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党委书记述职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87697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党委书记述职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镇党委书记述职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镇党委书记述职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镇党委书记述职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镇党委书记述职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党委书记述职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党委书记述职工作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按照县委要求,现将自己一年来抓基层党建工作报告如下。一、工作落实情况(一)强化责任落实,压力传导到边到底。一是带头抓落实。每月党委会至少专题研究1次党建工作;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积极参与支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2个党建示范项目的跟踪力度,全年召开现场推进会6次,带动全镇产业发展合力攻坚。二是抓组织建设。落实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亲自包抓1个示范村、1个后进村,为8个党支部择优选派党建指导员蹲点包抓,全年发展10名党员,带动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三是抓“关键少数”。全面推行科级领导、站办所负责人、支部书记月述职、周报告、日“清账”等做法,开展“任务清单问政”,以上率下找差

2、距、强执行、保落实。四是抓考核问责。约谈提醒工作滞后、思想松动的党员干部,对述职评议考核成绩排后三位的,采取黑榜警告、约谈提醒等手段加大问责力度。(-)强化政治建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O一是在思想政治引领上着力。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一体化推进“农民党员夜校”“读写讲比”等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扎实开展党内学习教育,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在优化政治生态上着力。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工作,深化警示教育,优化全镇思想、政治、组织、纪律等方面作风,开展作风督查检查12次,下发整改通知14张,黑榜通报4期,红榜表彰3期,约谈镇村干部10人,树立正面典型5个。三是

3、在党内实践活动上着力。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建“七支队伍”,办好“七件实事”,切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从党员干部队伍中择优评选出1个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及15个县镇两级的“两优一先”。(三)强化基层基础,夯实打牢党建支撑。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制定*镇”基层党建五年规划”、党员发展“三年计划”,系统布局农村和产业党建工作,修订完善从严治党、监督管理等9项制度,构建闭环衔接的制度体系。二是建强战斗堡垒。提升支部标准化建设水平、推行基层事务“四议两公开”、挂牌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建成香菇全产业链党委1个,“两园一谷”产业党小组3个。三是落实党内法规。围绕党

4、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对各支部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落实的督导力度,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四是创新工作载体。组建全镇重点工作督导指导领导专班,建成“智囊团”1个,总揽全镇日常中心工作,推行“计划-执行-检验-完善”循环提升工作机制,有效的促进了工作落实。(四)强化队伍建设,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一是把好干部用起来。加强政治素质考察,突出实绩优先,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从产业发展、脱贫成果巩固和疫情防控一线提拔干部占比57队二是把优秀人才引进来。实施农村乡土人才“回引”行动,回引各类人才11名,充实村级“两委”班子。三是把先锋模范树起来。2022年1名

5、同志在全省受到表彰,涌现出扎根*的“刘西有”式好干部黄家华、全县优秀党员程强等一批先进典型。四是把致富能人请进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把*董事长*、*场长*等一批致富能人、先进企业家引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五是把后备干部带起来。开展“雏雁”培育工程,对新招录的机关事业干部落实“一对一”传帮带工作,全面推行“1+N”新任村干部导师帮带制度,确保每个村培养足够的后备干部。(五)强化党建引领,促进整体工作提升。一是党建引领脱贫成果巩固。始终把促进群众增收摆在巩固脱贫成果工作核心位置,在全镇形成了产业清晰、覆盖面广、链条线长的产业就业格局;2022年,全镇5个小型基础设施项目全

6、部竣工验收,3处集中供水工程提质增效,23条90公里通组路养护到位;7个村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收益均超过5万元,其中2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全镇农户“两不愁三保障”不存在问题,人均年度收入10538元,较上年增长8.58%。二是党建引领疫情防控。把党支部、党小组、先锋队设在防疫一线,推行镇村组网格全方位联建、联防、联保、联惩“四联”机制,全力阻断疫情传播途径。三是党建引领文明创建。推进扶志扶智提升工作,通过开展“红黑榜”晾晒、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等一系列精神文明活动,不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四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常态化开展平安创建“九率一度”工作,持续完善和规范村规民约,全面开展农

7、村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走访、大化解工作,确保镇村社会局面平安稳定。二、存在问题一是示范引领不够突出。村村、村企联建融合度还不够,村集体发展整体不强、不优。二是责任体系不够健全。个别支部书记对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认识不清,存在应付了事,投入精力不够等问题。三是工作落实不够到位。存在工作不平衡、工作连续性持续性抓得不力、提前谋划还有差距。究其原因:一是认识把握上还需提升;二是工作推进上还需深入;三是统筹谋划上还需加强。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将从三个方面着力,全力推进全镇党建工作上新台阶、有新成效。一是突出重点,系统推进。坚持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加强村干部专

