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简牍制度.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7578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简牍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简牍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简牍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简牍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简牍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简牍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简牍制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时间年 月 日星期课题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简牍制度教学目标了解古代书记制度的演变教学重点旋风装、鱼鳞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教学难点旋风装鱼鳞装的区别理论教学过程教法运用及板书要点中国书籍产生的时代很早,有漫长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 的书籍,由于所用材料及样式的不同,形成各异的书籍制度。 概括而言,我国古代书籍制度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简牍制度、 卷轴制度和册页(叶)制度。这三种书籍制度大体上代表不同 的历史时期,但也有交叉。商周的甲骨刻 辞、铜器铭文及后来 的石刻碑 M简牍制度Irl一、简牍的起源和历史简,是指竹木制成的简册;牍,是指木制的版牍。竹木是 我国最早的书籍材料。用竹木制成的简册,从古文字学

2、和历史 文献考察,可以肯定商代就已存在。商代甲骨文中有“册”字, 也有“典”字。“册”写作“冲”、“珏1”、,咖”等,均象竹木II简编连之形;“典”则写作“巧”、“漫尸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引庄都说:“典,大册也J今人 认为象以手捧册置于架上。从甲骨文还知道,商代已把史官称 为“作册”,所以早期文献尚书中,有“王命作册”、“命 作册度”等语。尚书多士篇还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J 这都是商代已使用简册的证明。1木牍至于版牍,文献记载周代已使用。周礼司民说:“掌 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等等。但由于年代久远,朽蠹 殆尽,商周的简牍至今没有实物发现。目前在考古发掘中出土 的简,最早的属战国前期

3、。商周的简牍典册,最初还不等于后世的书籍。最早的典册 都是史官的著作,内容大多是统治者言行的记录。尚书的C 两WB武已 国QL *x*r-唱:E八盘庚篇,大致就是商王盘庚动员迁都时的讲话记录;周 书部分,也绝大多数是统治者的诏令训诰。史官将重要的史 实、言行记录于典册,目的是为统治者提供参考。加之春秋以 前,史官垄断了著作权和典藏权,这些典册不是一般人所能见湖北随县擂鼓墩1号 墓楚简教法选择讲授到的,因此都还是文书档案性质,不是真正的书籍。另外,西周至春秋时,还产生了许多诗歌作品,收集起来 以配合舞乐,就成为后来的诗经;用蓍草占卜的卦辞、爻 辞,收集起来以判吉凶,就成为后来的周易;贵族之间通

4、行的礼仪,收集起来以节制行止,就成为后来的仪礼,等 等。这些东西的收集整理者本是贵族中有文化的“祝”、“史” 之流,写于典册后也由他们掌握,一般人同样不能见到,所以 最初也都是文书档案性质。春秋后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文化开始从祝史 的手中下移到民间。孔子以个人身份整理修订六经,并用以在 民间传播文化知识。这样,书、诗、易、礼、春秋 之类,就成了传授文化知识的教科书,正式变成了供人阅读的 书籍。到战国时期,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的人们纷纷著书立说, 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书籍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无论从 内容到形式,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一个划时代的发展。春秋战国以前的书籍,大多写在简册上,也

5、有的写在缭帛 上。简册与帛书、纸书的存在,有一个相当长的交叉时期。此 外,两汉时期虽然发明了纸,但简牍、缭帛与纸,几种书写材 料仍然混杂使用。直到东晋,官府公文、户口黄籍等还常用简 牍书写,以示庄重。二、简牍的形制二十年代,王国维和马衡先后撰写了简牍检署考、中 国书籍制度变迁之研究两文,对简牍乃至帛书的形制多所论 证。由于此后特别是近年来简牍实物的不断发现,王、马两先 生的考证大多得到了证明,而其中的小疵微瑕,也有了补正的 依据。简牍形制的书,固然主要以竹木为载体,但个别也有用玉 石的,如“侯马盟书”。这些盟书写在玉石片上,形状类似圭、 璋,也颇似简片,大多用朱笔写成,少数则为墨书。用竹制简,

6、首先须将竹竿截成段、劈成竹片,然后刮削修 治成狭长条的简片,亦即古书中所谓“截竹为简,破以为牒”。 简原有青皮的一面称为“缁青”,另一面称为“蔑黄”,文字一 般写在“蔑黄”的一面。新竹水分多,易朽烂变形,所以还必 须烘干水分,这叫“汗青”、“汗简”,也叫“杀青”。“杀青” 后的简,就可用来写字了,所以后人常用作书籍的代称,后来 人们写定书稿,也称为“杀青”。在干燥少竹之地,常用木材制简。制简所用木材,多半是 白杨木、柳木、松木,因其色白、质软,易于吸收墨汁。制作 方法大体与制竹简相似。马衡马衡藏碑印侯马盟书“刘向别录云, 杀青者,直治竹作简 书之耳。新竹有汗, 善朽蠹,凡作简者, 皆于火上炙干

