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乡村振兴个人总结18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乡村振兴个人总结18篇.pdf(5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篇:2022年乡村振兴个人总结一、目前开展情况(一)结合职能,打赢大气攻坚战役L餐饮油烟专项治理。20_年5月起,由县城管局牵头, 在县城建成区开展为期2月的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和露天烧烤专 项整治。历时3个月,至20_年8月底,县城区332家餐饮服 务单位和烧烤店已全部完成整治。并顺利通过验收。2 .露天禁烧督查。我局重点加强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 以及周边乡镇等露天焚烧落叶、杂草、垃圾行为的巡查,发现 一起处理一起。从20_年7月起,截至目前,共发现并处理近 10起露天焚烧落叶、垃圾的行为。3 .坚持扬尘治理。从20年10月起,根据大气污染应急 预案要求,我局洒水车坚持对县城区主要街道进行
2、全天候不间 断的冲洗,人休息车不休息,全面提升主次道路保洁水平。(二)狠抓落实,加强农村垃圾治理为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 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模式,由县城管局牵头指导开 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1 .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2015年,指导全县各乡镇制定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环境卫生三包责任书;制定村、组垃圾池建设参考标准,并指导乡镇规划选址。县政府投入386万元加大农村垃圾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 县新建、改建农村生活垃圾池3700多个;采购后压式垃圾运输车1辆、转运站配套转运车1辆、箱 体可卸式垃圾收集车12辆。目前,全县27个乡镇生活垃圾全 部运往乐山
3、垃圾场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20年和20年,县城管局争取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 项资金共计440万元,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我县研 城镇宋高山村、周坡镇周坡村等45个行政村的垃圾收集设备 设施进行了再完善。20年,按省、市、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 案,计划分两批在我县周坡等乡镇修建垃圾压缩转运站。20_年,由县城管局牵头,投资约1500万元,建成周坡、 竹园、马踏和研经等4座乡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并于20_年投 入运行。2 .扎实开展存量垃圾治理工作。20_年5月,按照中央、 省、市关于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工作的要求,我局代拟 了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方案,会同县住建局、县水
4、务局、县农业局在各乡(镇)自查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查。经查, 我县有500立方以上的存量垃圾6处,涉及5个乡镇,主要分 布在研城镇、马踏镇、三教乡、高凤乡和宝五乡,总量35万吨。 我局先后邀请上海昊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桑德新环卫投 资有限公司以及四川中都设计院等专业治理公司现场勘察,拟 定治理方案。经反复对比,拟采用四川中都设计院提出的“采 取用0. 5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50cm的土覆盖,种植 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20年8月,我局向县政府上报了关于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 点相关事项的请示,9月份,县政府批复同意“采取用0.5cm 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
5、50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 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截至目前,该 项目已经发改局立项,并完成测绘工作,正在进行设计和地勘。目前,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32%;农村垃圾有效治理率达50%o(三)常态治理,落实河道专项保洁。主要采用竹杆、鱼网等工具设置拦截网、人工清理等方式, 实行全天轮流打捞保洁作业,对茫溪河县城区段河道进行保 洁,确保河道整洁。二、下一步工作安排L继续加强油烟管控,加大巡查力度,督促商家使用油烟净化器。2 .加大洒水降尘力度,尤其在重污染天气,严格按要求实施洒水降尘频次。3 .配合做好露天禁烧工作巡查。4 .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20_年,在千佛
6、镇、东林 镇、王村镇和大佛乡等乡镇修建垃圾压缩转运站。届时,我县 27个乡镇的农村生活垃圾可就近运往附近的垃圾压缩转运站 进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率。根据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20_ 年,我县乡镇每个村完善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点,3至5户有分 类垃圾池,每个村建一个垃圾转运屋。县城区生活垃圾实行分 类投放、分类收集。20年,在完善45个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基础上,再 争取省农村垃圾污水治理资金,力争到一年,每个村完善垃圾 收运设施设备,建4个垃圾中转站,实现90%以上的农村垃圾 到达有效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县城市管理局第二篇:2022年乡村
7、振兴个人总结为全面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县城管局围绕“城 乡统筹、源头减量、分类处置、系统治理”的思路和目标,精 心谋划、精致组织、精准发力、精细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 了较好进展。一、加强城镇统筹。(一)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为进一步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从 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的出路,我县于20 xx年投资1800万 元在垃圾填埋场西侧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的大型垃圾中 转站,20 xx年1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全县生活垃圾全部转运至 吁目台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现库区内全面停止填埋生活垃 圾,经统计,20 xx年全年共外运全县城乡生活垃圾量达63810
