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相似中药鉴别总结中药学南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考相似中药鉴别总结中药学南大.doc(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麻黄与桂枝:一样点:均为辛温发散之品,归肺、膀胱经。均能发汗解表,用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常相须为用。不同点: 麻黄微苦,辛味较浓,发汗力强,重在宣肺,多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并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咳喘实证和风水水肿。桂枝味甘,温性较著,发汗力缓,重在温通阳气,风寒表实、表虚均宜。又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及痰饮、蓄水、心悸等证。防风与荆芥:一样点:均味辛,微温。且温而不燥,药性和缓,皆能祛风解表,用于外感表证,不管风寒、风热均可用之,常相须为用。另可用治风疹瘙痒。不同点:荆芥:发汗透散之力较强,兼能透疹,消疮,止血。防风:祛风之力较胜,性润不燥,为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
2、,且能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羌活、白芷、细辛与藁本:一样点:均能发散风寒湿邪,止痛风寒感冒、风寒湿痹及头痛等证。白芷、细辛尚可通鼻窍 鼻渊。不同点:羌活上升发散,作用强烈。尤宜于上半身风寒湿痹及太阳头痛。白芷善治阳明头面诸痛。并能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细辛止痛之力强,善治少阴头痛;又能温肺化饮。藁本性味俱升,善达巅顶,治外感风寒,巅顶头痛太阳。不同点:苍耳子又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及 风疹瘙痒等证。 辛 夷药势上行于头面,善通鼻窍,专治鼻渊。苍耳子、辛夷一样点:苍耳子 均能发散风寒风寒表证;辛 夷 宣通鼻窍鼻渊头痛。不同点:柴胡主升肝胆之气,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又能疏肝解郁。葛根主升脾
3、胃清阳之气而生津止渴、止泻痢。并能解肌发汗,风寒、风热表证均宜。升麻主升脾胃清阳之气以达升阳举陷之功,升提之力较柴胡为强。并能清热解毒。柴胡、葛根与升麻一样点:三药均能发表表证发热;升阳清阳不升。其中:柴胡、升麻:升阳举陷气虚下陷。升麻、葛根:透疹麻疹不透。薄 荷发汗力强,长于清利头目, 兼疏肝解郁。牛蒡子散结力大,长于宣肺祛痰, 又解毒消肿,兼能通便。蝉 蜕甘寒清泄,长于开音, 又退翳明目、息风止痉。薄荷、牛蒡子与蝉蜕鉴别:三者均可:疏散风热风热表证,风温初起利咽风热壅盛,咽喉肿痛;透疹风疹瘙痒,麻疹不透。菊花与桑叶鉴别:桑叶:疏散力强,偏于清肺润肺止咳,兼能凉血止血。菊花:明目力胜,偏于清
4、热解毒。 一样点: 疏散风热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平抑肝阳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清肝明目肝火上炎,目赤昏花。石膏与知母鉴别:一样点:均为甘寒之品,归肺胃经。均能清热泻火,治疗气分实热证,肺胃有热之证。常相须为用。 石膏辛而大寒,重在清解,长于清泻肺胃实火。煅后外用能清热收敛。 知母味苦而寒,重在清润,偏于滋润肺胃火燥,长于滋肾泻火,又能润燥通便。黄芩偏清中上焦湿热; 长于清泻肺及少阳胆火; 兼凉血止血,清热安胎。 黄连偏清中下焦湿热。 长于清心、胃、肝经实火; 为湿热泻痢要药。黄柏偏清下焦湿热。 长于泻相火,骨蒸劳热多用。黄芩、黄连、黄柏鉴别:黄芩 均清热燥湿湿热证;黄连苦寒清热泻火脏腑炽热证
