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文章】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5368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文章】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文章】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文章】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文章】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文章】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文章】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文章】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文章】以高质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我们要牢牢把提高质量发展这个本质要求,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形成全国上下竞相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的“质”和“量”是相互统一的。“质”是指经济发展效益、消耗水平、比较优势等;“量”是指经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等。量的合理增长是质的有效提升的重要基础,质的有效提升为量的合理增长提供重要动力。准确把握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

2、理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提质增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既要高度重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又要高度重视经济增长和社会事业发展相统一,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中国经济体量大,是全球最重要最具生机活力的经济体,中国经济GDP占全球比重已达18.5%,十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G7总和,超大规模市场总量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同时,我国也是一个人口

3、大国和农业大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经济发展不能唯GDP,但要保持稳定、合理的增长,把握好合理增长的“度”,如果不考虑市场需求及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盲目扩大投资规模,不仅无助于高质量发展,也会出现产能过剩等困境。为此,量的合理增长必须是能够促使经济蛋糕不断做大做强,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量的合理增长要为质的有效提升夯实基础。当前,宏观经济减速压力较大,需要更加重视量的合理增长。在宏观政策方面,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

4、链稳定;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质的有效提升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量的合理增长要为结构优化提供发展动能。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快产业转型、数字化改造,激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活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淤点堵点,建设现代化生产体系、流通体系,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流通网络,为质的有效提升夯实基础。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有无”问题降为次要矛盾,“好坏”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表现

5、为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不足。因此,实现质的有效提升,要在发展效益、消耗水平、比较优势等方面用力,更加注重绿色、循环、低碳、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告别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发展模式,实现高科技、高绿色、高产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质的有效提升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不再是单纯“数量上的跃升”,而是有效率的、优质的经济发展,包括劳动、土地、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和微观主体的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模式,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质的有效提升要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质

6、的提升意味着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包括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新业态新模式的加速发展等,必须立足国情和国际环境变化,稳步推动深层次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防止资本野蛮生长。正确认识“双碳”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既要坚定不移加快推进,也必须建立在传统能源逐步退出、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确保能源有效供给,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把“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落到实处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找

7、准实施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点,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动力;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二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的战略选择,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继续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有效挖掘内需潜力,构建全国统一高效的大市场。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

8、水平。继续发挥我国产业配套能力强、部分产业国际领先的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施对外开放,推动全球和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布局,建立更为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部署,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任务。推进三大产业联动。在实体经济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制造业具有价值链长、关联性

9、强、带动力大优势,要强化制造业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形成以二产联动一产、促进三产发展的机制。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加快发展物联网与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规模,促进数字经济和现代产业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更好地服务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对城乡、区域发展提出了更高要

10、求,要求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在合理分工基础上实现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深化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乡村一乡镇一县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构与升级。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乡土地资源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扎实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形成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项举措,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以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主体功能明确、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