7、之。陈 楚间谓之汗,汗者去 其汁也。吴越日杀, 亦治也。“东汉应劭 风俗通把单根的简编连起来,就是“册”,古书里也常写作“策”。 编连简册,有时用韦(熟皮条),有时则用各色丝绳。据古籍 记载,古代孙子书用缥丝绳编,穆天子传用素丝纶编, 考工记用青丝绳编。上下二道编,是古人编册常用的方式。 如果竹木简册较长,也有用三道编、四道编甚至五道编的。简上的文字,经常是先将空白简编连成册,然后书写。已 经发现的竹木简册,许多编绳虽已朽坏,但编痕处常留有空白, 正是书写时避开编绳的结果。当然有的简册是先写好后编的, 如永元兵器簿。简上的字过去传说是用漆书写的,但已出土的简册上的文 字,几乎都是用毛笔蘸上墨汁

8、书写的。随同简册,人们还发现 过战国、秦及汉代的毛笔、墨、砚等文具,这就更加有力地证 明所谓漆书写简,只不过是一种误解。过去还传说用刀在简上刻字,恐怕也是一种误传。考古曾 发现铜锯、鳞、刀、削和简等物,但这些都不是用来刻字的。 “削”或“削刀”,古称“书刀”,则是删改文字的用具。汉刘 熙释名释兵说:“书刀,给书简札有所刊削之刀也J所 谓“刊削”,指简上文字如有错谬需改动时,用书刀刮削,以 补写新字。所以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修春秋,”笔则 笔,削则削每根简上的文字,多少没有一定。大多数只写一行字,也 有写两行的。每简少的只有几个、甚至一、二个字,多的则有 数十字。文字的书写格式,有的上下两端留有空

9、白,如同后代 书籍的天头地脚;有的则自上而下写满文字,两端不留余地; 有的一根简上下分为数栏书写,此外还有图表等形式。简册的长度,王国维、马衡根据文献资料的记载,认为视 书籍的性质、内容有所区别。依照汉尺的长度,战国两汉的简 最长为二尺四寸(约55厘米多),用以写六经及传注、国史、 礼书、法令,即说文所说的“大册”之“典”;其次为一 尺二寸(约27厘米多),用以写孝经等书;最短的八寸(约 18厘米半),用以写论语及其他诸子、传记书籍。因为战 国尺制,有一种相当汉尺八寸,所以汉尺的二尺四寸、一尺二 寸、八寸,分别相当于三尺、一尺半和一尺,所以“二尺四寸 之律”,汉人或称为“三尺法”、“三尺律令”

10、;而八寸之“诸子 短书”,也有被称为“尺籍短书”的。上述简册的长短制度,从已发现的汉简看,大体上存在, 只是并非十分严格。汉以前的简册,长度似乎并无严格规定。版牍是与简册形制不同的书写材料,由长方形木板制成, 两面削治平滑,以供书写。文献中或称为“版”(也写作“板 或称为“牍二版牍,一般不用于抄写书籍,而用于公私文书、信件。二 尺之牍,用以写檄书诏令;一尺五寸的牍多为传信公文;一尺 牍多用以写书信,所以书信古称“尺牍”;五寸牍多为通行证, 是通过关卡哨所的凭证。此外汉代天子诏书,还喜欢用一尺一 寸之牍,所以汉代文献中常有“尺一板”、“尺一诏”、“尺一” 等语。永元兵器薄大者为经,小者 为传记。

11、论衡量知工于版牍较宽,比起狭长的简,更适于作图,所以古代的 地图常常画在版牍上。后来人称标明国家的领土区域的地图为 “版图”,正是这种现象的反映。木牍用作书信或是诏令公文,需要传送到外地,就要加上封缄。这时上面须用一块较小的盖 板,叫“检”;上面写收件人的地址、姓名等,叫“署再把 两块木版用麻绳或蒲、蔺等草索捆扎起来,在绳结处加块粘土, 提上印章,叫“封这块有印记的粘土就是“封泥有时盖 版的背部隆起,上刻扎绳的槽口,再在绳上加封泥、用印,这 就是汉人所说的“斗检封”。朝廷大臣向天子奏禀事由,为了简洁明了及防止遗忘,常 写在一块比牍狭小的长方形小木板上,汉人称为“奏”或“奏 牍二后世则常用玉石或

12、象牙制成,其形略曲,两端稍窄,称 为“笏版”,但并不在上面记事,逐渐演化为一种装饰物。一 方版牍,最多的可写几百字。但由于往往是单个使用,比起编 连而成的简册,文字相对短少,不能包容太多的内容,所以一 般不用作书籍材料。不过,版牍也常常与简册相辅为用,如同 书籍总目,记述简册内书籍、文章的篇题、篇数等,这是近年 来考古发现的木牍的另一种用途。三、简牍制度的影响简牍制度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制度,对后来书籍形制的发展 有很大影响。简册形制的书,其编连长度要视书籍内容的长短 而定。但如果太长,抄写、阅读和收藏都不方便,因此就需要 分成若干“篇”。每一篇往往是由若干支简编成的一册,然后 合为一书。古书还有

