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诸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1-2015年)诸暨市发展和改革局-O年二月一、现实基础和发展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工(一)现实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1(二)发展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5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7(一)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N(二)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9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错误!未定义书签。口(一)提升壮大六大工业主导产业.错误!未定义书签。4(二)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错误!未定义书签。船(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错误!未定义书签。0(四)做大做强现代建筑业错误!未定义书签。外四、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推进全域城市
2、化.一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强化主体功能区引导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优化全市域空间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构建“一主一副五组团”城镇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推进新农村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并五、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提高综合承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构筑综合交通网络(二)完善水利水务设施 (三)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四)打造智慧信息网络 (五)增强防灾减灾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约错误!未定义书签。年错误!未定义书签。总错误!未定义书签。总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强化科教和人才支撑,建设创新型城市.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二)加快建设人才强市(三)率先实现教育现
3、代化错误!未定义书签。由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量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营造绿色宜居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三)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四)强化生态安全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相错误!未定义书签。40八、加强文化名城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错误!未定义书签。并(一)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4错误!未定义书签。经错误!未定义书签。4S(三)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九、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错误!未定义书签。44(一)创新转型升级体制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44(二
4、)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错误!未定义书签。45(三)推进社会体制改革错误!未定义书签。46(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错误!未定义书签。4?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实现开放发展新突破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转变内外贸发展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48(二)提高招商引资水平错误!未定义书签。49(三)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错误!未定义书签。&0十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和谐幸福诸暨.错误!未定义书签。舁(一)大力促进就业创业错误!未定义书签。轩(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错误!未定义书签。4(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L(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二
5、、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建立发展规划编制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町(二)制定规划年度实施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正(三)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丘(四)健全规划考核监督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星)诸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简称纲要),根据中共诸暨市委关于制定诸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十二五”期间诸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编制和实施各类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全市推动科学发展
6、、建设幸福诸暨的共同行动纲领。一、现实基础和发展背景(一)现实基础“十一五”时期是诸暨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一切”的执政理念,按照“一切为了发展,发展为了民生”的要求,大力实施经济立市、文化强市战略,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克难攻坚、化危为机,全力保增长促转型、保民生促和谐,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实现了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局面。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24.99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621.52亿元,年均增长11.6%;2010年人均GDP达到58300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地区)发
7、展水平;财政总收入达到65.51亿元,年均增长19.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7.33亿元,年均增长2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73.94亿元,年均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413元,年均增长12.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4549元,年均增长12.3%o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13位。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以袜业、珍珠、铜加工及新型材料、纺织服装、机电装备制造、环保新能源六大工业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主要内容的“6+2”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由2005年的7.5:62.1:30.4优化为2010年的6.0:58.9:3
8、5.Io产业功能布局调整优化,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增国家级品牌90余只,涌现中国企业500强3家、中国服务业500强4家。建筑产业综合实力增强,排位升至全省第4位。社会民生全面改善。公共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年均增长23%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事业加快发展,保障弱势群体工作成效明显。20062010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达6.02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0.0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7.5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6.44%o文化强市建设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成
