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交流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法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交流发言.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政法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交流发言党的二十大是在启航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历史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意义非凡,在党和国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大会报告阐明的大会主题是大会的灵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报告站位高远、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气势恢宏,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法治建设迈入稳步发展的“黄金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法治建设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党的二十大又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开辟了新境界,提出了新任务。大会关于法治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令人鼓舞,催人振奋,也让广大政法工作者更觉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进法治建设的思路举措,转化为做好法治领域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动实践。初步研学党的二十大报告,政法工作者要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
3、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加强研究、谋划举措、奋发有为,把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一、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开创新时代政法工作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阐释“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时,强调必须牢牢把握的第一个重大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法治中国建设的正确方向。二、建设法制中国,良法善治护航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好
4、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历史反复证明,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已经步入新征程,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我们党治国理政、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都由法治作保障、靠法治来推进。法治可以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确保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进程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我们要牢记“国之大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
5、驾护航,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为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快建设法治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当然包括法治现代化,需要中国式法治。中国式法治的本质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法治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结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全面印证了中国道路的成功。我们要结合中国式
6、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履行好新时代政法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法治体系是适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决不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走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我们要有自信、有底气、有定力,不断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切实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努力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效能。四、建设法治中国,实现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
7、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法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仅包括法律的制定,也包括法律的实施、法律的监督和法律的信仰,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有机统一。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把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
8、到公平正义“。在执法、司法实践中,应当平等保护市场主体,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取缔非法收入,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具体案件中直接感受到公平正义。五、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守好祖国北大门、首都“护城河”,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大政治使命。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决维护国家
9、政治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扎实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托克托、法治托克托,努力锻造高素质政法队伍,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责,以全县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托克托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政治安全为根本。这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政治安全是最高的国家安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生命线,在国家安全中居于统领地位。维护政治安全,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回顾历史,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能够迎来并推进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归根到底是靠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确立了社会主义基
10、本制度,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完善政治安全工作体系,提高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失去国家安全保障,中华民族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要求我们“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我国发展进
11、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越来越复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只有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新趋势,着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才能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按照“三个牢记,“五个牢牢把握,的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尽心尽力。结合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新部署、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法治护航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