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第三版).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67198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第三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第三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第三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第三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第三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第三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第三版).ppt(1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课程提纲,概述(质量)质量管理质量文化质量管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第一章 质 量,三鹿奶粉事件,原料奶以次充好、弄虚作假(企业忽视质量、盲目抢购)生产过程中添加三聚氰胺(利欲熏心、故意隐瞒真相)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漏洞(免检产品 脱离监管撑起保护伞)社会监督软弱无力(知情不举、听之任之)政府处置不力、报告不及时(未做深入调查,轻信企业汇报),1.1 质量的含义,1.1.1 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 满足要求的程度”,要求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与赋予特性对比,赋予特性:如价格,不属于质量范畴;手机摄影的纪实功能,赋予了手机摄影图像的纪实特性.,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

2、足要求的程度”特性-事物可以区分的特征,固有特性是事物本身具备的永久的特性。要求-是指来自相关方的要求。相关方是指:与组织有利益关系的个人和团体。如:顾客、股东、雇员、供应商、银行、工会、社会、合作伙伴等。满足程度越高质量越好。,质量定义的误区,1.合格品不一定是高质量的产品。(标准有高有低,符合标准的产品并非符合客户要求)。2.质量就是符合要求,并非越高越好。(必须考虑到经济性,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基础上以最低的成本造出来,所以那些真正物美价廉,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好的质量!)。3.质量的好坏是以客户的满意度为衡量标准的,是要让客户评判的。(以消费者来评判的,不是自己说的)。,1

3、.1.2 质量概念的演变早期 符合性质量:质量意味着对于规格或要求的符合 克劳斯比 适用性质量:质量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成功地满足用户要求的过程 朱兰 产品-产品加服务-过程、组织、人活动的组合,1.1.3 对质量的两种解释和质量等级从成本角度来看质量的效益和顾客的满意(1)产品现状-达到顾客的满意-企业有效益-提高产品的使用范围,增加成本,更大面积的满足顾客的要求-企业的效益更大。(2)产品现状-合格率低,缺陷多-提高合格率,减少缺陷增加成本-顾客只关注自己需要的特性-对成本提高有意见。(3)不同等级的产品,分别满足各类顾客群体,所以不一定等级高,顾客就高兴。,思考:五星级酒店与街道小旅馆谁的

4、服务好?,过程:产品:顾客:供方:顾客满意:合格:质量经济性:,1.1.4 与质量相关术语的定义,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接受产品的组织和个人,提供产品的组织和个人,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指满足要求,质量与组织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及对组织积极效益的影响,过程的结果(国际标准定义:硬件、软件、服务、流程性材料),1.2 质量特性,1.2.1质量特性的含义定义:“与要求有关的,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把顾客需求(感性的、含混的)转化为质量特性(清晰的、理性的、技术的工程语言)变换的越准确,就越能反映顾客的要求。产品的质量特性,是组织对顾客要求变换的结果,对于顾

5、客是代用特性,对于企业是产品标准或规范。,质量特性的类型:(1)技术性或理化性的质量特性(刚性、耐磨性、弹性、速度、牵引力、抗震性等,可以用理化检测仪器精确测定)(2)心理方面的质量特性(乘务员服装的款式、餐车提供食品的口感、车厢布置的温馨舒适,很难用技术指标衡量)(3)时间方面的质量特性(机车的寿命、服务提供的及时性、车辆维修时间)(4)安全方面的质量特性(漏电、辐射安全措施)(5)社会方面的质量特性(法律法规要求的满足、公害、噪音、排放、社会伦理等),1.2.2 硬件产品的质量特性性能-满足使用目的,产品所具备的技术特性(产品内在特性);寿命-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总时间(

6、自然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可信性-用于表述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综合术语;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维修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时间、程序和方法下进行维修,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保障性按规定的要求和时间,提供维修所必须的资源的能力;安全性-产品保证使用者生命不受危害、身体、精神不受伤害、财产不受损失的能力;经济性-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和费用。,硬件产品通常指加工、装配类的生产过程结果,1.2.3 软件产品的质量特性功能性-软件所实现的功能,即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包含用户陈述、隐含的需求程度(首选质量特性);可靠性-反映软件在稳定状态下

7、维持正常工作能能力(最重要的质量特性);易用性-反映软件与用户之间的友善性,即用户在使用软件时的方便程度;效率-在规定条件下,软件实现某种功能耗费物理资源的有效程度;可维护性-软件在环境改变或发生错误时,进行修改的难易程度(重要特性);可移植性-软件能够移植到不同运行环境的方便程度,信息产品,一种逻辑的而不是物理的系统,1.2.4 流程性材料的质量特性物理性能-密度、黏度、粒度、电传导性能等;化学性能-腐蚀性、抗氧化性、稳定性等;力学性能-强度、硬度、韧性等;外观-几何形状、色泽等;,产品的集合性概念,是流程生产过程的结果,经过各种转化制成的产品,如固体、液体、气体或其组合,流程性材料通常以散