9、功创建省卫生强市、体育强市、示范文明城市,获中国书法之乡、浙江省文化名城等称号,“学在诸暨”进一步打响。“枫桥经验”创新发展,连续五年获得省平安县市称号,被列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县市。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旧城核心区改造、城西工业新城、城东中心区块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8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1.7%o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累计投入HL95亿元,西施故里旅游区、诸永高速、诸安公路、五纹岭隧道、新火车站、城市二环线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竣工启用,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新农村建设投入加大,五年累计投入14.62亿元,创成绍兴市级以上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67个,
10、店口、大唐、枫桥、牌头和次坞等镇被列入省级中心镇,陈璜等山区镇乡帮扶取得积极成效。生态建设卓有成效。2006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4.4%和34.9吼浦阳江“碧水工程”、白塔湖湿地、东白山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扎实推进;产业基地和产业区域生态化改造有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明显,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项目加快实施。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省首批生态县市和森林城市称号。改革开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上市工作成效显著,5家企业成功上市。率先在全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
11、网,首创排污权、珍珠仓单作为抵押物的贷款模式,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县市称号。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有效实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五年自营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55.0亿美元,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0.5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三外经济连续多年跻身全省十强。接轨大上海、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专栏1“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序号指标名称“十一五”纲要目标“十一五”完成情况2010年目标规划年均目标(%)2010年实绩年均增速(%)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可比价)57212621.5211.62人均GDP(元)(可比价)53210583003
12、财政总收入(亿元)501365.5119.24地方财政收入(亿元)26.11337.332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五年合计)1033.312105713.56工业投资(亿元,五年合计)624.11067512.67自营出口总额(亿美元,五年合计)120.22015525.08实到外资(亿美元,五年合计)12.71010.5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53.815165.3517.21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5.335.11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01.8712城市化率(%)6261.71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倍)2.212.1614城镇登记失
13、业率(%)4.83.0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494873141312.0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131171454912.3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596.44一18人口自然增长率(0)一3.51.519单位GDP综合能耗(吨标煤/万元)0.74(0.69)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吨)6724.26036二氧化硫(吨)8962.68245注:括号内的数据为2009年实绩。总体看,过去的五年是诸暨历史上发展最好、发展最快的五年之一,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一是坚持经济立市,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标
14、本兼治、保稳促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确保诸暨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二是坚持企业为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首创精神,将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和市场机制作为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抓大和育小相结合、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并举,善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推动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考验。三是坚持文化强市战略,把文化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弘扬新时期争先创强的优秀人文精神,倡导敢闯敢冒的人文品质,全面繁荣文化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四是坚持富民
15、惠民理念,一切为了发展,发展为了民生,致力形成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共识,不断改善民生保障,真正使发展见实效、群众得实惠。五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推动城市和农村,经济和社会、产业和生态统筹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人口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保障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背景从国际看,和平和发展的主基调不会改变,但世界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正发生重大变化,对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启动的期望不可过于乐观,国际经济发展中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是美国等工业化国家“再工业化”趋势明显,纠正世界经济失衡、外部市场的波动调整、全球金融体系改革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对外向型的诸暨经济影响较大
16、;二是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出现新变化,产业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速度加快,这对诸暨产业升级调整既是机遇亦是挑战;三是新一轮以绿色科技为动力的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导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诸暨有希望依托自身产业优势,培育绿色环保、高端机电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产业转型。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由于“两难”问题凸显,国家战略正发生重大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成为未来发展主线。这对诸暨转变发展方式既形成倒逼机制,也将为诸暨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扩大国内市场提供重大机遇。一是国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导向,有利于倒逼诸暨经
17、济加快转型升级发展。二是我国将处在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期。沿海产业和区域结构加快调整,有利于诸暨与国内优势产业对接,也有利于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参与重组升级。三是我国经济将迈入人均3000美元以上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的发展阶段,启动内需尤其是启动消费的迫切性前所未有,这将为诸暨转变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发展模式提供巨大国内市场支撑。从省内看,我省在区域战略、城市化发展和产业调整等方面的战略部署,将大大改善诸暨的发展条件。一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实施,将使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空间形成整体布局,区域间产业发展转移和重组加快,这为诸暨承接新产业,提升产业价值链创造了机遇。二是我省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实
