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教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8029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教案第一单元声音1.1听听声音教学目标1、懂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且能够从声音那里获得很多信息。3、了解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4、听一段简单的乐曲,识别乐曲中的音符,说一说他们的高低顺序。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能够识别声音,并能够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各样的声音的音频资料、闪烁的小星星音乐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小诗小河流水哗啦啦,风吹树叶响沙沙,雨滴落下滴嗒嗒,鸟儿唱歌叽喳喳,青蛙开心叫呱呱,娃娃拍手笑哈哈。学生自由读一读,体会诗歌中的声音。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

2、周围时时刻刻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对于这些司空见惯的声音,我们大家有没有想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为什么各种声音都是不同的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来探究声音的奥秘。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听一听各种各样的声音。板书课题:1听听声音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声音呢?学生说一说自己听到过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的是动物的叫声,有的是自然界的声音,还有的是人类生产活动发出的声音,下面请大家来听一听这些声音是什么声音?教师相机播放一些声音的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听一听,并说一说这些声音是什么声音?是谁发出来的?活动二:听声音,说声

3、音出示课本上描述声音的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除了课本上的这些描述声音的词汇之外,你还能列举出哪些描述声音的词汇呢?粗、细、低沉、尖细、短促、悠长出示课本第3页上面的记录表,引导学生看一看,学习怎样描述声音?下面就请大家描述一下你所听到的声音。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声音,引导学生描述。预设:瀑布声响亮,震耳欲聋,永不停息。广场舞节奏感强,很响亮。女孩子说话的声音婉转,清脆,像银铃一般。下雨的声音:小雨沙沙,淅淅沥沥,滴答滴答。大雨哗啦啦,哗啦哗啦。出示诗歌秋的声音节选听听秋的声音,轰隆轰隆,是收割机割稻谷的声音。叽叽喳喳是小燕子和小麻雀告别的话语。呼呼送来阵阵扑鼻的桂花的香味。哗哗溪水弹起欢

4、快的乐曲。呱呱青蛙唱起了优美的旋律。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大舞台,好好去听听秋的声音。活动三:忆声音,学知识同学们,关于声音,你知道哪些知识?又有哪些相关的问题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并提出相关的问题。教师引导:同学们,有关声音的知识,我们将会在下面的学习中逐步的接触到,大家提出来的这些问题也会在下面的学习中找到答案。活动四:听音乐,辨声音下面我们来听一段简单的音乐。教师相机播放闪亮的小星星音乐,引导学生听一听,要求:你能识别这段乐曲中的音符吗?它们的高低顺序又是怎样的?学生听音乐,边听边思考。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通过欣赏音乐闪亮的小星星,我们识别了

5、乐曲中的音符,并且说出了他们的高低顺序。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却时时刻刻感觉到它的存在。这些声音有高低强弱等各方面的特点。下一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后,请大家仔细听一听周围的声音,查阅相关的资料,初步了解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第一单元声音L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目标L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状态,并记录下来。3.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4.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教学重点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

6、通过实验,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教学准备课件、鼓、钢尺、皮筋、音叉、豆子或细沙、记录表等。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聆听与记录了许多声音,并描述了声音,知道声音可以分为大自然的声音、动物发出的声音、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引导: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声音,自己也能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二、聚焦出示一些发声物体,仔细观察它们在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是怎样的。学生说一说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提出自己的观点。三、探索活动一:研究皮筋的发声,寻找皮筋发声的原因。将皮筋的两端固定在木棍两端,轻轻弹拨皮筋,观察皮筋发生时的状态。提示:仔细观

7、察皮筋儿的运动状态。学生弹拨皮筋,观察皮筋振动发出声音的过程,初步提出观点,皮筋振动产生声音。活动二:研究钢尺的发声,寻找钢尺发声的原因。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在桌面边缘用力压紧,弹拨钢尺,仔细观察钢尺发声时,钢尺的运动状态。提示:钢尺可以用一本硬皮书在桌面边缘压紧,防止钢尺和桌面边缘撞击,影响我们的实验探究。学生观察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过程,总结钢尺是靠振动产生声音的。活动三:研究敲鼓的发声,寻找鼓发声的原因。敲击鼓面,仔细观察鼓面的振动发声。提示:鼓面振动不是很明显,可以在鼓面上放一些黄豆或者沙粒,观察其它物体在鼓面上的跳动,从而体现鼓面的振动。学生观察鼓面振动发出声音的过程,总结鼓面

