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doc

上传人:jingpanziliao 文档编号:20810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数学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数学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数学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数学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说课稿.doc(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数学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精选篇1)一、 说教材倒数是北师大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首先出示乘积是1的分数乘法,从而引出分数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倒数的特点。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比较简单。数学知识的联系性很广泛,比如本册将要学习的分数除法就要运用到倒数的知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在做中发现、在活动中理解倒数的意义,能正确的求一个数的倒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念的启蒙教育。教材内容在编排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教学重点难点比较突出,求1、0、小数、带分数的倒数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二、说教法基于教材内容比较单调,那么只有在教法上体现新、奇、特才能激发学

2、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首先,根据小学生一般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思维特点,我将在教学中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同时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其次,我将在教学中始终扮演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三、说学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人意识,我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始终

3、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探讨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的合作中进行恰当的学习活动,有时也能产生思想的碰撞、人格的升华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人意识。四、说教学过程本课主要围绕“导入、探究、练习、小结”四个环节进行。(一) 谈话导入,初步感知。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这是什么字?这呢?(吴、杏、)这两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你们能把“吴”字上下这两部分换一下位置变成另外的字吗?“杏”字上下两部分换一下位置会变成什么字呢?其实,在“数学王国”里也有这种有趣的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具有这样特点的数倒数。(板书课题)导入自然。(二)探究新知,突破重点。1、认识倒数。(1)出示算式,学

4、生独立计算,并认真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组织学生交流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等号左边的两个乘数有什么特点?(分子分母调换位置)乘积为1的这两个数是什么关系呢?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互为倒数必须满足几个条件呢?你是怎样理解“互为”一词的?(预设:老师问_同学,你有好朋友吗?你最要好的朋友是谁呢?请站起来。我们可以说_是好朋友吗?应该怎么说呢?“_是_的好朋友,_的好朋友是_。互为是指互相成为。)(3)针对第一组算式我们可以这样说:因为4/55/4=1,所以, 4/5是5/4的倒数,5/4是4/5的倒数,也可以说4/5和5/4互为倒数。(4)用因为所以说一说谁是谁的倒数。2、进一步理解

5、倒数(1)出示表格,计算长方形的面积。(2)这些长、宽不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多少?那么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具有怎样的关系?(面积是1的长方形,它的长和宽互为倒数。)3、求一个数的倒数。(1)求一个分数的倒数观察表格,思考:4/3的倒数是多少?9/7的倒数是多少?求一个分数的倒数我们可以怎么做?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随机练习:2/9的倒数是多少?7/4的倒数是多少?5/6的倒数是多少?(2)求一个整数的倒数出示题(长方形的面积都是1,请你填一填2、3、)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仍然是1?那么它们的长和宽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谁来说说括号里填几?这些数都是什么数?求一个整数的倒数我们可以怎么做?可

6、以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也可以总结为:这个整数是几,它的倒数就是几分之一。随机练习:3的倒数是多少?5的倒数是多少?(3)求1的倒数出示题(正方形的面积是1,请你填一填1)这里该填几?为什么?1的倒数是多少?为什么?1的倒数是1。(4)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出示题(长方形的面积都是1,请你填一填0.4)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也是1,它的宽是几?求它的长其实是求这个数的什么?想一想,该怎样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小组讨论。)把这个小数化成分数,再调换分数的分子、分母。(5)0的倒数0有没有倒数呢?为什么?小组交流(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0不能做除数。)0没有倒数。4、总结求倒数的方法(三)

7、巩固练习,拓展延伸练习题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面向全体的原则,同时也有拓展延伸,给学优的学生思考、展示的机会,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有一个全面的考察。(四)课堂小结,谈谈感受。让学生谈谈上了这堂课的感受,这堂课最让你感到高兴的是什么?最让你值得自豪的是什么?要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既是课堂小结,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的人文培养。数学说课稿(精选篇2)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拔萝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加与减(一)中的内容。 本课时的内容是在整十数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先提供了小兔

8、子拔萝卜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教材中提供了四种计算方法(并非让学生全部掌握,学生还可以有别的方法)。在学了加法计算之后,让学生试着计算:“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以促使学生从加法计算迁移到减法计算上去。这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教学目标:(1)自己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2)从加法计算方法迁移得出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学重点: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学生学会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尝试

9、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二、说教学法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为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出问题,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在本节课中,力图体现出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三、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幅画,是一个好听的故事,大家想听吗?(二)讨论。师

