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ppt(7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主体,一个残废!,真美!,有伤风化!,主体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不同,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认识的客体,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人既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也是认识活动的客体。,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能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
2、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马克思,实践关系 认识关系价值关系 审美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
3、”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C.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离可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感觉和思想到物,唯心主义先验论,认识的本质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对头脑中先天固有的精神性的东西进行认知或回忆。,柏拉图认为“知识就是回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但是它把认识视为一个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的直
4、观被动的过程,是一种直观被动的反映论。,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人之所以能够形成对自然的认识,是因为自然界总是厚着脸皮“自荐于人”。,费尔巴哈,(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全面地分析和说明了人反映世界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出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识的本质:,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美军营中传递命令 营长对值班军官说:
5、“明晚8点,哈雷慧星将在这个地区出现,这种情形每隔76年才能看到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身着野战服到操场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到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电影。”,培根的四假相说,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剧场假相,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实现的。,神雕大侠杨过的情花之毒是如何解的?,对于右图,甲说,这是一只海狮;乙说,这是一匹马。这表明,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答案要点: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1分)上述认识差异表明,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
6、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2分)但是,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的根源,归根到底依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是由主体决定的。(2分),(一)从实践到认识(第一次飞跃),1.感性认识 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2)二者相互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3)割裂二者的关系会犯
7、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1)二者相互区别,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目的。,(二)从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上升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07年考题,分析题,作家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合理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
8、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呢?”,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感觉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丁玲十分后悔:“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呢?”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成仿吾完全是士兵的装扮,破旧的棉军衣,
9、斜挎干粮袋,手持一枝手杖。杨定华说,成仿吾在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员。有人说出他的名字,但谁也不知道他是文学家。,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加以分析:(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2)丁玲对成仿吾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1)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人们的认识包括想象在内,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建立在其固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与成仿吾实际交往的实践基础上,因而发生了与实际的偏差。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既有的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和“想象”的前提。丁玲对成仿吾的想象源自其固有
10、的理性认识,并受其影响。,(2)认识的辨证过程原理:人的认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并最终由实践来检验。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辨证发展过程。丁玲对成仿吾的认识,由开始的建立在原有理性认识与感性经验基础上的“合理想象”经过实际交往的实践,最终实现了对客体的正确认识。,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相对性,三、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一、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相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标志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1、,(一)真理的客观性表现,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之为真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的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确定、无条件的。人类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确定、无条件的。,(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2.真理的相对性: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
12、的、有条件的。从广度看,真理只是部分地反映客观世界。从深度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只能达到某种程度,是近似正确的反映。,(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渗透和包含,相对中包含有绝对,绝对总是通过相对表现出来的。,(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又是相互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人类认识是从相对走向绝对、不断接近绝对的过程。,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是坚持与发展的统一。,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
13、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
14、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4分)(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6分),(1)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是要受条件的制约的,关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
15、,但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地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4分)(2)所谓的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思维定势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3分)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一个事例(故事亦可),说明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特征。(3分),(三)真理与谬误,谬误:同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事
16、物的不真实的、歪曲的反映。,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对立:二者界限分明,不容混淆;真理可以引导主 体成功改造客体,使实践获得成功,谬误则使实践走向失败。统一: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认识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排除谬误,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不断地改造世界。,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一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伴、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一)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1.“权威”标准;2.众人标准;3.“实用”标准;4.实践标准。,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孔子,权威标准,宋朝宰
17、相赵普自诩:“半部论语治天下。”,毛泽东,华国锋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众人标准,实用标准,美国实用主义思想家詹姆士宣称:“有用即真理”立竿见影受株连,(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978、5、11光明日报刊登特约评论员文章。,“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一次大解放”,胡福明,真理标准讨论,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这是真理的本性决定的2.这是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直接现实性:直接把理论变为现实(2)普遍性:相同条件必
18、然产生相同结果3.逻辑证明可以作为实践标准的补充。,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效性 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这个标准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我们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19、我的矛无坚不摧!,!?,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如何?,我的盾没有利器能穿过它!,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实践总是历史的、具体的,任何时候的实践都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表明主体(人)与客体(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的概念,就是主体需要客体、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人的价值:即人对自身(人类、群体、个人)的意义。,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己却身患癌症,负债17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A.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
20、计等主观方面B.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D.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2005年辨析题 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请透过“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辨析。,1、“该不该摘”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2、同一客
21、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是有区别的,因此,同一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追求也是有层次的,主体对事物的价值要做正确的评价和选择。3、价值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该不该摘”反映了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人类活动的两大基本原则,1.真理原则: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人类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则,2.价值原则: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人,诗意地栖居,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一)一切从实际出发,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不以人
22、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出发,对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2.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3.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同时对实际事物的整体和本质做出科学的概括。,(二)实事求是,1.实事求是的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去寻找新答案,创造新理论。,(二)实事求是,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坚持了辩证法实事求是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实事求是体现了自由和必
23、然的统一,(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最主要内容和最基本的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1、要坚持调查研究,反对“唯书”、“唯上”。2、要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提高主体自身素质。3、要有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勇气,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作为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先导,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基础。,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1.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含义
24、必然王国:是人类尚未认识到某种客观规律,其行动受此客观必然性盲目支配的状态。自由王国:指人类认识并掌握了某种客观规律,自觉地利用它来实现自身目的时所处的状态。,2.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自由与必然是辩证统一的。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阅读书目,1、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4、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