8、 吨,降低了环境污染,减少了资源浪费,(二)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20 xx年11月我县环卫体制调整,将城区背街后巷、城郊 结合部、城中村以及经济开发区的道路清扫保洁全部纳入了环 卫规范作业,现有环卫人员458人。同时每个镇也建立了专门 的环卫保洁队伍,保洁人员配备原则上按照集镇每千人配3名、 每个村配4-5名的标准配备到位,并相对保证卫生保洁专业队 伍的稳定。截止目前,全县农村环境保洁员已达1158名。按照省里提出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 乡垃圾统筹处理体系建设要求,我县结合自身实际,将“四步” 变“两步”,采取县包到镇(垃圾转运、处理由县负责)、镇包 到村组的两级统筹运行管理模
9、式(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队 伍建设和清扫保洁、垃圾收集由各镇负责)。目前城区生活垃 圾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达9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达98%以上。20 xx年县财政将农村环卫方面的奖补资金提高至 128万元,较20 xx年相比增长率达12.8%。大量资金的投入, 促进了城乡清洁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立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 理提供了经费保障机制。二、推进垃圾分类。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明确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即县城 “细化三类、三分法”,农村“定点投放、二分法”,全面开 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县城垃圾分类试点,金水湾、 金采新村等试点小区开展“分类换积分”活动,引导居民自觉 主动参与
10、垃圾分类;推进机关单位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广泛宣 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 参与率、准确投放率。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吕良 镇率先启动农村分类试点工作,投放三分类果壳箱、垃圾桶, 建成易腐垃圾处理站,所辖村垃圾分类试点实现村域全覆盖, 村民参与率达80虬强化宣传教育,硬化工作措施。广泛深入宣传,以推动垃 圾分类实质运作为基本目标,通过设立宣传栏、投放公益广告、 发放宣传单页等方式,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普及垃圾分类 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力争做到将垃圾分类 投放与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加强垃圾治理,加快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完善 生活垃
11、圾终端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垃圾压缩处理中心,加快推 进城东、城西垃圾中转站建设,逐步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 力。同时,统筹做好生活垃圾分流外运处理工作,力争垃圾不 落地、不积压,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第三篇:R22年乡村振兴个人总结根据2020年度郎溪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 案(郎农工办【2020】55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局工作开展 情况汇报如下:一、强化科技扶贫我局坚持贯彻科技扶贫相关文件精神,强化县域科技扶贫 工作,对全县28个贫困村实行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出台郎 溪县科技特派员资金管理暨绩效考核办法(郎科技经信 2020 19号),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以奖促升.全年带动贫 困
12、户813户,带动贫困户增收228. 65万元,引进新品种20个, 引进新技术24项,创办科技扶贫基地12个,服务农村合作组织 75个,举办科技培训69次,累计培训2470人次.二、实施科技项目一是进一步加强涉农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古南丰、柏 维力、彩枫农林等企业与江南大学、南京林科院合作进一步深 化,古南丰黄酒减少沉淀工艺研究项目、柏维力水溶性VC泡腾 片的研究与产业化、彩枫农林“娜塔莎”枫树新品种研究,均 取得突破,古南丰、柏维力分别获市科技计划立项.二是指导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各项工作.宏云制茶科技 特派员工作站与安徽大学共建黄魁茶病虫害全天候监测站,有 效预防了病虫害大规模的发生,并对
13、黄魁茶种植大户进行技术 培训,解决5名贫困户就业问题,并收购贫困户茶叶.三、推动科技下乡一是加强宣传.联合县委宣传部、卫计委开展文化、科技、 卫生三下乡活动,向村民宣传科技知识;科技活动周,组织动力 源、国肽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对社会免费开放高企研发平台,并 组织郎溪科普馆对外开放.二是农技推广.我局连续两年将省 支持科技创新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拨付农业农村局,用于共同 推广农业新品种、农业新技术截至2020年底,全县农机总动 力达40. 55万千瓦全县机械耕整、小麦、水稻机收机械化水 平均达到99. 5%以上,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76. 5%.建设5000亩以上优质专用水稻单品种规
14、模化种植示范点4个,持续推进我县水稻种植产业转型升级.第四篇:2022年乡村振兴个人总结兖州区是古九州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交通便利, 资源富集,素以“九省通衢、齐鲁咽喉”著称,面积535平方 公里,人口 55.5万,辖6镇4街道办事处,共34个居委会, 440个自然村。自2018年以来,兖州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 十九大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 鲁样板的重要指示,按照“规划先行、示范带动、整体提升“ 的工作思路和“一年集中突破打基础、两年扩片成带抓提升、 三年全面铺开成样板”工作目标,以示范项目创建为突破口, 统筹推进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大”振兴,推动
15、 全区乡村产业振兴在济宁“走在前、作示范”。2019年兖州区 被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授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单项 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一)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将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纳入 全区“三重”工作,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一线推进、工作 落实上给予了重点支持和倾斜。一是书记抓乡村振兴落实到位。结合机构改革,成立了由 区委书记任主任的区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召开了区委农业农村 委员会全体会议,出台了委员会工作规则、工作细则,区委常 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先后多次听取乡村振兴、扶贫开发、 美丽乡村等三农工作汇报,区委、区政府主要及分管领导先后 多次视察三农工作、召开现场会
