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工作要点.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8117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工作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工作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工作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工作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工作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工作要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工作要点2020年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年,是学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实施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奠基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服务汽车产业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创建职业本科为发展目标,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为核心任务,着力施行“一赋能、二领航、三辅航”专业群迭代升级,重点建设认证中心、体验中心、工程中心三大国家级中心,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内涵发展、彰显专业特色,深

2、入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为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贡献力量。一、科学谋划顶层设计,激发改革创新活力1 .明确学校发展战略。围绕高职教育发展形势,深入分析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制定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围绕学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方案,深入推进十大工程和各专业群建设任务,细化工程子项目工作任务实施方案,明确各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2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开放办学体制,健全政行企校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推进协同育人。完善绩效激励机制,引入卓越

3、绩效管理模式,开发量化考核指标和标准体系,建立目标绩效考核系统,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改革,出台新一轮学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推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薪酬制度改革,激发学校内生活力。完善战略咨询机制,吸收政府部门、职教专家、行业企业代表,组建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聚焦学校发展。3 .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基于学校专业群迭代升级需求,破解传统院部壁垒约束,探索构建弹性治理体系,变直线式的传统治理模式为矩阵式的开放组织模式。根据学校发展实际,构建制度迭代机制,动态推进制度废改立施,修订出台学校制度汇编,健全以学校章程为统领、部门职能为框架、规章制度为内容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 .加

4、强学校文化建设。实施“大文化”体系建设工程,围绕“一核四轮”文化育人格局建设项目、红旗工匠文化体系建设项目、校园“十大”文化景观建设项目、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项目为核心,推动学校精神及核心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加大学校品牌宣传力度,构建学校“大宣传”体系。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服务学生成长成才5,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五课堂联动”育人模式内涵建设,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工程,以“青马工程”暨党校培训项目为引领,以“青年大学习”为抓手,以“智慧团建”为抓手,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育高度融合。实施学工队伍能力提升工程,依托辅导员带头人工作室,开展专业培训、实践研究、学习交流,提升辅导

5、员队伍整体水平。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构建知识普及、实践体验、咨询干预、实践研究“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断丰富校园心理文化。6 .加强大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实施学生职业文明素养提升工程,深入推进“三进三结合”项目,开展“企业先进文化进校园、班组管理进班级、5S进公寓”系列活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实施“家文化”内涵建设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公寓5S文化建设,开展公寓可视化文化建设,打造寝室文化阵地,开展寝室安全防范技能拓展,开发公寓寝室文化六课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能力、自我救治能力。实施大学生多维度实践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有力量、有水平、有内涵的社团文化活动,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组建

6、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库,延伸实践育人功能。融合校企等多方面资源,深入推进社会实践“四走进”,夯实实践育人功能。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7 .建设自主标准体系。启动红旗工匠实训基地建设,围绕新能源技术、智能网联、智能制造等覆盖汽车产业链的前沿领域,构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贯通的红旗工匠培育体系,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内容体系、师资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启动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将国际合作项目标准融入“红旗工匠培育工程,推出一批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国际师资标准和评价标准,逐步形成高水平的汽车行业职业教育自主标准体系。&提升教学管理能力。引进政行企校权威人员,高水平建设学术

7、委员会、教学管理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教材建设委员会,全面指导学校教学管理、学术管理、专业管理、教材管理等工作。上线运行并不断完善金智教学管理智慧平台,实现任务书管理、工作量计算、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做好项目管理,结合双高建设项目任务,修订长汽高专项目管理办法,完善申报项目论证、评估、归档流程,确保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9 .推进专业群调整升级。以“二领航”专业群为建设焦点,按照“双高”建设方案推进工程项目建设。依托信息学院,着力打造以“云物移大智”为主要内容的“一赋能专业群”。强化“三辅航专业群”基础能力建设,做强做实辅助专业群。着力打造教育部华航唯实、ABB、新时达

8、工业机器人等职业教育重点项目。严格中高职衔接项目管理,对项目学校实施一年4次专业督导评估,逐渐缩减项目规模。10 .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体系顶层设计,按照类别属性将1086门碎片化课程进行大类划分,最终确定60门左右课程。以教材建设为重心,启动“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块化建设,开发改造校本课程10门左右。推行专业、课程双团队矩阵式管理,探索学院组织课程模块遴选、课程教师评聘的专业(群)建设模式,遴选职教“金专”。启动“中国汽车职业教育校企教学资源库”建设,首批遴选10门优质课程,基于汽车产业链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建设“理-虚-实”并行的课程资源体系。引导1+X证书制

