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8170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4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ppt(5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情况,H7N9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2013年4月经调查,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截至2013年4月15日,全国共报告?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人,?人康复出院。62-1,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2013年4月2日发布 62-2,基本要求,1.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2.提高预防与控制意识、报告与处置能力,早发现、早诊

2、断、早隔离、早报告。3.监测工作: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4.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5.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对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6.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62-1 62-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发热门诊:1.医护人员掌握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发热门诊出入口设手卫生设施 2.掌握标准预防原则,外科口

3、罩,手卫生等。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戴医用防护口罩;3.掌握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报告。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4.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5.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62-4,急诊:1.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2.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3.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4.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62-5,普通病区(房)1.备有应急隔离室: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

4、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2.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和救治。3.疑似或确诊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不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或及时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专科医院。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62-6,收治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的病区(房)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2.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同类型感染患者可以同室安置。3.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5、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措施。62-7,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62-8,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62-9,标准预防特点,强调双向预防: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 医护人员,防止疾病从医护人

6、员传至病人;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62-10,标准预防操作原则,1.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操作的全过程;2.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传染病均采取;3.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睛和面罩等基本措施;4.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操作时须戴手套;5.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6.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的操作: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62-11,7.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污染身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者围裙;8.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

7、:戴双层手套;9.戴手套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10.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光线充足,防止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划伤;62-12,11.使用后锐器:进入锐器盒;12.立即清洁污染的环境;13.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14.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锐器;15.保证废弃物的正确处理: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清洁手套:处理体液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62-13,标准预防措施,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8、;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62-14,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62-16,可重复使用的设备: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2.处理被

9、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62-16,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 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3.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

10、一次性餐饮具。4.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62-18,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接触传播指通过接触而传播的疾病,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一般包括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62-18,接触传播隔离,病人的隔离:1.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无条件时可将同种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安置于一室。2.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3.减少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他病人和环境表面的污染。62-19,医护人员防护隔

11、离,1.进入隔离病室接触病人包括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2.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3.进入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4.隔离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62-20,空气传播的隔离预防,要采用以下隔离措施,病人的隔离:1.病人应单间安置,加强通风,并注意风向2.无条件时,相同病原微生物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3.尽快转送有条件收治的传染病院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当病人病情容许时

12、,应戴医用防护口罩。4.限制传染病人的活动范围。5.做好空气的消毒。62-21,医务人员防护隔离:1.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人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2.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3.接触病人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必须戴手套。62-22,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m),在空气中短距离(l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62-23,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措施,1.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2.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

13、措施如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造成交叉感染。3.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使用后,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4.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62-24,传染病隔离标志,一、严密隔离(采用黄色隔离标志):适用于鼠疫、肺炭疽、霍乱、咽白喉、狂犬病等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病。二、呼吸道隔离(采用蓝色隔离标志):适用于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支原体肺炎等。三、消化道隔离(采用棕色隔离标志):适用于菌痢、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伤寒、副伤寒、脊髓灰质炎四、接触隔离(采用橙色隔离标志)适用于婴幼儿急性呼

14、吸道感染、咽炎或肺炎、新生儿淋球菌眼结膜炎、狂犬病、皮肤炭疽病等。62-25,医务人员的防护,1.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2.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4.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62-26,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3)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应戴

15、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62-27,4)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5)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6)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7)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62-28,H7N9患者的管理,1.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2.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3.患者出院、转院后按医疗机构

16、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消毒。62-33,4.尸体处理: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62-34,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卫生部2002.12.26 2005-2-28施行,第一条 为规范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62-35,第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

17、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分诊工作,并对本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 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62-36,第三条 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62-37,第四条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

18、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医疗机构应当在接到卫生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62-38,第五条 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第六条 医疗机构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 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62-39

19、,第七条 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用专用车辆。第八条 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62-40,第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应当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62-41,第十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工作的监督管理,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应当依法查处。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62-42,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09.12.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1)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62-43,手消毒剂 1.速干手消毒剂: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2.免冲洗手消毒剂 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手卫生设施: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62-4

21、4,六步洗手法,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见图A.1。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2。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见图A.3。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4。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5。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2-45,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12.8.1正式执行,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

22、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62-46,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1.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2.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62-47,3.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其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

23、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地面消毒采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1 000mg/L2000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62-48,诊疗器械的消毒 应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消毒可采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 mg/L浸泡消毒30min45min,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000mg/L10 000 mg/L浸泡消毒60min,然后按规定清洗,灭菌。物体表面的消毒 手术部(室)或换药室,每例感染患者之间应及时进行物体表面消毒,采用0.5%过氧乙酸或500mg/L

24、含氯消毒剂擦拭。62-49,4.环境表面的消毒 手术部(室)、换药室、病房环境表面有明显污染时,随时消毒,采用0.5%过氧乙酸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62-50,终末消毒 手术结束、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可采用3%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熏蒸,3%过氧化氢按照20ml/m3气溶胶喷雾,过氧乙酸按照1g/m3加热熏蒸,湿度70%90%,密闭24h;5%过氧乙酸溶液按照2.5ml/m3气溶胶喷雾,湿度为20%40%。患者用过的床单、被罩、衣物等单独收集,需重复使用时应专包密封,标识清晰,压力蒸汽灭菌后再清洗。62-51,疑似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人消毒隔离,对疑似人感染H

25、7N9禽流感病人的分泌物、接触过的物品进行严密的消毒和处理。病房地面、墙壁等一般物体表面以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15分钟,或采取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或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62-52,不耐热的纺织品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在密闭空间,按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毫升(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2小时。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 分钟,也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62-53,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呕

26、吐物稀薄者,每1000 毫升可加漂白粉50克,搅匀放置2小时尿液每1000ml加入漂白粉5克混匀放置2小时。成形粪便,1份粪便加20%漂白粉乳剂2 份,混匀后,作用2小时。对厕所的粪便可以集中消毒处理时,可按粪便量的1/10加漂白粉,搅匀加湿后作用24小时。62-54,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穿戴防护用品顺序:步骤1:清洁/消毒双手。步骤2:戴口罩/N95口罩。【注意气密性检测】步骤3:戴上防护眼罩/面罩以及帽。【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4:穿隔离防护服。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步骤6:戴上手套。62-41,脱掉防护用品顺序步骤l: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步骤2:解防护服。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

27、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步骤4:脱掉防护服至脚,将里面朝外。步骤5: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或污衣袋中。步骤6: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7: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步骤8:洗手、消毒。62-56,重症病人抢救技能:H7N9重症感染病人的病程演变比普通肺炎更加迅速,在由轻症变重症的过程中,呼吸功能的变化是重要节点,应引起足够重视。吸痰、给氧、洗胃法、心肺复苏技、气管切开及护理等技术,对危重病人多采取重症监护,对体温、脉

28、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动态观察。62-57,密切监测和预防病人发生其他组织和器官的功能障碍。应加强循环评估,及时发现休克。在呼吸和循环支持治疗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尤其要预防并及时治疗医院获得性细菌感染。62-58,呼吸功能支持: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较快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例,可参照ARDS机械通气的原则进行。机械通气:是维持病人呼吸功能的重要生命支持技术。其他呼吸功能支持方法:见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2版)62-59,法律法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 62-60,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