16、,并作出批示,确保工作高效 推进。各镇(街道)也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任主任的领导 机构,完善“书记抓、抓书记”责任制,制定镇街党(工)委 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制度,领办党建突破项目,抓实 “一把手”责任,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抓党建的主体意识和 主动精神。二是机构运行顺畅高效。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指挥,8 位副县级领导任副指挥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 部办公室抽调人员进行集中办公,实体化运作,具体负责乡村 振兴示范项目综合协调、督导调度等工作。成立了由1名区级 领导任组长,2-5个部门为牵头单位的五个振兴工作专班,各 专门成立办公室,负责具体业务指导、工作推进。10个镇街也 参
17、照区里做法,成立机构、配备专班,健全机制、完善制度, 全区上下隶属关系清晰、工作安排顺畅、任务落实得力。三是制度保障强劲有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文件精神,全区先后召开了农村工作、规划编制、 示范项目现场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等会议,科学编制了全 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兖州区关于加快推 动乡村振兴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支持政策印发贯彻 落实关于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支持 政策责任分工的通知(济兖农委发(2019) 5号)、中共 济宁区兖州区委济宁区兖州区人民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 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济兖发( 20
18、20 ) 1号)、中共济宁区兖州区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 印发2020年全区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和2020年全区乡村振兴 任务清单的通知(济兖农委发(2020)1号),制定了推进 农业农村优选发展、小城镇助推乡村振兴、开展示范创建、落 实五大专班任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工作职责,狠抓工作 落实。严格督考调度,将乡村振兴考核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综合考核体系,制定出台了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 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细则,推进打造乡村振 兴齐鲁样板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见效。对重点项目实行挂图作 战,倒排工期,逐个提升。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区领导 每月定期到项目一线进行现场办公,问题在一
19、线发现、在一线 解决、在一线落实,提升了工程效率和质量。二、取得的工作成效一是“1+5+N+10”乡村振兴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兖州区科 学编制了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制定 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出台了镇(街 道)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 细则,将乡村振兴纳入全区“三重”工作体系,构建形成区 乡村振兴指挥部统筹谋划、五个专班协调推进、相关部门密切 配合、区镇村联动推进的“1+5+N+10”工作格局,着力构建乡 村振兴推进机制。坚持典型带动、先试先行,着力打造乡村振 兴示范工程,全区有1个镇、5个村被认定为全省首批乡村振 兴示范镇、村,
20、3个示范区被批准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 2020年7月兖州区被纳入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 程示范区创建范围,5个村被纳入示范村创建范围。二是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加快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区注册农民合作社823家、家庭农场206 家,发展50亩以上种粮大户746户。土地流转面积30万亩, 占耕地总面积的65%。发展壮大粮油加工、农机装备、肉鸭养 殖、中草药种植“四大产业集群”,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33家,形成了以百盛生物、益海嘉里、今麦郎等农产品 精深加工集群,创建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3处、省知名农产品 企业产品品牌2个。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
21、地。三是“十百千”工程示范工程初现成效,探索了适应本地 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工程,1个镇、5个村被 认定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今年兖州区被列为省第 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区。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 模式,漕河镇管家口村党支部领办企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经验做法得到省委副书记杨东奇批示和肯定。新兖镇牛楼社区 坚持党建引领,以“政府主导+公司运营+村民入股”模式,打 造了牛楼小镇田园综合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1+N”示范 模式,以新兖镇牛楼和小马青为中心的滨河示范区、以大安西 垛村为中心的瓜篓种植、以小孟镇梁家村为中心的中草药种 植、以漕河镇管口村为中心的特色农业种
22、植初具规模,均可带 动周边34个村实现发展。四是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收。探 索形成资源有效利用型、发展物业经济(租赁)型、土地规模 经营型、村党支部领办创办经济组织型、村企合作(联姻)型 等九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19年所有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 达到5万元,预计今年年底6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五是五大振兴统筹发展,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培 育乡村好青年省级2名、市级4名、区级40名,1人被授予“全 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33个,市级“清洁村庄达到62个, 林木覆盖率达到30.1%。农村文化丰富多样,