8、是靠振动产生声音的。活动四:研究音叉的发声,观察音叉振动发声的现象。观察音叉振动发出声音,当音叉振动停止时,声音也会随之消失提示:音叉的振动不容易观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帮助证明音叉的振动,如在音叉侧面粘贴小球,或将音叉浸入水中,观察振动现象。学生观察音叉振动发出声音的过程,总结音叉是靠振动产生声音的。总结验证自己的观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也会随之消失。三、研讨完成了以上这些实验后,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同学们肯定认为声音是靠物体振动产生的,因为皮筋的震动产生声音,钢尺、敲鼓、音叉都是振动产生声音,这些也可以作为证据支持我们的观点。四、应用那利用振动产生声音的这个观点,我们猜测一

9、下竖笛是靠什么振动产生声音的呢?让我们拿出一支竖笛,感受一下它是怎样振动产生的声音?在竖笛出气口上方贴一张纸条,仔细观察竖笛振动发声的过程,理解竖笛的声音是靠空气振动及空气柱共振产生的。五、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我们人类自己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提出问题:我们每人身上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振动发出声音的器官,猜猜它在哪里?学生用手指轻轻按压喉咙处,同时发出啊的声音,感受手指上的振动,从而认识声带振动发出声音。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目标1、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声音会向四面八方传播。2、通过实验探究,懂得声音能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而在真空环境中是不能传播的。3、能够根据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制

10、作一个“土电话“,并试一试,感受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实验证明声音可以在液体、气体和固体中传播。教学准备课件、小鼓、玻璃罩、闹钟、水槽、音叉、一次性纸杯、线绳等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教师在讲台上敲击音叉,问:同学们,你们能听得到音叉的声音吗?所有的同学都回答:能听到。2、教师引导:老师敲击音叉的时候,坐在教室里的所有同学,无论坐在哪个位置,都能听到音叉的声音。这音叉的声音是如何从讲台这边传到教室的每一个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声音的传播。3、板书课题: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二、探索要想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仍然要通过几个小实验

11、来完成。实验一:声音的传播与空气1、出示闹钟,教师将闹钟的闹铃打开,引导学生听一听。出示一个玻璃罩,引导:下面我们把这个正在发出声音的闹钟放到玻璃罩里,想一想,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学生预测:仍然能够听到听不到2、教师用抽气筒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引导学生再仔细听一听:我们还能听到闹钟发出声音吗?闹钟的声音有没有变化呢?预设:闹钟的声音有了变化,声音由强变弱,由大变小,最终没有声音。特别说明:此处用抽气筒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会因为操作的问题,玻璃罩内的空气不会抽取干净,因此才会听到闹钟的声音,不过闹钟的声音会减弱减小。3、教师引导:当我们把正在发出声音的闹钟放到玻璃罩里,并且把玻璃罩里的空气全部抽

12、掉,就会发现闹钟的声音由大变小,由强变弱最后,最后就听不到声音了,这说明什么呢?预设:这说明声音的传播是与空气有关系的,没有空气或者空气变得稀薄,都会影响声音的传播。实验二:声音的传播与固体1、出示实验要求: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一听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并比一比这样听到的声音,与耳朵不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2、教师强调实验的要领: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这样实验效果更加明显。这个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一位同学用手轻轻的抓挠桌面,另一位同学先将耳朵贴在桌面上仔细听,然后耳朵不贴在桌面上再听一听,比较一下听的效果,从而得出结论。3、全班同学认真进行实验操

13、作,这个实验可以进行多次,同桌的两位同学可以轮流操作。4、全班交流,说一说实验的过程及得出的实验结论。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大家的实验操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声音的传播与固体有关系。板书: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实验三:声音的传播与液体1、教师引导:我们刚刚通过实验,证明了声音的传播与气体和固体都有关系,声音能够在气体和固体中传播,那么,声音能不能在液体中传播呢?下面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证明。2、实验材料:音叉、盛水的水槽。3、实验方法: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再将音叉浸入水中,将耳朵紧贴在水槽边,仔细听,看是否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4、出示课本第7页的插图,引导学生仔细