9、度试点相关专业推进“课证融通”建设,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1+X证书培训标准有机融合。11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设立学校党委负责的思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加强整体布局与统筹规划,调研、督查各院部课程思政推进情况。全方位行动,树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目标,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教学试点改革为基础,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在通识教育中植入理想信念,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强化课程建设,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12 .推动教学方法改革。深化“三教”改革,制定“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建立校领导听评课制度、教师“磨课”教研制度。组建“企业兼职教师+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的结构化

10、教学创新团队,明确团队教师角色和分工,开展模块化教学。加强教学改革示范引领,通过职教“金课”工程,引导教师探索实践做中学、研中学、赛中学、培中学培养模式,探索实践双师授课、主讲助课、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等教学形式创新。13 .推进教考评分离工作。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审定考试课、考查课,积极探索试卷、实操、机考、答辩、成果替换等符合课程特点的评价方式。聘请优质企业权威人员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标准,通过校内收集、院校合作等方式开展课程试题库建设。采购国内先进的机考系统、阅卷系统、质量分析系统,为远程考试、便捷阅卷、精准分析等工作提供便利。14 .启动职业本科建设规划。探索启动职业本科试点专业建

11、设,超前谋划职业教育本科层次办学路径,在高职四年学制办学经验基础上,面向智能制造、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专业,启动职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率先全省突破职业本科瓶颈,为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升级提供成功经验。15 .做好招生就业工作。推进招生录取机制改革,提升招生工作前瞻性和预判性。规范高职单招、高考、高职扩招、对口升学、3+2初中起点招生录取工作。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完善招生绩效分配方案,普通类招生计划稳定在3500人左右。广泛应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构建就业推荐体系,继续推动就业结果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全面实现闭环控制,就业率达到9

12、5.5%,开发毕业生人数5倍以上的就业岗位,努力形成1/3毕业生入职世界或中国500强企业的良好局面。促进省内各院校海外校友会建设,建立我省境外就业校友会。加强吉林省大学生境外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省内大学生境外就业推荐和服务工作。四、加强职业师资素质,提高教书育人能力16 .实施名师带动引领计划。开展“名师带徒”项目建设,发挥各级各类名师、专业带头人、特聘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专业内涵能力提升。加强名师工作绩效考核,严格执行“优胜劣汰、奖优罚劣”用人原则,形成人才动态科学管理机制。完善“双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发展梯队建设,强化教学能力指导和训练,力争在各级各类教师能力大赛中取得佳绩。17

13、.实施高端引智计划。依托国家、省、市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平台,建设“大师工作室”,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教学科研、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学校与行业企业互动平台,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建立企业人才信息库,通过共建项目或课题、建立专家工作室等柔性方式,积极引进与学校发展、专业建设相适应的行业高层次领军人才。争取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针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引进3名行业有权威、国际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18 .实施名师创新团队建设。发挥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长白山技能名师工作室、省市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实施“名师带徒、技能培训、技术比武、研发引领

14、”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打造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在校企一体化、产学研结合中培养团队骨干,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建立激励机制,优化团队人员结构,打造由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创新团队。五、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加强对外国际交流19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牵头做好吉林省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吸纳更多优质企业、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开展职业教育改革,争创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设项目。与一汽集团深度融合,依托一汽大学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面对接一汽集团及其子公司校企合作项目。做好吉利集团公司校企合作项目,总结民营汽车企业人才需求,推动企业引领项目共建。重视与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15、依托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统筹各方企业资源,共建共享校企合作成果。20 .深入开展国际交流。深化与一汽集团海外事业部合作,签订海外人才培训培养协议,启动中国一汽海外人才培训网络平台。推进与国际大学优质资源合作项目。做好与俄罗斯南俄国立技术大学、日本丰田名古屋汽车大学、缅甸、非洲等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建设。启动中德国际学院建设,以技术研发服务项目、中德学分互认本科教育等为切入点,与德国斯泰恩拜斯大学开展国际高端项目合作,培养具有国际标准的技能人才,提升职教国际化水平。六、强化创新驱动引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21 .推动科研创新引领。构建以院士工作室为代表的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完善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产

