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炭疽病培训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中肺炭疽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常表现为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概念,世界概况 散布于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牧区较多见,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呈地方性流行。炭疽杆菌可以被用来作为生物武器,因此。炭疽防控常常被作为生物恐怖防范的主要内容之一。国内概况 自然疫源地分布广泛,散发病例时有发生。据卫生部统计,近五年来全国每年炭疽发病数在40010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贵州、新疆、甘肃、四川和广西等地区。,流行概况,传染源 主要是患病的食草动物,人类直接或间接接触其分泌物而被感染。患
2、者本身也可以成为传染源。,流行病学,传播途径1直接接触传播 人类主要经接触牲畜的毛皮和肉类获得感染;2呼吸道传播 吸入带大量炭疽芽胞的尘埃、气溶胶 3消化道传播 食入被感染的肉类,流行病学,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农牧民、屠宰、皮毛加工,兽医及实验室人员。,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接触史 病人生活在已证实存在炭疽的疫区,或在发病前14日内到达过该类地区;从事与毛皮等畜产品密切接触的职业;接触过可疑的病、死动物或其残骸。食用过可疑的病、死动物肉类或其制品;,诊断依据,临床表现体表感染型(皮肤型)炭疽:在面、颈、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及浸润,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
3、疡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不显著。引流该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且常化脓,伴有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少数严重病例,局部呈大片水肿和坏死。,诊断依据,诊断依据,经口感染型(肠型)炭疽:急性起病,发热,腹胀,剧烈疼痛,腹泻,通常为血样便或血水样便。吸入感染型(肺型)炭疽:高热,呼吸困难,可有胸痛及咳嗽,咯粘液血痰。肺部体征常只有散在的细湿罗音。X射线的主要表现为纵膈影增宽。常见胸腔积液。,诊断标准,脑膜炎型炭疽:可继发于皮肤型、肠型、肺型炭疽,也可能直接发生。剧烈头痛,呕吐,项强,继而出现谵妄、昏迷、呼吸衰竭,脑脊液多为血性。炭疽败血症:可继发于皮肤型、肠型、肺型炭疽,也可能直接发生。
4、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高热、寒战,感染性休克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表现,皮肤出现出血点或大片淤斑,腔道中出现活动性出血,迅速出现呼吸与循环衰竭。在循环血液中可检出大量炭疽芽孢杆菌。,实验室检测皮肤损害的分泌物,痰、呕吐物、排泄物,或血液、脑脊液等标本中,显微镜检查发现炭疽芽孢杆菌。细菌分离培养获炭疽芽孢杆菌。血清抗炭疽特异性抗体滴度出现4倍或4倍以上升高。,诊断依据,1疑似诊断 具有典型皮肤损害,或具有流行病学线索,并具有肠炭疽、肺炭疽、脑膜炎型炭疽、炭疽败血症等临床表现之一者。2临床诊断 皮肤损害的分泌物,痰、呕吐物、排泄物,或血液、脑脊液等标本中,显微镜检查发现炭疽芽孢杆菌,并具有各型
5、炭疽临床表现之一者。3确定诊断 细菌培养获得炭疽芽孢杆菌或血清抗炭疽特异性抗体滴度出现4倍或4倍以上升高者,可以确定诊断。,诊断分类,从做出疑似炭疽的诊断开始就应当按照炭疽进行治疗,治疗开始时应做到如下两点。1.采取标本,以备确定诊断。2.建立并保持通畅的静脉进路以备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治疗原则,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易消化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给与足量维生素B、C。皮肤炭疽的局部处理 皮肤炭疽患部可外敷红霉素或金霉素软膏,严禁切开引流或切除,皮损处切忌抚摸、挤压,以免病原菌扩散产生败血症。,治疗原则,抗菌治疗青霉素G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及时足量应用青霉素是改善预后、取