14、观察,了解实验方法。5、实验要领:击打音叉要用力,这样效果会更好。击打音叉后,要立刻用音叉接触水面,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音叉发出的声音很微弱,我们要把耳朵紧贴在水槽边仔细的听,同时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这样才能得出实验结果。同小组的同学要互相合作,每个人可以多体验几次。6、学生分小组活动,进行实验操作,然后交流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并且纠正实验中的不当之处。7、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及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8、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三、研讨1、刚刚我们通过三组实验探究了声音的传播与气体、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关系

15、。声音究竟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呢?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又借助了什么物质?2、出示课本第8页的资料,学生仔细读一读。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3、情境题(1)有人说: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是听不到声音的,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这是对的。因为太空中空气稀薄,声音无法传播。因此,宇航员只能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如果我们到月球上去,会发现月球上是没有一点声音的。(2)小刚说:他游泳的时候在水下也能听到岸上的人说话的声音。小刚没有说错,在水下确实能听到岸上的人

16、说话的声音,因为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四、拓展1、引导:既然声音能够通过固体传播,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土电话”试一试。2、实验材料:一次性纸杯、线绳3、操作方法:在一次性杯底钻个小孔,用绳子把两个一次性纸杯连起来,这样一个“土电话”就完成了。4、出示课本第8页的最后一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土电话”的制作方法。5、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土电话”。6、全班展示制作好的“土电话”。7、教师:同学们的“土电话”制作好了,想不想用我们制作的“土电话”来试一试呢。组织学生到空旷的操场上用同学们制作的“土电话”来打电话,试一试“土电话”的效果。8、教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试验了自己制作的“土电话:效果

17、怎么样呢?土电话”为什么能够传播声音呢?大家知道“土电话的制作原理吗?9、教师小结:“土电话”之所以能够传播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课堂总结这节课通过实验,我们懂得了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并且根据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我们制作了“土电话”。那么,我们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下一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L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目标1 .了解人的耳朵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特点和作用。2 .知道人耳的工作原理,明白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震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3 .通过实验,探究耳廓和鼓膜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了解人耳各部分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实验

18、,探究耳廓和鼓膜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人耳的模型、鼓膜的演示材料、杯子、塑料薄膜、细沙、记录表等。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声音的传播。那么,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后,我们是怎样听见这些声音的呢?请同学们猜一猜。学生猜测我们人类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二、聚焦人耳是人体最重要的听觉器官,它包含哪些结构呢?观察人耳的结构图,认识人耳的各个部分。三、探索活动一: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仔细观察耳的结构图和模型,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结构图中清晰的标注了外耳、中耳、内耳的各个部分,再让我们看一看耳结构的模型,你能否将这些名称与耳的各部分相对应。学生通过认识结构图,了解耳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耳的结

19、构模型,了解耳的构造和位置。活动二:探究耳廓的作用人的头部两侧都长着耳朵,实际我们看到的外面这部分叫做耳廓,那耳廓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用一张纸折成喇叭的形状,模拟耳廓的作用。学生模拟耳廓的实验,体验耳廓的收声作用。活动三:探究鼓膜的作用声音的振动通过耳道进入内部,到达了鼓膜这里,鼓膜是怎样接收到声音的呢?让我们看两个模拟实验,让同学们明白鼓膜的工作原理了。首先将塑料薄膜套在杯子上面,发出声音,我们发现薄膜会振动,在上面撒一些细沙,细沙在薄膜上跳动。然后做鼓膜振动演示实验二,发现鼓膜振动的原理。学生通过实验,体验耳膜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总结:通过实验的研究,我们认识了耳廓和鼓膜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20、耳廓呢,就像一个声音收集器,可以收集到更多的空气中的振动,鼓膜就像一个精密的接收装置,能接收大小强弱不同的振动,从而告诉大脑不同的声音。四、拓展听诊器也具有收声的作用,通过听诊头上的薄膜振动,来收集声音传送到我们的耳中。这就是听诊器的原理。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材料自制一个听诊器。制作听诊器,知道听诊器的工作原理。5声音的强与弱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人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2、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3、知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懂得

