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宏观人口经济学.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5964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宏观人口经济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三章宏观人口经济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三章宏观人口经济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三章宏观人口经济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三章宏观人口经济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宏观人口经济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宏观人口经济学.ppt(5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章 宏观人口经济学,第一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适度人口理论第三节 人口转变理论第四节 人口城市化问题第五节 人口老龄化问题,第一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一、人口数量变化的经济效应人口增长与劳动力资源及就业人口增长与劳动效率人口增长与储蓄、投资人口增长与国民收入及其分配人口增长与消费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二、人口质量变化的经济效应人口质量与劳动力资源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人口质量与人口再生产模式人口质量与消费三、人口波动与经济增长,1、人口数量变化的经济效应:人口增长与劳动力资源及就业: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关系,数量上是总人口和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关系,实质是消费者人口和生产者人口的比例关系。劳动力通过

2、劳动适龄人口与总人口连结,在一定范围内有弹性变化。劳动人口只有被足够的生产资料吸收,才能就业。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生产资料增长速度,就无法满足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要求,人口增长速度应适宜,以使劳动力人口总供给量和劳动力需求量相适应,实现充分就业。人口增长与劳动效率:人口增长过快,意味劳动人口过多,劳动人口与生产资料的数量不相适应,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供他们使用。这样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合理和充分的利用,不仅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还会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进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尔和胡佛模型:ISYP(参数的符号是正号)。储蓄依存于国民收入Y和人口P,并决定投资I。假定投资I由劳动资料Ic和福利支出I

3、w构成,而且只有前者才能带来产品增加。福利支出又是由Iwc和Iwi两个因素组成,而它们都与人口因素相关:IIcIwIc(IwcIwi)。在此式中,Iwc为现有人口所需要的福利支出,Iwi为增加人口所需要的福利支出。为了备齐学校及其他资本,Iwi必将大大超过Iwc。因此,人口增长率越高,福利支出的增加也越不平衡。结果将导致增产的资本比例变小,从而使经济增长受到阻碍。索维的人口增长模型:当人口不断增加,为使增加人口与现有人口保持同一生活水平而需要的投资称“人口投资”,为提高整个生活水平的投资称“经济投资”。利用哈罗德-多马模型,可将这些概念量化为模型:SpVyV。在此式中,S为储蓄率,p表示人口增

4、长率,y为人均产品生产增长率,V代表边际资本产出比率。pV为人口投资率,yV为经济投资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所需要的资本形成也就越多,该模型说明了伴随人口增长所需要的资本量。,人口增长与储蓄、投资:当人口增加时,会导致储蓄减少。人口增长的数量和人口投资的数量成正比,人口投资和经济投资保持合理的比例,才能有利于经济发展。人口投资不能长期排挤经济投资,否则最终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阻碍储蓄和投资,给劳动生产率乃至经济增长带来负效应。人口增长与国民收入及其分配:如果人口增长有利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二者比例更合理、将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

5、经济效益,促进国民收入以较快速度增加。如果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人均国民收入则趋于增加。国民收入的分配,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二者此消彼长。用于消费的份额随着消费人口的变化而变化。人口增长过快,若不降低人们的平均消费水平,就要消费更多的国民收入,用于积累的份额就会减少,社会扩大再生产能力将下降。,返回目录,人口增长与消费:社会总人口的消费需求同人口数量成正比例发展。在消费品总量一定的条件下,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着消费水平高低。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成正比、与人口数量成反比变化。随人口增长,交换的规模必然相应扩大。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人口增长使有才者的绝对数增多,

6、通过提高全体劳动力素质起到收益递增作用而促进经济增长。对增加人口进行的投资不会再增设那些陈旧设备,与设备更新一样,人口投资有提高生产力的效果。生产率提高引起人口迅速增长使人口年龄年轻化,通过接受教育可提高其对现代技术的适应性。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促进了节约劳动力的技术开发;发展中国家却面临一般劳动力过剩和缺乏现代化优质劳动力的困境。,2、人口质量变化的经济效应:人口质量与劳动力资源:人口质量从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两方面影响劳动力资源。从身体素质看,人口质量为全部人口的平均身体强健程度;从智力水平看,它既与先天生理因素有关,又与后天教育训练有关。先天的因素对智力水平的作用也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才