10、: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教研组材料 公开课说课稿 20XX.3.30 2 生:我知道了黑兔拔得多,白兔拔得少。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我想知道,两只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黑兔比白兔多拔了多少个? 生:白兔比黑兔少拔了多少个? (教师将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三)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师:同学们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这儿还有三个问题(指黑板),咱们来解决“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的问题。怎样列算式呢? 生:36+23=?(有的学生已报出结果。) 师:算出结果的同学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同学自己想办法计算 36 +23 的结果,可以用小棒、算盘、练习本等。 (学生动手

11、探究,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帮助。)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A: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我在左边摆3捆零6根,就是36,在右边摆2捆零3根,就是23。然后数一数,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 生B:我是拨计数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拨了3个珠子,在个位拨6个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一看是59。 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 生D: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3=39,39+20=59。 生E: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20=56,56+3=59。 生F:我是用竖式计算的(边列竖式边说),先写一个加数36

12、,再写第二个加数23,并把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好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再计算:30+20=50,6+3=9,答案也是59。 师:很好。在列竖式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加数中个位的两个数上下要对齐,十位上的两个数也要对齐。然后再计算:个位上6+3=9,把9也写在个位上,和上面对齐,十位上3个10加2个10是5个10,5写在十位上,和上面对齐。 师:以上四种方法:摆小棒、拨计数器、口算、列竖式,你认为哪种最简单? 生A:我认为列竖式简单。 生B:我认为口算简单。(四)探究类推减法的计算方法。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教研组材料 公开课说课稿 20X

13、X.3.30 3 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四个人共同去解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 小组长汇报: 组A: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萝卜,我们的算式是36-23=13。 师:你们是怎样计算36-23的? 组A:我们用口算,6-3=3,30-20=10,10+3=13。 组B:我们列竖式(边写边说),先写第一个数36,再写第二个数23,6-3=3,3-2=1。 师:是3-2=1吗? 生:是3个10减2个10等于1个10。 组3: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算式也是36-23=13。也用口算,30-20=10,6-3=3,10+3=13。(五)总结师:在这节课中,你们

14、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 生A:我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好。 师:哪一点表现得很好? 生A:老师提的问题我认真思考,还积极发言了,而且我讲的故事很好。 生B:我认为自己表现得还可以,我也积极发言了。 生C:我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好,我把36+23算错了。 师:同学们也可以评价一下别人。 学生踊跃发言,都很注意发现其他学生的长处。 师:在这节课中,有好多同学都表现得好,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而且把小组活动组织得很好。大部分同学也都能好好地去学习,个别同学没积极思考,老师希望你下一节课有所进步。数学说课稿(精选篇3)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认识四边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本课

15、的内容是对四边形进行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四边形按两组对边是否平行可分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其它四边形。教材给出的三组图形是根据两组对边是否平行来进行分类的,教材主要是对A组和B组进行研究。教学分类方法后,教材还适时安排了一些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

16、的特征,进一步认 识平四行边形。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 平行四边形。二、教法、学法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方法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有目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三、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总体思路,我设计了“激趣导课探索新知巩固应用课堂总结”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1、激趣导课出示各种四边形:在四边形这个大家族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各有特点,这节课咱们根据四边形各自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板书:四边形分类) 这样,赋于数学知识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促使学生主动地

17、去探索。2、探究新知(1)观察课前准备好的四边形。“观察-比较”是现代科学探索中常用方法。让学生观察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再进行比较。使学生从具体的实物中建立了丰富的表象。(2)小组合作。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分类摆放,再说一说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样,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正确或错误的分类方法。(3)反思评价。学生到前面黑板上演示分法,并说出每一组四边形的特点,再给每一组四边形起一个名字。师生共同概括分类的方法,同时利用集合图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看课本,体验成功喜悦。3、巩固应用。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学生

18、思维,我设计了填一填、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四个练习题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4、课堂总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把四边形分类的?通过学生自主总结梳理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特别对学习方法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发展性教学目标在课时的体现。总之,本节课的设计也许不够完美,但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会体现出极大地热情,非常投入,获得强烈的感受。这是单纯靠书所达不到的。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更大的自主空间,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而且会体验到用多媒体形式表达和组织

19、信息的特点,逐渐掌握通过多媒体形式学习知识的方法,最终形成一种信息素养。数学说课稿(精选篇4)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2.通过看表,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在已学过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础上,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教学难点掌握统计表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分析含有百分比的统计表。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复习旧知.我们已经学过,把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请看下面表格(下表),你能说出每个数据分别表示什么吗?2.计算.教师提问:表格中“合计”的数据怎样算?3.引新.统计表不仅反映某一类事物的具体数据,而且还能说明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如表中合计