18、验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企业建设,加快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为诸暨优化空间布局,提升竞争力,培育新增长点创造机会;三是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加快,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等工程的建设,新型城市化的推进,将大大优化诸暨区位条件,强化诸暨与杭州和义乌等周边区域联系,为诸暨共享高端要素资源、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自身看,诸暨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城镇化进入加速提升期,公共需求进入快速扩张期,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但是,也必须深刻认识到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资源性等多重约束依然突
19、出:产业层次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中心城市带动不强、城乡统筹难度加大、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土地要素供应偏紧、节能减排难度增大、人才结构性短缺突出;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难度加大。站在新起点上,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转型升级的责任感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趋利避害、创新思维、抢占先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一切为了发展,发展为了民生”的理念,以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诸暨为主题,以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为根
20、本目的,以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和人才引领为强大动力,全面推进城市化大平台、集群化大产业、支撑性大项目、总部型大企业、国际化大市场建设,着力提升经济竞争力、城乡统筹力、文化软实力、环境承载力、社会和谐力,全力打造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走在长三角地区强县市发展的前列。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强化“一切为了发展,发展为了民生”理念。这是践行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和行动指南。必须始终坚持聚焦发展、普惠民生,促进包容性增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突出“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诸暨”主题。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民生重于一切的价
21、值取向,以科学发展创造民生幸福,以民生幸福评估科学发展,切实使科学发展的成果转化为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利益福祉,让百万诸暨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更富品质、更有尊严。紧扣“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走在长三角地区强县市发展的前列”目标。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和区域竞争的新考验,必须自我加压、奋勇争先,跳出诸暨看诸暨,立足诸暨找差距,面向世界求发展,以智慧加勤奋推动诸暨综合竞争力在全省全国位次不断前移。增强“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和人才引领“三大动力。坚持内源发展与外向拓展相结合,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的创新突破,不断提升内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
22、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才强市,着力提升内生增长动力,使转型发展真正建立在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创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基础上。推进“城市化大平台、集群化大产业、支撑性大项目、总部型大企业、国际化大市场”五大建设。这是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要把推进这五大建设作为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以大产业为主攻方向、大项目为有效抓手、大平台为主要阵地、大企业为主体力量、大市场为重要依托,加快走出转型升级的“诸暨路径”,筑牢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提升“经济竞争力、城乡统筹力、文化软实力、环境承载力、社会和谐力”五大实力。这是“推进科学
23、发展、建设幸福诸暨”的根本和关键。着眼提升经济竞争力,加快构建“6+2”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现代产业名城。着眼提升城乡统筹力,全面推进大城市建设,着力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着眼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着力建设充满魅力的文化名城。着眼提升环境承载能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眼提升社会和谐力,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通过“五力提升”,不断增创诸暨科学发展新优势。(二)发展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
24、上,经济保持健康较快发展,综合实力走在长三角强县市发展前列,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位中有新的上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实现翻番;人均GDP达到93000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和13%以上,力争实现翻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以上,五年累计突破2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自营出口年均增长10%。发展方式呈现新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重更趋协调,六大工业主导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到2015年达到40%o自主创新能力全省领先,创新型城市基本建成,智慧
25、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创新投入继续加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到2015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o全域城市化取得新进展。区域空间布局更趋合理,新型城市化全面推进,大城市框架基本拉开,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心城区、诸北新城和中心镇集聚人口和产业的功能充分体现,“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组团发展和跨区域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布局合理、高水平、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到2015年城市化率达到68%,成为全省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化强市
26、再显新成效。学习型城市基本建成,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与市场经济和大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格局加快形成,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品牌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强市建设取得新突破,全民思想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生态环境形成新优势。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循环经济形成规模,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节能减排主要指标达到省市要求。到2015年,省级生态公益林达到7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400万平方米,人
27、均绿地面积达到12.3平方米,初步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生产和生活相宜、城市和农村融合的“山清、水秀、天蓝、城美”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争创国家生态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活品质得到新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就业服务体系更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健全,区域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枫桥经验”进一步创新落实,“平安诸暨”、“法治诸暨”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走在全国前列,社会公平正义彰显,人民群众幸福感增强。居民收入增长与人均GDP增长保持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0.
