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黄河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770520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黄河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强化黄河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强化黄河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强化黄河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强化黄河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化黄河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黄河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强化黄河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整治管理黄河以来,黄河水沙整治管理取得显著成效,水安全保障水平一直不间断提升,创造了伏秋大汛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但也要看到,洪水风险依旧是黄河流域的最大威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力保黄河沿岸安全。进一步增强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就治水发表了一系

2、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开创性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整治管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特别是针对水旱灾害防御问题,明确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为系统解决黄河流域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新老水问题,保障流域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快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为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进流域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多次对

3、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安排战略性、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适应发展、适度超前的黄河流域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以黄河安澜无害促进流域因黄而兴、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地实施黄河保护法,需要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黄河保护法是一部针对黄河流域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统领性专门法律,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针对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特性尚未根本改变的实际,黄河保护法对黄河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作出专门规定。依法履行黄河保护法赋予的职责,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

4、“牛鼻子”,加快完善以骨干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为主的水沙调控体系,筑牢抵御水旱灾害的第一道防线。应对极端天气事件,需要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个方面全过程,明确提出要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黄河流域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复杂,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不间断增大。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黑天鹅”和“灰犀牛”,要求我们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补不足、锻长板、固底板,系统谋划、科学布局水库、河道、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提升城市防洪和山洪灾害防治能力,构建安全可靠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深刻认识黄

5、河防洪减灾体系的不足不足。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防大汛、抗大灾,针对防汛救灾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快速查漏补缺,补好灾害预警监测不足,补好防灾基础设施不足。抵御黄河水旱灾害,必须准确把握新特点新规律,深入分析致险要素、承险要素、防险要素。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下游防洪不足突出。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尚不完善,干流规划的控制性骨干工程中还有古贤、黑山峡、磕口水利枢纽尚未建设,应对大洪水能力有待加强。上游部分河段堤防还未达到设计标准;中游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尚有1.8万平方千米无工程控制区,假设遇漫滩洪水,堤防防守任务十分艰巨;高村以上299千米游荡性河段河势尚未有效控制,下游“二级悬河

6、”态势仍未根本改观,遇大洪水或中常洪水有可能引发横河、斜河、顺堤行洪,危及大堤安全。水库防洪调度制约因素多,蓄滞洪区运用难度大。上游干支流水库、水电站众多,统一调度全覆盖还存在制约因素。三门峡、陆浑、故县等水库设计洪水位以下区域仍有21.7万人居住,高水位运用涉及人员转移和淹没损失。小浪底水库270米以上库周存在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安全运用压力大。黄河下游滩区有163.6万人居住,东平湖蓄滞洪区有27.46万人居住,且生活生产安全设施滞后,一旦发生大洪水,迁安救护任务十分繁重。科技和信息化应用不足,不能完全支撑水旱灾害防御需要。黄河流域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数字李生黄河等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刚

7、刚起步,水文监测站网不完善,雨水情监测能力不足,降雨径流预报难度大,洪水泥沙预报模型尚在探索,数字化决策水平仍然偏低,工程安全监测和险情巡测抢护聪明才智化水平不高,水沙关键技术研究还不能有效支津洪水泥沙防洪调度与管理。抢险救援力量偏弱,应急保障能力亟待提高。随着黄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不间断完善以及多年以来未发生大洪水,沿黄部分干部群众对洪水威胁缺乏警惕性,避险自救意识淡薄。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对黄河防汛工作不熟悉,特别是基层负责同志未经历过大洪水考验,实战经验不足。黄河防汛专业抢险队和防汛物资仓库存在建设速度慢、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人员和物资紧急调配需求。坚持系统思维,强化黄河综合性

8、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抵御黄河水旱灾害,需要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需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协同发力。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必须落实“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方针,坚持流域系统观念,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加快推进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与小浪底水库联合调水调沙,实现+的联合调控效果。一直不间断推进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等省区黄河干流防洪工程前期工作;深化桃花峪洪水控制工程论证;以高村以上299千米游荡性河段为核心,落地实施河道整治工程改(续)建和加固,保持河道主槽稳定,增强工程安全防御洪水能力。推进滩区居民迁建工程,修订

9、完善下游滩区运用预案,开展迁安救护应急演练。落地实施东平湖滞洪区综合整治管理提升工程,加强应急避险设施和撤退遒路建设,有具体落地实施计划地组织外迁,力保蓄滞洪区”分得进、蓄得住、排得出、人安全”。强化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强化智能业务应用,建设完善覆盖全流域的水监控系统工程、流域水沙统一调度系统工程、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安全监控系统等,依据雨水情预报,对水库、河遒、蓄滞洪区蓄泄情况进行模拟预演,为工程调度提供科学决策支持。依据防洪工程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防洪预演中暴露出的问题,科学制定水库调度方式、蓄滞洪区启用时机与分退水方式、人员撤退转移方案等,完善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预案,实现精准预报、精准调

10、度、精准防御,全面提升水工程防洪调度水平。加强洪水预测预报预警。充实完善流域雨水沙情监测站网,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遒防线”,建设现代化水文监测预报体系,动态监测和科学分析水文、气象、雨情等情况,实现延长预见期与提高预报精准度的有效统一。充分利用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结合测雨宦达和短临降雨预报,多阶段提前发布侦警信息,实现第一时间精准传递。提升应急抢险救援处置能力。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工程抢险、水库调度、滩区蓄滞洪区运用、迁安救护、物资保障和通信保障机制,增强流域性特大洪水、重特大险情灾情突发状况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多部门协作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机动抢险队和防汛仓库建设,强化防汛宣传、培训和实战模拟演练,增强社会公众防灾避灾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作者系黄河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祖雷鸣来源:学习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