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2023年工作计划三篇范本.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89615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中学2023年工作计划三篇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实验中学2023年工作计划三篇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实验中学2023年工作计划三篇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实验中学2023年工作计划三篇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实验中学2023年工作计划三篇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中学2023年工作计划三篇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中学2023年工作计划三篇范本.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实验中学2023年工作计划【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重心,践行“善教乐学,追求卓越”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工作思路】一、抓党建加强党的领导,以党建为总抓手推动各项工作,突出讲政治,强化理论武装,锤炼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加强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扎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切实履行“两个责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抓好党员教育工作,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作用。二、建队伍切实加强班子队

2、伍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执行力,坚持例会研究和“晒工作”制度,发挥头雁效应,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师德,强化考核,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重视教师梯队建设,坚持教师研究培养制度,鼓励教师争先创优,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争做“四有”好老师,拥有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优质的教学、无私的爱心。同时还要有理想信念、育人情怀、知识素养、教学能力。切实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巩固成果,规范办学行为,依赖实施课后服务,严禁“三乱”,加强爱校、爱岗、爱生教育,发挥优秀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为人师表,提高道德修养,加强研究,不断提高育人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

3、考核奖惩制度和聘任制度,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做“立德树人”典范。三、强德育抓好德育常规,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校园生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坚持重过程、抓细节、强体验,探索德育教育模式,改进德肓工作,努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努力塑造学生的品行、品格、品味,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发挥学生自管会职能和学生干部榜样作用,开展纪律教育月和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班风和班级文化建设。聚焦核心素养培养,重视“家校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资助工作。四、提

4、质量坚持质量第一,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念,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全面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坚持“常规教研与专题研讨”相结合,开展“一课一研、同课异构、同卷异析、同题异说”活动,强化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实施校本研修、分层培养、教育科研等策略,提升教师内功。严格落实教学巡查、教学督导、月考分析、家校合作等制度,继续开展推门听课、班级教研、同步教研、师生月考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高度重视实验课教学,真实验、看演示、重效果。鼓励研做高考真题,研读课标,研究评分细则。继续营造“高考论英雄”氛围,围绕高考目标,做好培优拔尖工作,合力科学精准有效

5、备考,深化状元意识,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科学备考,努力实现高考新突破。五、重创新坚持走“传承文化、提升内涵、优质发展”之路,探索“高质量、重基础、扬个性、轻负担”改革之策,扬长培优,多元发展。认真贯彻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完善管理制度,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探索高效率的考练新模式,优化课程实施,改进评价方案,促进特色创建,深化教学管理,积极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努力创建智慧校园。六、促保障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常规安全和特殊节点安全教育,确保师生安全。严格执行“一岗双责二进一步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改变学生宿舍、教室、办公室,提高这些场所的采光度和防

6、蚊虫效果。改变操场看台、塑胶跑道、篮球场、排球场,增设体育器材和设施,完成小树林地面硬化,新建综合楼一座。更换教室课桌椅,加装教学多媒体一体机。完善监控系统,铺设网络光缆和WlFI。努力实现校园环境园林化、教学和体育设施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做好教师体检工作,增强健康意识。发挥教代会和工会作用,加大对教师人文关怀,适度提高待遇,积极推进党(校)务公开工作。中学学生资助工作计划为扎实稳步推进本学期学生资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圆满完成本学年资助工作任务,根据县关于学生资助的相关工作文件和意见,结合我校实际,认真研究上级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学期学生资助工作计划,全面开展本学年家庭经

7、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一、指导思想以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主要目的,以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惠民政策,顺利完成资助工作为主要任务,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确保我校各类学生得到有效资助,使其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二、工作目标进一步落实好各项资助政策,使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完善各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使学生在公开、公平的原则下接受资助:争取各方面资助资金,使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有效资助。三、工作措施1、继续完善资助政策宣传机制为了让每位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本学期实施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开学第一个月各校在醒目位置张贴资助政策宜传海报:向每

8、个学生发放资助政策明白纸:召开次主题班会或者家长会宣传资助政策。各校要充分利用公众号、微信等各种资源大力宣传学校各项资助政策及工作动态,随时接受社会对本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监督。通过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倡导师生关心弱势群体,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积极乐观地学习和生活。2、完善制度管理机制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负责制。按照学生资助管理标准根据各校实际,制定年度资助工作计划、宣传工作方案,形成年度工作总结。继续完善相关的资助工作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规范学生资助工作,加强规范管理。3、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学校资助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杜绝不