8、业化建设。二是完善机制,狠抓落实。健全完善上下联动机制,继续实施“党委书记领办实事硬事项目”,以“大党建”工作思路,统筹全镇力量、齐抓共进。三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良好政治生态。走出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全力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回望新时代十年,*镇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实现了经济规模从“小”到“大”,城乡面貌从“旧”到“新”,生态环境从“治”到“美”,民生保障从“好”到“优”,乡村振兴从“默默无闻”到“样板示范”的五大华丽蜕变,实现

9、跨越式发展,铺就百姓幸福路。接下来,*镇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区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瞄定“一个总目标”,主抓“三个覆盖”,立足“四个方面”,走出一条体现*精神、顺应区域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争取迈入全国乡村振兴第一方阵。一、主抓“三个全覆盖”,实现上下联动、全域融合*镇紧扣区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组织召开镇党委会、全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动员会等系列会议,深刻领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个牢牢把握”的重要要求,坚决维护“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系统创新方式方法,主抓“三个全覆盖”,实现上下联动、全域融合,争做全区学

10、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排头兵、主阵地。一是学习全覆盖。坚持原原本本学、原汁原味学、全面系统学,全镇30个行政村党组织,197个经济社党组织做到100%下发原著原文,确保2635名党员干部“人手一册、口袋一书”,实现随时学、随身学、随地学,切实做到全员覆盖、一个不少。二是宣讲全覆盖。镇领导班子作为“第一带头人”,走进车间班组、田间地头、邻里社区,以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好接受、可落实为标准,用接地气的方式,与干部群众开展宣讲与互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o依托岭南盆景小镇产业“1个平台+三级党组织”,形成盆景产业生态连片宣讲阵地,讲述*发展故事、盆景产业历史。三是实践全覆盖。全体

11、党员干部主动认领,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帮助群众办好一批期待已久的好事实事,解决一批制约发展的难事急事,让老百姓从一桩桩、一件件真真切切的小事感受到党的二十大精神。目前,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800余条,并将130余条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镇重点工作。二、围绕“一个总目标”,构建“一带两轴四区”发展格局新时代十年,*镇农业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0.38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24.7亿元,成功突破20亿元大关,实现翻一番,总量连续十年位居全区第一,发展地位得到了全方位提升、乡村振兴事业成为了样板示范。*镇将立足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镇”这一总目标,坚持一天当作两天用,两步并作一步走,以

12、更大格局、更大视野、更大魄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一年一变化、三年见到明显成效、五年实现大的提升。一是总体谋划,联动发展。坚持规划先行,系统思维,对全域160平方公里土地进行统筹布局,构建“一带两轴四区”的发展格局。其中,“一带”为“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两轴”为特色盆景产业轴、九曲河廊文旅轴,“四区”为中部和东部盆景园艺产业区、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田园古村休闲区、北部生态文旅度假区。二是龙头带动,科技引领。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打造精品花卉、生态畜禽、现代渔业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大做强微盆景品牌,认证“粤字号”,争创“国字号”。争取引入世界500强正威国际集团,建成热科

13、院广州分院项目,推动*鳗鱼产业园等大企业、大项目落户。2023年的三农工作目标是实现“三个3”,这是我们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即农村集体土地平台流转超3000亩,创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争取农业总产值接近30亿元。三是美丽乡村,连片示范。以“一村一特色、一带一主题”为主线,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构建村村美丽、带带相连的生动格局,将瑞岭村打造为盆景产业示范村,*村为乡村文旅示范村,下连珠村为渔光低碳示范村,蓝田村为古村文化示范村,莲塘村为文旅融合示范村,争取1-2个村创建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形成“一镇两村”亮点示范,实现“一村富”变“村村富”,“一处美”变“一片美”,“一枝独秀”变“连

14、片协调、共同富裕”。三、立足“四个方面”,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区唯一大型空铁双枢纽所在地,拥有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区域位置极其优越。一直以来,实体经济是*发展之基,先进制造业是*立区之本。*镇立足*优势,结合自身实际,既要主抓农业农村,又不放弃工业制造,坚持“智造立区”不动摇,坚持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坚持走好实体化、精细化、绿色化、立体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是制造当家,实现“强”起来。坚持产业为王,主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挺起制造业“脊梁”。借助毗邻*汽车城这一地理优势,利用*汽车产业基地*园区这一平台,争取引入汽车智能制造、零部件供应、汽车测试等重点关联企业,全力支持和信集团增资扩

