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15.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48274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1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宏观经济学1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宏观经济学1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宏观经济学1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宏观经济学1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1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15.ppt(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 15 章,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中的一些特征事实实际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对产出、消费和投资波动的解释对就业波动的解释对货币波动的解释对实际周期理论的评价,主要内容,经济周期(商业循环):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可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经济周期定义,2023/3/24,4,经济周期的含义,趋势与周期的区分:上述两人研究周期的一个主要假设就是产量与就业有一种基本的增长途径,即趋势。经济周期正是围绕这一基本趋势的波动。趋势是由长期增长的因素来决定的。而周期性的决定因素对长期趋势没有影响。,经济周期的类型,长周期:是指一个周期长度平均为50年

2、左右。由康德拉耶夫(Nikolar D.Kondratiev)于1925年最早明确地、系统地提出,又名康德拉耶夫周期;中周期:指一个平均时间长度为8到10年的周期。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Clement Juglar)于1860年提出,又名朱格拉周期;短周期:指平均时间长度约为40个月的周期。由美国经济学家基钦(Joseph Kitchin)于1923年首先提出,故又称基钦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库兹涅茨(Simon S.Kuznets)于1930年提出来了一种20年左右的长周期。,熊彼特对经济周期类型的划分,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于1939年对经济周期理论进行了概

3、括和总结:每一个长周期包括六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又包括三个短周期,其中,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为910年,长周期为5060年。他以各个时期的“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周期是从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即产业革命时期,以纺织工业的创新活动为主导;第二个周期是从1842年到1897年,即以“蒸汽机和钢铁工业的创新活动为主导的时期”;第三个周期是1897年以后,以“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的创新活动为主导的时期”。,第一个长波的繁荣周期(1790一1825年)中心国:英国 产业:纺织业第二个长波的繁荣时期(1850一1873年)中心国:英国 产业:钢铁和采煤第三个长波的繁荣

4、周期(1890一1913年)中心国: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 产业:电力、化学第四个长波的繁荣周期(1945年一1973年)中心国:美国、日本、“四小龙”产业: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等新兴产业,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中的四个长波,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三个经济周期,第一个周期:1982-1986年,持续五年,振幅6.7%高峰:1984年,增长率15.2%低谷:1982年,增长率5%第二个周期:1987-1990年,持续四年,振幅7.8%高峰:1987年,增长率11.6%低谷:1990年,增长率3.8%第三个周期:1991-1998年,持续八年,振幅6.4%高峰:1992年,增长率14.2%低

5、谷:1998年,增长率7.8%,经济周期的原因,消费不足论:把萧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消费不足。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马尔萨斯、西斯蒙第、霍布森、凯恩斯等。投资过度论:投资过度论可以分为货币投资过度论和非货币投资过度论。前者的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密塞斯;后者的代表人物卡塞尔、威克塞尔等。纯货币危机论:把经济周期看作一种货币现象,认为经济波动是银行货币和信用波动的结果。主要代表是弗里德曼。创新周期论:由熊彼特提出。,经济周期的原因,心理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在于公众心理反应的周期变化。主要代表人物有庇古和凯恩斯。太阳黑子论:由杰文斯于1875年首先提出。认为太阳黑子周期性地造成恶劣

6、的气候,使农业收成不好,影响了工商业,从而使整个经济周期性地出现衰退。政治周期理论:由卡列茨基提出。认为政府交替执行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的结果,造成了扩张和衰退的交替出现。,2023/3/24,11,经济周期的原因,乘数加速数的结合: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自身,是内生的由于投资收入投资相互之间的乘数、加速数的交互作用经济波动是有规则的、可以预测的,乘数加速数模型,乘数加速数模型就是运用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交互作用的机制,分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理论模型。它由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缪尔森最先提出来的,因此这一理论模型在西方经济学界称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乘数原理用来说明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收入

7、变化对投资的影响则用加速原理来进行说明。,一、加速原理,平均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本存量叫做加速数(Accelerator)。若用a表示加速数,则a等于资本增量和产出增量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如下:,总投资等于净投资与重置投资之和:第t期的总投资=a(Yt-Yt-1)+第t期的折旧 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资本存量得到了充分利用;生产技术不变;加速系数a固定不变。,二、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新发现或新发明,投资增加,国民收入成倍增加,乘数作用,加速数作用,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再增加,经济扩张(顶峰),销售停止增长,投资下降,乘数作用,国民收入成倍减少,加速数作用,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再减少

