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前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86788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馆前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馆前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馆前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馆前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馆前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馆前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馆前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馆前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馆前镇人民政府二。一七年九月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调整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总体稳定、局部微调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坚守红线、量质并重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节约集约、优化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加强协调、充分衔接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调整的主要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建设用地规模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其他规划指标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二)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力度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土地用途分区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建设用地管制区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和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错误!未定义书签。为更好地保障“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确保耕地数量稳定、质量不下降,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

3、可操作性,按照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有关工作的通知(闽国土资文(2016)328号)等文件要求,根据长汀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长汀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馆前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馆前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主要阐明馆前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的指导思想、调整原则、调整的主要内容,根据县级规划下达的各类用地控制指标,科学预测各类用地需求,调整土地利用分区及建设用地管制区,落实重点建设项目,保障馆前镇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指导思想全面贯彻

4、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坚守红线、量质并重,节约集约、优化结构,加强协调、充分衔接的基本原则,依据县级规划下达各项控制指标,重点调整完善全镇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馆前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二、调整原则(一)总体稳定、局部微调按照县级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确定的指导原则、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继续实施规划确定的土地分区引导原则,保持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布局总体稳定,结合“十三五”规划部署,合理调整耕地、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等主要规划指标,优化

5、建设用地布局。(二)坚守红线、量质并重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并重,严控耕地保护底线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三)节约集约、优化结构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统筹建设用地增量与存量,统筹基础设施与城乡建设用地,统筹城镇与农村建设用地,合理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四)加强协调、充分衔接坚持科学论证、标准统一、民主决策,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规划、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产业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做好与上下级规划之间的衔接,确保落

6、实上级规划要求。三、调整的主要内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1、耕地保护目标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双保护,调整后至2020年全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693.37公顷。2、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调整后至2020年全镇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1513.09公顷。3、补充耕地任务调整规划期内,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工作。至2020年,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3.63公顷,其中2015-2020年间补充耕地4.76公顷。(-)建设用地规模调整1、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调整后至2020年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73.51公

7、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11.38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44.46公顷以内,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2.13公顷以内。2、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调整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5.86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面积控制在32.98公顷以内,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13.63公顷以内;其中2015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67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控制在13.24公顷以内;占用耕地控制在4.76公顷以内。(三)其他规划指标调整调整后,至2020年全镇园地规模为302.70公顷,林地规模为13092.03公顷。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严格落实永

8、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应保尽保、量质并重”的要求,严格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合理协调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发展的空间布局关系,将因“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占用或因建设项目急需落地、质量低下、零星破碎等不符合基本农田划定要求的耕地依次调出,并补划一定数量的优质耕地作为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1513.09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二)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等五项工作任务,将永久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与相关负责人签订及更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永久基

9、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除法律规定的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选址无法避让的外,其他任何建设都不得占用,坚决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o符合法定条件的,需占用和改变永久基本农田的,必须经过可行性论证,确实难以避让,应当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和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一并报国务院批准,及时补划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永久基本农田。()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全面推行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单位要按照县乡人民政府的要求,将所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

10、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大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与治理修复力度,不断提高永久基本农田质量。五、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调整(-)土地用途分区调整为科学指导土地利用、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布局、严格控制土地用途分区,根据调整后的各项规划指标及用地布局适当调整土地用途分区,各用途区调整情况详见附表3。1、基本农田保护区指对耕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调整后该区面积为1513.0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9.30%。2、一般农地区指为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包含除基本农田、林业用地、城镇村、独立工矿用途区外的耕地、园地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的耕地

11、。调整后该区面积为539.20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31%。3、林业用地区指为林业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调整后该区面积为13092.03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80.44%。4、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指用于城镇村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调整后该区面积为207.45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27%o5、独立工矿区指为独立于城镇村之外的采矿用地及独立建设用地发展需要所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调整后该区面积为3.93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02%o(-)建设用地管制区调整按照调整后的建设用地指标,结合城镇规划、村庄规划、旅游规划等相关规划,依据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调整建设用地管制区,强化