7、能表现出来。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主要手段。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通过教育提高人口质量,可为国家培养在科学上有发现、发明,在生产技术上有创新、变革的科学研究和设计队伍;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生产方法的技术队伍;善于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管理队伍,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改进经济管理方式,使社会生产效率和效益更高,并能提高人均国民收入,最终促进经济发展。,人口质量与人口再生产模式:人口质量不断提高促使父母通过少生育子女使自己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父母对子女的培育更注重质量,故培育费用也日益增长。这些都会会促进人口控制,有利于人口增长趋于稳定。人口质量与消费:人口质量提高会提升消

8、费水平,使社会消费需求量变大,并改变消费结构,使生存资料的比重下降,而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比重增加,并逐渐占据主要地位。消费水平也会通过身体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水平和劳动技术水平等影响人口质量。,返回目录,3、人口波动与经济增长:长波理论:康德拉季耶夫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平均长约50年的长期波动,1930年库兹涅茨提出大体以20年为周期的长波理论。伊斯特林认为,人口和劳动力也存在增长长波,经济条件变动引起人口变动,人口增长长波、劳动力增长长波与经济增长长波相联系。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长期波动有以下特点:第一,长期波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过程。无论波动周期多长,在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演变的过程中,充满着

9、各种变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复杂过程。第二,长期波动是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演变的时间序列趋势。人口长波和经济增长长波本身表现为各自独立演变的时间序列,人口长波是自我形成的,经济增长长波也有本身形成原因。既要分析人口变量与经济变量相互影响的特点,又要分析它们各自演变趋势的特点。,第三,人口变量变动受经济条件制约。这里的经济条件是指收入和就业机会,也就是劳动力市场条件,如劳动力参与率、工资率、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等。这些经济条件的变化影响了人口变动,如对人口规模、劳动力规模产生制约作用。反过来,人口变动引起经济变量的波动,其作用可减缓经济变量波动的波峰。第四,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相联系的中心是劳动力

10、。人口规模对劳动力规模大小有直接影响,人口数量多则劳动力数量就多,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返回目录,第二节 适度人口理论,一、适度人口的经济思想 思想演变历程不变因素假设二、静态经济适度人口 经济适度人口静态经济适度人口,三、动态经济适度人口技术进步的影响适度人口增长率,1、适度人口的经济思想:思想演变历程:按索维的观点,所有承认可能出现人口过剩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接受适度人口的概念,只是表述形式有所差异。瑞典经济学家威克塞尔在1910年论适度人口的演讲中首次先提出“适度人口”概念,同时探讨一个国家的适度人口规模、工农业生产供养人口的能力和达到适度人口规模的途径,还主张通过节制生育控制人口

11、增长,降低人口增长速度并最终走向静态人口目标。英国经济学家坎南则是系统建立经济适度人口学说的代表人物。他以收益递减法则为基本理论依据,从人口与土地关系入手,认为在人口和土地之间不是人口越多越好,也不是土地越多越好,而是在两者的比例关系上有一点,使得有利与不利刚好达到平衡。在整个产业也有这样的最大收益点,该点的人口即为适度人口。他还指出,随着知识进步和其他条件的变化,最大收益点的位置是经常变动的。,法国人口学家索维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适度人口理论。他认为适度人口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这个定义提出两个条件,一个是讲适度人口是在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强调在不同目标模

12、式下、可能会有不同的适度人口;另一个是讲达到目标的“方式”或者说达到目标的途径应该是为社会所接受的。在索维看来,这两点就成为当代适度人口理论探讨的课题:究竟给适度人口确立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是经济目标,还是其他目标;通过什么途径或什么方式达到适度人口,是通过控制人口增长,还是鼓励人口增长,或者是通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去达到适度人口,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根据情况具体研究的问题。索维又认为,“适度人口”作为一个抽象的理论概念,只不过是为使用方便而已。人口学家可把它作为一个过渡性的工具使用,就像数学家使用虚数一样。,不变因素假设:在对适度人口作静态分析时,往往确定一个目标,讨论人口变动和这个目标之间的关