9、规范操作现象。一是加强义务教育阶段资助资格审核工作,严格按照高中及以下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规范开展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信息、信访投诉、调研与档案管理工作。二是核查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信息。不得公示受助学生身份证号、银行账号、联系电话、家庭地址等个人敏感信息。公示后及时做好档案的整理保存以及信息上报工作。严禁泄露、交易和滥用学生资助信息。实时上报、更新、维护“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各校及时完成上级要求的各项临时任务。职业中专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2023年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工作意见及我校工作

10、计划,突出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点,细化工作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重点工作:(一)紧跟中职教育教学转型,根据教科院调研反馈,要继续突出以“职教高考”为主导的教学方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这一要求,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提出了任务。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技术素养、文化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学生能熟练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进行学习,能搜集、识别、应用信息,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能掌握所学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均有质的飞跃,学业水平测试优秀率、合格率符合要求且不低于平

11、均水平。【措施】1、改变原有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方向,突出“中职教育”的基础教育地位,以“职教高考”为主导,强化文化、专业各学科基础教学。2、紧跟高考改革方向,在五一分段学制改变的情况下,抓牢抓实“职教高考”教学班教学工作。(二)做好语文、历史、思政等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措施】1、优化语文课程体例和组织形式。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并从体例、内容、话语体系等方面完成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转换,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兼顾字、词、句、段、篇的组织形式。2、落实历史课程。历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安排72学时。高一年级开设中国历史,高二年级开

12、设世界历史和扩展模块。通过校内听评课、推优课,打造优秀历史课堂。3、开足开齐思政课程,一年级为“中国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二年级开设“哲学与人生”与“职业道德与法治”。深入贯彻构建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将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课堂,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将始终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深入研究、探讨、实施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手段等各个环节,发挥课堂主阵地对学生的教育、思想引领作用,全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加强各学科教师的培训、集备教研活动,做好相应的教学衔接。(三)做好职业专业部管理

13、模式下的教导框架各种制度和考评机制建设。【措施】1、借鉴兄弟学校专业部管理制度和工作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完善专业部管理制度和考评制度。2、形成专业部工作例会制度,各专业部互通有无,互相借鉴经验,形成良性竞争和发展,共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四)抓好技能比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措施】1、组织好教师学生的集训工作,贯彻“三个备赛”精神,提高辅导教师的训练水平,讲求科学的训练方法,为辅导教师排除各方面的障碍,使其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2、各专业、学科组组建技能梯队,使训练形成常态化。争取一等奖数量较去年有提升。(五)完善学校教研工作制度体系,规范教研成果认定及奖励办法、课题申报与研究

14、管理办法、校本教材编写与审定办法等;建立课题研究工作管理与督导体系,强化课题研究主持人责任制,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加强专业部内集备教研活动,深入挖掘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开发优秀校本教材,精品课程。【措施】1、通过研究课、示范课、课题研究等内容和形式,提高集备的实效性。2、加强专业部教研力量,成立教研团队,分工合作,挖掘提炼专业部内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开发出优秀校本教材,为参加级、省级等比赛打好基础。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立足课堂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应用技术研究,促进应用研究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力争参与创建2个以上市级课题和教育成果奖。确保30%

15、左右的教师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3、组织教学能力大赛的相关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参赛能力。(六)加强职教高考升学班课程管理与学生管理【措施】1、狠抓升学高职考教学管理,提高上线率与本科率,增强我校招生吸引力。特别加强高一高二对口升学班班教学管理与创新教学探索,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对2020级对口班的教学管理与模拟测试分析,扎实做好学生的一轮二轮复习。2、召开对口升学班的教师会、学生会,研讨课程开设及管理,端正学风、班风。3、加强与外校教研沟通,进一步强化常规管理,准确把握职教高考动向。(七)群众满意度的细化和深化工作,继续发扬这学期的好的做法,及时做好问卷调查。【措施】(1)严密高效的组织

16、好各专业部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反映较为集中的教育教学问题,立马解决,及时回复。(2)继续实行课堂纪律检查制度,课堂学生外出审批制度,严格管理课堂秩序。(A)做好五年一贯制、三二连读教育教学工作,深化新增专业建设,加强与三二连读合作院校的交流合作,进一步促进骨干专业服装和计算机的内涵发展,提升音乐表演、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水平。【措施】1、做好与合作院校XX职业技术学院、XX服装职业学院、幼儿师范学校教育合作交流,做好与高职的课程对接。开设好选修课程,如五年贯通服装专业可通过开设蜡染、扎染等课程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拓宽教育教学思路。2、继续做好五年一贯制、三二连读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实施,与高职院校无