8、装形式(管道、桶、袋、箱、罐或卷)交付,1.2.5 服务产品的质量特性功能性-某项服务所发挥的效能和作用(基本特性);时间性-及时、省时、准时的能力;安全性-服务过程中的安全保证(防火、防盗、防雷击)能力;经济性-服务所需费用的合理程度;舒适性-服务过程的舒适程度;(清洁、美观)文明性-精神上的满足;(友好、尊重)功能性是服务质量特性的基本特性,后面的5个特性是伴随功能性产生的。,思考:服务质量特性定量描述还是定性描述?,1.2.6 魅力质量特性和必须质量特性,用户,魅力特性,一元质量特性,必须质量特性,充分,不充分,满意,狩野模型,不满意,质量特性,狩野纪昭:将主要质量特性分为必须质量特性、

9、一元质量特性、魅力质量特性,从市场角度,把质量特性按照顾客满意进行分类可分为:魅力质量特性:是指那些充分提供,使人产生满足。不提供的话,也不会产生严重不满的特性。(如:中华航空班机提供红酒,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没有;动车的乘务员都很靓丽等)他们是在市场竟竞争中的主要特性,他们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转化为必须的质量特性。一元质量特性:是指那些如果不充分提供使顾客产生不满,随着满足程度的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也会同步提高。(如:空调耗电量低;锂电池的寿命。必须质量特性:是指那些即使充分提供,顾客也不会特别高兴,不充分提供顾客就会严重不满,甚至投诉。(卧铺车厢的清洁卧具,餐车的餐具必须提供),必须特性比魅力

10、特性更容易确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竞争的结果,魅力特性会逐渐演变为必须特性。,1.3 质量环和质量职能,1.3.1 质量环质量环的含义:任何产品都要经历设计、制造和使用的过程,产品质量相应也有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由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构成的。人们往往用一个不断循环的圆环来表示这一过程,我们称为质量环。,质量环的理解:质量环是对产品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的概括。质量环中的各项活动环环相扣,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循环上升。根据产品的不同,质量环有所区别;企业要识别自己的质量环,安排质量职能(职能可以在企业外部)形成闭环。,产品类别有:(1)硬件

11、产品;(2)服务产品;(3)软件产品;(4)流程性材料产品;对应的质量环有四个 见教材第1214页,1.3.2 质量职能什么叫质量职能?为了使产品具有满足顾客需求的质量,而要进行全部活动的总和。为了安排和管理质量职能的时候要做到:(1)明确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将这些活动委派给企业的相应部门;(2)向这些部门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须的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工具和设施(资源);(3)确保这些活动在各部门、各环节的实施;(4)对各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性协调。,质量职能:是指在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活动所发挥的作用或承担的任务的一种概括。企业内部的主要质量职能活动一般包括市场调研、产品

12、设计、规范的编制和产品研制、采购、工艺准备、生产制造、检验和试验、包装贮存、销售和发运、安装和运行、技术服务和维护、用后处置环节。,质量职责:指对企业各部门及各类人员在质量工作中应承担的义务、责任和权限所作的具体规定。只有明确质量职责才能真正将质量工作落到实处,把所有的质量职能活动切实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工作岗位。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还可以追溯责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从而更好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质量职能与质量职责的区别与关系:,质量的意义:就是企业与相关方的多赢、共赢和持续发展。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1)质量和企业的关系-生存和发展;2)质量和员工的关系-提高员工收益;3)质量和顾客的关系-顾

13、客满意度提高;4)质量和其他相关方的关系-都受益。,1.4 质量的意义,质量与企业的关系,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竞争经济效益企业素质提高质量有利于员工的发展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方式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对质量的监控社会监督政府监督意义增加社会财富资源优化和合理利用环境保护,质量与社会的关系,提高质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质量经济分析价值工程寿命周期费用分析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改进分析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为保证满意质量的支出和因未达成满意质量造成的损失的总和质量成本分类:直接质量成本、间接质量成本,质量与效益的关系,第二章 质 量 管 理,好的质量必须通过良好的管理过程获得什么叫管理?

14、“管理是实现目标的过程”。管理方法的选择要视被管理对象的接受程度;管理方法的进步是企业进步的标志;管理的动态性、可变性和社会进步紧密相连。,质量管理的定义:“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质量管理活动包括:(五项内容)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 源以实现目标;质量控制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质量保证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质量改进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2.1 质量管理的概念,朱兰质量管理三步曲 质量策划-确定质量管理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质量控制-确保组织的活动按计划进行;质量改进-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历

15、史地位:影响美国历史的新移民,科学的工作程序就是PDCA,2.2 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序,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A,C,D,P,遗留问题转入下期,执行措施执行计划,检查效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纳入标准,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拟定措施计划,找出主因,分析影响质量原因,PDCA循环八个步骤,特点:1、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2、循环每转动一周,水平就提高一步。3、A阶段是关键。,大环带小环、阶梯式提升,2.3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从世纪初至世纪年代末,是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