13、系,除人口变动和这个目标之外的其他因素都要假定为不变条件。索维假定下列因素不变:物质资源,包括过去掌握的物质资源和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技术水平,它对福利水平有很大影响。产品的分配,为简便而假定是平均分配或者假定分配比例不变。国内经济稳定,工时不变,充分就业,没有国际贸易或移民。年龄构成,每个人的生产率都一样,需求量也都相同,即人与人之间在产量和消费量上的没有差别或差额不变。在进行理论分析时,将这些因素暂时不予考虑,然后讨论人口变动对某一目标的影响。事实上,人口和许多因素几乎是同时在变动,且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然而,在作理论分析时,一般都要假定某些因素暂时不变的。,返回目录,2、静态经济适度人口:

14、经济适度人口:早期的适度人口理论主要从经济上寻求目标,范围很狭窄。索维把目标范围扩大,从政治、社会乃至军事上确立达到适度人口的目标,但使用最多的还是经济适度人口。当代西方人口经济学在分析人口经济效应时,把经济目标作为确定人口数量的标准,以此讨论人口与经济之间的适宜关系,这就是经济适度人口论。西方人口经济学家在讨论经济适度人口时所用的标准较多,但多数认为把人均产量作为福利指标和最大化目标较为适合。为了克服“产量”计算单位不同而不便于计算这一困难,有人主张用人均收入作为计量标准来讨论经济适度人口,因为人均收入是用货币单位计量。但在用人均收入指标时,既要结合产量指标,如人均产量指标,还要注意考察通货

15、膨胀,剔除其对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萨缪尔森认为,经济适度人口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收入达到最大值时的人口规模。在人口不多不少正合适的那一点,会使实际工资或实际收入保持最高水平,处于该点的人口称为“最优人口”。由于总产量并不是平均分配,任何最优人口分析必须考虑收入的分配。静态经济适度人口: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某一时点的特殊条件下,达到假定经济目标时最适宜的人口规模。该定义强调经济适度人口是处于某一定时点的人口,并强调技术水平等其他因素不变。该状态是静止状态,对于这种静态经济适度人口,又可分为纯粹静态和比较静态两类。纯粹静态是指在其他条件均相同时,考察人口的一种人口学变动的经济效应。比较静态是指技术、

16、资本、人口年龄构成等其他因素中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从而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趋势来比较人口某一变动的效应。,返回目录,3、动态经济适度人口:技术进步的影响:动态经济适度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于特定的经济目标,人口数量或人口密度的变动是最适宜的或最有利的。该定义强调的不是某一时点,而是一定时间段,强调的不是静态人口数量,而是人口变动,即人口增长或缩减。索维主要从技术进步和生产率两因素讨论动态经济适度人口。由于技术进步使人们可生产更多产品,加上必要的社会安排,就能养活更多人口。因此,技术进步有助于生活水平和最高人口都趋于提高。但是,技术进步的作用并非绝对,要区分技术进步的四种类型:一是不增不减的技术

17、进步;二是直接增人的技术进步,即通过扩大就业提高适度人口;三是间接增人的技术进步,该技术存在间接增加人口的可能性;四是纯粹减人的“粗放型”技术进步,如就耕种一块土地而言,工具或生产组织改进将减少所需的劳动力(适度人口)。,在图1-4和图1-5中,和表示初始期和技术进步条件下,人均产量随人口而变化的情况,横轴表示人口数量,纵轴表示人均产量或生活水平。由于技术进步,最高人口量由OP变为OP,适度人口量由ON0提高到ON1。,适度人口增长率:索维通过分析人口变动带来的效益和花费的费用,求出人口增长率的适度水平。索维认为人口增长带来负担。人口增长的负担,包括青少年人口负担和老年人口负担。青少年人口负担