23、被列为第二批国 家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打造了 “蒲公英夜堂”新时代 文明实践品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多场次。着力提升乡村 治理能力,新兖镇小马青村“积分制”经验做法上报中央农力、。三、下步工作重点我们将以入选山东省第二批十百千示范区为契机,按照 “一年集中突破打基础、两年扩片成带抓提升、三年全面铺开 成样板”的发展目标,围绕“一环、两带、三组团”的发展框 架(“一环”,即以济阳路、谷肖路、金谷路、南环城路为示 范轴;“两带”,即泗河绿色发展带和洸府河生态休闲带;“三 组团”,即以颜店镇、新驿镇为带动的苗木种植、林下经济、 特色养殖组团,以小孟镇、漕河镇为带动的高附加值经济作物 生产、
24、深加工组团,以大安镇、新兖镇为代表的农工旅融合发 展组团),以重点镇、特色镇、示范村为基础,实施乡村振兴 三年行动(2019年-2022年),乡村振兴示范区初见成效,形 成符合我区实际、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齐鲁样板。示范创建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巩固示范点建设成 果,集中力量打造示范区。在巩固示范片点创建成果基础上, 集中力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着力在村庄基础设施、环境 整治效果、特色文化挖掘、产业项目发展等方面进行打造,解 决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巩固全区乡村振兴建设成果。 到2022年,示范镇、示范区初见成效。突出集体经济增收、 绿化提升、产业发展等四方面内容,形成符合我区
25、实际、可复 制、可借鉴的乡村振兴之路。农业产业提质增效。2020年,全区乡村产业振兴取得 重要进展,建立起配套的规划发展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制度 管理体系和考核监督体系。2022年,全区35%的村基本实现农 业现代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农业重点龙头企 业达到50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50家、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50 户,培育示范主体10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处。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2022年建制村通硬化路 比例达到100%、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100%以上,农村自来 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100%以上、行 政村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粪污
26、无害化处置综 合利用率达到100%,基本实现农村清洁供暖。人才保障基础扎实。2020年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符合时 代要求、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乡村人才,基本满足乡村振兴 战略要求;到2022年,全区基本建立起机制完善、充满活力、 富有效率的人才支撑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注入源头活 水,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农村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到2020年,五星级村党 组织达到40%以上,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2022年达到50%以 o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实现全覆盖,村级自治组织规章制度 健全完善,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分工负责、团结协作、有序运行, 积极发挥作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顺利
27、,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同步建立,运行规范。党建带群建、带社建工作推进有 力,群团组织基层阵地更接地气、更加稳固。农村合作经济组 织和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不断壮大。第五篇:2022年乡村振兴个人总结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振兴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 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受制于传统思 想观念的影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农民不再珍惜传 统文化:无论是拜金主义盛行,传统价值观念扭曲,还是不良 风气的传播赌博、天价礼金等恶习的侵染现实的乡村无法 安顿农民的灵魂,进而也无法安放一个有五千年农耕文明传统 的中华民族的灵魂。因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让传统文化 延续下去、把绿水青山保护
28、下来,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振兴乡村文化需开展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的基层文化活动,才能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当下, 农村地区文化发展滞后,“好山好水好无聊”,是回乡青年的 调侃,无疑是对部分农村文化生活跟不上时代节奏的生动反 映。在感慨农村春节“千家万户搓麻声”时,其实更应多想想, 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人们的精神 需求多配一些可以安放的空间,无论是传统庙会节庆活动,鼓 励开展秧歌、社火等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还是各乡各镇自导 自演新潮“村晚”,结合地区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才能驱动乡村优秀文化精神的再现与重塑。振兴乡村文化需丰富文化内容。不同
29、年龄层次的农民对农 村文化活动的认同和参与呈现显著差异。当下,大多数农村地 区老年文化活动比较红火,却忽视了青年文化活动。很多80 后、90后不愿意留在农村,不仅是因为城里收入高,而且是因 为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城市文明对他们有着巨大吸引 力。如何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是当前农村文化 建设的一个紧迫课题。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搞“大锅饭”,只有 区分不同群体,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才能使优秀文化 内化于农民心中,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实践。振兴乡村文化需建设文化阵地。文化阵地是文化发展载 体,是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的依。在当下纷繁复杂的思潮中愈发 凸显出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然而农村基层
