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工作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工作方案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部署要求,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对卫生健康工作的相关要求和部署,以两项改革”为契机,20XX年底前全面完成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调整,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初步优化,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得到增强,治理效能明显改善。布局调优。每个乡镇办好一所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以上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办好一所达标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城镇化进程同步增加。规划布局XX个县域医疗
2、卫生次中心。服务调好。能初步识别和诊治60个以上基本病种的乡被卫生院较调整前增加10%。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较调整前增长10%o居民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稳定在70%左右。中心镇卫生院全部设置中医馆。机制调新。同步推进财政投入、医保支付、药品供应等政策完善和机制创新。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收入较调整前增加10%,门诊病人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增幅较调整前放缓,上级机构向基层转诊人数提高10%o队伍调活。创新编制管理、岗位设置、人才招聘、薪酬待遇等政策,建立健全乡村卫生人才合理薪酬待遇和职称评审等激励机制。每个建制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数较调整前增加20%,基层
3、人才学历和职称结构逐步得到改善。二、主要任务(一)合理布局基层医疗资源,健全服务体系1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每个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至少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中心城区14个行政街道至少设置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XX年底,每个行政街道均建成1个300()平方米及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乡领卫生院。原则上每个建制乡镇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对被撤并乡镇所属卫生院,调整归并为建制乡镇卫生院分院。结合建设“幸福XX”县乡村惠民生扩功能补短板两年攻坚行动“卫健工程”规划,在全市规划建设XX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按照二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床位规模100至200床,面积30
4、00-7500平方米)建设;按照服务人口范围规划建设34所中心卫生院,达到XX省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推荐条款标准(床位规模50至99床,面积20003000平方米);其他66所一般乡镇卫生院达到XX省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基本条款标准(床位规模20至50床,面积不低于I100平方米)。20XX年完成县域次中心建设项目1个、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2个、一般卫生院项目3个。20XX年完成县域次中心项目15个、中心卫生院项目10个、一般卫生院项目XX个,其余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完成。(详见附件)3 .村卫生室。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规划设置1个村级卫生机构,规范名称为XX镇(乡)XX村卫生室,统一负责全村公共卫
5、生及相关基本医疗等工作,50(X)人以上的一类村可分设1-2个村卫生室;30005000人的二类村可分设1个村卫生室,卫生室由所在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卫生院所在地行政村可不设置村卫生室。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的行政村,可与相邻行政村联合办好1个村卫生室,保证群众原有的医疗卫生服务不减少。(二)完善基层基础建设,夯实服务环境1 .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调整后,建制乡镇卫生院分院的人、财、物等由建制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按照相关规定,组织开展划转后整体资产核实和登记。遵循合理调整存量、科学规划增量的原则,调整后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优先调
6、剂乡镇(村)公共服务机构闲置房屋予以补充;无法调剂或不具备调剂条件的,县(区)政府应增加投入予以填平补齐。2 .完善医疗机构设备配置。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原则上通过统一调剂县域内资源配备基本医疗设备。重点配备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DR、CT等大型医疗设备,优先按标准配齐县域医疗次中心医疗设备,按需配置一般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设备。3 .统一机构命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要求,统一规范命名并重新对调整后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执业登记。原则上只能使用1个名称,确有需要,经核准机关核准可以使用2个或者2个以上名称,但必须确定1个第一名称。统一规范名称为“XX县(区)XX镇中心卫生院”或“XX县
7、(区)XX镇中心卫生院XX分院4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江安县、筠连县、兴文县继续开展由集团医院牵头,集团内乡镇卫生院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构建服务、利益、责任和管理“四位一体”运行机制的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其它县(区)可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多种模式医共体的探索。鼓励城市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联合诊室、科室、病区,以及托管、延伸举办等形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5 .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注重医防融合,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哨点”作用。(三)强化基层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1 .做好人员整合。县(区)级人力
8、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编制部门、卫生健康部门按规定做好医疗卫生机构调整后的人员整合及统筹配备,可结合实际,采取“根据工作需要留用一批、用好新增岗位安排一批、交流其他机构统筹一批”等方式妥善安排,确保平稳过渡。2 .稳定村医队伍。认真贯彻落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发关于印发关于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XX卫发(2016)6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乡村医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助政策。20XX年起,新进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应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对于没有执业(助理)医师的村卫生室,采取允许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免试注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
9、心)选派执业(助理)医师定期驻点或巡回方式予以加强。3 .创新人才招引政策。推行“岗编适度分离”管理模式和“县招乡用”招聘。拓宽基层柔性引才渠道,推动岗编一体向岗编分离转变,探索将编制放在县级部门,实行乡镇卫生院编制、专业技术岗位县域统筹机制。县(区)卫生健康部门统一组织制订乡镇卫生院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限额内集中调控、集中管理。完善定向医学生诚信管理办法,定向医学生履约到岗率较改革前提高10%o4 .优化岗位结构。按规定提高基层事业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单位规模小,人员数量少、分布较分散的,可由县(区)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
10、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限额内集中调控、集中管理。实施特设岗位管理,鼓励乡镇卫生院采取特设岗位方式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其在乡镇卫生院所聘岗位等级可放宽至专业技术八级,不受单位岗位总量、结构比例限制。(四)深化基层机制改革,增强服务活力1 .落实“五个不变严格遵守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税收、卫生健康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确保两项改革后,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服务定位不变、机构核定总编制数不变、各类转移支付方式不变、财政补偿渠道不变、各类帮扶政策不变。推进过程中,县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督促指导,顺应群众卫生健康服务新需求,压实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责任,确保机构不停转、服务不中断。2 .