5、;黄柏清热解毒热毒疮疡证。三药均有寒凉伤阳、苦寒败胃、苦燥伤津等副作用,故脾胃虚寒者及阴虚津伤者慎用。 金银花与连翘鉴别:不同点: 银花疏散风热之力优, 兼凉血止痢:热毒血痢; 连翘清心解毒之力强; 兼散结消痈,为疮家圣药; 利尿:热淋涩痛。 一样点:清热解毒热毒疮疡均为要药;疏散风热温病初起,风热表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相鉴别:大青叶长于凉血消斑, 血热毒盛之斑疹吐衄多用。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散结, 常用于瘟毒发斑等证。青 黛长于清肝火定惊, 用治肝火犯肺及肝热惊痫抽搐一样点:清热解毒痄腮喉痹,痈肿疮毒,丹毒凉血热入营血,身热发斑,吐血衄血。其中:大青叶清热利咽用于咽肿口疮及板蓝根 外感风热
6、或温病初起。鱼腥草金荞麦 鱼腥草为治肺痈要药。 兼能利尿通淋湿热淋证。 金荞麦可用治瘰疬、咽喉肿痛等证。鱼腥草皆归肺经长于治内痈。清热解毒金荞麦消痈排脓主治肺痈及肺热咳嗽。 跌打损伤 红 藤又活血祛风 风湿痹痛 经闭痛经。 败酱草消痈排脓之力较强, 又能祛瘀产后瘀阻腹痛。红藤败酱草 红 藤 清热解毒止痛肠痈腹痛要药败酱草 射干 又能消痰用于痰盛喘咳证。山豆根 泻火解毒消肿之力较强,为治咽喉肿痛之要药。马勃 又能止血,内服、外敷均可。射干、山豆根与马勃鉴别:一样点:三者皆能清热解毒,而长于清利咽喉,主治咽喉肿痛,为喉科常用药。 生地养阴生津之力佳, 善凉血止血血热妄行之出血。 玄参泻火解毒之力强
7、,咽喉肿痛; 兼利咽散结 瘰疬痰核; 痈肿疮毒,脱疽。生地与玄参鉴别:一样点:清热凉血温热病热入营血证;养阴生津阴虚火旺,津伤口渴且均为甘寒滋腻之品,易助湿碍胃恋邪,故热邪尚在气分而未入血分者不可早用;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慎用。丹皮清热凉血力强。 兼能退虚热:善治无汗骨蒸及肠痈。 赤芍活血化瘀力胜,又能止痛。 兼泻肝火:目赤翳障。牡丹皮与赤芍鉴别:丹皮清热凉血:温热病热入营血。 赤芍活血化瘀:血瘀证,瘀热互结者尤宜不同点: 大黄味苦,泻下力强, 冷积、食积、湿热积滞均可用之。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 兼活血祛瘀瘀血阻滞; 清泄湿热黄疸、淋证。 芒硝味咸,软坚力胜, 外用清热解毒用于乳痈、回乳, 及
8、疮疡、咽痛、目赤。大黄与芒硝鉴别:一样点: 泻下攻积实热积滞便秘;苦寒沉降 常相须为用 清热消肿外科痈肿疮毒。 不同点: 作用最强,善行经隧水湿。甘遂又能逐痰涎风痰癫痫。 入丸散,每次0.51g。 作用较缓,偏行脏腑水湿。大戟 入丸散服,每次1g。 作用最缓,善泻胸胁水饮。芫花又能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入丸散服,每次0.6g。甘遂、大戟与芫花一样点:甘遂 峻猛有毒多入丸散,内服醋制。 大戟 泻水逐饮水肿,臌胀,痰饮。 芫花 消肿散结疮痈肿毒。不同点: 治痹痛以上半身为佳。 羌活 发散力强,善治太阳头痛。 治痹痛以下半身为优。 独活 善治少阴伏风头痛。羌活与独活鉴别:一样点: 祛风湿风寒湿痹;
