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篇)2023年廉政专题党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篇)2023年廉政专题党课讲稿.docx(7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2篇)2023年廉政专题党课讲稿【目录】2023年廉政党课讲稿3010字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廉洁自律防线2023年第一季度专题党课讲稿3940字文: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023年专题党课讲稿3000字范文:读二十大报告道乡村振兴战略2023年第一季度专题党课讲稿2510字文: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2023年第一季度专题党课讲稿9300字文: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主题)2023年专题党课讲稿7100字文:科学理解、准确把握“六个坚持”的深刻内涵2023年廉政党课讲稿4230字文:做一名忠诚、为民、自律的合格党员专题党课讲稿:推进新时代廉
2、洁文化建设2023年党课讲稿:强化政治机关意识走好笫一方阵2023年党课讲稿: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2023年喜迎二十大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专题党课讲稿:强信念、树正气、践宗旨,努力做守纪律和规矩的新时代合格党员2023年廉政党课讲稿3010字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同志们:根据上级统一要求,今天由我在这里给我们全局党员干部上一堂廉政方面的党课。党风廉政教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我们仍然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而三地在大家耳边说,就是为了让大家不犯错误,防患于未然。下面,我就对于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讲几点建议。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意义。反对腐败、建设廉洁
3、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它关系着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把党风廉政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
4、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出了全面具体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反腐败斗争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决不姑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以“永远吹冲锋号”的坚定执着,忠诚履职尽责、敢于善于斗争,担负起新时代党和人
5、民赋予的光荣使命。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二、加强作风建设,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病,重典治乱;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随后,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坚持政治学习常态化,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掌握政治理论、提高政治觉悟,要按照讲政治、讲规矩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努力在工作中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切实做到知行合一。一要强化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各项
6、决策部署,时刻做到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定坚决。结合实际工作,真正做到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二要锤炼党性修养。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政治上着眼、从政治上审视,坚决把讲政治贯穿党性锻炼全过程。政治忠诚是政治修养之魂,提纯政治忠诚,根本标准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参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通过规范政治生活进行个人政治体检和党性修炼,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筑牢拒腐防变的政治根基。三要严格纪律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纪律规定也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两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
7、条例,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我们要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绷紧纪律之弦,形成对纪律规矩应有的敏畏感,充分发挥纪律规矩的预防和警示作用。四要重视家风建设。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把家风建设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推动党员干部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努力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三、明确目标任务,确保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健全
8、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实现政治生态持久的风清气正。一要定准“位”,牢固树立从严治党政治定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与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习贯彻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严格执行各级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继续深化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层次,丰富教育内容,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队伍。二要理清“管”,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理清职责,梳理
9、责任落实清单,做到定岗、定责、定人。理清工作要点,制定年度和阶段性工作要点,做到“七个清”:目标清、任务清、思路清、措施清、分工清、时限清、要求清。理清风险点,结合工作岗位,定期梳理廉政风险点,分管领导教育管理好身边人,在履行公权职责过程中,遵法守规,同时抓好制度的落实,要做到提前预防。理清结合点,坚持“四同”: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全局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三要追求“更筑实筑牢拒腐防变自我防线。思想境界要更高。要坚持真正的学懂、弄通、做实,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把握,谋划落实二十大报告“加快构
10、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自觉把自己摆进去,学深悟透笃行,把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党性心性、忠诚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和实际行动。工作纪律要更严。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营造严守纪律、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要改作风、提效率、优服务,以依法依规办事促高效廉洁履职,切实做到履职尽责、树立我们审批队伍的新风正气。防腐意识要更牢。要丰富廉政警示教育方式方法,通过案件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实地参观廉政教育馆等形式,开展干部职工警示教育精准运用“第一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开展经常性的干部提醒和关心关爱谈话,及时发现并纠正干部在廉洁履职、作风建设等方面出
11、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增强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防止干部踩“地雷”、掉陷阱,提升干部拒腐防变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四要强化“责”,从严落实反腐倡廉责任机制。主体责任要落实。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统筹部署、积极谋划,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不断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深化党员教育管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建设。分级责任要压实。要实施层级负责制,层层抓落实,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定期研究、部署、检查和报告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支部和科室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既
12、要干出好的工作业绩,又要带出好的队伍、好的风气。新时代新征程,全体党员牢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对党的信仰不动摇,严守党的纪律不越轨,以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良好作风,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勇毅前行。2023年第一季度专题党课讲稿3940字文: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六个必须坚持”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
13、方法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的“五个牢牢把握”之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六个必须坚持”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就是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
14、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原理,确立了自信自立、守正创新、胸怀天下的基本观点。首先,自信自立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历史主体性的揭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强调“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主体性和阶级自觉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自信自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马克思主