13、不少作非一时,成非一手,原本就是单篇 别行,后来才收集成书的。篇”与“卷”同时使用。“卷”指卷轴形制的帛书,“篇” 即指简册。简册之“篇”,内容上或是一意相贯,或是以类相 从,大多自成段落,这正是后世书籍文章分“篇”的由来。同 样,后世的长篇巨帙往往分成若干册,也正肇始于简册各篇之 “皿” 知T O古代的书籍,许多本无书名和篇名,或者有篇名而无书名, 出土实物多有所见。如果书名、篇名都有,简册中往往是篇名 (小题)在上,书名(大题)在下。这种标著方式,早期古籍 中还采用,后来则改为大题在上、小题在下了。考古资料中还 发现这样的情况,全书书名写在最末一简的背面,如睡虎地秦 简封诊式,这在后世书籍

14、中很少见到。简册的篇名书写格式,考古发现有多种,其中对后来书籍 形式影响较大的有:L篇名单独写在篇首第一简的正面,正文从第二根简开始 书写。这种篇名在正文之前的格式,后来成为通用的一般格式。2.篇名写在篇首第一根简的背面,正面书写正文。这种格 式与简册的收藏方式有关。简册书写完毕,往往是卷成一束放 置。卷的方向是由左到右。这样,写在篇首第一简背面的篇名 就正好显露在外,查阅方便。这与后来书籍都要在封皮外写上 或印上书名,作用是一样的。由简册的卷起收藏,还令人想到, 后来卷轴制的帛书及纸卷所以卷起收藏,固然与其质地柔软、 便于卷舒的性质有关,但恐怕最早也是受了简册卷起收藏的方法的启发。3 .简册

15、的开头两根简不写正文,篇名有时写在其中一简的 背面,作用与上述第2种相同;有时也写在空白简之后、正文 的前边。这篇首的两根空白简,称为“赘简”,作用是保护后 简少受磨损。后来的帛书、纸卷,前面也都留有空白,以免后 边的文字部分受损,显然是沿袭简册的遗风。后来册页制的书 籍,封面及封底内往往留有一页至几页的空白护纸,称为“护 页”或“副页”,也是受了简册形式的影响。4 .篇名写在篇末最后一简的文字结束处,或是写在最后一 简的背面。这种篇名在正文后的格式,在早期古籍中常见,但 后代书籍中则很少见到。如礼记乐记,据史记乐书 及唐张守节的正义,原本有多项小题,今天的通行本(如 十三经注疏本)中大多不存

16、,但子贡问乐一篇的篇题 尚在,而且正在篇末,从此可窥知古书旧貌。简册篇名还有标在篇中每条文字之后者,如睡虎地秦简 秦律十八种。简牍制书籍的篇名,除于简册中标明外,还有另外集中写 在木牍上的。这种篇题木牍,近年来时有发现。如银雀山一号 汉墓,随同简册一起出土的还有木牍和木牍残片,经缀合以后 的五件木牍,都记载着与汉简相应的书籍篇名及篇数,其中包 括孙子兵法和守法守令十三篇的篇题木牍。因为二号 木牍的中腰两侧各刻有小缺口,以便系绳,而木腰中也留有清 晰的系绳痕迹,可见这些篇题木牍,原本是系于简册之上的, 就是简册书题的目录。后世书籍,正文之外莫不有目录或总目, 追始溯源,简牍制流行时就已发端了。用

17、许多简编连成册,书写文字也就有了天然的界栏,可以 保持整齐、清晰。后来的帛书、纸卷,虽然也有不用界栏的, 但大都画出界栏,以便使文字整齐和美观。帛书中还有用丝织 出界栏的。后来雕版印刷的册页制书籍,也莫不有界栏,这应 当也与简册的形制有某种联系。因为简册总是用各种编绳编连的,翻阅既久,即便再结实 的编绳,也不免散断,所以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编绳 一旦散断,原简的排列顺序极易混乱,书籍或文章的内容也就 颠倒错乱了,所以在今日的考古发掘中,辨别散乱的简册顺序、 正确排出书籍文章的前后内容,这是件极为繁难的工作。古人 更是经常碰到这种情况,稍不留意,就会排错一处两处,甚至 脱落了一简两简。如果一

18、部书的乱简再和别种书简混在一起, 清理就更为困难。因此简牍制的书籍,“脱简”或“错简”的 情况经常出现。汉书艺文志就说:“刘向以中古文(尚 书)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 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 亦二十二字。文字异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简牍制书籍的 “脱简”、“错简”情况,后来书籍形制变化时,往往依旧流传 下来。其间虽然经历代文人学者的研究、校勘,被纠正了不少,但仍有一些存在于流传至今的古书中,或是还没被发现,或是 虽有觉察但无从校正,因而带来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所以说, 简牍制度对书籍内容的影响,直至今日也还远未消失。卷轴制度卷轴制度书籍,包

