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小学科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在小学科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是小学生科学思想的启蒙阶段,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又是科学素养形成的一个基本媒介,也是培养小学生学科素养的基本途径,所以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素养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从观察入手,体验观察带来的乐趣科学是一门与生活相结合的探究性课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小学科学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无数科学成果的取得都是通过仔细观察而得
2、出的。达尔文从小就观察花草树木怎样生长,鸟兽鱼虫怎样生活,从而得出了进化论。罗伯特胡克通过在显微镜下无数次的观察软木薄片,成为细胞发现第一人,为生物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因此在科学实验活动中,教师要从小学生的身心规律发展出发,引入各种与生活相关的课程元素,并以“观察”作为教学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仔细、认真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的变化过程,从而体验观察带来的乐趣。例如,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蚂蚁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周末观察蚂蚁怎样搬运重物,蚂蚁见面时相互触碰触角,是不是在打架?由于农村小学地域开阔,每个校园都有师生自己的种植园,所以教学四年级下册花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孩
3、子进入种植园亲眼观察黄瓜花,并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花的区别。学生通过观察不难发现,黄瓜的花分为两种,有一种花带着小黄瓜,有一种花没有小黄瓜。教师这时进行适时引导,像有小黄瓜的花叫做雌花,没有小黄瓜的花叫雄花,黄瓜花有雌花和雄花单另存在,所以它是单性花。此刻,学生的学习激情高涨,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观察辣椒花,学生不难发现辣椒的花没有雌雄之分,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像一朵花里面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就叫双性花。总之,在学生习以为常的环境中,经常带领学生蹲下来,静静地观察、细心的对比事物的差异,体会发现和惊喜,这样的经历多了,学生对观察就会越来越有兴趣,以致行走在路上,也能把视线投于周围事物上,让观察成为
4、生活方式。二、以生活为主阵地,营造科学探究的场景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大多源于生活,并根植于生活。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努力还原生活场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例如教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液体的热胀冷缩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带来刚买下的瓶装饮料,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商家没有将饮料装满整个瓶,难道是不良商家为了节约成本,还是另有原因?此刻,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还原生活场景,在超市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饮品,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装满。在学生讨论的一头雾水、茫然之际,教师顺理成章引入本课教学内容。再通过操作实验,让学生体会到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受冷后体积缩小,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进
5、而学生不难发现为了防止饮品在运输过程中受热、挤压,体积膨胀后冲破瓶盖或者爆破,所以一般都不会装的太满。通过结合生活进行实验活动,不仅使教师在课堂中能游刃有余地尽情发挥,实现自己的教学价值,还能让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将课堂与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达到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提升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科学素养。三、借助实验,提升科学教学的全面性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然而科学是针对全体学生开展的普遍性教育,不能只是小部分学生,这样无法形成科学素养。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课程安排,结合学生的不同个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调整实验
6、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收获科学知识,提升科学实践能力。以教科版四年级上册面包发霉了这节课为例,由于面包发霉时间比较慢的原因,不可能在一节课当中观察到实验现象,这时教师可以提前两天完成对比实验的准备,并让学生做好观察记录,这样课堂中学生就能很快判断出面包发霉与温度和水分有关,进而得出实验结果。在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蚕的生命周期这节课中,学生通过养蚕已经经历了蚕的生长发育过程的观察,做好很多记录,并对蚕的一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本课的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实验的整合,利用网络资源选取蚕每个生长阶段变化的动态视频,向学生进行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结蚕的生命周期。小学阶段的科学实验活动中
7、,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关键。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资源开展科学实验,将观察生活、调整实验活动等诸多细节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众所周知,小学时期的数学学科研究内容相对较为简单,但也体现了一定的思维逻辑性,对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具有不小的难度。同时,当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较为突出,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设计以及教学开展,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基于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充分意识到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而不断进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的优化,从而提高小学数学个性化教
8、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助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一、科学使用信息化平台服务于个性化教学信息化平台是小学数学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必要工具和手段。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开展精准的学情分析。精准的学情分析是个性化教学的前提与基础,以往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主要依靠作业批改、课堂提问、阶段测试等传统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判断,这种判断方式主要凭借教师的经验和感觉,存在很大的误差性。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具有很强的丰富性和特殊性,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实现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准确把握,而借助信息化平台则能够实现对学生研究情况的全面、实时、准确的分析,其准确程度更高,学情判断更加准确。课堂上,