28、5%,到2015年分别达到50000元和240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安全感、幸福感的城市之一。专栏2“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名称2010年实绩2015年建议目标值年均增长、提高(%,百分点)指标属性综合实力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价格,亿元)*621.52100010以上预期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价格,元)*583009300010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年累计(亿元)1057200013以上预期性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65.3534015以上预期性自营出口总额五年累计(现价,亿美元)41.0227010预期性财政总收
29、入(亿元)65.5111512以上预期性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37.337013以上预期性结构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35.1401个百分点预期性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872.30.1个百分点预期性城市化水平(%)61.7681.3个百分点预期性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万人)6.025.5每年增加Ll万人预期性民生保障地方财政教育文化卫生支出占总支出比重28.6310.5个百分点预期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14135000010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45492400010.5预期性其中: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元)400060008预期性
30、城镇登记失业率(%)3.03.5约束性人口自然增长率(0)1.52约束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41.443约束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23.5730约束性三项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6.4497约束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15.9020约束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6.106约束性资源环境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352400约束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0.69)国家下达指标约束性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58约束性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国家下达指标约束性主要污染物排放化学需氧量(吨)6036国家下达指标约束性
31、二氧化硫(吨)8245国家下达指标约束性氨氮(吨)740国家下达指标约束性氮氧化物(吨)6161国家下达指标约束性注:(1)带*的指标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2)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为初步数;(3)括号内值为2009年数据。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坚持把“6+2”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抓手,以“优化结构、集聚集群、融合发展”为导向,积极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构建三次产业融合、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把诸暨建设成为接轨长三角和杭州大都市的先进制造业、特色商贸业和文化旅游基地。(一)提升壮大六大工业主导产业深入推进主导产业升级
32、培育规划工作,重点围绕袜业、珍珠、铜加工及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环保新能源六大工业主导产业,加快优势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推进特色块状经济向创新型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加快实现“诸暨制造”向“诸暨创造”转变。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建成以“两大国际化中心”、”四个全国性基地”为重点,布局更合理、特色更鲜明、竞争力更强、主导地位更突出现代产业集群。1、提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落实“八个一产业推进机制,健全产业创新提升政策体系,完善科技创新、市场拓展、金融支撑、招商引资、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资源向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集聚。
33、继续开展“一产一策”解困活动,强化对重点产业的政府引导和扶持,加大财政资金对产业改造提升和科技创新的投入,设立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专项资金,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袜业、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引导优势产业加快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力争率先走出产业转型升级的“诸暨路径”。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培育电子信息、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核电关联等重点新兴产业,积极引导环保新能源产业向环保工程服务和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方向拓展,促进机电装备制造业向集成化、成套型等高端领域延伸,推动铜加工及新型材料向专业化、深加工、高精密度等方向发展,力争在发展新兴产业上取得新突破。制定有利于新兴产
34、业市场培育的政策,完善要素价格体系,建设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和推广应用的基础设施,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组织专题产业对接洽谈和推广活动,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品牌,支持企业开展展览展示和市场开拓,提高品牌影响力和企业知名度。专栏3六大工业主导产业发展目标主导产业发展路径发展目标袜业产业坚持“提质、创新、品牌、自律”发展方针,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品牌效应,逐步形成“国际化、大众化、差异化、时尚化、功能化、舒适化”的多元型产品结构。产值达到640亿元,袜子产量达到200亿双,打造国际袜都。珍珠产业以科技养殖为支撑,大力发展珠宝、药品、化妆品等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业
35、和相关配套产业,引导珍珠产业向创意、旅游商贸业等产业链两端延伸,全面提升珍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产值达到400亿元,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75%,打造国际珍珠之都。铜加工及新型材料产业以区域平台为核心、单体平台为辅助、重大项目为引擎,加快健全产业创新体系,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打造国内知名铜加工研发中心。培育国内最大的750亿级专业化铜加工制造基地、高品质塑料管道制造基地、新型包装材料制造基地。机电装备制造业加强行业费源整合,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完善成果转化体系,实现产业优化重组和功能链的提升,力争在汽车配件、制冷配件、弹簧、链条、轴承轴瓦、工程机械和机电信息化智能化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产值
36、突破800亿元,建成具有特色优势、产业核心技术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加快“流程、产品、模式、产业链”升级,搭建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拓展产业高端价值链,推进企业制度建设和品牌战略,拓宽市场空间,不断提高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产值突破650亿元,把诸暨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时尚服饰中心、国际提花布(贡缎)之都。环保新能源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重点发展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控制技术与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和环保服务业。优先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加快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利用装备产业。打造230亿级的国内一流、世界领