19、括帛书和纸卷书两种形式,它们有共同 的地方,也有各自的特点,现分别论述如下。一、帛书的起源和历史帛书是写在绿帛等丝织品上的书籍或文章,它的出现,晚 于简册。简册虽然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形制,长时期内广泛使用, 但有不少缺陷。除了因编绳散断,容易导致“脱简”、“错简” 外,书籍也很笨重而不便阅读。如与简册相比,丝织品的帛书 有不少优点:绿帛质地柔韧,吸墨性强,既便于书写,又可随 意卷舒,阅读和收藏都比较方便;帛书的分量很轻,携带方便; 帛书的篇幅宽长,书写时可据书籍内容长短裁剪,又不会有简 册散断错乱的毛病。因此,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用绿帛写书, 并在很长时期内与简牍并用。帛书究竟何时开始出现目前尚难

20、确考。不过在春秋末期至 战国文献中,已时有记述。论语卫灵公说:“子张书于绅J “绅”,说文说是“大带”,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 是下垂的带,总之是一种丝织品。墨子明鬼篇说:“故书 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晏子春秋外篇第七说得更为明 确:“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谷,其县十七,著之于帛,申 之于策,通之诸侯。”如果其言可信,那么在公元前七世纪的 齐桓公时代,就有帛书了。所以王国维认为:”则以帛写书至 迟亦当在周季J由于丝织品比竹木更易朽坏,目前考古发现的帛书,大多 出于汉代,先秦的极少。秦汉以来,绿帛更普遍地应用于书写, 汉书艺文志中已有相当多的图书用“卷”来统计,其他 文献也常有反映。东汉末年董

21、卓作乱,挟献帝西迁长安,把洛阳城内东观、 兰台、石室等处所藏绿帛图书抢出,“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 为滕囊”,“所收而西,犹七十余载“,可见汉代朝廷收藏的帛 书十分丰富。魏晋以来,纸虽已普及,但缭帛仍用为书写材料。用纸不 及用帛高贵、郑重,所谓“素贵纸贱”,是东汉以来就有的风 尚。裴松之三国志注引胡冲吴历也说:“帝(魏文帝) 以素书所著典论及诗赋饷孙权,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J直到唐代,仍有人用绿帛写书。雕版印刷发明以后,丝织 品不再用作书籍材料,但封建皇帝的诏书、圣谕及画家作画, 也还常用绿帛。直到今天,绢帛仍然用于绘画。总起来说,春 秋以来开始用缭帛写书、绘画,西汉时期普遍使用,魏晋以后 仍然有

22、人使用。但由于丝织品价格昂贵,不能像竹木及纸那样 广泛普及,所以帛书始终未有一个独立使用阶段。它的前期伴 随着竹木简册的盛行而兴起,后期则伴随着纸书的兴起而衰落,从公元前四、五世纪到公元后三、四世纪,大约有近千年 的时间。二、帛书的形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丝织的国家,早在商及西周, 养蚕业就已相当发达了,因此丝织品的种类繁多,用途也越来 越广。清汪士锦释帛说,帛有六十多种。可供书写的帛有 数种。古籍中对各种不同丝织品所下的定义,多半并未明确指 出各自的不同,大致是以颜色的不同及质地表面的精细、粗糙、 轻滑、厚重等分门别类的。帛的长短不一,一般说来,标准尺度是40尺,所以在40 尺内,不需健

23、接。但抄写书籍时,还要根据内容长短剪裁或缝 接。唐人徐坚初学记卷二一说:“古者以绿帛,依书长短, 随事截之。”所以帛书的长度,短的有一尺至数尺,长的则有 数文,东汉董卓的官兵因此用来做滕囊和帷盖。帛书的宽度, 古籍记载以一尺为常制,但根据考古实物,实际上并不一致。 本世纪初在敦煌发现的东汉初年绿帛书信,其一约9厘米见方, 另一件长15厘米,宽6.5厘米,可见帛书宽度也是经常根据 需要来裁截的。帛书的书写格式,往往仿照简册。开卷一般留有空白,如 同“赘简如果有书题,一般也是大题在下,小题在上;也 有篇名在卷末的,标明“右几章”。较长的帛书,有时一种书 写完以后,并不截开,从另一行开始接抄别的书。

24、有的在两种 书之间画一个小黑方块,以示区别。帛书文字也是由上而下书写,每行字数没有一定。为使各 行文字书写整齐,有的帛书仿照简册之原有界线,用朱笔或墨 笔画上界栏。帛书的界栏,早期大多为手画,当帛书盛行以后, 为使用方便,也为了美观,于是有人用赤丝或黑丝事先在绿帛 上织出界栏,如同今日稿纸,专门供书写之用,后人称之为“朱 丝栏”、“乌丝栏”。绿帛的质地柔韧,可以随意折叠或卷舒,所以早期的收藏 方式是折叠与卷束并用。如子弹库十二神像帛书,就是经过8 次折叠,然后放在一个竹匣中;马王堆帛书是用整幅帛写成的, 也是折叠成长方形,再放在一个漆盒下层的格子里;而马王堆 帛书用半幅帛写成的,则用一长方形木