9、解表风寒挟湿表证; 止痛头痛牙痛,瘀血疼痛。 秦艽与防己一样点:祛风湿风湿痹证;止痛不同点秦艽 风湿热痹尤为适宜;风药中之润剂 风寒湿痹羌活、川芎。2. 通络中风半身不遂。 止痛各种疼痛证。 骨蒸潮热知母、地骨皮。3.退虚热 为治虚热要药 小儿疳积发热薄荷。4. 清湿热湿热黄疸。防己1. 祛风湿: 风湿痹证湿热偏胜者尤宜2. 止痛:牙痛,肝阳上亢头痛降血压; 外伤瘀血疼痛; 手术后疼痛等。 风水证; 皮水证;3. 利水消肿 尤宜于下肢水肿 湿热腹胀水肿; 脚气肿痛木瓜。 汉防己:偏于利水消肿。 木防己:偏于祛风湿止痛。不同点: 辛温苦燥,祛风湿,强筋骨力强, 五加皮为治风湿久痹之要药; 兼利水
10、消肿湿痹肿痛; 质偏润,补肝肾,养血安胎力胜,桑寄生 为治腰痛,胎动不安,胎漏之要药。五加皮 桑寄生一样点:五加皮 祛风湿 风湿痹痛,筋骨拘挛 补肝肾 桑寄生 强筋骨 腰膝酸软无力 。 不同点; 微温,化湿解表力强,辛散不峻烈。藿香 化湿不燥热,为芳化湿浊之要药。 兼能和中止呕多种呕吐证。佩兰 性平,以化内湿、辟秽浊为长。 善祛脾经湿热秽浊脾瘅证。藿香与佩兰成效比拟:一样点:藿香 化湿醒脾湿浊困脾证; 气味芳香 佩兰 发表解暑外感暑湿表证、湿温初起。 藿香与香薷成效比拟不同点: 藿香化湿力胜,又能和中止呕; 香薷解表力强,又能利水消肿。 一样点:藿香解表暑天感寒;辛微温化湿湿阻中焦;香薷解暑暑
11、湿证。 不同点: 辛散为主,可祛内外湿邪,苍术 为燥湿健脾要药。 并能散寒解表、明目。 苦燥为主,又能行气、消积,厚朴 偏治内湿,为消除胀满要药。 并能降气消痰平喘。苍术与厚朴鉴别:一样点: 皆辛苦温燥,主入脾胃经。 均能燥湿运脾,用治湿阻中焦之证,常相须为用。 砂仁与豆蔻不同点:偏中下二焦,善理脾胃气滞。砂仁长于温脾止泻; 又能理气安胎胎动不安。 偏中上二焦,善理脾肺气滞。豆蔻长于温胃止呕; 又能芳香宣化湿温初起。一样点: 皆味辛性温,主入脾胃,气味芳香。 均能化湿湿阻中焦; 行气脾胃气滞; 温中止吐泻脾胃虚寒。 常相须为用。入汤剂均宜后下。 不同点: 性平和缓,健脾作用较强; 茯苓 为利水
12、渗湿之要药。 并能宁心安神。 性凉,祛湿作用较强。 薏苡仁 又能除痹舒筋,清热排脓。茯苓与薏苡仁:一样点: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具有利而兼补的特点,故脾虚湿盛之水肿、痰饮、泄泻尤为适宜。 不同点: 为乌头子根的加工品。附子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明显; 主要用于亡阳证和阳虚诸证。 为乌头的块根。川乌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力强; 主要用于痛痹、心腹冷痛等。附子与川乌鉴别:一样点: 皆辛热有毒,均能温里祛寒止痛, 用治心腹冷痛、寒湿痹痛等证。 走而不守,可通行十二经。附子 回阳之力强,可温一身阳气。 又能散寒止痛:寒湿痹痛。 守而不走,主入脾胃。干姜 回阳之力弱,温中散寒力强。 又能温肺化饮:寒饮伏肺
13、证。附子与干姜相鉴别:一样点: 皆辛热之品。均能: 1. 回阳救逆亡阳证,常相须为用; 2. 温里散寒中焦虚寒证。不同点: 辛热燥烈有毒,附子温补脾肾为主。又善回阳救逆:亡阳证。 辛热无毒,以温补肾命为主。肉桂又温通经脉:寒疝、阴疽、痛经。 引火归原:下元虚衰,虚阳上浮。附子、肉桂鉴别:一样点:皆为辛热之品,常相须为用。均能:补火助阳肾阳缺乏,命门火衰,散寒止痛脘腹冷痛,胸痹,痛痹。肉桂 桂枝不同点:肉桂长于温里寒,用治里寒证。 又补火助阳:命门火衰。桂枝长于发表寒,用治表寒证。 又通阳化气:痰饮、蓄水。一样点: 温通经脉胸痹痛经; 散寒止痛寒证疼痛。不同点:干 姜长于暖脾阳,偏治脾寒腹痛泄泻