21、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尺、木架、橡皮筋、鼓、音叉、支架等等。教学过程一、聚焦出示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视频,引导学生看一看,体会安塞腰鼓震耳欲聋的声音,雄伟壮观的气势,激动人心的场面。教师引导:看着安塞腰鼓,听着安塞腰鼓的声音,不禁让人热血沸腾。再出示小雨沙沙声,引导学生听一听,体会小雨若有若无的沙沙声。为什么安塞腰鼓让人听了热血沸腾,而小雨听起来却若有若无?同样是声音,为什么有的声音强?有的声音弱?声音的强弱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声音的强弱。板书课题:5声音的强与弱

22、二、探索教师引导,要想探索声音的强与弱,我们还是通过几个小实验来探究。实验一:钢尺的声音和振动幅度出示课本11页的下面一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实验操作的方法及要求。实验方法:像图中那样,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先轻轻拨动钢尺,再用力拨动钢尺。实验要求:轻轻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的?再用力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的?思考:钢尺发出的声音和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实验要领:做这个实验,一定要注意观察,注意比较轻轻拨动钢尺和用力拨动钢尺的时候,钢尺发出

23、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钢尺的振动幅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再思考钢尺发出的声音和钢尺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且思考问题,得出实验结论。交流,学生说一说实验现象,交流实验结论。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当我们轻轻拨动钢尺的时候,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小,并且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小。而当我们用力拨动钢尺的时候,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大,并且振动幅度也很大,可见,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大小与钢尺的振动幅度是成正比关系。实验二: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和振动幅度的关系出示固定好的橡皮筋架子,引导:与拨动钢尺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用不同的力量拨动这根橡皮筋的时候,它发出的声音是不是一样的

24、呢?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与它的振动幅度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用不同的力度拨动橡皮筋,听一听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幅度,思考橡皮筋的声音与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教师小结:这个实验与我们刚才第1个钢尺的实验是一样的,用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而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大,相反,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发出很小的声音,而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小。实验三:鼓声的大小与鼓面的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钢尺和橡皮筋的实验,我们发现钢尺和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大小与他们的振动幅度有关系,而且是成正比关系,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大,振动幅度越小

25、,声音越小。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平常敲的鼓是不是也是这样?出示用力敲大鼓的视频,引导学生看一看,用力敲大鼓的视频,听一听鼓的声音,观察鼓面的振动幅度。再播放一段敲小鼓的视频,引导学生听一听鼓的声音,仔细观察鼓面的振动幅度。全班交流:鼓的声音与鼓面的振动幅度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预设:鼓的声音大小与鼓面的振动幅度是有关系的,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大,鼓面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小。三、研讨教师引导:刚刚我们通过三个实验了解了声音的大小与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预设:声音的大小、强弱与振动幅度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除了

26、以上三个实验之外,我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列举出相关的事例来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预设:出示课本第12页下面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教师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强弱,了解了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形成的,知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表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除了有强弱之外,还有高低之分,下一节课我们来研究声音的高与低,课后请大家认真预习。1.6声音的高与低教学目标L知道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物体振动的越快

27、,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2,通过尺子实验,探究尺子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关系,懂得振动频率快慢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3.通过分析柱状图,将不同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其声音高低联系起来,提高整理和分析数据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振动频率快慢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得出振动频率快慢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铝片琴、口琴、钢尺、竖笛、记录表等。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声音的强与弱,知道了声音的强与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其实,声音不仅在强弱

28、上有区别,在声音音调上也有区别。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声音的高与低。板书课题:L6声音的高与低二、聚焦声音为什么会有声调的高低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声音的声调的高低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三、探索活动一:探究铝片琴的音调高低敲击铝片琴,观察铝片琴各个铝片的长度与音调高低的关系。铝片越长,发出的音调就越低,铝片越短,发出的音调就越高。学生通过实验,认识铝片琴中铝片长度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活动二:探究口琴的音调高低观察口琴各个金属簧片的长度与声音音调高低的关系。较短的簧片发出的声音较高,较长的簧片发出的声音比较低。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口琴中簧片长度与声音高与低之间的关系。活动三:探究