25、片为轴,卷成一卷。折 叠收藏的帛书,天长日久,折叠处难免破损断裂,所以后来的 帛书,大多采用卷起来收藏的方式。一部书可以卷成一卷或几 卷,所以“卷”就成为计算书籍篇幅的单位,一直沿用到今日。 不过,古时所说的“卷”,最早指一册,今日也还有这种用法。帛书的卷束,形式与简册不同。帛书与后来的纸卷,质软 而薄,卷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个轴,粘连在卷子的末端,以此为 中心,从左向右卷。而竹木的简册,质硬且厚,最末一根简就 起着轴的作用,所以无须另用轴。这也是卷轴形制书籍之所以 不包括简册的原因之一。卷轴制书籍所用的轴,要比卷子的宽 幅稍长,卷起之后两头在外。其质料早期不过是竹木片,后来通用漆木。皇帝及王公贵

26、族常用贵重的质料制轴,如琉璃、象牙、玳 瑁、珊瑚、黄金等。南朝宋明帝所藏二王法书,就分别用珊瑚 轴、玳瑁轴、金轴装帧;隋炀帝秘阁之书,“上品红琉璃轴, 中品给琉璃轴,下品漆轴”。除卷、轴之外,据古籍记载,卷 轴制的帛书及纸卷,还有襟(包首)、带、帙(裹)、牙签等附 属品,以便保护书籍或便于查阅。但今日发现的秦汉帛书中却 很少见到这类物品。它们很可能是草创于帛书卷轴,而大备于 纸书卷子。在“纸卷的形制”中一并说明。三、纸的发明和使用简牍笨重,绿帛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先民经过 长期不懈的实践和探索,终于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可以取代竹 木简牍、缭帛并且价廉物美的书写材料,这就是纸。长期以来 人

27、们一直认为,纸是东汉蔡伦发明的。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 准确的。今天所说的纸,是指植物纤维构成的纸,而东汉以前 文献中提到的“纸”,一般是指丝绵纸,所以后汉书中说 “其用缭帛者谓之为纸”。这一点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中可以得到证实。许慎解释“纸”的本义认为纸最早同丝絮有 关。古人冬天为了抵御寒冷,用丝绵制作冬衣。做法是把蚕茧 煮过以后,放在席箔上并浸入水中反复捶打,使蚕茧铺开成了 丝绵,用以制衣。但是当把丝绵取下后,席箔上就留有薄薄的 一层残存的丝絮,将它们晒干揭下来,就形成了轻薄的丝絮片。 它可以包裹东西,也可以在上面写字,这就是许慎所说的“纸”。 汉书外戚传中称它为“赫蹄”(音西提)。文中记

28、载说, 西汉时赵飞燕姊妹很受汉成帝的宠爱,当时一个叫曹伟能的宫 女给皇帝生了一个男孩,赵飞燕的妹妹十分忌恨,就派人送给 曹伟能一个小匣,里面放有毒药和“赫蹄书”,迫令曹氏自杀。 对此记载,东汉学者应劭解释说:“赫蹄,薄小纸也J另一方面需要说明的是,在蔡伦之前也并非没有植物纤维 纸,早在蔡伦前一、二百年即西汉武帝以后便已经有了原始的 植物纤维纸,但是由于质地粗劣,一般不能用于书写。东汉的 蔡伦正是善于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改进了造纸技术,才取得 了巨大成就。蔡伦的功绩在于他造出了成本低廉、质地良好、 便于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来。东汉以后,造纸所用的原料种类不断增多:魏晋除麻类外, 还用藤类植物;隋唐以

29、后又用桑、枸(即楮)等;元代已多用 竹类原料;明清以后,竹纸原料中又掺入了禾草类纤维。纸的 产量、质量也日渐提高,并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文明做 出了重要贡献。虽然东汉至魏晋,人们受传统习惯的影响,“素 贵纸贱”,用纸写书以为不敬;但纸价廉物美,自然到处传播。 所以魏晋以后(三、四世纪),纸的使用便逐渐取代了竹简, 并把绿帛排挤到附庸地位,王公贵族之家,也用纸写书了。西 晋时,左思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于是豪贵之家,竞相 传写,洛阳为之纸贵”;陈寿写成三国志后,晋惠帝也曾“诏河南尹华澹下洛阳令张泓遣吏赍纸笔,就寿门下写取三 国志“。1924年,在新疆都善县就曾出土一份晋人写本三国 志残卷,

30、后被英国人盗往国外。据考证,这两份抄本正是在西晋陈寿三国志成书不久 抄写的,时间在三至四世纪。这可以算是我国现在可见的最早 的纸本书籍了。从南北朝至隋唐,纸书写本更为盛行。总而言之,西汉中后期我国已发明了植物纤维纸,经过东 汉蔡伦的改进、提高,方广泛用作书写材料。但由于传统习惯 的影响,直至魏晋,社会上仍然是纸书与简册、帛书并行。东 晋末年,纸完全取代了简册;魏晋以后,王公贵族也开始用纸 写书,此后纸书抄卷独盛。唐代发明雕版印刷以后,纸更成为 唯一的书籍抄写、印刷材料,一直使用至今。也就是说,纸从 发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四、纸卷的形制纸卷的形制初期是沿袭帛书卷轴,古代文献的记载和敦煌