12、土地利用的空间管理功能。各管制区调整情况详见附表4。1、允许建设区允许建设区是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现状城乡用地区和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调整后该区面积为211.3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30%o2、有条件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调整后该区面积为1426.73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8.77%o3、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指辖区范围内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调整后该区面积为14637.76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89.93%。4、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指具有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和

13、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禁止各类建设开发的区域。调整后该区面积为0.00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00%。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一)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和机制充分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平台,多措并举,严格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实施监管,坚决防止补充数量质量不到位的问题。以提高耕地产能为目标,总结地方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耕地内在质量建设,实现“藏粮于地”。(二)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的盘活利用,全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

14、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构建规划实施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批而未供土地盘活面积挂钩机制,实现新增建设用地撬动城镇低效用地的再开发和批而未供土地的盘活。(三)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进一步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控制耕地、林地等转为建设用地,以最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统筹协调城乡结构和空间布局,加快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荒则荒的原则,做好饮用水源、生物多样性、自然与文化遗产等相关生态用地保护。对破坏生态环境开垦的土

15、地,大于25度以上的坡耕地,要有计划步骤地退耕还林,全面做好保护和修复,促进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严格管理,因地制宜,逐步退出生态红线管控区范围内的现状建设用地,使生态环境保护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重点更新建设用地管制区图层,补充完善土地规划地类、土地用途分区等相关图层。做好质量核查,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符合要求,做到图、数和实地相一致,保持规划数据库的现势性。附表1馆前镇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公顷,%地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农用地耕地1685.2310.35园地314.011.9

16、3林地13092.0380.44草地0.000.00其他农用地498.763.06总计15590.0395.79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城市0.000.00建制镇26.460.16农村居民点185.471.14采矿用地3.930.02其他独立建设用地0.000.00小计215.861.33交通水利用地60.41037其他建设用地1.720.01总计277.991.71未利用地水域84.310.52滩涂沼泽1.150.01自然保留地322.391.98总计407.852.51土地总面积16275.87100.00附表2馆前镇规划主要调控指标变化情况表指标原规划2020年2014年调整后2020年指标

17、属性公顷亩公顷亩公顷亩一、总量指标耕地保有量1570.8423562.601693.3725400.551693.3725400.55约束性基本农田面积1688.7225330.801715.1825727.701513.0922696.35约束性园地面积439.346590.10314.014710.15302.704540.5预期性林地面积13518.21202773.1513092.03196380.4513092.03196380.45预期性建设用地总面积274.044110.60277.994169.85273.514102.65预期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12.913193.65215

18、.863237.90211.383170.70约束性城镇工矿用地规模69.001035.0030.39455.8544.46666.90预期性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61.13916.9562.13931.9562.13931.95预期性二、增量指标原规划2006-2020年调整后2006-2020年调整后2015-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150.00225035.86537.9014.67220.05预期性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19.27289.0532.98494.7013.24198.60预期性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6.609913.63204.454.7671.40约束性整理复垦开发补充

19、耕地义务量89.271339.0513.63204.454.7671.40约束性三、效率指标(单位:平方米)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约束性附表3馆前镇土地用途分区调整前后对比表单位:公顷,%用途区名称调整前调整后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基本农田保护区1688.7210.211513.099.30一般农地区302.341.83539.203.31林业用地区13518.2181.7413092.0380.44城镇村建设用地区116.760.71207.451.27独立工矿区0.000.003.930.02风景旅游用地区0.000.000.000.00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0.000.000.

20、000.00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0.000.000.000.00附表4馆前镇建设用地管制区调整前后对比表单位:公顷,%名称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面积比例面积比例面积比例面积比例调整前规划212.911.29595.883.6015730.1595.110.000.00调整后规划211.381.301426.738.7714637.7689.930.000.00附表5馆前镇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列表项目类型序号项目名称交通1205省道改线2205线公路服务区3650县道红明至馆前改扩建4病害城市桥梁除险加固重建工程5城市道路完善提升工程6城市桥梁建设工程7福建省航空护林总站及7个分