8、,经济衰退(谷地),部分企业必要的更新投资,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收入和投资不断增加,经济复苏,三、乘数加速数模型,实际周期理论的起源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大量从真实冲击而非货币冲击的角度对宏观经济波动进行解释的论文。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爱德华普雷斯科特、芬恩基德兰特、查尔斯普洛瑟、约翰朗、罗伯特金以及罗伯特巴罗。基德兰特和普洛瑟1982年的论文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唤起了实际周期的模型。,15.1 经济周期中的一些特征事实,实际周期理论的特征: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保留了早期新古典方法中的大部分微观假设。包括:(1)运用均衡方

9、法构建宏观模型;(2)采纳了“理性预期”假说。与早期新古典理论的最大不同在于不以货币意外解释经济波动,转而将注意力集中于供给方面。该理论认为实际冲击(如技术革新、政策转变以及战争和自然灾害)是经济波动的根源所在。,15.1 经济周期中的一些特征事实,经济周期是相似的,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呈现出一种广泛的规律性,这些经济周期中的“特征事实”包括:在经济各部门之间,产量变动是相关的,总产出具有序列自相关的性质;工业生产、消费和投资是顺周期和同时变动的,政府购买也有顺周期倾向;投资的变动性远远大于消费,尽管耐用消费品支出是强烈的顺周期的;就业是顺周期的,失业是逆周期的;真实工资和平均劳动生产率

10、是顺周期的,但真实工资只是轻微顺周期的;货币供给和股票价格是顺周期的,且是领先的;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是顺周期且滞后的;真实利率是非周期性的。,15.1 经济周期中的一些特征事实,15.2 实际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对产出、消费和投资波动的解释以简化的“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为分析基础:代表性行为人面临的最优规划问题为:,15.2 实际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求出上述最优规划的一阶条件:一阶条件与横截性条件构成了最优规划的充要条件:,15.2 实际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求该最优规划的显式解假设:效用函数形式为生产函数形式为折旧率=1(各期资本完全折旧)解差分方程组得到

11、显式解:,15.2 实际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对显式解两边取对数并省略不重要的常数项,得到:结合上式进一步利用已知条件并省略不重要的常数项,可推出:,15.2 实际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如果技术冲击at的运动服从一阶自回归过程(AR1),则投资、产出和消费都会表现出二阶自回归过程(AR2)的性质。也就是说,来自真实扰动造成的意外冲击将对 产出造成持久性影响。,产出服从AR1运动过程的轨迹,15.2 实际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产出对自然率水平的偏离只是暂时性的,产出服从AR2运动过程的轨迹,15.2 实际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技术冲击对产出的影响是持久的,如果不对

12、生产函数和消费函数作特别的设定,可以通过校准方法(calibration method)模拟出各类“特征事实”的波动规律,15.2 实际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二版),273页,对就业波动的解释卢卡斯和拉平(1969)的假说:理性行为人面对上下波动的工资的自然选择是进行劳动的跨时替代。真实工资较高的时候,他们更愿意工作;真实工资暂时较低时,他们会减少工作。,15.2 实际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15.2 实际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行为人决定劳动供给量的最优规划:,15.2 实际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求解上述最优规划,得到关系式:该式表

13、明,劳动供给受到相对工资以及利率水平的影响。,相对工资以及利率水平对劳动供给的具体影响:工资机制方面:短暂的技术冲击与“暂时”性真实工资的变化:相对工资发生变化,引起行为人进行劳动的跨期替代;持久的技术冲击与“持久”性真实工资的变化:不会引起相对工资的变化,相对劳动供给也将保持不变。利率机制方面:更高的利率水平将诱使行为人当期多劳动、多储蓄,以替代未来的劳动。,15.2 实际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对货币波动的解释基本观点: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政策没有意义;货币是经济周期的内生产物,货币和总产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可能只是货币对经济活动作出的反应,而不是相反。,15.2 实际周期理论对重要经济变量的解释,贡献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中,展示了供给方冲击对经济周期形成的关键性作用;新的建模技术与观念被发掘出来。不足之处在就业理论方面,很难用自愿的劳动跨时替代来解释经济危机中的大规模失业;货币在短期内是中性的观点受到批评;技术冲击造成的供给方因素变化并不必然独立于需求方变化(例如,研发经费支出的增加)。,16.3 对实际周期理论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