30、文化场所建 设仍然十分滞后。在全国范围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取得一 定成效,但图书、报刊来源有限,部分科技、法律书籍内容陈 10,书籍的种类比较单一,特别是贴近农民实际的种植、养殖 等方面的书籍较少,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农家书屋已农村文化 基础设施为数不多的亮点所在。文化场所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根 基,是文化活动开展的依托。故而,应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为 乡村文化发展筑牢根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愿景,不 仅仅是好山好水,乡愁之中更应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农村文 化的根脉需要传承,记忆需要留续,用文化振兴,建设农村精 神文明家园。第六篇:2022年乡村振兴个人总结一作出了实施乡村振
31、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绘就了新时 代“三农”事业新征程的宏伟蓝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就实 现乡村振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 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县是典型的 农业县份,农业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工业也大都是围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因此,我市要深刻领 会精神实质,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在学思 践悟中走好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努力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建 设排头兵,真正使振兴乡村的战略部署在落地生根、开花 结果。一、做好“融合”文章,发展乡村产业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原动力。按照省委总体要求部署,
32、以“县域产业”发展为统 领,以“特色农业产业化”为牵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 走好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一是加快结构调整,打造特色农业。 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方向,充分发挥绿色有机生态资源 优势,加快结构调整进程,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产品供 给质量,不断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重点加快专 用优质品种玉米、优质大米、有机杂粮杂豆、绿色蔬菜等优势 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两牛一猪一禽”和羊、蛋鸡、鹤鹑、 淡水鱼等传统优势养殖业规模,探索发展田园农业、生态农业、 观光农业、体验农业、订制农业等特色农业,向开发农业多种 功能要潜力、要效益。二是培育发展动能,抓好改革创新。坚 持用改革的办
33、法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村 金融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保险改革和新型经营体系 改革,靠新体制、新机制创新培育新动能。三是推进三产融合, 提升产业层次。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依托 全县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形成玉米精深加工、畜禽 加工、乳品饮品、果蔬、饲料、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链条,进 一步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链,着力走好产业化、 基地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二、做大“人才”文章,激发乡村活力人才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农业农村 的发展和稳定。坚持以优惠政策吸引域外人才、以产教融合培 育乡土人才、以真情实意关爱回乡人才,努力打造一支
34、强大的 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是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农村经纪人队伍。 加快培育扶持一批“理念新、素质高、懂技术、会经营、有热 情、有责任心”的农村经纪人队伍,真正使其成为农民的“眼 睛”看市场、农民的“耳朵”听信息、农民的“腿脚”跑经营, 带动广大农民树立市场意识、了解市场信息、增强抵御风险能 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民双创队伍。积极 倡导外出能人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其解决各种后顾之忧,营 造安心顺心舒心的创业环境,加快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 经济”转变。大力培育双创农民,使其成为农业创新创业示范 样板。三是建设一支高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通过县、乡 两级多类型、多业态培训,开展农
35、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 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等各类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使其成为 农民增收致富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 的沟通联系,争取建立院士站、博士后流动站,积极引进一批 前沿科技站位高的外脑群体。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 伍。切实提高乡村干部指导农业生产的技能,真正成为行家里 手;鼓励各级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采取多种形式为他们搭建 展示锻炼舞台,形成“在一线培养干部、在一线锻炼干部、在 一线重用干部”的良好导向。三、做优“环境”文章,优化乡村生态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条件。要以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牵动,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让良好生态成 为乡村振兴的支