18、是指为确保新增人口与原有人口一样的生活水平,社会和家庭应在各方面进行投资的负担。老年人口负担是指当人口年老退出劳动之后,由社会和家庭支付老龄人口的抚养费用。索维认为人口增长的经济效益主要变现为:新增人口可以更充分利用物质资本。更新老设备的投资会增加物质资本存量,相当一部分物质设备寿命高于人的寿命,新增人口可以更充分地利用这些物质资本存量。新增人口可使部分产业发挥规模效益。新增人口会使书报印刷、机械工程、交通运输等多部门产生规模效益,尤其有利于教育和公共卫生这两个部门。,在图1-3中,纵轴表示人均收益和人均负担,横轴表示人口增长率,J线表示在不同人口增长率下的最低人均负担或最低生活水平,曲线A表

19、示人口增长的经济收益,C表示人口增长的负担。该图说明了适度人口增长率决定于人口增长所引起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当人口增长率为零时,人口增长的经济收益为零;随着人口增长率的提高,经济收益上升,但达到一定点后转而下降。而从人口增长的负担曲线C可看出,人口增长率为零时,负担为1/D;随着人口增长率的提高而负担增大。当人口增长率为OM时,收益曲线上升到K点,负担曲线上升到L点,人口增长所引起的收益与负担差额最大,即KL值最大,所以OM的人口增长率是适度人口增长率。,新增人口有利于更精细的劳动分工和新产业出现。索维沿袭亚当斯密关于一定人口是劳动分工的前提的思想,认为人口少不利于劳动分工,而汽车制造、飞机

20、制造、电子计算机等新产业的出现都同人口增长有关。新增人口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一种正在变化中的经济(职业上、地理上等)会发生由于失误和没有预计到的技术创新造成的无数失调。在人口增长的情况下,通过新增人口比通过人口转移更容易纠正结构上的失调。,返回目录,第三节 人口转变理论,一、人口转变理论二、人口转变阶段三个阶段四个阶段五个阶段,三、该理论的解释 微观原因宏观原因,1、人口转变理论:大幅度变动的高死亡率与比较稳定的高出生率相结合,形成较低的自然增长率,这是前近代社会人口增长模式的显著特点。从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初,欧洲各国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冲破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传统高位均衡,人口开始持续增长

21、。到20世纪初叶之后,发达国家的出生率出现普遍而明显的下降,直至进入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低位均衡,一些国家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从高位均衡到低位均衡的一系列过程,作为发达国家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人口现象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并将这一过程总结为人口革命或人口转变。人口转变现象所描述的就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的过程,该理论最初由汤姆逊(1929)提出,经众多学者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人口转变理论”。,返回目录,2、人口转变阶段:三个阶段:汤姆逊等将人口转变过程分为高增长阶段(HHL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增长率阶段)、过渡阶段(HLH阶段,即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增长率阶段)和低

22、增长阶段(LLL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阶段)。他们认为,第一,人口转变论适用于描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转变的描述,已经或正在为这些国家的人口发展实际所证实;第二,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同一人口发展阶段在不同国度和不同地区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第三,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人口转变阶段尽管相同,但数量表现并不一样。从人口转变的时期和背景看,一般认为这三个阶段分别适应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采集、狩猎经济相适应的是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与农业经济相适应的是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与现代工业经济相适应的是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四个阶段:为便于国际比较,联合国于1990年提出新的四阶

23、段划分方法,这种划分被广泛接受。具体划分:转变前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总和生育率在6.5以上,平均预期寿命在45岁以下,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属于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前期转变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开始下降,后者先于前者,总和生育率在4.56.5之间,平均预期寿命在4555岁之间,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该阶段主要以死亡率的转变为标志,人口再生产属于过渡型;后期转变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加速下降,总和生育率在2.54.5之间,平均预期寿命在5565岁之间,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回落。这一阶段主要以生育率的转变为标志,人口再生产亦属于过渡型;低出生率和死亡率阶段,总和生育率在2.5以下,平均预期寿命在65岁以上

24、,人口低速增长,人口再生产属于现代型。,五个阶段:英国学者布莱克认为,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依次经过高位静止(HS)、初期发展(EE)、后期发展(LE)、低位静止(LS)和减退(D)五个阶段。HS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处于高水平,并且二者比较接近,人口处于基本上不增长状态;EE表示经济有所发展后,死亡率开始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高水平,人口增长迅速;LE表示经济进一步发展后,死亡率接近可能达到的最低限度。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减缓;LS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在低水平上均衡,人口处于基本上不增长状态;D表示人口呈绝对负增长状态。这三种人口转变阶段划分理论,虽然在划分标准和参照系方面有所区别,但对于人口再生