37、先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和国内先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3、大力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行动,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大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发展成为抢占产业话语权和市场主导权、带动中小企业和全民创业的主引擎。加大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建立和完善创业扶持机制,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品牌创建,拓展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力争到2015年,着力形成以超千亿百亿行业领军企业和上市企业为龙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10万余家经济实体为基础的雁形企业梯队。4、积极拓展工业发展平台。按照“一流平台,承接一流项目”的要求,坚持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
38、约的原则,拓宽发展空间,创新管理体制,加快构建以开发区为龙头,经济产业带、镇街园区为补充的三级发展平台。重点推动工业向“一区六园”集聚。做强“一区”,即以开发区作为发展大产业、培育大企业、承接大项目的战略性大平台,坚持造区与造城相结合,促进产业与城市、生态与环境良性互动。大力推进城西工业新城开发建设,整合张四里、大侣湖、陶朱街道南北片区,加快完善基础配套,提高发展承载力,着力引进一批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项目,加快建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做优“六园”,即拓展铜加工及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业基地,积极争创店诸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力推进建设大唐袜业省级现代产业集聚示范区试
39、点建设,做大做特诸暨珍珠产业园区,构筑陶朱一枫桥纺织服装产业带,拓展提升牌头国家级环保装备基地。:铜加工制造业基地*:诸暨珍珠产业园区7*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业基地*P、B开发区陶朱枫桥纺织服装底业带大唐袜业省级现g业集聚示范区(二)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发展服务业主导产业,提升传统服务行业,培育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服务经济发展水平,全力打造与杭州都市经济圈相融合和诸暨大城市建设相适应的长三角“金南翼”现代服务业新高地。1、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加快推进诸暨市现代物流园区和诸北物流中心建设,培育引进一批上规模、有
40、品牌的现代物流企业,积极构筑和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引导物流企业从传统货运模式向现代物流升级,探索发展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构筑以都市配送型物流、园区基地型物流和枢纽转运型物流为主要形式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专业市场。提高市场层次,提升华东国际珠宝城、华东汽配水暖城、大唐袜业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扩大市场规模,加快建设汽车城、家居装饰市场,规划新建轻纺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引导企业开展B2B、B2C业务,鼓励传统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流程,重点推动袜业、绣花机、珍珠等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加强电子政务应用推进力度。科技服务。加
41、快科技服务中心、评估检测中心、技术交易中心、信息服务机构等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围绕优势产业培育研发设计业,支持企业从外部收购研发资源和在外设立研发中心。会展业。加快建设诸暨会展中心,继续办好国际袜业博览会、中国珍珠节和西施文化节等核心会展活动;组织香梅节、美食节和车展、房展等活动。金融保险。做大做强地方金融企业,积极引进知名金融机构,大力开拓保险市场,发展各类金融保险机构和金融保险服务中介机构。积极培育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及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资产评估公司等金融配套服务机构。文化创意。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利用文化、艺术、创意等元素,提升产业发展的文化内涵,
42、积极打造美丽经济。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创意人才,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创意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着力抓好长城国际影视网游动漫创意园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打响诸暨文创经济品牌。总部经济。继续推进总部大楼建设,积极引进和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2、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现代商贸。以中心城区、城西商务区和城东商务区建设为载体,以推进东西南北中商贸综合体和镇级商贸综合体建设为重点,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发展新型商贸流通业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连锁品牌入驻,建成一批综合高档、业态丰富的城市综合体、连锁超市、星级宾馆和特色商业街。继续推动社区商业、特色街建设,大力发展文娱、健身、影院、特色小吃等“夜
43、经济”,努力建设“晚上诸暨”。深入开展“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形成完善的农村现代消费品流通网络。休闲旅游。深化完善“大三线”旅游格局,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加强旅游风景区配套建设、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丰富西施故里旅游业态,着力构建以东白山、东白湖、国家香棍森林公园为核心的东部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带,以西施故里、华东国际珠宝城、白塔湖等为核心的中线休闲商贸旅游带,以五泄省级旅游度假区、青山、斗岩、汤江岩等为核心的西线山水风光旅游带,全面提升“五泄山水”、“西施文化”、“三贤文化”和“汤江岩休闲运动”等旅游品牌。到2015年,新创1处国家4A级景区,创建国家旅游经济强市,打造长三角“金南翼”重
44、要的旅游目的地。社区服务。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和打造“银发产业”。建立健全以诊疗、防疫、保健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鼓励和规范发展社区家政服务业和社区物业管理业,大力发展社区便民服务项目;以镇乡、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龙头,完善三级社区服务工作网络,加快社区服务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房地产。进一步发展以普通住宅为重点的房地产业,适度增加中低档住宅开发建设。倡导“绿色建筑”,提高住宅产业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加快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3、建设服务业集聚平台。以中心城区和中心镇为载体,加快服务业向“三区三基地”集中,重点建设中央
45、商务区、商贸综合体、特色街区、现代物流园区、大型专业市场、金融机构集聚区等现代服务集聚平台,开展商贸城建设规划研究。旧城区块依托旧城改造、产业基础和交通区域优势,有层次、有时序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城东区块加快形成集聚产业、人才、资本和信息的服务业集聚区。城西区块重点培育总部经济、回归经济、物流业、服务外包和大型专业市场综合体等新型业态。进一步增强中心镇服务功能,按照当地居民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各类服务行业,挖掘特色,发挥优势,使之成为联系城乡的重要服务平台。4、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和政策。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拓宽服务业准入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鼓励制造企业主辅分离设立服务业企业,
46、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健全服务业政策体系,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加大对项目建设、业态创新和品牌拓展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在土地、税费、就业、价格、投资、财政等方面给予企业实质性优惠。支持服务业企业积极争创国家、省、绍兴市级著名商标和老字号。加强服务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吸引高素质紧缺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来诸暨发展。(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1、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创建现代农业强市,以“两区”建设为总抓手,努力形成东部香棍茶叶、南部粮油果蔬、北部珍珠粮经、中部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四大特色现代农业板块。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发展珍珠、香樨、竹子、茶叶、生猪等十大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做精生态循环农业,做优休闲观光农业,做活创意农业,扎实开展“两区创建、生态循环、主体提升、规模经营、设施装备和服务拓展”六大行动,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