36、撑点,让农民成为绿色空间的守护人,创造更 加舒适、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一是积极推进“绿色革命”。 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加大造林绿化、沿江湿地保护和肇兰新河治理力度,全面优化 乡村生态环境。二是积极推行“厕所革命”。结合肇东实际, 探索实践厕所无害化改造,加快厕所改造试点工作,确保经济 上可接受、方式上可推广。三是积极推行“垃圾革命”。实施 生活垃圾专项整治,将生产生活垃圾“临时收集、定点倾倒、 定期清运、集中填埋”,促进就地减量和分类处理;加大农村 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力度,重点对村屯坑抛弃地进行治理改造, 加快推动“坑抛弃地”变成“园林景”。四是积极推行“能
37、源 革命”。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以肥料化、饲料化、 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为重点,加快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 利用,既解决作物秸秆往哪里去的问题,又解决原料、能源从 哪里来的问题。四、做实“脱贫”文章,富裕乡村生活实施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坚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 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战,聚焦精准,持续发力。一 是聚焦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既要规划实施好 肉牛养殖、光伏电站、棚室蔬菜、林果产业、鲜食玉米种植、 食用菌栽培、乡村旅游等县级和乡镇层面的“盖被”产业,也 要发动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物业管理、以工代赈、劳务输出、 代种代养等“取暖”项目,确保精准到户项目实现全
38、覆盖,确 保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强化兜底保障。集中力 量解决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 重点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CD危房改造,彻底解决贫困人口安 全饮水问题。三是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 创建、“五好模范”家庭评选、“自主脱贫典型”宣传等活动, 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四是落 靠各方责任。不断强化乡村主体责任、行业部门责任、驻村帮 扶责任、社会扶贫责任,既要明责知责,又要担责尽责,更要 追责问责,不让“一户一人”在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落伍掉队。五、做强“组织”文章,加强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必须坚持走乡村善治之路,健
39、全 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 活力又和谐有序。一是在村民自治上闯新路。不断丰富村民自 治实现形式,严格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村规 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一 约四会”建设,加强村务财务监督管理,真正让农民自己“说 事、议事、主事”。二是在依法治理上用真功。加强法治宣传 教育,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迅速形成压倒性态势。三是在道 德建设上强引领。树好文明乡风,保护利用好民俗风情、传统 技艺、乡乐乡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
40、文化舞台上的聚光灯更 多地聚焦农业、农村和农民;传好良好家风,大力弘扬家和万 事兴、百善孝为先、积善有余庆、忠厚传家久等传统家训,使 敬老爱幼、崇德尚俭、明礼向善蔚然成风;塑好淳朴民风,大 力弘扬先进乡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 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成风化人。四是在基层保障上出实招。扎实开展 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活动,解决好弱化、虚化、边缘 化问题;强化新换届村“两委”班子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推进 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充分发挥脱贫致富奔小康“头雁”作用; 积极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良好条件,真正使基 层组织成为凝聚人
41、心、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第七篇:2022年乡村振兴个人总结为切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切实 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临时救助工作等工作,为顺利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基础民生保障工作。现将乡村振兴工作总 结及20_年工作计划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2。一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农村低保保障一是全面加强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年初,按照省民政厅关 于印发全国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方案、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全 市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方案要求,我市及时印发市农村低保 专项治理方案的通知,并及时召开专项治理动员会和政策培 训会,大力排查整治农村低保领域的各类不正之风和违规行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低
42、保规范化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农村 低保工作作风建设。二是严格落实动态管理。按月及时将符合 条件的农村困难对象纳入困难群众兜底保障范围,把因病、因 残及其他临时困难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作为重点,实现了 “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动态管理”。每月保障金按时通过一 卡通发放平台发放到位。三是及时上调保障标准。根据上级文 件要求及时制定市民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统 计局关于调整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将我市农 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38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 430元,调整后的标准从20_年7月1日起执行,更好保障困 难群众基本生活。截至20_年12月,我市在册农村低保保障对 象3