25、产模式的分类和转换过程的描述并无本质不同,都反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进而导致人口再生产模式由原始模式向传统模式进而现代模式转换的一般规律。,返回目录,3、该理论的解释:微观原因:戴维斯提出“多相反应理论”,试图说明在工业化过程中人们怎样回应人口变化。人们对人口现象的反应具多元性,受多个变量因素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根据对周围环境变化的估计,作出适应新环境的生育决策。莱宾斯坦、卡德威尔、伊斯特林等通过对家庭和生育行为的研究解释生育率下降的社会经济因素。宏观原因:比较流行的是结构主义的解释,即从工业化、城市化、就业结构变化(尤其是妇女就业结构改变)、人口死亡率

26、(尤其是婴儿死亡率)、文盲率、个人主义、理性主义发展等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变化和人们心态观念的现代化趋向入手,解释人口转变。许多学者认为,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客观基础,生产力水平由低级走向高级,便决定了人口再生产由原始模式走向传统模式,再由传统模式走向现代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斯里坎坦等学者的临界值假说则更进一步地从宏观上给出人口转变的时间表,确认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转变赖以发生的经济发展或现代化程度。该理论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未达到一个确定的水准之前,经济条件的改善不会对生育行为和人口再生产模式产生显著影响。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达到某个临界点或“门槛”值时,生育率就可能开始

27、出现明显下降,人口转变也随之启动,这种势头会继续推进,直至达到低位稳定的水平。,返回目录,第四节 人口城市化问题,一、城市化及其机制二、人口城市化的实质 三、人口城市化的两个阶段集中式的发展型城市化 扩散式的发达型城市化,1、城市化及其机制:工业革命以来,人口分布及其组织形态变化中最重要的现象,就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社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在人类聚落的历史上,城市形态早已出现,但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进程则与工业革命同步。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大部分人口必须从事维持生存所需的粮食生产,农业和农村吸收了人口的绝大部分。工业化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还改变了人类的组织和居住形式,城市化就

28、是这一变化的具体表现。发达国家早期的城市在其政治、经济生活中并不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的重心仍然在农村。产业革命以后,以机械化大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要求,由于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因此从周围农村和小城镇涌人大量人口,促进了城市的集聚。,城市集聚带来的好处进而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就这样,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增长,而城市化又加速了工业化的集聚,当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时,城市就变成了经济增长的策源地。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结构转换,具有丰富的内涵。它的含义可归纳

29、为如下四个层次:它是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它是产业结构及其布局地域结构的转换;它是传统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向现代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它是人们聚居形式和集聚方式及其相关制度安排的变迁或创新的过程。,城市化这一结构变迁所描述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及其生存社区制度安排由传统的制度安排向新型安排的转变,即城市化是从以农业为基础产业、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个体劳动为基本生产方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相对封闭、分散的传统的村落聚居制度向以非农产业为基础产业、以非土地经济要素为基本生产资料、以社会化劳动为主要劳动形式、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相对开放、集中的现代的城市聚居制度变迁的过程。,返回目录,2、人

30、口城市化的实质:从理论上说,作为人口集中过程的城市化,其极限是把整个世界都变成城市。但在实际上或本质上,人们不是为了城市化而去实现城市化,他们追求的是100的urbanism(无形的城市化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而不一定是100的urbanization(有形的或物化的城市化)。城市化的根本目标是让本国或本地区100的人口都享受到现代城市的文明。100的有形城市化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追求,其中至少有两点显而易见的原因:其一,从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口虽然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越来越低,但它作为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仍然是不可缺少的“母亲”产业,而它依附于土地、分散经营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让