14、。高良姜长于散胃寒,善治胃寒冷痛,噫气呕吐。干姜与高良姜相鉴别:一样点:皆温中散寒主药,主治脾胃寒证,常相须为用。不同点: 为成熟果实的果皮。橘皮 其性较缓,温和不峻,质轻上浮。 主理脾肺之气,兼能燥湿化痰。 为未成熟果实的果皮或幼果。青皮 其性较猛,力峻破气,沉降下行。 主疏肝胆之气,兼能消积化滞。橘皮与青皮鉴别:共同点:二者同出一物,皆辛苦性温。均能 理气消胀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常相须为用。枳实与枳壳:虽同出一物,性味功用俱同,但大者为壳,小者为实。临床使用有别:枳实气锐力猛,破积、导滞多用 。枳壳力缓,理气宽中、消胀除满多用。 山楂 神曲 麦芽一样:消食积-饮食积滞,常炒焦相需为用焦三鲜
15、不同:山楂-消肉积,行气止痛,活血祛瘀 神曲-面积,健脾和胃 麦芽-米,面,薯,芋食积,回乳消胀,疏肝解郁不同点:地榆-兼收涩止痢,血痢亦可使用 又解毒敛疮,烧烫伤要药 槐花-功专大肠,便血、痔血为佳; 兼清肝泻火,肝火头痛目赤地榆、槐花相鉴别一样:苦寒沉降,偏于下行 凉血止血-善治下部血热、出血证 如便血,痔疮出血,崩漏等 不同点: 黄 芩味苦,清热之力较强, 以燥湿,泻火为优。 苎麻根味甘,药力相对较弱, 以凉血止血见长。苎麻根与黄芩鉴别:一样点:二者均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安胎之功。白及与三七一样点:皆归肝肾经,皆可止血不同点: 化瘀止血:出血证尤以有瘀滞者为宜三七-甘苦温 活血定
16、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治瘀血诸证之佳品伤科要药 补虚强壮:虚损劳伤 白及-苦甘涩寒 收敛止血:出血证收敛止血要药,尤多用于肺胃出血之证 消肿生肌:痈肿、烫伤、手足皲裂相互配伍的意义: 白及收敛止血代表,可提高三七的止血作用; 三七化瘀止血代表,可防止白及有止血留瘀之弊。不同点:桃仁性平质润,祛瘀力强, 兼能润肠、排脓、止咳。红花辛散温通,作用和缓, 量大活血破血,量小和血养血。桃仁、红花鉴别:共同点:活血祛瘀瘀血阻滞,常相须为用。 为经、产、跌损瘀证常用丹参 妇女月经不调; 1.活血调经 痛经经闭;妇科调经要药,血热瘀滞尤宜 产后瘀滞腹痛。 因其祛瘀生新不伤正,故有 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
17、之说。 2.祛瘀止痛 胸痹心痛; 脘腹疼痛;各种瘀血疼痛癥瘕积聚; 跌打伤痛;化瘀要药风湿痹痛。热毒瘀阻,疮痈肿毒。热病烦躁神昏;杂病心悸失眠。川芎与丹参川芎 1.活血行气血瘀气滞之胸胁腹部诸痛。调经多种妇产科疾病。2.祛风止痛头痛要药(寒热虚实均可)风湿痹痛。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各种头痛要药。下调经水:活血调经妇科调经要药。中开郁结:行气开郁胸腹胁肋疼痛。旁通络脉:祛风活血止痛风湿痹痛。血中气药:以活血为主,又能行气。三棱与莪术一样点:不同点:莪术偏入气分,破气消积之力较强。三棱偏入血分,破血祛瘀之力较强。1.破血行气癥瘕积聚、经闭腹痛。2.消积止痛食积脘腹胀痛。 醋制均可增强止痛作用,常相须
18、为用。不同点: 主入脾肺,长于燥湿健脾以消痰 ; 尤善治脏腑之湿痰半夏降逆止呕呕吐(为止呕要药)+生姜 对痰饮或胃寒呕吐尤宜消痞散结痞证,结胸,梅核气。 偏走经络,辛温及毒性均强。天南星长于治风痰、顽痰。 祛风止痉风痰眩晕, 中风癫痫及破伤风。半夏、天南星相鉴别一样点: 皆为辛温燥烈有毒之品,均能: 1. 燥湿化痰:湿痰,寒痰要药。 2. 外用消肿止痛:痰核,痈疽肿毒。 甘味为主,性偏于润,川贝 长于润肺止咳内伤久咳、肺热燥咳 散结作用稍弱。 苦味为主,开泄力大,浙贝 偏于清肺化痰外感风热、痰热咳嗽 散结作用较强。川贝、浙贝相鉴别一样点: 皆为苦寒之品,均能: 1.清热化痰痰热咳嗽。 2.散结
