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3.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46998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9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学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国际贸易学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国际贸易学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国际贸易学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国际贸易学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学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学3.ppt(7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3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3.2 比较成本理论,3.2,国际分工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1776年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1817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一、绝对成本(优势)理论,Adam Smith 1723-1790Scottish,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一、绝对成本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因而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会绝对地低于他国。按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各国都能发挥生产中的绝对优势而获得贸易利益。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

2、tage),一、绝对成本理论,亚当斯密的例子:假定英国、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呢绒两种产品。生产情况如下表:,分工前,分工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意义:,1、充分论证了自由贸易所带来的三大好处。,互惠互利,增加福利,互通有无,2、证明了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不是一个“零和游戏”。,3、将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缺陷:,2.缺乏普遍性,只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小部分交易。,1.错误的认为交换会引起社会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的本性所决定的。,二、比较成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17721823),英国

3、产业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二、比较成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二、比较成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来自亚当斯密的经典例子(九大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只生产两种产品。即所谓的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或22模型。产品的生产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劳动同质。生产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生产要素是充分就业的,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规模报酬和收入分配没有变

4、化。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无运输成本。贸易是按照货物交换的方式进行。劳动生产率不变,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分工的利益(比较优势),对比较成本理论的评价:,1.不仅论述了国际贸易能够互惠互利,而且阐明这种国际贸易利益具有适用于所有国家的普遍意义。,科学性:,2.指明了贸易利益的关键所在,那就是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3.说明通过分工而使双方互利其实是有一定范围的,因此,互利和等价交换是不同的概念。,对比较成本理论的评价:,局限性:,1.虽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就整体而言,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这是他未能正确区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结果。,2.

5、李嘉图为了论证他的比较成本说,把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成静态的凝固的状态,忽略了动态分析。(比较优势陷阱),3.比较成本说只提出了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案例:比较优势陷阱,从中国贸易的商品构成、贸易方式和企业性质等多方面看,中国贸易与美德等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而这些特色意味着中国不仅算不上一个贸易强国,而且还有落入“比较优势陷阱”的潜在风险。发展中国家片面崇拜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分工中过于偏重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依旧能获得些许利益,但在长期中却会面临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落后于人的“比较优势陷阱”。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高新技术时需要在长期内

6、自主性投入较大的时间、人力、物力,这意味着贸易增长可能会因此在短期中减弱前进动力,而能否目光长远地忍受贸易表现的短期“阵痛”,用长期努力换得比较优势转型是中国贸易能否“做强”的关键所在。,3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3.3 要素禀赋理论和新要素理论,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18791959,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假设:,2、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在各个国家内自由移动,在各国间不能移动。,1、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222,模型)。,3、两国的技术水平一样,生产函数相同。,4、货物流通

7、中的一切限制都不存在。,5、生产要素可以分割,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着生产的增减而变化,因而没有规模经济。,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狭义)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俄林的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是从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开始逐层展开的,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2)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但是并非有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就会发生国际贸易,还必须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不同的成本比例,.相同的成本比例,2)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结果是:只会发生短暂的国际贸易,3)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

8、要素价格,指要素的报酬,即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所获得的相应工资、利息、地租的货币收入。,4)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要素供给丰富的国家,其价格就相对低廉;要素供给稀缺的国家,其价格就相对昂贵。,反推回去,得到要素供给比例理论的精髓:,要素供给的丰缺,一国应出口大量使用本国丰富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那些本国需要大量使用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赫克歇尔和俄林不仅认为不同国家的不同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而且还进一步论述了国际贸易将会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的均等化。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Sam

9、uelson,1915)发展了这个理论,因此这个理论又称赫-俄-萨原理(H-O-S Theorem),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评价:积极方面,1、理论上有所发展和创新。,2、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具有实际意义。,3、使用的是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但是生产要素禀赋的分析更加接近经济运行的现实,从而增强了理论的实用性。,存在的缺陷:,1、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基础之上的,影响到这个理论对现实的国际贸易的解释力。,2、该理论没有考虑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3、该理论完全从要素禀赋、比较成本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分工格局,没有考虑国际生产