31、所有人口都向城市集中;其二,一些资源就地开发型产业通常没有必要或不可能向城市集中。,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律也使我们没有必要通过实现100的人口城市化来使所有的人口享受城市文明。所谓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律是指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时,城市文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在社会范围内的普及加快,享受城市文明的人口多于城市人口数,城市文明的社会覆盖面大于城市社区所包括的范围,全社会享受城市文明的程度高于城市人口的比重所反映的程度。有关研究表明,当城市人口比重低于10时,城市的辐射力很弱,城市文明基本上只限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享受。当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030时,辐射力开始增强,城市文明普及率大约在2535之间。

32、当城市人口比重达到304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大约在3550。当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将达到70左右。当城市人口占总人口708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有可能达到90,甚至100。,就具有经济理性的个人行为而言,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存在乡城人口迁移,其根本原因在于存在显著而实际的城乡劳动收益差距。随着乡城人口迁移的继续,农村制度工资(人均产值)上升,因而均衡城市工资(等于农村制度工资加上城市社会成本的额外补偿)也随之上升。若真实工资(一个劳动力在城市工作所能得到的实际工资)不变,均衡工资上升,则意味着迁往城市后增加的收入减少。如果随着制度工资的上升而均衡工资上升,在达到真实工资后,增

33、加收入就没有了,农村和城市的实际生活水平也就相等了,于是,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将处于平衡,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宣告完成。,返回目录,3、人口城市化的两个阶段:集中式的发展型城市化:诺瑟姆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城市化进程(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概括为一条被拉平的S型曲线,并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的初期阶段,其发展态势反映为S型曲线的左下段,曲线斜率较小;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的中期阶段,其发展态势反映为S型曲线的中间段,曲线斜率较大;进入高度城市化以后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于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其发展态势反映为S型曲线的右上段,曲线斜率较小。随着斜率的不同,该S形曲线可反映各

34、种城市化进程起步的早晚和发展速度的快慢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率达到75左右时,城市化发展速度将进入相对稳定的发达阶段,表明发展型城市化阶段已基本完成。,扩散式的发达型城市化:稳定并不意味着静止,发达并不等于完善,城市化面临向更高级阶段发展的问题,进入集中趋势与扩散趋势并存、以扩散趋势为主的发展时期。米尔斯发现早在1880年美国就出现了人口由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的郊区化现象。城市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距市中心距离增加而降低。Sullivan认为人口郊区化与五个因素有关:城市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公共汽车和私人汽车成为大众交通工具,降低了通勤成本,往返于市内市郊较以前方便;“市中心病”如种族关系紧张、

35、住房条件恶化、高税收、高犯罪率和低下的学校教育水平等问题刺激了市内居民向市郊迁移;一些厂商向市郊的搬迁,引起就业机会的市郊化,进而引起人口的市郊化;一些公共政策如郊区住宅补贴、市区郊区公路网建设等促进市内居民向市郊搬迁。,贝里最先提出了“逆城市化”的概念,并考察了比郊区化更为分散的城市化现象。在城市郊区化阶段以后,由于城市化水平趋于饱和,投资方向便从大城市转向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城市人口也向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回流,城市明显萎缩,即城市中心人口数量和就业率下降,城市经济相对衰落,与此相反,中小城镇则迅速发展,乡村人口出现回升。在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萎缩在城市中的“内城区”表现得特别明显。,返回目

36、录,第五节 人口老龄化问题,一、人口老龄化二、人口老龄化的两种途径底部收缩顶部延伸三、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1、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变化,是某一人口中老龄人数不断增多和比重不断上升的现象与过程。一些国家,老年人口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国际社会目前所说的老龄人口通常是指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以联合国提出的人口转变四阶段划分法为例:在人口转变前阶段,由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人口缓慢而波动地增长,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相对较

37、少;在人口前期转变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开始下降,后者先于前者,并主要以死亡率的转变为标志。因死亡率降低对婴儿和少儿影响最大,故人口结构变得更加年轻,老年人口比例非常低;,在人口后期转变阶段,出生率在死亡率继续下降的基础上显著下降,且这一阶段主要以生育率的转变为标志。在此阶段,老年人口比例开始上升;在低出生率和死亡率阶段,生育率降至接近更替水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继续延长,人口结构向老年型发展,老年人口比例迅速提高。,返回目录,2、人口老龄化的两种途径: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具有高生育率和低预期寿命的人口向着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转变的具体过程。这一过程分别体现为两种途径:一是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底部收缩所引