21、站8福建省警用航空服务中心9福建省林用通航服务基地10高速互通口11公交首末站12馆前陈莲至清流廖坊公路建设项目13馆前集镇至南材村公路改扩建工程14馆前集镇至坪埔公路改扩建工程15馆前珊坑至连城四堡公路建设项目16馆前镇南馆公路改扩建工程17国道319线和省道205线长汀城区绕城公路18国道新(改、扩)建工程19吉(安)永(安)泉(州)铁路长汀至永安连接线20警用航空服务中心21林用通航服务基地22闽北浦城至武平高速(长汀段)23宁化至武平高速公路建设(长汀段)24宁化至长汀高速公路25农村公路乡村道提级改造26农村客运站27浦梅铁路建宁至冠茅山段28浦武高速公路长汀段29其他货运路段30其

22、他县、乡道晋级改造项目31全镇道路水泥硬化工程扩建改造等32省道205线与国道319线连接线33省道新(改、扩)建工程34县道660北新线(长汀段)35县道新(改、扩)建工程36新桥三坑口至馆前坪埔旅游公路建设37永安至长汀铁路38长汀客运站项目类型序号项目名称交通39长汀汽车站40长汀县飞机场项目41长汀县农村公路扩延提升工程42长汀县停车场项目43长汀县童坊镇红明村至馆前镇660县道改扩建工程44长汀县乡道路改扩建45长汀灾毁道路恢复建设工程能源11000千伏交流工程210千伏城网建设改造工程310千伏农网建设改造工程4IlokV麻陂变电站5110千伏交流工程6120MWp光伏发电项目72

23、20千伏交流工程8500千伏交流工程9500千伏交流工程(含福建与广东联网工程福建省内部分投资)10长汀电力调度综合大楼11长汀风力发电产业建设项目12长汀风能发电项目13长汀光伏发电14长汀火电厂项目15长汀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6长汀生物质燃料项目17长汀天然气利用工程18长汀县农网改造提升工程19长汀县乡镇垃圾转运系统及发电工程20城镇、农村配电网工程21充电站(桩)项目22调度综合大楼23各乡镇35kY输变电工程24光伏发电项目25哈纳斯LNG接收站项目26海西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27海西天然气管网工程28海西天然气管网三期工程29龙岩(长汀)燃气电厂30龙岩110千伏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3

24、1龙岩220千伏主干电网32陆上风电项目33农网改造升级工程34燃气电厂项目类型序号项目名称能源35生物质燃料项目36西气东输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37西气东输门站建设38县乡变电站、加油站、供电所建设39县乡加油站40县乡水电站建设41县乡新能源产业项目42源海石化涵前、松阳、羊牯等地加油站43中南成品油管道项目福建段水利1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赤坑背水库3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4崇背水库5福建省22个重点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6福建省西水东济工程7复兴张坑水库8赣江源头综合治理9高水高排工程10馆前镇陈坊水库建设11馆前镇防洪堤建设工程12馆前镇集镇供水工程13馆前镇

25、山坑哩水库14馆前镇云霄山水厂15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16环境保护等项目用地17绿泉水库18马坑里水库19闽西地区原中央苏区水资源配置工程20内河整治2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2排水管道建设23区内各溪流防洪设施建设24区内河流上游小流域治理25上迳口水库26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27五江一溪汀江(长汀)防洪工程建设28下窝水库29小(二)型以上水库和电站30小型水库31饮用水工程及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类型序号项目名称水利32长汀供水工程建设项目33长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34长汀水利灌溉示范项目35长汀万里生态水系建设工程36长汀县防洪工程建设项目37长汀县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38长汀县梅子坑

26、水库及饮用水源地保护建设项目39长汀县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40长汀县汀江流域水环境项目41长汀县汀江水系连通工程42长汀县县乡水库建设项目43长汀县中小流域治理工程44长汀小型引调水工程45长汀原中央苏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46长汀中小河流域水利设施项目47治涝工程48中小型水库49中型水库(含县城二水源工程)生态环保1长汀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建设项目2长汀县环境卫生综合服务中心PPP项目3长汀县森林抚育工程4长汀县山坡地整治工程项目5长汀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及渗滤液改扩建工程6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7长汀县天然林保护工程8长汀县汀江生态补水工程9长汀县乡村森林公园建设工程10长