19、消肿瘰疬,痈疮等证。 桔梗善于宣肺祛痰。 又能利咽排脓,载药上行。 旋覆花善于下气消痰; 又能降逆止呕止噫。桔梗与旋覆花相鉴别: 一样点: 均为常用化痰药。 皆能祛痰治疗咳嗽痰多病证。 但二者一宣一降,作用有别。不同点:紫 菀长于化痰,作用平和, 寒热痰咳均可。款冬花长于止咳,多种咳嗽均可, 以寒咳更优。紫菀、款冬花相鉴别一样点:润肺化痰止咳多种咳喘有痰之证。凡咳嗽无论新久,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皆可用之。均宜蜜炙以增强润肺止咳成效。 甘寒,药力较缓;桑白皮 泻肺中炽热小儿肺热咳喘多用。 偏治皮水、风水等阳水实证。 辛苦大寒,药力峻猛;葶苈子 泻肺中痰水痰涎壅盛喘满不得卧。 兼治臌胀、胸腹积水。
20、桑白皮与葶苈子相鉴别:一样点: 皆为泻肺行水之品。 均能: 1.泻肺平喘肺热、痰饮咳喘之实证。 2.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之实证。龙骨1.镇惊安神心神不宁,心悸失眠; 痰热内盛,惊痫癫狂。 为重镇安神要药,各种神志失常均可2. 平肝潜阳肝阳眩晕。3.收敛固涩滑脱诸证。 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肾气不固 崩漏、带下冲任、带脉不固 自汗、盗汗表虚不固 湿疮痒疹及疮疡久溃不敛。龙骨与磁石磁石1.镇惊安神心神不宁,惊悸癫痫。2.平肝潜阳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兼能益肾补阴,对于肝阳上亢之证,可达标本兼顾之目的。3.聪耳明目肝肾亏虚,目暗耳聋。4.纳气定喘肾不纳气,动则喘甚。偏肾阴虚者尤宜酸枣仁、柏子仁相鉴别:
21、均善养心安神心神不宁的虚证。酸枣仁又能益肝血,安神力强。 味酸能敛汗、生津。柏子仁质润多脂,又能润肠通便。不同点: 甘涩而平,又归心经。龙骨 重镇安神力强,收敛固涩力优; 外用有收湿敛疮生肌之效。味咸微寒。牡蛎平肝潜阳成效显著;又能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龙骨与牡蛎相鉴别:皆归肝肾经,临床常相须为用,均能: 镇惊安神心神不宁,惊悸失眠; 平肝潜阳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收敛固涩正虚不固,滑脱不禁。不同点: 味甘微寒,清热之力较强。钩藤小儿急惊风多用,为肝风内动常用药。又清肝热肝火上攻,头痛眩晕。 甘润不烈,作用平和,为止眩晕良药。天麻肝风内动,寒热虚实皆可配用。 又能祛外风,通经络。天麻与钩藤钩藤
22、与天麻相鉴别: 皆归肝经,常相须为用。均能: 平抑肝阳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息风止痉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同点:亦常用治热毒发斑。羚羊角又善平肝潜阳肝阳上亢;清肝明目肝火上炎。 亦常用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牛黄 痰热蒙蔽心窍; 又清热化痰开窍热入心包。羚羊角与牛黄相鉴别:皆属常用的名贵中药。 两者皆性寒,归心肝经。 均能息风止痉,清热解毒 热极生风、小儿惊风等证。全蝎、蜈蚣与地龙不同之处在于:全蝎 性平,作用较缓。蜈蚣 性温,作用较猛。皆为虫类药,味辛,性善走窜,归肝经。均能: 小儿急慢惊风;1.息风止痉中风口眼喎斜; 破伤风等痉挛抽搐。 为治痉挛抽搐之要药2.攻毒散结疮疡肿毒,瘰疬结核;3.通
23、络止痛风湿顽痹,筋脉拘挛; 顽固性偏正头痛等。且二者皆有毒,用量不宜过大。血虚生风者慎用,孕妇忌用。热结膀胱,小便不利等。近年用治原发性高血压、腮腺炎、丹毒、及精神病等,均有一定疗效。地龙1. 息风止痉热极生风与盐化水; 清热定惊高热惊痫,狂热癫痫。2. 通络中风后遗,半身不遂痹证热痹尤宜。肺热哮喘。 为温开之品,偏治寒闭。麝香 开窍力极强,为醒脑回苏之要药。 又能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为凉开之品,热闭尤宜。冰片 开窍力缓。 又能清热止痛,为五官科常用药。麝香、冰片:皆味辛气香走窜,均能: 开窍醒神窍闭神昏寒热均可 消肿止痛疮疡肿毒,咽喉肿痛 。牛黄1.凉肝息风止痉: 温热病之热极动风证;
