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集合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5639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集合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集合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集合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集合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集合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集合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集合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中共二十大报告,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最大特点就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路径就是用新发展理念统领,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今后我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2、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共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深化政治交接,传承与党同心、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的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深入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充分发挥民建联系经济界的特色,支持和帮助民建会员企业健康发展,围绕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议题,深入开展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为衡水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民建力量。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锐意进取的干劲,沿着中共二十大指明的方向前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一是坚定“讲政治”的理想信念。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与“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

3、治交接主题教育相结合,引导广大会员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二十大精神上来。二是强化“讲担当”的责任意识。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与履职尽责实践相结合,团结广大会员,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中共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衡水民建力量。三是锤炼“强作风”的意志品格。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与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相结合,紧扣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按照“四新”“三好”要求,以加强民建优秀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传承民建人拥党爱国优良

4、传统,努力把衡水民建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参政党地方组织。牢记使命跟党走,砥砺奋进勇担当。中共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提供了思想指引。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共二十大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浅谈以下几点感想。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报告认真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全面总结了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

5、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科学谋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为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报告站位高远、开拓创新、旗帜鲜明、定位精准,使我内心振奋、深受鼓舞。我将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共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指导工作的强大动力,立足岗位职责,统筹推进发展。具体将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团结带领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二是坚持不懈

6、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从自身出发,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三是积极为社会发掘和培养科技人才,在企业用人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正确导向。提高公司全体人员的斗争精神,激励员工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以团结奋斗的精神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四是积极推行低碳理念,发展低碳经济,把低碳理念融入企业发展和个人生活之中。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企业升级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强化资源利用,缓解生态压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7、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我们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未来也将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我将立足新起点,展现新作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以坚如磐石的定力、敢战必胜的信念勇毅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

8、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贡献力量!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站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了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并从新发展格局、科教兴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报告思想深邃、立意高远、大气磅礴,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新征程指明了方向,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思路

9、,是一个全面深刻、催人奋进的报告。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名民建会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有关科教兴国、教育强国等方面的论述谈谈自己的三点学习体会。一、十年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1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始终把教育放在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关注。有关数据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2021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高等学校10年累计培养了7700多万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目前,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二、教育是实现庄严承诺

10、,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将中国共产党本世纪中叶前的中心任务明确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复兴离不开充分富足的物质基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推进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从以前主要依靠资本投入的粗放增长方式向着力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增长方式转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认识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创新发展也好、解决“卡脖子”技术,提高产业链安全性可控性也好,都离不开一支心存高远、立志报国、素

11、质优异的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单独一章进行阐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有机的整体,明确了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三、做好本职工作,为科教兴国事业多作贡献教育既对个人成长产生深远影响,也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名民建会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坚定政治方向,把握教育使命。中国民主建国会是中国政治体系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是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

12、与共”的政治组织。“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育人既要育智,还要培德,而德之根本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业务能力。作为民建会员,要主动加强对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学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二十大提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提升参政议政能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自我学习,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把“怎么

13、培养人”这一命题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并举,推进知识、能力、素质和价值观四位一体的新探索,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贡献。三要积极履职尽责,提升参政议政水平。作为一名高等教育领域的民建会员,要充分发挥委员职责,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把教育领域中群众的所盼所想形成优质提案,为科教兴国、教育强国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党校领导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感悟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心得体会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

14、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o这是党代会报告第一次单独成章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一体部署,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表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本次报告一大亮点。其中,对人才工作进行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着眼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宏伟目标,把人才工作投放到恢宏的治国理政整体战略格局中,

15、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才渴望和需求的紧迫性前所未有、国家发展对人才的依赖度前所未有、人才在新时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价值意义前所未有和建设人才强国的迫切性前所未有的战略态势,频频发力、密集出招,对党和国家人才事业进行了一系列高屋建甑的重大战略谋划和实践推进,走出了一条与当代中国国情高度适应、与发展模式深度契合、特色鲜明的人才工作之路。1.人才布局一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16、人才制度优势”,再次吹响了建设人才强国的“集结号”。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时间节点和空间维度,再度重申了人才资源对于国家富强、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特殊重大意义,并对新时代人才工作提出了“一个加快”“三个更加”的总要求。“一个加快”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三个更加”即要求必须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指出了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根本路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特别是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着眼于2025年、2030年、