15、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其次,守正创新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一方面,守正就是要坚守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性东西,坚守符合人民利益和要求的东西;另一方面,创新就是要扬弃那些不适合甚至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就是要创造出前人所没有过的东西。遵循这一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再次,胸怀天下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从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规律性,强调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性,强调无产阶级国际主
16、义,不但要求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还要求无产阶级要解放全人类。正是因为坚持这一理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问题意识和普遍联系的方法。首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提出问题、解释问题,关键是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17、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其次,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方法。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正因如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
18、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二、“六个必须坚持”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历史经验展现出的世界观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百年奋斗在坚持理论创新中结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坚持理论创新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百余年来,我们党一直强调人民立场、群众观点。维护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群众当作党的力量之源,从党诞生之日起,这一庄严宣誓就已镌刻在鲜艳的党旗上。毛泽东同志说过,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群
19、众观的重大创新。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Q百余年来,我们党一直强调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同志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自信自立。百余年来,我们
20、党一直强调胸怀天下。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时,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表达了新生社会主义国家推进人类进步事业的愿望。改革开放后,在我国经济发展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邓小平同志指出:“衡量我们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使我们自己发展起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且要能够随着自己的发展,对人类做更多的贡献。”在这些理念的基础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胸怀天下,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既立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百余年来,我们党一直
21、强调处理问题要有系统性、整体性。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从系统观念出发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建设应把握的重要关系。”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系统观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进行战略谋划时提出的,是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三、“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党的二十大报告从16个方面总结概括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
22、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又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彰显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人民至上是新时代十年人民观、群众观丰富发展的必然结果。新时代的十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观、群众观丰富发展的十年。从2012年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到2018年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从2020年提出“我们要坚持人民
23、至上、生命至上,呵护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到2021年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断不断发展,形成了人民至上的理念。胸怀天下是新时代十年我们党对世界格局、对人类发展规律深化认识的结晶。从2014年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到2018年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再到2022年提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提出的这些重要论断,形成了胸怀天下的基本观点。问题导向是新时代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解决问
24、题的理论成果。谈到全面深化改革时,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繁重,同时要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重大问题。谈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时,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正是这些重要论断的不断丰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导向这一重要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
25、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完成党面临的中心任务的制胜法宝。“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这一科学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立场情怀、民族自信自尊、守正创新的勇气、强烈的问题意识、全面系统的观念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我们要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2023年专题党课讲稿3000字范文:读二十大报告道乡村振兴战略同志们:10月16日上午,党的二十大在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对过
26、去的十年进行了系统深入全面的总结,对未来中国五年、十年乃至2025年提出了新目标、新战略、新举措。全民聚焦,举国关注。目前,全行业都在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研读党的大政方针和中国发展走势。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需要怎么做、需要做什么,则是在座大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今天,我结合个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重点剖析二十大报告中,有关“乡村振兴”的重大趋势,和大家交流讨论。一、脱贫攻坚战。报告中指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
27、”,有“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主要分三层:一是(巩固脱贫)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二是(推进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是(加快现代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攻坚战“首当其冲”。首先,我们在思想上要再提升。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基本民生要求。要深刻领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大意义,务必进一步提高站位、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做好年度收尾等各项工作。其次,我们在重点上要再聚焦。要突出重点,围绕省、市、区部署要求,加强工作指导,层层压实责任。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攻坚措施,举一反三,全力做好
28、问题整改工作。最后,我们在责任上要再压实。要抓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驻村第一书记示范带头作用,大力补齐村集体经济短板,凝聚攻坚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二、农业强国。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其中有这些关键词:压舱石、有饭吃,才有底气、五大振兴、在科技上,更要自立自强,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29、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关键性贡献,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全面增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拓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食品加工成为第一支柱产业;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加快农业强国首先要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切实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目标任务、产业重点,推动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其次,乡村振兴是巩固
30、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后半篇”文章,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对脱贫户特别是易返贫致贫人口的动态监测,确保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把产业振兴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产业主导,做到因地制宜,切实发挥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产业联盟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最后要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加快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吸引各类人才投身广大农村。三、粮食安全。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时间上,年年