43、241户,5444人,其中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的建档立卡 扶贫对象3660人,占全部农村低保人数的67. 23%。全年农村 低保保障金累计发放66848人次、1635. 68万元,其中为建档 立卡扶贫对象发放保障金1000余万元,切实发挥了农村低保 兜底保障作用。(二)临时救助。为切实提高临时救助效率,我市于20_年建立了临时救助 备用金制度,截至目前分3批共下拨93万元临时救助备用金 到各镇街道,启动紧急程序和人均救助金额不超过500元的由 各镇街道动用备用金及时救助。人均救助金额超过500元的由 按月及时审批,通过一卡通发放平台及时发放救助资金。截至 目前,20_年共审批临时救助291户次
44、,支出临时救助金99. 92 万元,户均救助达3434元;其中救助农村户籍165户次,支出 农村户籍临时救助金4. 69万元。为切实提高临时救助效率, 我市建立了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20_年分两批共拨付给各镇 街备用金31万元,确保各镇街有充足的备用金及时救助基本 生活陷入困难的困难家庭,20_年累计支出临时救助金130. 92 万元。(三)农村特困人员。20_年1-12月,我市发放农村特困供养金L 175万人次, 共计金额621. 1632万元。为了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 切实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我市农村特困人员供养金标准于 20_年10月起农村分散特困人员供养金标准由原来的400元/
45、人/月调整为500元/人/月,20_年7月1日起农村特困人员供 养金标准由原来的500元/人/月调整为559元/人/月,农村特 困人员实行动态化管理,已全部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纳入保 障范围,特困供养金也准确及时的发放到位。二、2。一年工作计划(一)继续严格执行农村低保、临时救助“应保尽保、应救 尽救”原则,切实加强主动发现机制,织密救助网络,兜实民 生底线,服务疫情常态化防控大局。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包 括受疫情和自然灾害等原因致贫返贫的群体按规定程序及时 纳入农村低保或临时救助保障范围,科学合理确定救助资金额 度,切实做到救助对象精准认定、救助额度科学确定、救助资 金及时安全准确发放。继续
46、执行好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指导 各镇街通过运用临时救助备用金的方式积极开展先行救助,切 实提高临时救助及时性和救助效率。(二)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坚持“脱贫不脱政 策”,对已脱贫且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建档立卡扶贫 对象,按实际情况给予不超过12个月的渐退期。密切关注已 脱贫人群中收入不稳定、增收能力弱、返贫风险较高的群体及 低保边缘群体,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于救助,确保兜底保障“不 漏一户、不落一人,。(三)积极做好相关配合协调工作。此外我市将充分发挥区 位优势,积极主动密切同青白江区沟通协作,做好成德同城化 先行融合区发展战略下的社会救助融合发展工作。(四)继续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
47、求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 对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实行月动态化管理,同时也会根据上级相 关文件的要求及时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调整,保障好困难 群众的生活。第八篇:2022年乡村振兴个人总结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的重大 政治任务。作为文昌市铺前镇乡村振兴运动员,两年来,我坚 持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十抓十好工 作主题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推进实现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 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为自己的力量做 出贡献,我深感荣幸。静心回顾这两年的工作生活,收货丰富, 现简要总结工作情况如下一、与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其他运动员和村两委干部合作开 展疫情对
48、策,首先与驻地组、村两委干部进行专题研究配置, 积极宣传,切实做好疫情对策。组织村干部、村民积极行动, 进行全面调查和宣传,通过电话、邮件、广播、悬挂警告标语 等方式,及时传达各家庭的防疫信息和要求。二、在积极防疫的同时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全力提供交通 运输、要素保障、预防物资协调等服务,在确保预防安全的前 提下,有序推进各类企业再生产,全面有序再生产。致力于解 决疫情期间再生产工作中的突出制约问题,全力支持和推进再 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尽量减少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备工作, 彻底清洁通村道路、垃圾堆积点、房屋内外、卫生死角,坚决 清除我们垃圾乱扔
49、、垃圾堆积、污水乱排等问题,实现环境卫 生整备。会同驻点组和村两委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宣传、 教育和指导。农民是维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主体。要对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抓不懈,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和引导,不 断提高文明素质,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健康文明生活。式,真正让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让乡村成为一道美丽 的风景。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积极配合村委会大力实 施“厕所革命”,美港村委会干部及乡村振兴工作队先在全村 范围内进行厕所革命的宣传和普及,通过悬挂横幅及分发传单 等方式让更多村民知晓厕所革命及厕所革命排查的重要性。经 过前期宣传后,美港乡村振兴工作队会同美港村委会村两委干 部在
50、分片进村入户进行农户厕所排查工作,对村委会辖区内农 户逐户进行排查。每到一户,工作人员认真排查,详细了解农 户厕所情况,包括建造时间、建造格式、户厕类型等相关信息, 并进行登记,以便录入系统。回顾两年以来的工作,不足之处还是存在,在今后的工作 中,我将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争 取工作再上新台阶。第九篇:R22年乡村振兴个人总结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朔良镇立足区域特色,整合区域资 源优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为发展宗旨。现将我镇在乡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