24、小儿惊风之壮热惊厥; 痰蒙清窍之癫痫发作。2.清心化痰开窍: 温病热入心包之高热神昏; 痰热蒙蔽心窍之神昏痰鸣。3.清热解毒: 咽喉肿痛,痈疽疔毒。石菖蒲 牛黄石菖蒲1.开窍醒神痰蒙清窍,神志昏迷。2.化湿和胃湿阻中焦及噤口痢。3.宁神益志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不同点:* 补气之力强,善大补元气;* 人参能补心肾脾肺之气,安神益智;* 为治疗虚劳内伤第一要药。* 补气之力较弱,长于升阳举陷;* 黄芪补脾肺为主,为补气升阳要药;* 又能固表、利尿、托毒、行滞。人参与黄芪相鉴别:* 皆味甘性微温,均能:* 补脾益肺肺脾气虚弱证;* 益气生血气血缺乏证;* 益气摄血气虚不能摄血;* 益气生津气津两
25、伤证。* 味甘,长于补脾,燥性较弱;* 白术 补脾益缺乏,脾弱虚证多用;* 又能利尿、止汗、安胎。* 味辛,长于运脾,燥性较强;* 苍术 运脾泻有余,湿盛实证多用;* 又能祛风湿、发汗、明目。白术与苍术相鉴别:* 皆味苦性温,主归脾胃经,均能:* 燥湿健脾脾虚湿盛,泄泻、 水肿、带下、痰饮等证, 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淫羊藿辛甘温,补肾壮阳之力较强;* 可用治中风偏枯,肢体麻木;* 又有祛痰止咳之功。 * 巴戟天甘辛微温,补肾助阳之力较逊;* 兼能益精血,用于精血亏虚之证。* 仙茅辛热有毒,散寒燥湿之力较强。* 善补命门之火,用于阳痿早泄等证。巴戟天、淫羊藿与仙茅鉴别:* 味辛性温热,归
26、肾肝经,均能:* 补肾阳肾阳缺乏,阳痿尿频;* 祛风湿,强筋骨风寒湿痹,肾虚骨痿。* 三者常相须为用。* 甘味为主,补益、安胎之力较强;* 杜仲 为肾虚腰痛要药,肾虚阳痿多用。* 又降血压高血压病,兼肾虚者尤宜。* 味兼苦辛,补益、安胎之力较弱; * 续断 善行血脉,疗伤续折,为伤科常用药;* 并能止血肝肾缺乏,崩漏、胎漏。杜仲续断鉴别:皆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均能:1.补肝肾,强筋骨:* 肝肾缺乏,腰痛脚弱;* 痹证日久,累及肝肾。2.安胎肝肾亏虚,胎动不安及滑胎。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助阳力强,偏于温补肾阳;* 补骨脂 对肾阳虚久泻疗效较好;* 又能补肾强腰,纳气平喘。* 助阳力弱
27、,偏温脾固精缩尿;* 益智仁 中焦虚寒之泄泻也常用;* 长于温脾开胃摄唾。补骨脂、益智仁相鉴别皆味辛性温,归脾肾经,均能:* 温肾固精缩尿肾阳缺乏,遗精尿频;* 补肾温脾止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辛甘性平,不温不燥,* 菟丝子 又能益阴,为平补阴阳之品。* 并能温脾止泻,安胎。* 甘温不燥,* 沙苑子 平补肝肾以收涩见长;* 固精缩尿止带多用。菟丝子 沙苑子相鉴别 皆味甘,归肝肾经,均能:* 1.补肾助阳肾虚腰痛,阳痿不孕;* 2.固精缩尿遗精尿频,白带过多;* 3.养肝明目肝肾缺乏,目暗昏花。* 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温补力强,峻补肺肾之气,* 蛤