31、要抓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短板。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能落下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保障粮食安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严格实行耕地保护,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
32、如果说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是消除乡村绝对贫困人口、保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是消除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保障整体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如何村人学,决定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和水平,进而影响中国整体现代化进程和成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做好粮食这篇大文章,把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乡村产业发展不能忘了农业和粮食产业。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报告指出: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
33、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相当一部分脱贫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一些边缘户本来就晃晃悠悠,稍遇到点风险变故马上就可能致贫,下一步,脱贫地区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重,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绝不能出现这边宣布全面脱贫,那边又出现规模性返贫。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要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
34、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不能靠发钱养人,防止陷入福利陷阱、政策养懒汉。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要做好兜底保障,及时纳入现有社保体系,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要补上脱贫地区技术短板和产业升级。要强化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社会管理,确保脱贫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一是持续常态化监测。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二是产业帮扶。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三是要坚持完善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把巩固
35、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同志们,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有序展开,我们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具体工作中,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乡村振兴村干部,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2023年第一季度专题党课讲稿2510字文: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党的二十大是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将明确宣示党
36、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开好这次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十年,党面临形势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特别是从十九大到二十大,这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
37、史交汇期,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十年砥砺奋进,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
38、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十年砥砺奋进,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
39、提供了中国方案,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坚定志不改、道不变的决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十年砥砺奋进,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这十年,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钾足一股劲,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
40、奋斗的力量。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前行。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41、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体现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心声的重大政治判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走过百年光辉历程的中国共产党正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
42、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Q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瞩望,大会科学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全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从战略全局上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规划和部署,指引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心中装着
43、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新的伟大征程上,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挑战如何严峻,我们都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守初心使命,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全力办好自己的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阵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44、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迹。2023年第一季度专题党课讲稿9300字文: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主题)一、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演变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很长,向前可追溯至清朝末年。当时多少志士仁人期望能够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他们纷纷尝试实业救国、科技救国和教育救国,但在整个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这些理想很难变为现实。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我们党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才走上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
45、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步骤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通过国民经济翻番地增长,第一步,到1990年,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部署,作出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从二0二0年到二0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0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
46、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今天我们谈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历史方位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正处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再到党的二十大,中央部署、压茬推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2021年7月1日,7万多人齐聚天安门广场,共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全
47、面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四个时期的伟大成就,并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四组关键词提炼概括了百年党史中四个时期的伟大成就: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
48、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二)党的二十大报告起草过程及总体框架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党的二十大文件起草组。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同志担任副组长,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参加。按照党中央部署,54个单位承担重点课题调研任务,围绕26个专题开展调研,形成80份调研报告,共计132.7万字。同时,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人民群众广泛响应、积极参与下,共收
49、集各类意见建议留言超过854.2万条、2.9亿字,最后整理出具有建设性、代表性的意见建议1675条。党的二十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初步形成后,中央办公厅向各地区各部门发出通知,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在党内一定范围组织讨论、征求意见,并通过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在充分听取党内党外意见之后,报告稿提交至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审议。如何起草好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框架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起草报告有五个必须全面把握和深入思考的新的历史特点,即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四点要求,即把握历史方位、聚焦战略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增强斗争精神。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必须有一个统摄全局的主题,向党内外、国内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