17、缝隙衔接。3、根据青职学院的安排,跟踪管理好2019级五年贯通大专课程开设等工作。二、常规工作(需要扬长补短的工作)1、教学常规工作适应教学要求,制定教学资料检查办法,每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检查,及时公布结果;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每学期按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做出教学质量评价;完善创新教学模式,实行分层次教学,积极总结优秀教学成果,推动精品课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措施】以兴趣课堂为出发点,抓好教师课堂教学,贯彻实施听课制度,探讨更为有效的评课和听课做法,进行公开课、优质课、名师晒课、汇报课等多形式的展示。校内每学期组织教师基本功比赛及各种形式课堂教学比赛来提升教师能力。2、继续完善和修订专业部、

18、教育教学、日常考核等考评办法。3、做好名师工作室、青年工作室及青蓝工程的跟进工作。确定中青年骨干培养对象,争取经费外派培训,名师工作室要针对教师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双师型”教师及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优化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培养,以名师、即墨名师领航工程培养人、即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校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深化教学改革,形成名师团队;通过“青蓝工程”培养,保证100%的3年内青年教师能通过教学考核,20%以上青年教师在工作5年内成长为教学骨干,每年有较高比例

19、的青年教师在区级及以上的教学竞赛中获奖;实施校企人员双向交流,争取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每个专业1名以上的兼职教师,争取职教用人制度的突破,每个骨干专业直接聘用1名能工巧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严格执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4、开足开齐音体美书法等课程,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通过体育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与一项体育技能;确保每个班级一周两次体育课,组织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大课间,落实阳光运动“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个班级每周一节健康教育课。5、对教学资料中的教案、作业批改记录等进行修订,加强教学资料检查力度,杜绝弄虚作假。6

20、、做好新学期优质课、即墨教学能手的推选工作。中学2022-2023学年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2,全面落实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学常规修订,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劳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德育为先,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研发,加强劳动教育研究;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提升德育的专业化和影响力。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二、主要工

21、作任务目标及措施(一)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素养。L坚持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首位。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实施细则。强化教师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成绩纳入教师量化考核。2 .继续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认真落实学校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长主持,全体参与、领导挂靠、定时定点活动,做到有目标、有任务、有效果、有成果。使集体备课活动更加科学化,实现学科教师资源共创共享和优势互补。继续坚持教学领导兼课、深入班级听课和分

22、学科负责制度。3 .继续加强校本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学考科目教师每月一份学考题。定期组织专家报告、理论讲座、专题辅导等,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使教师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业务素养。根据教研中心的工作安排做好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生物、地理学科跟岗学习教师的遴选工作,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没人必须写出自己的学习总结、心得体会并在教研组(备课组)交流,实现信息的交流和经验的共享。4 .加强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新课

23、程理论、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强化科研课题的研究。(二)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继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5 .继续落实国家课程改革方案。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组织教学,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成立校长任组长的学校课程规划领导小组,规划指导学校教学。规范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设综合实践、安全教育学科专职教师,做好制定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考试等各教学环节的检查和落实工作。6 .聚焦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与关键。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反馈矫正教学环节,强化落实。教师上课要关闭手机,上课过程中不准接打电话、发信息及做与教学无关的任何事情

24、。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得拖堂。任何情况下不可出现无故空岗现象。本学期学校将加强对课堂的巡视,特别是早自习、上午、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巡视情况及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反馈和通报。7,坚决落实“双减”政策,科学设计布置作业。严控作业总量,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杜绝惩罚性作业。学生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加强对作业设计的研究,关注学生的差异,根据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分层次布置作业,提供学生可选择的补充性作业,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各级部、各教研(备课)组对老师们好的做法作为案例及时推荐,学校进行优选推展,供全体教师学习借鉴。8 .切实

25、组织好片教研。发挥好片区中心校的领航作用,积极与挂靠教研员做好沟通,以“品牌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展为总抓手,加强学校之间、学校管理层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面广的教学研究活动,努力实现资源共创共享,教育均衡发展。9 .抓好起始年级的教学。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启迪学习兴趣,建立新的认知模式,激励学生的学习情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防止学生分化、辍学。10,加强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加强毕业班工作的计划性,减少盲目性,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品牌课堂”教学模式推展,切实提高复习效率,为高中阶段教育培养基础良好、有学习潜力的毕业生。11 .继续推出校级公开课,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为全体教师搭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平台,调动全体教师钻研业务、改进课堂的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12 .加强网上教研体系。搭建备课平台,继续与优质教学网络平台合作,辅助教师备课和教学。结合“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录课、晒课;利用学科群、钉钉群等开放式教研网络,开展好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以信息化带动教研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