10、关系、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二、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Vassily W.Leontief),由于他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经济学的杰出贡献,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里昂惕夫的计算(投入产出法),其他学者的工作:,一些学者采用投入产出法又对其他一些国家进行验证,得出了互相矛盾的研究结果。例如,日本是一个劳动要素丰裕的国家,却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要仔细的分析显示,它向欠发达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对美国和西欧出口的则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又如,对原东德的验证又证实了赫俄学说的结论(没有谜的出现)。关于加拿大和印度对外贸易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都向美国出口

11、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可见里昂惕夫之谜有着一定的普遍性。,谜时隐时现,谜的解释之一:要素非同质论(主要是劳动力不同质),也称劳动熟练说、人类技能说、劳动效率说。最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加以发展,用劳动效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和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不能解释谜,谜的解释之二:“人力资本说”(Human Capital Theory)。是美国经济学家凯南(P.B.Kenen)等人提出的,用对人力投资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符合H-O原理。,谜消失了,谜的解释之三: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谜减轻了,谜的解释之

12、四:自然资源论。美国学者凡涅克在1959年指出,里昂惕夫的计算局限于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影响,谜消失了,谜的解释之五:要素密集度逆转,所谓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 reversal),是指某一种特定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不能解释谜,谜的解释之六:需求偏向论,各国由于国内需求不同,可能出口在成本上并不完全占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在成本上处于优势的产品。,说服力不强,“里昂惕夫之谜”的意义,1、开创了用投入产出法这一类经验手段检验理论假说的先河,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实证研究。,3、促进

13、了战后各种各样贸易理论和见解的涌现,由此产生了“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2、里昂惕夫之谜的种种解释其实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一种补充和理论前提的修正,增强了要素禀赋理论的现实性和对战后国际贸易实践的解释能力,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Raymond Vernon(1913-1998),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的角度说明了贸易格局的变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弗农等人提出这种理论,主要是用于解释美国的工业制成品生产和出口变化情况。他们把产品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建立一个产品周期四阶段模式(见下表),事实上,在该种新产品处于第二、第三阶段时,美国又开始其他新产品的创新和生产了。也就是说,另一新产品周期又开始了。因此

14、,制成品的生产和贸易表现为周期性运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动态变化,1、生产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动态变化,2、贸易国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比较利益也就从一个拥有大量熟练劳动力的国家转移到一个拥有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国家”弗农,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1、生命周期理论是把动态比较成本理论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新要素理论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运用了动态分析法,从技术创新、技术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演变。因此,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可以视作是对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的一种发展。,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展至今,与国际投资、技术转让等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结合在一起,

15、不仅对国际贸易,而且对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战略等有着很大的影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局限性:,1、一些新的贸易模式就难以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解释力有限),2、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许多产品从创新出来以后,迅速进入成熟期,甚至是衰退期。(阶段性不明显),3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3.4 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新发展,一、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1、相关的概念说明及假设,同质产品贸易只要加入运输成本等一类因素的分析,都仍然

16、能用赫俄学说加以说明。因此,异质产品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异质产品贸易说明了生产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同样可以进行贸易活动。这样,产业内贸易理论就解释了赫俄学说所无法说明的战后国际贸易的新现象。,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从静态出发进行理论分析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垄断竞争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考虑需求相同与不相同两种情况,2、产业内贸易的测定,1975年格鲁贝尔和劳埃德在其论著中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和测量方法。,Ai=1.0|(XiMi)|/(XiMi)(0A1),上式中,Ai 是反映产业内贸易的指标,称为i产业产业内贸易指数,其中,Xi为某种产业产品的出口值,Mi为某种产

17、业产品的进口值。,当Xi=Mi时,Ai=1,说明某种产业部门产品的进口和出口的流量相等,贸易是完全的产业内贸易。当Xi=0,Mi0,或者Xi 0,Mi=0时,Ai=0,说明该产业产品的贸易是完全的产业间贸易。,SITC 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0: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1:饮料及烟酒2: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动植物油脂及油脂5:化学品及有关产品6: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项制品9: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通过指数计算,我们可以概括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

