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关后勤服务监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关后勤服务监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关后勤服务监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构建服务监管体系是机关后勤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机关后勤服务监管工作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政府职能深入转变以及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密切相关。*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走过40年风雨,历经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体制分离、机制转换等改革进程,机关后勤服务实现了从“自管后勤、自办服务”到“规范管理、购买服务”的转变。目前,*市、区两级党政机关在物业、餐饮、会务、公务用车、总机通信等后勤服务领域,市场化购买率达*%以上。按照“谁购买、谁监管、谁负责”的要求,必须构建完备的机关后勤服务监管体系,指导各级党政机关履行后勤服务监管第一责任人责任。构建机关后勤服务
2、监管体系是推进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推进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推进集中统一管理和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上下功夫。服务监管是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职能,构建机关后勤服务监管体系必须配套完善制度和标准,规范引进社会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有序市场竞争,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建立科学的监管工作机制,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构建机关后勤服务监管体系是落实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机关后勤服务是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之一,2022年*市财政局印发*市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要求市、区各部门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规范开展政府购买服务
3、;要求购买主体加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按规定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编报绩效目标,加强合同履约期间的绩效监控,定期对所购服务实施情况开展绩效评价。构建机关后勤服务监管体系,规范机关后勤服务购买行为,开展后勤服务项目审核,加强后勤服务合同履约监管,组织后勤服务质量考核评价,正是机关后勤服务落实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一、成效与经验*市机关事务部门高度重视机关后勤服务监管工作,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和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奠定了*机关后勤服务监管体系建设的基础,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服务监管共识基本形成。2006年召开的第七次*市区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联席会议提出,推进
4、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加强服务质量监管,必须站在实现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高度,增强对后勤服务监管重要性的认识,尤其要加快法治建设,抓紧制定科学的服务监管指标体系,在建立机关后勤服务监管的法规制度、制定标准体系、完善操作办法上狠下功夫。自此,全市各级机关事务部门和广大机关事务工作者,迅速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努力开创机关后勤服务监管工作新局面。逐步形成的工作思路和制度机制得到广泛认同,并上升为规范性文件条文,即在2017年3月施行的*市机关事务管理办法中独立设置“服务管理”章节,明确服务监管工作相关要求。当前,全市各级机关事务部门和各社会服务机构均能各负其责,认真履行服务监管工作职责。服务监管职能
5、不断清晰。职能清晰的特征一般以设立专门性机构为最终体现。2005年,*市级机关事事务部门设立接待科(服务质量监管科),赋予服务监管工作职责;2009年,改为设立节能与服务监管科;2013年单列服务监管科(后勤改革指导科),专职履行机关后勤服务监管工作职责;各区相应成立专门部门或设置专门岗位,负责开展机关后勤服务监管工作。为机关提供后勤服务的各类机构不断增强质量监管意识,普遍设置服务监管、品质管控等专业部门,同步加强内部服务监管工作。服务监管职能在机关事务部门不同层级、多个领域逐步清晰、不断强化。服务监管制度和标准建设初显成效。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市机关后勤服务监管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制定出台关于
6、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服务质量管理和监督考核评价、合同备案管理等系列制度规范。近几年,按照国管局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后勤服务标准化建设,编制公布有关物业服务、餐饮服务、公务用车服务、会议服务、保洁服务、绿化服务、疫情防控以及机关物业费支出定额等系列标准,其中4项标准被列为*市地方标准。机关后勤服务各承接主体均相应制定各项工作操作规范。较为完备的制度和标准,为深入开展机关后勤服务监管,提升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服务监管工作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市机关事务部门致力于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监管工作体制机制,确保各项制度、标准和措施落实落地。在职责划分方面,明确市级机关事务部门负责监管市级
7、机关后勤服务工作并指导区级有关工作;市级机关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后勤服务工作进行监管;机关后勤服务机构负责对承接的后勤服务工作进行日常监管,从而形成统分结合、三位一体、各负其责的监管体制。在监管方式上,采取制度标准输出、项目审核、合同备案、第三方测评等方式,实现对后勤服务项目实施情况的掌控。在集中办公点设立大楼管委会,联合开展服务监管,充分发挥机关事务管理先进创评和机关事务工作协会平台作用,组织学习交流,提高机关后勤服务监管工作整体水平。二、存在的短板对标新时代机关事务发展要求,*机关后勤服务监管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进一步夯实提高。机关后勤服务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