9、教师可以通过小测试生成的即时数据实时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重点以及调整教学进度,这对于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开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高效地分析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在课后,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信息化平台上完成相关测试,通过测试数据精准分析学生的研究目标达成情况,进而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此外,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合理利用,还可以更好地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提升数学研究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为小学生的个性化研究提供诸多便利。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积极结合学生情况加以分析,为其打造出专项教育平台,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优化研究成果。二、注重学生个性化研究能
10、力的培养1、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小学生解题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小学生敢于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案;要让学生掌握思考的主动权,在自主思考以及思维碰撞的过程中选出最优的解题思路。教师不应对学生的解题方案给予评价,而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不断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个性化研究能力。2、发掘学生的独到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自由的交流讨论,使学生的个性在充分交流互动中得到释放。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要做到认真倾听,学生的一些独到见解往往是零碎的,极易被热烈的讨论所掩盖。因此,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分析与讨论,敏锐地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给予肯定
11、与鼓励,从而强化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大胆创新的意识,促使他们不断产生独到的见解与想法。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语言能力欠佳,他们在表述观点时容易受到语言能力的限制,此时,教师应该及时地找到学生的创新点,并引导学生学会阐述思想、表达观点,促使他们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研究自信。3、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研究风格学生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教师应该适当地开展个性化教学,这是保证他们基本研究成效的关键。因此,需要灵活使用多种手段,规范教学模式,使其可以主动加入到相关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自己专属的个性和独特的研究风格。学生在研究中的个性主要分为外向型和内
12、向型,外向型的学生在课上表现得活泼开朗,有问题和想法会直接提出来,愿意与师生交流,这类学生适合开放性、集体性研究;而内向型的学生则沉默内敛,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更喜欢也更擅长独立思考,表现得沉稳内敛。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研究风格,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研究风格,进而取得最大的研究进步。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开展,既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是,目前在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数学教师还需要从树立个性化教学目标、选择个性化教学方式、尊重学生
13、个性发展等方面出发,以适应对于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求,为新时代的发展培养全面综合性的人才贡献力量。怎样培养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使人终身受益。习惯要从小培养,阅读是小学语文低年段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想提升低年段学生的阅读能力,重点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热爱读书、乐于读书。围绕培养小学低年段学生的阅读习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以下方法:一、激发阅读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识字量较少,要让他们主动拿起书来独立阅读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这方面要起到激趣启发的引领作用,使孩子们在兴趣的引导下,自主拿起书来读。我通常会采用让学生听读的
14、方式,其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这方面,我每天坚持一个习惯,就是利用课前几分钟,在班级的书架取一本图文并茂的故事书,有滋有味地读给孩子们听,而且结尾会留一点疑问给孩子们。比如:在给孩子们读安徒生的丑小鸭这个故事时,我给孩子们留下这样的疑问:“丑小鸭一出生就被嫌弃被欺负,没有人喜欢丑小鸭,丑小鸭很想像白天鹅一样美丽被人羡慕,但是丑小鸭一直被打击没有什么自信,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丑小鸭变成什么样了?它的愿望最终实现了吗?”孩子们带着疑问,在课后迫不及待地翻开那本故事书,解开那个疑问。这一招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迈出关键一步。二、夯实阅读基础万丈高楼从地起。只有掌
15、握好字、词、句这些阅读的必要基础,阅读才能顺利进行。虽然这个阶段的教学比较枯燥,但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基础性地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我在这方面注重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鼓励学生除了要掌握好课文中的生字,还要在生活中认字,争当“识字大王”。比如:大街上的路牌、广告牌、超市各种产品的名称,家中的杂志报刊、电视节目等,都可以识字。我鼓励学生用笔记本随时将这些生活中看到的字、词记下来,过段时间教师进行检查验收,并组织学生交换阅读,对表现积极的同学给予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升学好字词句的主动性,逐步打牢阅读的基础。另外,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注重朗读教学。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朗读课文的主要依据就是
16、课文中的注音,以及自己认识的汉字。在教小蜗牛一课中,虽然课文没有完全注音,教师也不要一开始就范读,而应首先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进行自由朗读,碰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借助上下文猜读或者跳读,然后,教师带领学生集体交流识字情况,重点交流他们不认识的字该读什么音;接下来,让学生按照学习交流后的结果把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一遍,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进行范读,并给予学生提出明确的聆听要求,明确朗读要领;最后,采取多样化朗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这样教学,多管齐下,夯实学生的朗读基础。三、教给阅读方法对阅读有了初步兴趣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利用拼音慢慢阅读,同时教给他们更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到每次阅读