6、得根治的关键。成人一般剂量为160万320万u,分24次肌注。肺炭疽、败血症型炭疽或脑膜炎型炭疽的病人,剂量增至每日1000万u以上,并行静脉滴注。青霉素过敏病例,或万一出现耐青霉素菌株,首先考虑采用氯霉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然后根据抗生素敏感试验的结果,选取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原则,抗休克与DIC治疗1.扩容:炭疽病人通常伴有高热,一般均需从静脉补充液体,出现休克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迹象时,则应及早足量扩容。通常使用晶体液、血浆及低分子右旋糖苷,必要时补充新鲜全血。在扩容的同时,应注意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平衡紊乱。2.血管活性药物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慎重使用。,治疗原则,抗休克与DIC治
7、疗3.危重病人在有效抗生素的控制之下,可以短期使用中等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4.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在监视凝血时间的条件下,给予肝素及潘生丁。预防心功能不全炭疽毒素具有杀伤细胞的作用,重症炭疽病人应及早考虑预防心功能不全,优先考虑预防性给予快速强心制剂毒毛旋花子甙或毛花甙丙。,治疗原则,使用炭疽抗毒素目前一般均已不再使用。但在中毒症状明显的危重病人,在能获得供应的条件下,也可考虑使用。但应先作皮试以避免过敏反应。其他对症及支持治疗同一般伴有高热的传染病。,治疗原则,疫情报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疫机构执行职务的医
8、务人员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的肺炭疽例应在诊断后2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疫情控制处理原则,疫情报告 其他类型的炭疽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向相应单位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传真等最快捷的通讯方式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疫情控制处理原则,病人的处理原则 隔离 炭疽病人由做出疑似诊断时起,即应隔离治疗。原则上应就地隔离,避免长距离运送病人。2.治疗 治疗开始前,首先采取标本以备确定诊断。以抗生素
9、治疗为基础,同时采取以抗休克、抗 DIC为主的疗法,并根据情况辅以适当的对症治疗。,疫情控制处理原则,病人的处理原则 3.病人污染环境消毒 病人的废弃物品必须焚毁,所有受到污染的物品也尽可能焚毁。污染的环境和不能焚毁的物品使用有效方法消毒。病人出院或死亡后,病人所处的环境应行终末消毒。4.病人尸体处理 炭疽病人死亡后,其口、鼻、肛门等腔道开口均应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的棉花或纱布塞紧,尸体用消毒剂浸泡的床单包裹,然后火化。,疫情控制处理原则,感染来源的确定与处理 病人被确诊患炭疽后,均应尽力确定其感染来源,并加以适当的处理,以避免继续发生感染。1.采集流行病学资料 接诊疑似炭疽的病人时,须尽可能地询
10、问其发 病前的接触史,从而发现可疑的感染来源。,疫情控制处理原则,感染来源的确定与处理2.确定感染来源 对可疑的感染来源应采样进行细菌学检验,以确定是否确为炭疽芽孢杆菌污染。在动物组织标本中,镜检发现炭疽芽孢杆菌;或在各种来源的标本中分离培养获得炭疽芽孢杆菌,可以确定为感染的来源。,疫情控制处理原则,感染来源的确定与处理3.感染来源的处理原则对已确定的感染来源,进行以下处理:a)隔离与治疗病人;b)处死或隔离治疗病畜;c)消毒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物体和环境;d)对在污染地区内或其周围活动的所有牲畜实施免疫接种,每年早春进行一次。,疫情控制处理原则,标本采集 对报告的所有炭疽病例尽可能在抗菌治疗前
11、采取标本:所有病人采取血液标本;皮肤炭疽病人的皮损边缘的棉拭子标本,皮肤出血点标本;肺炭疽病人的痰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肠炭疽病人的粪便标本;炭疽性脑膜炎病人的脑脊液标本等。,疫情控制处理原则,炭疽细菌学检查 标本的采取1.采取标本时必须遵循的两条原则1.1 尽可能在抗生素治疗开始前采取标本。1.2 除必要时并在具备操作病毒细菌条件的 实验室内,不得用解剖的方式获取标本。所需的血液与组织标本,均应以穿刺方式取得。,疫情控制处理原则,炭疽细菌学检查 标本的采取2.血液标本所有的疑似人类病例和病畜,都应采取血液标本,标本量至少应满足下列检查的需要:a)涂片进行显微镜检查;b)接种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