38、致的人口老化,二是人口金字塔顶部延伸所引致的人口老化。前一种人口老化的成因是生育率的下降使青少年人口比重明显下降,后一种人口老化的成因是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使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年龄金字塔是用来描绘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构成的示意图。图中性别按男左女右排列,年龄按单岁或年龄组分、由底部向上排列,由人口数的多少和构成比例的大小画出相应的柱型或由连线连接,形成的图案类似金宇塔,故称人口年龄金字塔。人口年龄金宇塔是一种重要的人口学方法,可以反映出丰富的人口信息。它不仅可以直观地反映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同时如树木的年轮一样、反映人口增长的过程及其发展趋势。,现实中,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人口

39、老龄化同时受人口金字塔底部收缩和顶部延伸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人口金字塔底部收缩是主要因素,而在发达国家,人口金字塔顶部延伸则是主要因素。,返回目录,3、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老年赡养比上升。老年赡养比是老年人口数量与经济活动年龄人口数量之比值,它是测量人口老龄化过程产生的社会负担变化情况的常用指标。在人口老龄化过程初期阶段,由于生育率的下降使少儿人口不断减少,包括少儿抚养比和老年赡养比在内的总抚养比率迅速下降,只有当人口老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由于老年赡养比较大幅度上升而逐渐回升并进而继续提高。1950年,发达国家老年赡养比为19,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1,总抚养比率将由64上升为76。在

40、发展中国家,由于许多地区正处在人口转变之中,老年赡养负担虽然还不十分沉重,但增速是惊人的。老年赡养比上升的必然趋势要求正处在人口转变过程的国家政府及社会尽早实施适应老龄化需要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劳动参与率下降和劳动力供给不足。在人口老龄化国家或地区,青少年人口只处于更替水平,不可能较多地补充劳动力年龄人口。在这种条件下,随着老龄人口人数的增加,劳动力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力资源相对减缩,相对于不断扩展的经济发展规模,可能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或没有足够合格的劳动力去开动和操作设备,致使生产资料和技术设备闲置。从宏观上来说,不但可能影响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开发,而且可能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

41、正常运转。尽管科技进步也可能部分地抵销劳动力年龄人口相对不足的影响,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依然存在。为了弥补这一点,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不断从发展中国家吸收熟练劳动力移民,以便减轻劳动力的年龄人口不足的不利影响。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经济影响之一就是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年龄人口老化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口老龄化可导致劳动力年龄人口趋于老化,即劳动力年龄人口中4564岁人口比重增大,而1844岁人口比重下降。西方学者在研究了劳动力年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后得出的结论是:劳动力人口进入45岁或50岁以后,尽管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但随着年龄的进一步上升,他们的体力、智力、记忆力都会逐渐衰退,从而劳

42、动能力和劳动速度逐渐缩减,劳动动作的敏捷程度和头脑的反应速度都会相对下降,因而影响产品的精密程度和整体质量,影响市场竞争力。劳动力年龄人口的老化会削弱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发明创造能力,妨碍劳动生产率提高,这方面的影响在高新技术产业和那些对开拓创造能力要求高的职位更为突出。,老年社会保险金给付、医疗保健等公共支出上升,消费与投资结构发生变化。在工业化国家里,老年人口主要依靠退休金或社保基金中的养老津贴维持晚年生活。随着人口老龄化系数的提高,老年人口日益增多,公共和私人两方面支付的养老金或退休金数额都会增加,影响储蓄和投资份额。虽然在人口老龄化的同时,少儿抚养比在继续下降,但老年赡养比并非与之1:1的互补关系。斯彭格勒和克拉克研究发现,政府付给老年人的赡养费用是青少年的3倍。花在孩子身上的大部分支出属人力资本投资,当他们成长为劳动力时,这些投入将产生新的财富。老年人尽管在其经济活动年龄期就创造剩余价值,但从预期角度看,支付给老年人的赡养费用属纯消费性支出。这种消费性支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而增加,相应地减少用于社会生产的资本积累,可能导致降低未来的经济增长率。,返回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