18、况,主要有三个特点:,1、一般说来,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大多数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在上升。,2、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3、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低于发达国家,有的落后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非常低。,3、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一、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产品的异质性就是产品的差别性特征,产品差别具体表现在同类产品的质量性能差别、规格型号差别、使用材料的差别、色彩及商标牌号的差别、包装装潢的差别、广告、售前、售后服务的差别、企业形象与企业信誉的差别等等,这种差别正是产业内国际分工和产业内国际贸易的基础。,二、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社会消费需

19、求结构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也越相似,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越大而发生产业间贸易的可能性越小。,人均收入水平是决定购买力水平和购买商品结构的重要因素(社会消费需求结构)。林德“偏好相似论”,补充一点: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发生仍然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要加上消费需求偏好的多样性。,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消费需求结构越复杂,从而产品差别的重要性越大,产品的细小差别都可能导致消费者的不满意而丧失市场。人均收入水平越低,消费需求结构越简单,国民对产品差别的重视程度不高。人们只追求产品的主要使用价值而对次要的差别不关心。,三、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规模经

20、济是指厂商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有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之分。,20世纪70年代,格雷(GRAY)和戴维斯(DAVIES)等人对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中发现,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有规模经济的存在,即使是两个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也照样可以发展专业化分工和贸易(分别取得规模经济)。,4、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简评,1、产业内贸易理论更符合实际,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修正。,2、产业内贸易理论从需求方面解释了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许多问题,理论有所创新。,3、产业内贸易理论还揭示了传统理论所掩盖和忽

21、视的问题。,4、产业内贸易理论一个突破是:一反传统理论强调自由贸易,而主张加强政府干预。,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Michael Porter(1947),国家竞争优势(1990),菱形模型(State Diamond),要素条件,人力资源,物资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要素条件,初级要素,高级要素,一般要素,专业要素,老练、挑剔的买主,需求的增长速度与独立买主的数量,国内需求,前瞻性的买方需求,相关产业,因共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支撑产业,某一产业的上游产业,它主要向其下游产业提供原材料、中间产品。,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1、各个

22、国家由于环境不同,需要采用的管理体系也就不同。适合国家环境、适合产业的竞争优势源泉的管理方式能提高国家竞争优势,2、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最有力的刺激因素,减少外国竞争者渗透,模仿效应和人员交流效应,促使竞争升级,迫使企业走向海外,机遇和政府的作用(辅助要素),1、机遇是指重要的新发明、重大技术变化、投资成本的剧变、外汇汇率的重要变化、突然出现的世界或地区性需求、战争等偶然性事件。,2、政府能对四种决定因素施加影响,因此对国家竞争优势也有帮助。,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评价:,1、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波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系统,为我们分析各国竞争优势的基础,预测它们竞争

23、优势的发展方向以及长远发展潜力,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由于四种决定因素及两种辅助因素的范围、品质和交互作用的方式决定了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以及生产的效率;而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和生产效率又决定一国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决定这些产品和服务相对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的增长率;因此它们最终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势力、构成和持久性。分析这些因素的范围、品质和交互方式,将它们同其他国家的决定因素系统相比较,就能发现一国的竞争优势在哪些领域,有多大,能持续多长时间,就能回答过去的理论长期不能回答的问题,即为什么各国的竞争优势不同?哪些国家能获得某种竞争优势?,2、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

24、修正了静态的比较优势理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的是比较利益,注重的是各国现有的要素禀赋,因此它无法解释为什么像日本和韩国这类资源稀缺的国家能在众多领域获得竞争优势,而许多资源丰富的国家却长期落后的原因。波特从动态的竞争优势角度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日本和韩国这类国家的竞争优势来自不断创造的要素优势,不断创造的要素比静态的要素更能持久,其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积累而增加,而靠静态要素禀赋获得的竞争优势则会随着要素禀赋的消耗而减少。,3、强调国内需求的重要性,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对国内需求的忽略。,4、强调国家在决定企业竞争力方面的关键作用。,随着生产全球化,许多学者认为国家在决定企业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小,企业可以摆脱国家的束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经营。但波特认为国内的决定因素绝大部分是在国家的支持和影响下实现的,因此,在全球化时代,国家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这对于加强国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和促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关系及意义,区别:国家竞争优势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与超越,用动态分析取代了静态分析。,联系:1、同时作用于一国产业的发展。2、可以互相转化。3、都是竞争力的比较。,小结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绝对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