31、 卷子等实物都证明了这一点。到了后期向册页制转化时,才演 进为独特的形制,即经折装、旋风装。纸卷如同帛书卷轴,以 轴为中心,从左向右卷束。纸卷一般由多张纸连接而成。古书篇幅较长的也要连接,古人或用浆糊粘连,有的还用 烙铁烫熨,经久不散。如敦煌卷子,虽然有不少断烂,但连接 之处却少有脱落。纸卷的连接处有时铃印或署名,称为印健、 押缝、款缝等。连接以后的卷子,长度通常9至10米,甚至 数十米。每一卷是一个单位,一本书可以由一卷或几卷组成。 为了使字体整齐美观,写书纸上一般要画出界栏。四周的叫 “边”或“阑”(也写作“栏”),各行字之间的直行叫“界 唐人称之为“边准”,宋人称为“解行”。后人也有采用

32、帛书中 的名称的,称为“乌丝栏”、“朱丝栏纸卷各行的字数也不固定,从实物看,十几字到几十字的 都有。卷子一般是一面写,也有两面都写字的。如敦煌卷子里, 经书的注疏往往抄在背面,叫“背书”。书籍的注解有的不写 在背面。写在正面天头上,叫作“眉批”;有的写在正文行间, 叫“夹注写在正文行间的注释,为了有所区别,有多种形 式:或者用大小两种字体分别写一一正文用单行大字,注解用 双行小字;或者正文顶格写,注解低一二格写;或者注文仍作 单行,但字体略小,写在正文的下面。这后一种方法,抄书者 一不小心,往往会使古书的正文与注解混淆,产生类似“错简” 的错误。六朝以来还出现用朱、墨两种颜色写成的卷子,正文用

33、朱 笔写,注解用墨笔写,这是后代套色印刷的先驱。纸卷的抄写 格式沿袭帛书而更趋周密。开首往往也空两行,以示“赘简”, 然后写篇名、书名,一般也是小题在上,大题在下,但唐代已 有改为先写大题,后写小题的。篇名、书名后,写著作人姓名, 有时写上职衔。全篇之后写本篇或本章的名称、次第,有时还 写上抄写人姓名及年月日。卷子的末端常空数行,以备写书人将抄书的缘由、经过、感想等等写出来,这就是“题记”,后 世书籍的跋尾发端于此。在敦煌卷子里,有的卷末除抄写者、 年月日外,还注明校注者、审定者、装帧者姓名及用纸数量等。在古代文献中,时常可以见到用“黄纸”写书的记载。北 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条更说:“古

34、人写书,尽用黄 纸,故谓之黄卷J这种“黄纸”是用黄梨(柏)汁染过的, 颜色发黄,以防虫蛀。这种染纸法在造纸技术上称为“入黄(也 写作入潢)或“染黄”。纸卷大多经过“入黄”,有的是先 写后染,也有的先染后写。我国很早就使用药物以保护书籍纸 张,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染潢及治书法” 一 节,详细叙述了用黄梨汁染书的方法。从现存古本抄卷看,不 少尽管已经破损断烂,但很少有蛀蚀的现象,可见这种防蛀法 是行之有效的。纸卷写错了字,自然不能像简册那样刮削修改,古人或用 纸贴,或用粉涂,效果都不理想,于是有人发明用雌黄来涂改。 雌黄又名鸡冠石,可用作绘画颜料,用来涂写错字,不仅颜色 与黄纸相仿,而且

35、错字“一漫即灭,仍久而不脱”。这种涂改法至迟在南北朝时期已有了,齐民要术在“染 潢及治书法”后,就有“雌黄治书法” 一节;北齐颜之推颜 氏家训书证篇,也有“以雌黄改宵为可的记载。纸卷的质地远不如缭帛柔韧结实,所以也更需要保护。于 是,在帛书卷轴上已开始采取的一些保护措施,到了纸卷时代, 便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纸卷的卷头,除了自身留有的空 白“赘简”外,往往要加一块“包首”(后称“包头”),来保 护书卷。包首或者用坚固的硬纸,或者仿效帛书,用绢帛之类 的丝织品,古人又称为“襟襟的中间系上一根带子,用来 捆扎卷子,叫“带”。带一般是丝织品,古代也是很讲究的。 有人还用不同颜色的带子,来区分不同

36、门类的书籍。有些大部头的书籍有许多卷,为避免与他书混淆,并保护 卷子不受磨擦损伤,还要用“书衣”包裹,叫作“帙这样 的一包就是一帙,通常以十卷或五卷为一帙。帙一般是以麻布 为里,丝织品为表。现在可见的唐代经帙,也有用细竹为纬、 各色绢丝为经织成细竹帘,外面再用绢绸之类为表的。帙的一 端也有带,以便捆扎。用帙包书,只包裹卷身,卷子两边轴头 仍露在外,放在书架上,只看见轴头。架上的卷轴如果很多, 为便于寻找,就在轴头上挂一个小牌子,上写书名和卷次,叫 “签考究的用象牙制成,叫作“牙签”。唐代集贤院所藏四 库图书,就分别用红、绿、碧、白四色牙签,区分经、史、子、 集四部。一般的也有用木、纸或帛的。这