27、汀县乡镇垃圾一体化处理11长汀县渣土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项目12公厕改造工程13雨污分流改造工程14污水管网续建工程15福建省生态养殖污染防治工程16福建省天然林保护工程17环卫设施工程(垃圾处理场、填埋场、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18九龙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19生态环境建设与整治项目20汀江大刺瞰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21汀江流域环境保护整治22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23危险废物处置工程项目类型序号项目名称生态环保24乡镇污水收集管网扩建工程25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工程26战略性林木资源储备工程27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28新扩建市县污水处理设施29乡镇污水处理30新改建市县污水管道

28、31农村污水处理旅游特殊1馆前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城乡绿道网建设3大悲山旅游项目配套设施4馆前镇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5红色旧址群纪念馆配套设施6黄湖畲族特色风貌区建设项目配套设施7蓝莓采摘旅游观光园配套设施8龙藏寨伏虎文化产业园配套设施9省道205入口至曲凹沿河吊脚楼、古街建设及曲凹哩景区服务中心10天华山竹海公园建设项目配套设施11县乡公墓用地配套设施12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配套设施13沿河游步道和特色木屋群配套设施14英雄水库旅游项目配套设施15游客集散中心配套设施16长汀革命旧址群保护项目配套设施17长汀古村落保护项目配套设施18长汀红色文化旅游项目配套设施19长汀客家文化旅游项目配套设施2

29、0长汀旅游基础设施项H配套设施21长汀生态旅游项目配套设施22长汀水保园配套设施23长汀汀江生态经济走廊建设项目配套设施24长汀县大雪岭水域生态园配套设施25长汀县郊野公园建设项目配套设施26长汀县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项R配套设施27长汀县南前埔码头游客接待中心配套设施28长汀县综合文化展示馆配套设施29长汀银杏生态旅游配套设施其他1“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2“信息民生”应用工程(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无线网络基站)35G通讯项目建设4保障房项目类型序号项目名称其他5保障性安居工程6城乡便民商业网点7城乡环境综合整治8城乡生活垃圾收运项目9村部建设10村庄道路、垃圾站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11福建红色文化旅

30、游提升项目配套设施12福建监狱布局调整项目13福建气象监测预警服务体系14福建省“百镇千村”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含福建省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配套设施15福建省旅游集散和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配套设施16福建省旅游特色街区建设项目配套设施17福建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增容项目配套设施18福建土楼世遗旅游产业综合提升项目配套设施19福乐家园20妇女儿童活动中心21公安派出所22公路安保工程23供水设施建设24广播电视基站25基层卫生机构建设26集镇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7集镇排涝排污工程28经济适用房29敬老院30垃圾分离式处理场31垃圾清洁焚烧处置项目32垃圾无害化处理场33垃圾站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34老旧供水

31、管网改造35老人公寓36廉租房37林业公安派出所等基层站所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建设项目38农村“村村通客车”工程39农村环境连片整治40农村家园清洁行动41农村敬老院42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43农家书屋工程及科普宣传栏项目类型序号项目名称其他44汽车站45区域性化工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工程46全民健身工程47全县公墓用地48全镇中小学校园达标扩建及安置49群众性文化激情广场建设50社会福利中心5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52市县司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3水利设施54通信宏基站和室分其站配套工程55土地所56文化馆扩建57文化体育中心58污水处理厂59公共图书馆60限价房61乡村公益性骨

32、灰存放设施建设工程62消防培训基地建设项目63新建和改造特教学校(大同)64新农村建设65烟草仓库66烟草站67移动通信基站68幼儿园69长汀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重大危险源监控项目70长汀县垃圾处理厂及配套建设项目71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72竹制品加工区73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科研设施和基础设施74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水源涵养区域等保护、管理、科研、宣教、培育、观光、可持续发展相关项目配套设施用地75综合文化活动中心76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455号)中所有项目77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行动计戈U中所有项目78移动通信铁塔站79其他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