120急救电话,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追回已出售的可疑食品或物品,或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2 .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和物品;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3 .与中毒或患病人员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
17、定其情绪。4 .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验,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5 .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和教育、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当地政府,并请求支持和帮助;在学校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6 .严格执行进出入校门的管理制度。(二)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I级)的应急反应除按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应急措施以外,还应按照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落实其他相应的应急措施。(三)
18、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级)的应急反应除按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外,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有关控制措施;信息报告人每天应按照要求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进程报告。(四)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的应急反应除按照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外,信息报告人每天应按照要求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进程报告。(五)联络、教育与接待家长、后勤支援等应急响应过程的各工作与校园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同。八、应急保障学校要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增添相关设备,配备所需药品,
19、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尤其是改善学生食堂、厕所、宿舍卫生条件,为学生梃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和洗漱设施,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确保学校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落实。九、善后与恢复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1 .会同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杳,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2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3 .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问题
20、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4 .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复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学校,其水源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十、责任追究学校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对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
21、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1.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正常的教学及生活秩序,维护学校稳定。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XX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4 .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加强对突发公共卫
22、生事件的监测,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预报机制,尽早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苗头,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迅速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属地管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实行属地管理,由当地政府负责。分级负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和特别重大(I级)四级,实行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类指导: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实行分类指导,科学防控。加强合作:加强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等的合作,共同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群防群控:加强对师
23、生员工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发动师生员工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做到群防群控。二、应急组织和职责1 .应急指挥机构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学校办公室、宣传部、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处、保卫处、后勤管理处、财务处、校医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医院,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校医院主要负责人担任。2 .工作职责领导小组职责:全面组织、制定、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紧急预案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
24、事件管理制度;组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网络;监督各成员单位对本部门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制度建设和具体实施制度的情况。如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即启动学校指挥系统。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决策、组织、协调、指挥全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相应行动;研究决定事件性质、类型和级别,确定与其他类特定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联系,下达应急处置任务;及时前往事发地点参与现场指挥、开展调查工作;决定信息上报的级别、内容以及请求上级部门指示、援助等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贲处理日常事务。负责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和工作情况,向领导小组及时报告相关信息并提出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则意见和具体措施;及
25、时总结和推广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和做法;督导、检查各职能部门和学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的情况;督促各部门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3 .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综合协调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落实安排、监控事件的发展动态、上级管理机构及主管部门的接待、汇报工作。医疗诊治组:负责掌握疾病的诊断标准及治疗程序,根据工作需要调配医务人员的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负责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诊治、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人员的处置及医院值班。负责与属地医疗卫生部门的行动协调和信息沟通。防疫消毒组:负责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消毒措施、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消毒方
26、案;负责消毒药品、器械、消耗材料的发放、管理、技术指导。物资、资金保障组:负责我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时全校生活保障、交通保障、通信保障;以及卫生防护和医疗处置及防疫消毒等各项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现场应急处置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采购工作;组织、协调和及时安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所需经费。安全保卫组:负责掌握、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校园的治安动态,并对校园稳定及治安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及时向学校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对采取进一步的应对措施提出建议,依法协助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和密切接触者采取法定措施。宣传工作组:负责依据有关规定,负责组织突发公共
27、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宣传报道,负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正确引导学校师生情绪,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报告1 .监测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加强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对学校食堂、宿舍、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 .预警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侦警预报机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级别、发生时间、地点、范围、危害程度等。预警信息的发布由领导
28、小组办公室负责,经领导小组批准后,通过学校网站、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发布。3 .报告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的责任主体、报告内容、报告时限和报告流程。责任报告单位:学校各部门、校医院。责任报告人:学校各部门负责人、校医院医务人员。报告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经过、人数、主要症状、初步诊断、已采取的措施等。报告时限: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内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报告流程:责任报告人T领导小组办公室一领导小组一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1 .事件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
29、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H级)、较大(In级)和一股(IV级)四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学校发生的肺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放射损伤、新传染病以及我国已消灭传染病等达到卫生部确定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H级):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例以上死亡病例;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乙类、丙
30、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区)以外的学校;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人员死亡;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5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发生在学校的、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I级):学校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1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疫情局限学
31、校内,发病人数达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在校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在学校的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5人,或死亡5人以下;发生在学校的,经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31人,无死亡病例;学校发生腺鼠疫、霍乱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人以下,无死亡病例;发
32、生在学校的,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 .响应级别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IV级)、较大(IH级)、重大(H级)和特别重大(I级)四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N级):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未达到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n级)标准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I级):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达到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I级)标准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达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标准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
33、事件,达到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标准的。3 .应急响应措施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的应急响应措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并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工作。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调查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并按照要求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做好学校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加强对学校食堂、宿舍、图书馆、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确保学校环境的卫生和安全。及时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回应师生员工和社会的关
34、切。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I级)的应急响应措施:在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和传播途径。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的扩散。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做好学校停课、放假等相关工作。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H级)的应急响应措施:在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川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应急监测,及时掌握疫情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情况。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当地卫生行
35、政部门的要求,做好学校停课、放假等相关工作。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的应急响应措施: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1.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应急科研工作,探索有效的防控措施和治疗方法。组织动员全校师生员工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4 .应急响应的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终止,按照“谁启动、谁终止”的原则进行。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终止应急响应。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I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由
36、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终止应急响应。五、善后处理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2 .事件调查:会同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3 .善后工作: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学校应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4 .问题整改: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逐一落实。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5 .
37、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校医院确定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复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的水源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六、应急保障1 .组织保障: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2 .人员保障:加强学校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3 .物资保障: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物资储备工作,包括防护用品、消毒药品、医疗器械等。4 .技术保障:加强
38、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持工作,提高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5 .经费保障: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增添相关设置,配备所需药品,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和洗漱设施,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确保学校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落实。七、监督管理1 .学校各部门要按照本预案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2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学校各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 .对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八、附则1 .本预案由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