20、的数据表示了三年同类项目收入的总和,现在的表格,还能反映出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的总收入的百分比吗?(不能)下面我们就继续学习百分数在统计中的应用.二、探求新知(一)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下面是19982000年东山村每年的总收入与村办企业收入的统计表.如果要使这个统计表表示出这三个年度中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白分之几,应该怎样做?教师提问:例题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2.增加栏目,扩展统计表含量.教师提问:(1)计算每个年度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比比较容易,计算出的三个百分数写在表格的什么位置?(表格右侧旁边)(2)能不能把表格向右侧扩充一下,把有关百分数的数据也纳入表中?(学生扩充

21、表格,并计算百分数,填入表内.)(3)我们再纵向观察,这组百分数表示什么?(村办企业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4)你们能概括地讲一讲我们是怎么做的?(把原来的统计表右边增加一栏,再把每一年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数填写过去,这样就成了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3.强调“合计”中“百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提问:我们以后在计算统计表中百分数时,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一般百分号前的数只需取一位小数.“合计”项目中的百分数如何计算?学生回答:用村办企业三年收入总和去除三年全村总收入的总和,三年“合计”项目的百分数不是三年中每年的百分数的和,也不是三年中每年的百分数的平均数.4.看统计表回答问题.(1)20

22、00年全村总收入比1999年增加_万元;(2)2000年村办企业收入比1999年增加_万元;(3)2000年该村其他收入(包括粮食、副业等)比1999年增加_万元;(4)2000年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_%.教师提问:(1)通过看表回答问题,你发现全村总收入和村办企业总收入是怎样逐年变化的? (逐年增长)(2)其中村办企业收入增长幅度怎样?(很大)教师讲述:仅通过1998-2000年三年的收入,我们不难看出,坚持改革开放,农村的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村办企业收入增长幅度之大,说明要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不仅要抓好农业,还要大力发展村办企业.(二)反馈练习某洗衣机厂第一季度生产洗衣机情况如下

23、.分别算出每个月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并制成统计表.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在原来有关统计表知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学习了百分数在统计中的应用,这就使统计表中反映数据之间关系的内容更充分,更丰富.四、课堂练习1.陈庄三户农民1999年和2000年平均每人纯收入的情况如下:陈志刚1999年2186元,2000年2274元;李卫民1999年2140元,2000年2261元;陈世昌1999年2205元,2000年2313元;完成下面的统计表.(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五、布置作业1.完成下面的统计表.(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六、板书设计数学说课稿(精选篇5)一、说教材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

24、小数的意义,认识了小数的特征,并掌握了小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经历购买学习用品这一简单的生活实际情况来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二、说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那时比较一、两位数大小,一般不脱离现实情景和具体的量来抽象地比较数大小的,且仅限于整数。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仅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而且还要求学生渐渐脱离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本课中安排了一个“购买学习用品”的生活情境,结合生活经验比较小数的大小,并得出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日

25、益高涨,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获取成功的喜悦。三、说教法学法情境教学,在例题的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生活情境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们经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学重难点: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四、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提问提供话题:

26、你喜欢运动吗?最喜欢的项目什么?运动有什么好处呢?学生交流活动,教师加以鼓励评价。2.小结:运动有益于健康,运动中,还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引出课题。(二)学习新知1.情境展现,主题图(运动会上跳远比赛的成绩单)。并出示如下信息:看到4个队伍的成绩分别是5.87米、5.85米、5.95米和6.30米.根据它们的跳远成绩你能给它们排出名次吗?要使学生明确名次与米数大小有关.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的方式,自己找出答案.汇报交流.学生能想出2-3种解决方法.第1种把米化成分米, 5.85米是585厘米,5.87米是587厘米.305.95 5.875.85总结比较方法: 两个小数比大小,先比整数部分,如果

27、整数部分相同,就从十分位开始依次比较小数部分。2.出示课件巩固练习。3.知识迁移在这个环节上,我通过两个游戏:让学生们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0.2860.514 0.510.52这样学生们能够进一步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一次知识的延伸与扩展。从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教师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在学生们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比较时是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4.比较分析教师: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三)拓展运用1、出示运动会上110米栏成绩单完成练一练.(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谁能说一说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吗?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