28、蚧 善纳气定喘,为肺肾虚喘要药;* 又能益精血。* 温补力弱;* 核桃仁 多用于肾虚腰痛如折者;* 又兼润肠通便。* 冬虫夏草为平补肺肾之品,* 兼止血化痰,劳嗽痰血多用。 蛤蚧 核桃仁 冬虫夏草一样点:* 三者皆归肺、肾经,均能:* 补肾助阳肾阳虚衰,阳痿遗精* 温肺纳气定喘肺肾两虚,肾不 纳气之咳喘证,常相须配伍。山茱萸的药性成效主治,及与五味子、熟地之比拟。 山茱萸1. 补益肝肾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肾阳亏虚,腰酸阳痿。 既能补阴,又能补阳,为补益肝肾要药,平补阴阳佳品。肾虚不固,遗精遗尿2. 收敛固涩崩漏下血,月经过多。大汗不止,体虚欲脱。为固精止遗要药熟地1. 补血血虚诸证为补血要药。
29、补血而主静,血虚兼有出血倾向者最宜。2. 滋阴填精益髓肝肾阴虚证。为滋补肝肾阴精的代表药五味子 肺虚久咳敛肺气; 肺肾虚喘滋肾阴;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气虚及热伤气阴证。 既能补元气,又能补肺脾心肾之气 生津津伤口渴及消渴。 3、宁心安神心悸,失眠,多梦。白芍与赤芍相鉴别:* 白芍:为栽培品,补血养阴,阴血虚者多用* 又能柔肝缓急止痛,敛阴止汗。* 赤芍:为野生品,凉血活血散瘀,* 血热证及瘀血证为宜。* 故成无己指出: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鲜地黄、生地黄与熟地黄的鉴别:皆味甘,均能:养阴生津阴虚津亏诸证。鲜地黄大寒,滋阴较弱,长于凉血生津 血热邪盛,阴虚津亏多用。生地黄寒润,凉
30、血之力稍逊,长于养阴 血热阴伤及阴虚发热证较宜。熟地黄性温,长于补血滋阴,填精益髓。 善治真阴缺乏,精华亏虚之证。 当归与白芍相鉴别:* 皆为常用的补血药,均能:* 补血调经血虚面色萎黄,月经不调等证,二者常相须为用。当归:甘辛性温,补血活血,兼能散寒,为补血要药和妇科调经要药。又能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白芍:苦酸甘微寒,善于养血敛阴,血虚及阴虚有热者最宜。又能柔肝平肝,缓急止痛,敛阴止汗。* 不同点:* 微寒,滋腻之性较小。* 麦冬 滋阴润燥清热之力较弱,* 又能养心阴安神心阴虚证。 大寒,滋腻之性较大。* 天冬 滋阴润燥清火力量较强。* 又能滋肾阴降火肾阴虚证。麦冬 天冬皆味甘苦,性寒凉,均
31、能:* 1.养阴生津:热病伤津口渴及消渴;* 2.润肺止咳:阴虚肺燥,干咳少痰;* 3.润肠通便:热病伤津,肠燥便秘。 五味子甘温,又能滋肾固精, 益气生津及宁心安神。乌 梅涩平,又能安蛔止痛, 生津止渴。五味子、乌梅相鉴别: 皆味酸,均能: 敛肺止咳肺虚久咳; 涩肠止泻久泻不止。不同点: 甘寒,长于滋肾阴。 龟甲益肾健骨肾虚骨痿,囟门不合; 养血补心阴血亏虚,惊悸失眠; 甘咸而寒,长于清虚热。鳖甲 为治阴虚发热要药。 又软坚散结癥瘕积聚。龟甲、鳖甲相鉴别均为动物甲壳入药,均能:滋阴潜阳阴虚阳亢,头晕目眩;热病伤阴,虚风内动;退 虚 热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常相须为用。入汤剂均宜砂炒醋淬后先煎。桑螵蛸与海螵蛸鉴别:皆以螵蛸命名,同归肝肾经,均能:固精缩尿止带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白带过多。但二者来源不同,功用有别:咸涩微温;固涩力强,遗精带下多用;海螵蛸收敛止血崩漏,便血。 制酸止痛胃痛吐酸。 收湿敛疮湿疮,湿疹。 甘咸性平,桑螵蛸尤宜于肾阳虚衰遗尿尿频。又补肾助阳肾虚阳痿。不同点:莲子偏于补脾而补力较强;又养心安神虚烦、心悸、失眠。芡实偏于补肾而补力较弱;又除湿止带为治疗带下之佳品。莲子、芡实相鉴别皆为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均甘涩性平,归脾肾经,都能:1.益肾固精肾虚不固,遗精遗尿;2.补脾止泻脾虚久泻,食欲不振;3.止带脾虚或脾肾两虚,带下不止。二者常相须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