8、改革后需要配套完善的制度体系。目前,在机关后勤服务项目、内容方面还缺少完整的指导性目录;相关项目前置审核还缺少标准化流程。机关后勤服务标准还不够全面系统,且多数为部门标准,层级不高、效力不强。项目定额标准有待完善。目前,*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项目中,仅有市级机关物业服务有统一的定额标准和支出范围,其他项目均还未确定,各区机关后勤服务项目也大都未形成统一的定额标准和支出范围。信息赋能有待进一步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是提升机关后勤服务监管能力的重要手段。*市机关后勤服务监管信息化工作部分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治理效能仍需进一步提升。协同监管能力有待提升。机关后勤服务
9、监管工作牵涉面广,不仅需要财政、政府采购、市场监管、卫生健康、消防安全等部门协同作战,也需要社会相关专业机构整体联动,以及后勤服务承接单位自身内部发力,构成运转高效的统一体系。目前,*市机关后勤服务监管工作尚未形成整体合力。考核评价体系及其结果应用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是机关后勤服务监管的守门员,评价结果在奖优惩劣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激励作用。目前,*市市级机关已通过引进社会专业评估机构作为“外脑”,建立相对公正、科学、合理的服务满意度评价体系,但评估结果对于下一年度机关后勤服务合同签订的作用并未完全发挥。服务监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监管工作队伍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服务监管工作
10、质量。调研发现,*市市级机关后勤管理部门监管人员配备普遍较少,人员变动较为频繁,专业能力相对不足,相关培训机制还不够完善。三、建设建议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机关事务工作“十四五”规划要求,*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深化后勤服务改革,合理配置机关服务资产、资金、资源,紧扣基础规划统一、信息赋能应用、队伍能力提升、协同监管增效,以及考核评价科学等核心问题,加强顶层设计,理顺体制机制,创新服务监管模式,为实现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建设形成日臻完善的制度标准体系。明确机关后勤服务项目和内容,制定出台项目指导目录、规范项目和内容术语。研究
11、确定服务项目定额标准,形成动态调整机制。完善采购目录,通过广泛调研和分析研判,将通用后勤服务项目纳入政府服务购买目录,推动项目采购规范化。完善机关购买后勤服务管理办法,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后勤服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动相关法规条文的适应性调整。完善服务标准体系,按照纲、目、科思路分类、分层,形成涵盖机关后勤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标准规范以及具体工作的操作规范,着力推动相关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不断提升标准的层级和效力。建设形成功能健全的服务监管体制。构建机关后勤服务四级监管体制,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压实市(区)机关事务部门、市(区)级机关部门、专业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等各自的监管责任。进一
12、步细化市(区)级机关事务部门职责,强化主管本级、指导下级的监管工作力度。增强购买主体开展服务监管的主动性、积极性,借助平台交流,不断提升独立开展服务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后勤服务机构等承接主体自主监管意识,增强承接主体开展日常内部监管的成效。强化协同监管力度,会同市场监管、卫生健康、消防安全等专业部门以及专业咨询机构,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服务监管的专业水平,形成主管部门综合监管、购买主体具体监管、承接主体日常监管、专业机构协同监管的服务监管格局。建设形成科学高效的服务监管机制。完善工作流程,发挥平台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进服务监管工作制度、标准落实,确保服务监管工作实效。完善后勤服务监管
13、指导机制,以市(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为主体,通过后勤服务监管法规、制度、标准输出,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指导本级机关部门规范开展后勤服务监管工作。建立后勤服务项目审核机制,会同财政部门对后勤服务项目、内容、配置标准等进行审核,为经费预算的科学性提供依据。完善后勤服务监管协作机制,协调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消防、社会专业机构等力量参与服务监管专项工作,在集中办公点设立联合管理委员会,建章立制,形成机关后勤服务监管工作合力。完善监管工作交流机制,以评选先进为牵引,以工作协会为平台,开展学习研讨和经验交流,推进监管工作水平整体提高。建设形成完善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质量综合考核评价
14、办法框架内,制定指引性服务绩效考核细则和考核指标体系,推行日常考核、专项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根据承接主体自我评价、购买主体过程考核以及第三方满意度评估得分,全方位评价机关后勤服务质量。鼓励市级和区级政府机关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微调,为差异化考核提供“指挥棒”。创新考核结果呈现形式,以考核分数、进步指数等结果全方位展示社会服务机构工作绩效,提升评价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强化考核评价结果应用,尝试建立“负面通报”制度,对年度综合考评成绩最后5%或考核等次不合格的服务单位进行通报,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形成差异化激励态势。提高机关后勤服务监管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依托“智慧机管局网通
15、办”和“*后勤”APP等应用,完善“服务监管”模块功能,理顺机关后勤服务监管流程。推动机关后勤服务项目线上审核和后勤服务合同线上备案工作,提升服务监管效率和功能。重视数据库建设,尝试建设并完善全市机关后勤服务机构数据库、第三方满意度测评数据库和绩效考评数据库等,推动市、区两级数据库共建共享,实现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日常监管、考核评价、意见征求等线上办理,提升机关后勤服务的全过程监管效率和水平。深化对机关后勤服务监管工作的认识。设立服务监管工作岗位,具备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立服务监管内设机构,明确职责,配齐配强工作人员。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专业培训以及参观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不断提升服务监管人才队伍专业能力和技能。引入社会化专业力量,发挥其在食品安全、满意度测评,以及设备设施维护、消防安全检测等领域的专业优势,助推机关后勤服务监管业务建设,不断夯实机关后勤服务监管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