29、钢尺的音调高低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提示:用柱状图或图表的形式表示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长度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钢尺振动的长度、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与低之间的关系。总结: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物体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与低之间的关系,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四、拓展推测其它有规律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低将怎样变化。学生利用知识来回答问题并解释这三个现象。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学目标1、知道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2、选择一种弦乐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组合作,研

30、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3、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和观念。教学重点选择一种弦乐器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难点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种弦乐器、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等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这些乐器有什么共同点?(这些乐器都是弦乐器,都依靠弦的振动发出声音。)2、播放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弦乐器的音乐,引导学生欣赏。3、教师引导: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这一类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那么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4、

31、板书课题: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二、探索1、教师引导:要想探索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就要小组合作,依靠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解决这个问题。2、第1步:选定一种弦乐器,讨论要解决的问题。各小组讨论商量,选定一种弦乐器作为本小组的研究对象。讨论交流本小组要解决的问题: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3、第2步:预测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推测音高变化可能存在的规律。教师引导: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弦的音高呢?下面请同学们来做一个预测。预设一:弦的粗细预设二:弦的松紧预设三:弦的长短弦的音高与弦的粗细、松紧、长短究竟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进一步来预测。出示学生活动手册“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

32、录表:各小组进行预测,并填写好“音高变化预测这一栏的内容。4、第3步: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验证预测。教师引导:我们对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都做了预测,下面我们就一一的对这些预测进行验证。各小组对本小组的预测进行验证,填写好“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5、第4步: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引导:刚刚我们初步验证了琴弦与音高的关系,下面请同学们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预设:方案1: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琴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识别音高的变化。方案2:调节这根弦的松紧程度,识别音高的变化。方案3:手指在多根琴弦上连续移动,识别音高的变化。学生分小组继续验证这些

33、方案,进一步探讨琴弦的音高与什么因素有关?6、第5步:修正方案,并在弦上试弹,寻找影响弦的音高的因素。学生继续验证这些方案,并进一步修正,在琴弦上试弹,进一步寻找影响弦的音高的因素。7、第6步:全班交流,并阐明自己的观点。预设:生1:弦的音高与振荡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生2:弦的音高与琴弦的松紧有关,琴弦调的越紧,震荡频率就越高,音调也就越高。生3:弦的音高与琴弦的距离有关,固定琴弦的两端距离越近,振荡频率就越高,音调也越高。生4:弦的音高与琴弦的粗细有关,琴弦越细,震荡频率越高,声调也越高,相反,琴弦越粗,震荡频率越低,音调也越低。三、课堂总结1、播放一段弦音乐,引导学生听一听,进一

34、步体会弦乐器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2、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弦的音高与弦的频率、琴弦的距离、粗细、松紧都有一定的关系。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来制作小乐器。下一节课,我们就来动手制作我的小乐器,请大家准备好制作乐器的材料。1.8制作我的小乐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利用乐器发声的原理,动手制作自己的小乐器。2 .在乐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需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3 .经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小乐器的制作过程,并将科学和技术技相结合。4.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将科学和技术相结合。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

35、用乐器发声的原理,动手制作自己的小乐器,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教学准备课件、制作小乐器的材料等。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声音的知识,知道了物体发出声音的原理。这节课,我们就用学到的知识来制作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小乐器。板书课题:L8制作我的小乐器二、聚焦我们研究了乐器的发音秘密,知道了乐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道理,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个简单的小乐器吧。学生们先确定自己的乐器类型,进而选择材料,设计实验三、探索活动一:制作弹拨类的乐器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制作弹拨类的乐器,选用不同型号的橡皮筋作为琴弦,将橡皮筋在板上按粗细顺序依次排列固定好。调整琴弦的松紧,使它们发出有规律有顺序的声音。学生通过实验,调整琴弦的松紧,使它们发出有规律有顺序的声音。活动二:制作敲击类的乐器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敲击类的乐器,可以选择规格相同的碗,调整碗的振动快慢,使它能达到实验效果。学生通过实验,依次向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这些碗能发出连续且有规律的声音。活动三:制作吹奏类的乐器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吹奏类的乐器,可以选择吸管进行实验,使它能达到实验效果。学生通过实验,改变吸管的长度,从而使吸管产生不同的声音,这个乐器的名称是排箫。四、活动总结在班级内展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与同学进行交流,发现小乐器的优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