11、推进财政补偿落实。根据医疗卫生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县级财政应合理安排预算,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配置经费、人员经费等,确保正常运行。对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经常性支出的差额,绩效考核后县级财政予以足额补助。总结推广江安县基层医疗机构“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经脸,每个县(区)选择12个基层医疗机构推进“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补偿机制改革试点。3 .落实绩效工资政策。探索建立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薪酬分配制度,有效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鼓励多劳多得。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结合乡旗卫生院按规定计提各项基金后结余经费情况,统筹平衡与当地县区级
12、公立医院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关系,核定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总量,所需经费由原渠道解决。建立绩效考核和结果运用的动态调整机制,超出绩效工资总量基数部分,所需经费在乡族卫生院按规定计提各项基金后的结余经费中列支。4 .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协议定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协商谈判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标准和支付方式。县域内基本医保基金的年度预算总额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适度倾斜,并根据调整后机构床位、服务人口规模变化等因素适度提高。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报销比例达到50%以上,“两病”认定权下放至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应范围的经培训执业医师
13、。加快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并统筹考虑各方面承受能力,确保群众就医费用总体不增加。5 .保障药品供应使用。落实乡镇卫生院使用不超过45%、村卫生室不超过35%的非基药政策。统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总结经验后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加强短缺药品信息监测和保障,指导临床合理替代使用,提高短缺药品保障能力。(五)强化医防融合,完善服务功能1 .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改革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考核机制。20XX年,对患高血压、糖尿病参保群众,实施家庭医生医保签约服务;20XX年,逐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覆盖范围,开展以老年人、孕产妇、儿童、贫困人口、残
14、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医保签约服务。2 .推进医养结合发展。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探索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服务衔接。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康复医疗、老年护理和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服务。重点支持13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养结合服务。3 .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村卫生室中医角建设,20XX年实现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70%的建制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20XX年完成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提档升级。4 .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基层医疗水平,鼓励和支持县级及以上医疗
15、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医疗合作,建设区域影像、心电、检验、远程会诊等中心,逐步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重点推进落实。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立健全联动协调机制,共同推动相关任务和措施落地落实。各县(区)要在落实好本方案相关任务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相关政策措施,明确重点项目,落实经费保障。(二)明确时间节点。20XX年6月底前,各县(区)制定出台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9月底前,制定出台县域医疗
16、卫生次中心建设规划,并逐级上报省、市卫生健康委备案,同步完成相关配套政策修订和拟制。20XX年3月起,各县(区)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思路,全面开展乡村两级卫生机构设置调整。20XX年底前,各县(区)全面完成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布局优化,完成机构执业登记、变更或注销,完成各类办公系统、业务系统机构名称替换和业务变更,完成机构印章、各类标识等更换。20XX2OXX年期间,把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与实施“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紧密衔接,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人才队伍等建设,基本形成“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和运行新机制。
17、(=.)加强投入保障。完善政府投入、分级负责的卫生事业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把医疗卫生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支持,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需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需求,按规定安排所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建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四)加强教育宣传。广泛宣传推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强化风险隐患防控化解,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医务人员、广大群众等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级党委政府、有关单位和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全市推进两项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进行宣传报道,为做好两项改革“后半需文章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