37、样,襟、带、帙、签 连同卷、轴,就构成了卷轴形制书籍的各个组成部分,这种卷 轴形式一直沿用到唐代末年,才演化为折叠形制,如经折装、 旋风装,并进而发展为散页装订,导致了书籍形制上的一次革 命。五、卷轴形制的演进一由卷轴到折叠卷轴形制适合于绿帛和纸的柔软特性,而且后来发展为一 套相当完善的制度,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其缺点 也就日益明显起来。卷子一般都比较长,甚至可长达数丈,这 样长的卷子,阅读时要边拉开、边读、边卷,读完后再卷回去。 倘若临时需要查阅其中的某些章节,就更为不便。特别是魏晋 以至隋唐,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工具书, 如类书、字书、韵书等。这类工具书一般不是从

38、头到尾阅读, 而是供人随时查阅解决问题的。如果需要的资料不在卷子的开 头,而是在中间甚至末尾,查找起来就不胜其劳。于是有人对 卷轴形制作了改进:不再把长长的卷子用轴卷起来,而是一正 一反地折叠成长方形的折子,再在卷子的前面和后面加上较硬 的纸,以免书籍损坏,这样就成了一叠书。这种折叠而成的“折 本“,与从印度传来的梵文佛经的装帧形式有些相象,所以又 称为“经折装”或“梵夹装”。经折装的书籍不用拉开和卷起,可以随时翻阅,比卷轴方 便得多。这是书籍形制的一大进步,是由卷轴到册页的过渡形 式。但经折装的书籍厚厚一叠,阅读时容易散开而成为长长的 纸条,于是又有人将一张大纸对折,作为书皮,再把经折装书

39、籍的首页和末页都粘连在书皮内,读时就不会散开了。用这种 方法装成的书籍,从第一页可以翻到最后一页,还可再接连翻 到第一页,回旋往复,不会间断;而且迅急如风,所以称为“旋 风装”,它是经折装的改进型。经折装和旋风装大约出现于唐代后期,一直沿用到北宋。 由于它们都是折叠的形式,折叠后的长方形折子有点像树叶, 所以又称为“叶子”或“叶”;折叠以后成为厚厚的一册,所 以也称为“册”或“册子”(“册”又写作“策北宋欧阳修 在归田录卷二说:“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其 制似今策子。凡文字有备捡用者,卷轴难数卷舒,故以叶子写 之,如吴彩鸾唐韵、李郃彩选之类是也”。南宋程大昌 也说:“古书不以简策,缭帛

40、皆为卷轴,至唐始为叶子。“南宋 侯延庆还说到,北宋哲宗时,苏轼所上奏章,哲宗以“旋风册 子”“手自录次折叠形制的书籍启发了后来的散页装订,形式上也有些相 象,所以书籍的册页形制,实质以经折装、旋风装为开端。“叶”、 “册”这些术语,后来散页装订时依然沿用,不过“叶”字大 多改写为“页”,意义上也由像树叶转变为单页、一页了。在古代文献中,还提到一种“龙鳞”式的书籍形制。这种 龙鳞式的书籍,一九四七年故宫博物院曾购进一部,是唐王仁 峋刊谬补缺切韵的古写本。其外形是卷轴式样,里面却粘 贴了二十四页散叶,每页均由两张纸裱成,所以正反都有字。 粘贴方法是把每张散叶的一边贴在卷子上,另一边不贴,盖住 下页

41、纸的大半,成一种错叠的鱼鳞式样。正巧,吴彩鸾手抄的 唐韵,宋人有见过旋风叶式样的。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 卷三说:“(唐)裴捌传奇载成都古仙人吴彩鸾善书小字, 尝书唐韵鬻之。”“世间所传唐韵,犹有口旋风叶,字 画清劲,人家往往有之J因此有人认为张邦基与王悻所说的, 是同一种式样,旋风装就是龙鳞式。不过,从书籍制度发展史 看,散页是从卷轴经由折叠式样然后才出现的,唐代后期才有 折叠式样,盛唐是否已有这种散页粘贴的方法,显然是个疑问。 旋风装之所以得名,是由于其回旋往复,也是由于翻阅之快如 风,而“龙鳞”与“旋风”,名称上则没有什么意义上的关连; 况且,吴彩鸾曾经抄过多部唐韵,因此可能有不同的装订 形

42、式,张邦基与王悻所见,并不见得就是同一部。所以,“龙 鳞”式应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书籍形制,还不能说旋风装就是 这种式样。卷轴制度到唐代发展至顶峰,唐代后期开始演进到折叠式 样。大约与此同时或者在此之前,发明了雕版印刷。雕版印刷 术的发明,不仅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复制速度,有力地推动了文 化知识的广泛传播,而且对册页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也具有相 当大的推进作用。因此,谈册页制度首先必须讲到雕版印刷。一、雕版印刷的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古今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张秀民 在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一书中列举了七种,最早的 认为始于汉代,最晚的认为出现于北宋。其中在历史上影响较 大、而且有文献或实物证据的说

