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课讲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逻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课讲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逻辑.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课讲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逻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伟大的中国人民苦苦追寻、不懈探索、接续奋斗。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实现中华
2、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这一科学论断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每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按照唯物辩证法,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蕴含着普遍性,不能用普遍性排斥特殊性,也不能用特殊性排斥普遍性,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全过程之中。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并在分析二者辩证关系后强调,这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普遍的规律性,同时由于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所处历史方位、
3、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发展的具体形式和具体道路又具有多样性。现代化是发物于西方的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程,西方发达国家具有更加丰富的现代化经验,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所走过的道路对于现代化建设就具有永恒的真理价值和普遍适用的绝对真理性。作为人类现代化实践的概括和总结,西方现代化的经验蕴含着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可以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非常重要的经验借鉴。然而,这些经验都是别人的经验或者是过去的经验,都是有一定的具体条件和历史条件的经验,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随着客观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过去的经验也可能随之失去其适用性。别人的经验对我们不一定有效,过去的经验对现在也不一定有效,现在有效的经验并不意味着将来
4、还仍然有效。一旦把过去的经验或者别人的经验模式化,不顾具体条件不同而一味地照抄照搬,就必然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潭。如果不顾条件的差异,盲目照搬别人经验,就很有可能使自己的事业陷入歧途。所以说,西方现代化模式并不是解决所有民族和国家现代化问题的普遍有效的灵丹妙药,也不是可以照葫芦画瓢就能真正管用的,搞不好往往会画虎不成反类犬,酿成现代化建设失败的深刻教训。何况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反而危机重重、甚至积重难返。正如马克思早就向我们揭示的,资本主义自我调整和扩张的过程不仅是各种矛盾和困境丛生的过程,也是逐渐丧失其生命力的过程。肇始于西方的、资本主导下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的
5、同时,也拉大了贫富差距,引发了环境问题,失落了精神家园。由于受资本逻辑的统治和支配,西方的现代化在工具理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没有给人们带来普遍的幸福,反而带来各种各样的陷阱、各种各样的赤字,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虚无主义。事实证明,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从现代化道路的生成规律来看,虽然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谋求现代化的征程中存在着共性的一面,但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存在着诸多差异,在道路选择上也必定存在诸多差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
6、,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定了光明大道,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坚持问题导向,成功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破解了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
7、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开辟了一条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不同的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坚持人民至上,依靠人民开辟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始终把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让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事实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造福全体中国人民,而且对促进地区繁荣、增进各国人民福祉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坚持自信自立,独立自主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中
8、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以参考,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始终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找到实现现代化的道路。通过独立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发展才取得的成就。实践充分证明,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有底气、有力量、有保障。我们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
9、与协调推进了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社会主义现代化绝不是片面发展的现代化,而是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我们在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进程中,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注重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相协调,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夯实政治民主制度基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坚持胸怀天下,遵循合作共赢的理念走和平发展
10、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中国自古就崇尚和平、反对战争,主张各国家、各民族和睦共处,一方面在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合作共赢。中国从不主张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思维,始终倡导兼容并蓄的理念,希望世界各国能够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希望通过汇聚大家的力量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作出更多积极的贡献。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坚持自信自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阵厉前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
11、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自己的路,并不意味着封闭僵化和固步自封,走自己的路不是排斥其他道路,正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既不意味着消灭文明
12、的差异性,也不意味着抗拒其他文明的成果。任何一种文明中总有其有益之处,总有其值得别人借鉴之处。任何一种文明,也不可能囊括人类的全部智慧、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总会有其不足之处。我们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思考其他文明与自身文明的关系,寻找文明交汇的契合点,将这些有益成果吸收进自身文明中来,最终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现代化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马克思主义正是开放性理论的典型代表,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征程上,我们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式现代化就一定能够永葆正确前进方向,最终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