15、产。压实项目首席、暖企专员责任,招商引进一批实体企业,转型升级一批“工改工”项目,扶优做强一批有增资扩产意向的企业。二是平台支撑,实现“精”起来。攻坚新兴产业、谋划未来产业,支持鼓励现有的通泽机械等“专精特新”型企业,加速培育更多“单打冠军”“民营领军”“独角兽”创新型企业,为现有*镇产业结构注入新活力、新动能,成为“智造立区”的关键支撑点之一。依托农村电商产业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完善生产和流通等环节的应用场景,扶持一批农业企业特别是溪林园艺、活林园艺等盆景苗木企业应用电商转型,建设并完善互联网+农业数字生态体系,实现更多“0”到“1”“1”到“10”的创新突破。三是生态硅谷,实现“优”起来

16、。围绕热科院广州分院,创新农科技术在地转化,塑造省级农科先锋名片。以广州第五资源热力电厂为中心,完善热力发电、绿色循环等循环经济产业园相关产业链条。依托中国首个一线城市规模最大的渔光互补综合示范项目,率先打造一批绿能应用场,建设成全国首个“碳中和新乡村”复合型生态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四是内联外通,实现“联”起来。贯通东西,内聚外射,打造“三横五纵”为主骨架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三横”为肇花高速、山前旅游大道、新赤公路,“五纵”为清花高速、佛清从高速、古树大道、*大道、培正大道,打通区域经济发展动脉,有力推动广清佛一体化,融入*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实现“通上车”向“富一方”转变,由“交通线”向“

17、风景线”转变。四、勾勒全域旅游圈,打造*区乡村旅游目的地*镇生态资源多元,三分山林七分田塘,拥有“山、水、田、园、村”的生态格局,独特的气候、地理、人文条件让*享誉“岭南盆景之乡”美名多年。目前*镇拥有1条“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2个国家AAA景区,3家精品民宿,4条河流资源,8个特色游览景点,还有数10家特色美食点。我们将以生态旅游为特色,以全域旅游为引领,联动整合资源要素,打造“有农、有游、有梦”*区乡村旅游目的地,把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书写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我们“点”做精,谋划出台“五个一”,推出一桌菜,做精一间房,打造一片景,开放一批园,办好一系列节(菜、房、景、园、节)。

18、即推出以“洪拳宴”为特色的锦堂瓣精品粤菜餐厅,培育出麦客花客、和璞御院等一批具有乡村气息的原生态民宿,打造以*湖为核心的集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科普研学于一体的乡村美丽风景,开放一批免费开放的盆景公园,举办粤港澳台盆景艺术节、黄花风铃节、丰收节等一系列乡土特色节庆活动,以“小切口”彰显*“大特色”。我们“线”做长,实现“全天游”。深入挖掘“竹韵”和“洪拳”两大IP,推出水幕光影秀竹映洪拳,发展“乡村+车尾箱”、“乡村+露营”、“乡村+灯光秀”等夜间新业态,带动夜间客流量,推动乡村旅游从“白天游”向“全天游”转变,真正让乡村“旺”起来,烟火气“浓”起来,村民“富”起来。在2022年国庆假期中,*

19、村以C位“出道”,一改昔日的“黑屏”模式,以一代传奇人物、洪拳一脉开山鼻祖洪熙官一生的传奇故事为主线的水幕光影演艺竹映洪拳惊艳亮相,结合观澜冥想台*游廊及明月竹风竹林景观带等光影作品,构建出一条“文化+科技”美丽乡村夜游动线,在全区上下持续掀起“国庆假期*最燃的打卡点”的热潮。国庆节期间,累计上映竹映洪拳8场次,游客量超10万人次。我们“面”做美,发展“四大主题文旅”。通过主题分区和路径串联,以点带面,串联成线,重点打造发展生态休闲度假、盆景园艺观赏、田园古村体验、现代农业科普等四大文旅主题,凸显“生态、盆景、古村、科普”4大元素,推广“一日游”到“三日游”,形成集休闲旅游、文化创意、餐饮娱乐、科普教育、果蔬采摘、拓展活动等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地,积极营造全域大旅游圈,让*成为大湾区市民假期出行的旅游目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