43、法有三种:L五代说此说在历史上影响最大,自宋至清,代有论者。 其主要依据,就是文献记载后唐明宗宰相冯道、后蜀宰相毋昭 裔等人始刻九经。但由于唐代文献中已有雕版印刷的记载以及 唐代印刷品的发现,此说已被彻底推翻。冯道、毋昭裔等倡刻 九经,只不过是首先采用雕版的方法来大规模地、系统地印刷 群经罢了,这已是雕版印刷术发明很久以后的事了。2 .隋代说这种说法始于明人陆深,其后明胡应麟、方以智、 清高士奇、陆凤藻等人都持此说。此说的主要依据,是隋费长 房历代三宝记卷十二所引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49年)十 二月八日的诏令,其中说:“废像遗经、悉令雕撰”。但联系下 文所说北周武帝灭佛,“毁像残经、慢僧破寺”

44、之事,原文之 意本来很清楚,是指被毁坏的佛像要重新雕造,已残散的佛经 要重新抄撰,正如清人王士稹所说:“详其文义,盖雕者乃像, 撰者乃经J陆深不详其义,于是以为“此印书之始”。后来胡 应麟、方以智等引用这条资料,“雕撰”又变成了 “雕板”,这 或者是依据了讹本,或者是以意改之,与原意相去更远。建国 后,国内外还有人介绍了几件所谓的隋代印刷品实物,经研究、 鉴定,或者是误读了书名,或者误将抄本当成了印品,也都不 足为据。3 .唐代说雕版印刷发明于唐,既有文献上的记载,又有实 物为证,在今日已成为公认的事实。不过,唐代历时三百年, 雕版印刷发明于哪一时期?有的学者认为发明于初唐贞观年 间,但现在所

45、见涉及雕版印刷的文献资料,却都是中唐穆宗到 晚唐僖宗时的。穆宗长庆四年十二月(825年1月),著名文学 家元稹为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作序,说白居易诗“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 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序中自注还说: “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所 谓“模勒”,即指雕版,这是已知最早涉及雕版印刷的文献资 料。晚唐柳戏柳氏家训中的一条资料,因为较详细地叙述 了当时四川一带雕版印书的情况,也经常为人引用:”(僖宗) 中和三年(883年)癸卯夏,銮舆在蜀之三年也。余为中书舍 人,旬休,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阴阳、杂志、占梦

46、、相 宅、九宫、五讳之流,又有字书小学,率雕板,印纸浸染,不 可尽晓J此外,唐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范摭云溪友议、 旧唐书、册府元龟、宋王说唐语林等书中,也都有 唐代雕版印刷的记载,所言之事都在穆宗至僖宗之间。根据这些资料,中晚唐时期的雕版印刷品大多还是民间常 用的历书、字书、宗教迷信书籍以及诗歌、史传的零散篇章, 有的刻印质量还很差;整部的正规书籍,还未见到雕版刻印的 记载,这应该是雕版印刷发明未久,尚未普及的反映。现已发 现的唐代印刷品,也大多是中晚唐时期的。举世闻名的一件金 刚般若波罗密经,发现于敦煌莫高窟,是个长16尺,高1尺 的卷子,由7张印纸粘连而成,卷首有释迦牟尼坐在莲花座上 说法

47、的插图,雕刻刀法纯熟,线条清晰鲜明,印刷的墨色均匀, 是唐代印刷物中的精品。卷末有“咸通九年(868年)四月十 五日王玲为二亲敬造普施”的题款,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院图书 馆。当时还发现两件历日残片,一件止于唐僖宗乾符四年(877 年),一件题中和二年(882年),后者开端有“剑南四川成都 府樊赏家历” 一行,现均藏法国巴黎图书馆。另外,四川成都 还发现了有唐“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字样的陀罗尼经 咒,具体刻印时间虽难确定,但成都是在唐肃宗以后改为府 的。这里有“成都府”三字,所以也应是中晚唐的印品。这些 印刷品实物连同文献中的记载,确凿地证明,至迟在中晚唐时 期,已出现雕版印刷的多种物品,那么我国的雕版印刷术,应 当在此之前就已发明。至于早到什么时候,这还有待发现新的 实物来确定。据说韩国1966年在东南部庆州佛国寺释迦塔内, 发现一部我国汉字译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咒,国外有专 家研究认为刻印于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至玄宗天宝十年 (751年)间。如果这一事实无误,那么我国的雕版印刷术发 明时间,就可能提前到初唐武后时期。#2X,!Lt*lL5.ti w*%i ; E 7a4 7 V ef不 t*yi=出 4Lft*疝$ 源M* 1t“-X鼻 上 将。收eY 弋 TM * * 4 S?,* 人*i R ,& w*e.44* c*k 2m *M W 笠J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