12、培养;c)分离血清检查抗体;d)常规血液检查。,疫情控制处理原则,炭疽细菌学检查 标本的采取3.粪便与呕吐物标本表现消化道症状的可疑病人收集粪便或呕吐物标本,特别注意选取其中混有血液的部分,置无菌容器中。4.痰与咳碟标本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的可疑病人应收集其痰液标本,无痰液者,应取供细菌分离培养用的培养基,打开平皿盖置病人口鼻10cm处;令病人对平皿咳嗽,然后迅速盖上平皿。,疫情控制处理原则,炭疽细菌学检查 标本的采取5.脑脊液标本表现脑膜刺激症状的病人,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标本量参照A12的要求。6.尸体标本食草动物死于炭疽时,通常会从口、鼻、肛门等腔道开口流出血液,这种血液应是首先采取的标本。
13、如果血液已渗入土壤,则应收集混有血液的土壤作为标本。没有血液流出,或已不可能获取血液标本时,可通过穿刺心脏获得血液或穿刺肝脏等实质性脏器获得组织标本。,疫情控制处理原则,炭疽细菌学检查 标本的采取7.肉类标本如果怀疑罹患炭疽的家畜已被宰杀,或对商品肉类进行常规检查时,可剪取小块肉类标本。如有可能,特别应剪取肝脏、脾脏等富含血液以及含淋巴组织的标本。8.毛皮或其他可疑污染物品标本剪取小块毛皮或其他可疑物品,剪碎置无菌试管内,加适量无菌生理盐水浸泡。,疫情控制处理原则,炭疽细菌学检查 标本的采取9.水标本检查水体污染时,用广口瓶收集水样。如须取深层水样时,将带盖广口瓶伸入水中,然后将用绳系住的瓶盖
14、提起。10.土壤标本在牲畜死亡或宰杀的地点,应取土壤标本以供检查。,疫情控制处理原则,炭疽血清学检查 标本的采取在不具备细菌学检验条件时,或者发现可疑的炭疽病人时,病人已经接受了抗生素治疗的条件下,可依据血清学检验结果确定对病人的追溯诊断。由于诊断必须由双份血清做出,需要特别强调急性期血清的采取。首份血清应在首次检视病人时采取,通常应一次采取血液标本供涂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查及常规的血液检查使用。血清分离后置4保存,待获得恢复期血清后,一同进行抗体检查。恢复期血清应在发病后15日左右采取。,疫情控制处理原则,炭疽芽孢污染的消毒1.炭疽病人和牲畜的排出物消毒炭疽病人和牲畜的排出物宜使用
15、新配制的含氯消毒剂乳液消毒,可使用二倍量的20漂白粉,或6次氯酸钙(漂粉精)与排出物混合,作用12h后再行处理。2.污染表面消毒污染物体的坚固表面,如墙面、地面,家具等,可喷雾或擦洗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如510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或氧化剂如2过氧乙酸(每平方米表面8mL)。,疫情控制处理原则,3.污染毛皮、衣物或纺织品消毒低价值的污染物品应尽可能焚毁,可耐高压消毒者可用高压灭菌器灭菌,无法用高压处理者,可装入密闭的塑料袋内,每立方米加入50g环氧乙烷消毒。4.污染水体消毒被炭疽芽孢污染的水源应停止使用,使用含氯消毒剂使有效氯浓度达200mgL,待检查不再存在炭疽芽孢杆菌后方可恢复使用。,疫
16、情控制处理原则,5.污染土壤消毒土壤被炭疽芽孢污染时应首先查明污染的范围,被污染的土地应避免耕耘、开挖和用于放牧牲畜。土壤表面的污染可按D32处理。如果炭疽芽孢污染已渗入土壤之中,应使用20漂白粉液每平方米1000mL,待漂白粉液渗入地面数小时后,将地表土20cm挖起,坑内每平方米撒入漂白粉干粉2040g,再将挖起的土壤与20漂白粉液充分混合,填入挖出的坑中。证明被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土地应尽可能移做它用,直至证明已消除了炭疽芽胞杆菌的污染。如果在环境中检出的炭疽芽孢杆菌均缺失了决定毒力的质粒,D34和D35两条的规定可免予执行。,疫情控制处理原则,6.病房终末消毒病人出院或死亡,病房应以甲醛薰蒸处理。紧闭门窗后,按08kgm(上标始)2(上标终)甲醛加热蒸发,次日经通风处理后才能恢复使用。消毒效果考核消毒效果必须通过取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确定,连续三次取样,按A3至A5所规定的程序,不能检出具有完整毒力的炭疽芽孢杆菌时,方可认为已消除了炭疽芽孢杆菌的污染。,疫情控制处理原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和采样工作。对报告的炭疽病例全部进行个案调查。采集病人标本、可疑牲畜病料(病、死动物脏器、血液、皮毛)、污染环境的标本(如土壤、水)等进行检测。,疫情出现后控制要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