17、2035年这三个重要时间节点,针对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规划了明确的“时间表”和清晰的“路线图”,指出了将我国建成世界人才强国的攻坚期、加速期和冲刺期,将人才强国的整体建设目标分指标、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展示出来,并振奋人心地发出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一宏伟战略号召。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可以说,这一系列密集推进的重大战略构想和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精彩的“人才篇”,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步入人才强国之路的强烈意愿和坚定

18、信念。2、人才定位一一“人才是第一资源”2012年12月初,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XX考察工作时强调,“人才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习近平指出,“在人员国际流动不断增长的同时,人才的国际争夺不断强化。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从而培养更多和更高素质的人才。2013年秋,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

19、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要论断,赋予人才工作更加崇高的使命和更为艰巨的任务。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发展”“人才”“创新”这三个关键词作为一个相互联动的有机整体,

20、提出了“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三个第一”辩证新主张,深刻揭示了人才在“三个第一”中的重要作用,凸显了人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中的极端重要性。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再次强调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基于对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当前发展目标条件等的全面把握,习近平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总书记的重要论断,将人才上升为治国理政的战略性关键性资源,第一位资源。3、人才培养一一“重视人才自主培养”

2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在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代以来,我国没有抓住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后又饱经战乱和列强欺凌,导致我国科技和人才长期落后”。当今世界正经历第四轮科技革命,未来的国力之争将主要是经济、科技之争,但归根到底还是教育、人才之争。为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高端军事

22、人才、网络科技人才、法治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特别提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做好新时代人才自主培养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六个下功夫”为指导,即“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要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

23、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还深刻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强化实践培养人才。实践增长才干,历练铸就人才,这是全世界通行的人才培养规律。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劳动节大会上指出,“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极为关心青年干部的成长,明确指出“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

24、,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还强调,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年轻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帮助年轻干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让他们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和使命”。4、人才使用一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引进是壮大人才队伍、改善人才结构的重要途径。我国人才队伍虽然总量居于世界第一,依然迫切需要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敞开大门,招四方之才,招国际上的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着眼“高精尖缺”、坚持需求导向,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要强化效益意识和柔性引才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25、,“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2016年,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对资本继续引进,同时要重视人才引进,在人才引进力度上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步子要进一步迈开。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使用是发挥人才作用、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放手使用人才,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要大兴识才爱才

26、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O这些论述,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海纳百川的视野和格局。不仅仅把目光局限在13亿,更放眼全球70亿。海内海外、本土国际,择天下英才而用之。释放出开放、包容的政策信号。气魄胸襟和他的历史使命感相得益彰,尽展凝心聚力办大事的自信。5、人才机制一一“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培养和人才作用的发挥,需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党的十八届

27、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2014年8月中央明确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四大任务之一,全面推进人才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2016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做出了明确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做到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2018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现行人才评价标准

28、进行系统科学分类,对不同类型人才不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强调健全完善新时代推动人才发展的治理构架,为提升国家综合发展实力提供坚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高度,强调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优秀青年人才的时代要求,明确了建设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优秀青年人才队伍的重要任务,强调了建立集聚优秀青年人才体制机制的根本保障。2014年1月,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

29、平强调,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再次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成才铺路搭桥,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要求以更长远的眼光、更有效的举措,及早发现、及时培养、源源不断选拔使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鉴于此,

30、为进一步更好地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容许失误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6、人才管理一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人才管理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管人才,强调“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明确要求“切实改进党管人才方法,真正做到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随着党和国家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度的持续“刷新”和人才政策创新力度的不断“提档”,党管人才格局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完

31、善。2017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对党管人才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职能作出了明确而清晰的界定。党管人才的基本内涵,就是通过“党爱人才、党培人才、党育人才”,将各类人才最大程度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从而实现“为党聚才、为国聚才和为事业聚才”的根本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坚持党管人才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建成“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2020年始,全民抗疫大战吹响了各方面专家人才的“集结号”,全国各地各类人才纷纷主动投身到抗击疫情的活动中,他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智力优势

32、,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新时代党管人才工作谱写了鲜活生动的时代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将“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列为我国人才事业发展八条规律性认识的第一条,强调这是新时代人才工作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决定性要素。坚持党管人才是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它强有力地护航着恢宏磅礴的新时代人才建设事业,深刻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参与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机制的最大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对人才规律深刻把握的“大智慧”,不断推行人才开发的“大动作”,持续出台人才建设的“大手笔”,形成了党和国家人才队伍建设的“大格局”,有力地弘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领导人才工作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将不断蓬勃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