16、教发展创新工程,全面提升学校整体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师资队伍科研能力培养,鼓励广大教师以横向课题形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产品升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技术服务和成果推广。启动校企融合开发汽车产教园区助推工程,提升职教集团治理水平,与长春市工商联制造行业商会形成战略联盟。22 .建设职业体验培训赋能平台。实施职业教育入校园项目,开展中小学汽车基础知识普及教育,增强当代青少年汽车领域知识前瞻性认知意识;面向中小学及社会各类群体开展基于新能源、自动驾驶、智慧物流等新兴领域职业体验培训,促进职业体验的多元学习与互动,强化中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打造学校汽车体验培训特色名片,提升学校社会服务影响力。23 .建设

17、全国大学生实习实践联盟。以中国一汽为实习基点,联合多家中小型零部件企业,建立以长春为中心,辐射青岛、成都等区域的实习基地,围绕全汽车产业链构建学生学习路径,多渠道服务大学生复合专业能力培养;构建职业院校、企业、高等院校实习联盟,平台共享实习教学化资源,实施“高校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实施“一校一计划”服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定制化服务,精准助力高校人才培养发展。24 .建设汽车新技术新工艺中试基地。与企业建立中试服务联盟,面向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控制、车联网技术领域,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技术研发、安装调试、参数标定等中试项目合作;强化新工艺创新服务能力,瞄准新车型部件试制开发、新能源汽车生产

18、总装自动化改造升级需求,在几何精度检测、镀金件快速成型、柔性焊装生产等工艺关键环节开展新工艺中试技术服务,全年开展30项以上中试项目研究。25 .建设西门子创新基地。启动西门子数字双胞胎建设,引进西门子核心技术资源,对应中国一汽产业升级高水平开设汽车智能制造、智能网联、大数据等专业,建设西门子创新实训基地、西门子技术研发项目、智能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分解智能工厂相关技术工艺,实现高端复合技能人才培养,打造企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探索“员工学生一体、工厂教室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基于智能制造的生产现场课程体系。26 .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围绕国家新兴产业、区域特色产业,与省人社厅

19、、工信厅、汽开区共建3000平方米以上的国家级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基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双创+教育+科技”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大学生创业和小微创新企业成长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27 .打造社会培训品牌。服务自主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开展技术技能人才赋能平台建设,推进红旗工匠培育工程,形成以中国一汽为核心,辐射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服务体系,开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数字化转型等新兴领域培训。稳步推进高水平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大学生实习实训质量,校企协同开展企业自主认定评价体系建设。依托一汽大学技能人才

20、培训培养基地,实现年培训10万人日,培训与继续教育年度总收入2000万元。28 .努力办好继续教育。持续开展高水平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建设,开发各类成人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构建以“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历证书”(X+1)为特色的应用型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发展高职教育自学考试,实现自学考试年度招生600人。开发专业职后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在校学生、毕业校友打造职业终身教育服务链,促进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职业基础与职业提升的有效衔接。推进“学分银行”建设,探索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道路。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学校事业发展29 .推进智慧校

21、园建设。推进智慧校园项目建设,构建校级大数据分析决策平台,辅助相关业务部门建立流程管理系统,实现高速无线网络和5G网络的校园全覆盖,进一步加强网络案例防护体系建设,建立安全高效的网络基础设施环境。完善和落实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信息化制度保障体系。拓展图书馆功能,设立教学资源管理服务中心,推进图书管理智能化服务。30 .完成基本建设项目。完成汽车营销实训中心和现代技术实训中心两栋新建项目的配套建设并交付使用,完成2018及2019年度教育附加资金合计1000万元项目建设,完成学校自筹资金2000万额度的各类项目的实施推进。加快推进学校后勤委托社会化服务招标工作,包括物业管理、绿化养护、班车

22、服务、食堂经营等项目,推动节约型校园建设,谋划节点、节水、供热优化等长远规划。31 .全面做好服务保障。加强后勤服务全过程监管,进一步提升师生用餐品质,保障通勤班车安全管理运营,确保日常基本医疗服务和应急处置工作。做好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加强预警管理、坚持巡查防范,构建平安校园。消除设备资产安全隐患,实时开展排查检修,保障学校水电暖正常运行。开展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工作,建设绿色校园,发挥国家节能示范单位作用。完善物资采购流程,推进信息化采购管理系统建设,提升采购招标效率,做好物资服务保障。32 .加强财务资产管理。推进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做好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和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财务风险管控,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和服务保障。提高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