17、都劳有所得,这样阅读的兴趣才能持久,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形成。一方面,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起初,我班的读书活动都是由老师读、学生听,一学期来,慢慢的由学生读同学们听,而且展示阅读的学生无论在阅读、表达能力上,还是语言表达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我要读”。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阅读给予方法指导。对于课文,我教给学生“五步预习法”,即读、勾、学、采、想。读,借助工具读熟课文,养成朗读的好习惯;勾,勾出好词佳句,勾出不理解的地方;学,通过学习工具学认生字词;采,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文章中阅读到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养成积累字词
18、的良好习惯;想,带着课后的问题去阅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这样就能更好的了解课文,上课时也能轻松自如了。四、营造阅读氛围学生们对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学会了如何阅读,就要及时地给予他们一个展示阅读的舞台,让学生们体会到学有所得、读有所获。我经常组织“读书会”,同学们为了在班里一展风采,有的读儿歌,有的讲故事,甚至还有的学生对故事进行改编。在展示过程中,大家还常常会为某个词句发生争议,“大打出手:比如:在班级中举行“我读书,我快乐”的展示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上台读一篇自己喜爱的文章给大家听,最后让孩子们举手表决,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的学生给予奖励。另外,提倡亲子阅读,每周要求家长和
19、孩子共读一篇文章并说出简短的读书体会,老师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孩子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了可以展示阅读的平台,学生对阅读才会更加踊跃,促使他们真正爱上阅读,提高识字量和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只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打牢字词句等阅读基础,适时点拨教给阅读方法,注重营造阅读氛围,就能激发低年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其语文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小学作文教学漫谈作文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写出来,有人以为会说话就应该会写作文,但事实并非如此。作为从事过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教师,对“作文难”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已深有体会。学生害怕写作文,教师辅导学生写
20、作也是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走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路子,以多加积累基础知识为前提,再采用作文低起点、高要求等方法和其它的途径、形式等,使小学生在不经意间快快乐乐写作文,从而提高学生整体写作水平。一、多阅读,勤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非常有力地说明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标明:“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二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因此,我们要加强重视阅读以积累丰富
21、的语言,将“阅读”长期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二、低起点,高要求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J没有打下坚实的“平地”基础,就建不起“万丈高楼”。作文也是如此,学生的写作基础不深厚,不扎实,想写出好文章,那是白日做梦。如果学生养成了经常练笔的习惯,掌握了一定的写作知识,有了较好的写作基础,那他们写起来就能得心应手,水到渠成。因此,教师要求学生从零做起,认真学习教材中那些范文,认真学习并掌握有关写作的基础知识,收集积累词汇。在遣词造句时,要求他们一定要理解词义,用准词语,造通句子。造句有时布置书面做,有时请上讲台当场发挥。让学生十分注重片
22、断写作,经常进行且严格训练,有时写一个人的外貌,有时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时写一个场景,有时写一件事,有时小议一种事物。不厌其烦,写好为止,并及时讲评。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应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小节开始,并由生活小事做起、写起。要反映得好,就必须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竖起耳朵去听,瞪大眼睛去看,以便获得生动的、新鲜而典型的写作材料。鲁迅先生说:“要写好文章来,第一须观察,第二要多看别人的作品。”懂得留心观察生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还要养成永不罢休地观察生活的习惯,尤其要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并要求他们在观察生活时应细心、认真和勤于思考。其次,要求学生坚持写
23、日记或周记。开始写可以不命题,写得短小、简单,用一种体裁写。随着写作水平的提高,可以从不命题到命题,由简单到复杂,从短篇到长篇,从单一表达方式到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为了不让学生对写作流于形式应付检查,教师平时要强调写完文稿要反复修改、补充,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三、命一题,作多篇当今小考作文,多是以话题范围为主。这样的题目看似简单,写出来却不一定好。一个题目,学生写出的内容却千差万异。因此,通过命同一题目写不同体裁的文章的训练,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体裁文章在语言、选材、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他们灵活应用的能力,开发和发展他们的智力。如布置我的家这篇作文,可让学生先作一篇记叙文,要求交代记叙
24、的要素和家的方位、家庭成员之后,可通过一两件事来反映家庭的变迁,刻画家庭成员各自性格爱好,表现家庭的真实面貌:是和睦温馨的安乐窝、宁静的港湾,还是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场”;再以我的家为题按照说明文的要求写,要求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画图表和摹状貌等)和说明顺序(指明空间顺序),把家的方位、概况、面积、结构、装饰等方面介绍清楚。用这种“一藤多瓜”的写作方法同样可用于记叙文和说明文的训练,使学生不仅能掌握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而且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不同文体应该有各自的侧重点,从而掌握各类文体,不至写出“两瓜相同”或“四不像”的文章来。四、评一评,比一比学生对自己的作文
25、,一般有两种心态:一种是写得好希望能得到肯定和赞赏;一种是写不好的则像丑媳妇羞于见公公婆婆。为了使写得好的作文得到更大的提高,也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采用以评促写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按照各种文体的具体要求,如记叙文从记叙的要素是否明确交代,语句是否通顺,能否围绕中心选材,描写是否细致感人,文章有无真情实感等标准来评。如果是说明文则从语句是否平实、准确,说明方法是否恰当,说明顺序是否合理,能否如实地反映事物的面貌等方面来评。评改时可以单独评也可以小组评,不管哪一种评改方法,都还应指出其好在何处,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不好在何处,有什么好的建议。刚开始时,学生无处下笔,经老师示范点评及引导后便逐渐掌握了评改的方法一一相信有许多学生的建议会挺独到的!为了不损伤写不好作文的学生的自尊心,被评改的作文不署名(当然老师要心中有数,如编号);但为了负责和公平起见,评改的学生则要署名。同时要求学生写评语时语气要委婉些,要恰如其分,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恶意中伤。这样,学生的鉴赏力得到了提高,作文的能力同样有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