16、其主要特点是以事后检验为主体。世纪初美国泰勒(F.W.Taylor)提出科学管理理论,要求按照职能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分工,首次将质量检验作为一种管理职能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建立了专职质量检验制度。,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从世纪年代至年代末,其主要特点是从单纯依靠质量检验事后把关,发展到工序控制,突出了质量的预防性控制与事后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历史地位:统计质量控制之父,质量大师:休哈特,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从世纪年代至今。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费根堡姆与朱兰等。,质量大师:费根堡姆,历史地位:全面质量控制之父,三个阶段的特征是:质量检验阶段-以检验的方式,控制不合格品进

17、入下工序和交给顾客。统计质量控制阶段-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工序质量进行控制,强化预防性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企业各部门共同营造质量,以工作质量保障产品质量,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创造质量效益。,费根堡姆于1961年著书全面质量管理提出质量管理的概念是: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调研、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1)单靠产品的统计控制是不够的,要靠全员的、各项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2)单靠制造质量控制来控制产品质量是不够的,要靠从设计开始到

18、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3)质量是“最经济的水平”和“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完美统一。离开质量成本和经济效益谈质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全面质量管理定义理解,管理的深度:单纯检验检验与预防控制与提高从管理的广度:(1)前两个阶段局限在制造过程;(2)第三阶段向前延伸到设计与试制过程,向后延伸到使用过程。,三个阶段的比较(一):,三个阶段的比较(二):,2.4 全面质量管理,2.4.1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定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2.4.2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形成1956年美国通用电器的费根堡姆

19、提出TQC的概念;1950年日本引进美国的“统计质量管理”后,发展为“全公司的质量管理”CWQC;1978年我国从日本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经过时代的发展形成“三全一多样”(全过程、全员、全企业、多方法)的理论;,1987年美国设立了“国家质量奖”又称波多里奇奖,1998年改为“卓越绩效准则”;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始在全世界推行ISO9000族标准,(1987-199420002008四改版);多年来世界各国意识到质量工作的重要性,为此质量管理的理论也“与时俱进”发展,从80年代的TQC发展到今天的TQM.,2.5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我国质量专家提出“三全一多样”的观点:企业开展全面质

20、量管理,必须要满足“三全一多样”的基本要求“三全一多样”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2.5.1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按质量环的全过程,作到预防控制。树立(1)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2)为顾客服务的思想;(包括内部下到工序)全面质量管理要“始于识别顾客需求,终于满足顾客需求”,2.5.2 全员的质量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进行管理,管理者要作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全员的质量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质量意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技术能力、管理的基本方法、参与意识等(2)规定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严格管理,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3)鼓励团队合作和各种形式的质量管理活动;(如QC小组、

21、合理化建议活动、劳动竞赛),2.5.3 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来理解纵向-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纵向展开;横向-确定质量职能并落实责、权、利,形成质量控制体系;1)从组织管理的角度 每个企业都可以划分成上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上层管理:制定方针、目标 中层管理:分解、执行 基层管理:执行,2)从质量职能角度产品质量职能是分散在全企业的有关部门中的,由于各部门的职责作用不同,其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一样,为了使各部门的质量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规定要求,满足顾客期望的产品,最终必须建立起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就是要

22、“以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2.5.4 多方法的质量管理“程序科学、方法灵活、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要使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老七种工具:1)因果图(分析已知结果与其产生原因间的各种关系的方法)2)排列图(分析主次因素或寻找主要问题的方法)3)直方图(通过数据有规律的排列的图示形态,分析控制能力),4)控制图(用来区分生产过程中质量特性值的波动,广泛用于各种类型产品生产过程的监控方法)5)散布图(用来分析两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6)分层图(把收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物定主题的意见、观点、想法等,把它们之间相互亲和关系进行加工整理、归类、汇总的一种方法)

23、7)调查表(把预先想收集的数据资料或语言资料的内容和范围以及收集方法编制成规范化的表格,指导数据和资料的收集/使用/调整,便于记录/分析),新七种工具:1)关联图法(适用于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问题的分析和整理,它将众多的影响因素以一种较简单的图形来表示,易于抓住主要矛盾、找到核心问题,也有益于集思广益迅速解决问题。)2)KJ法(适用于通过将一大堆杂乱无章的语言文字资料,按其内在相互联系加以整理,从而理出思路,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出解决问题途径的新方法。又称为分层图法。)3)系统图法(用于为实现某一目的,系统地分析、探求以达到目的的最理想的方法。)4)矩阵图法(从多维问题的事件中,找出成对的因素

24、,排列成矩阵图,然后根据矩阵图来分析问题,确定关键点的方法,它是一种通过多因素综合思考,探索问题的好方法。)5)矩阵数据分析法(用数据表示的矩阵图分析法,),6)PDPC法(又称为过程决策程序法。是指在制定计划时对即定目标的过程加以全面分析,估计到种种可能出现的障碍及结果,设想的制定相应的应变措施或应变计划,保持计划的灵活性。)7)矢线图法(又称箭线图法,是制定某项工作的最佳日程计划和有效地进行进度管理的一种方法。更新七种工具:1)质量功能展开(QFD质量屋)将顾客的需求转换成质量特性,保证顾客的关键需求以及企业的核心技术系统地展开到产品的各功能部件、过程变量等质量特性,从而形成满足顾客要求的

25、产品质量。2)田口方法 又称为正交试验设计法。它是通过选用适宜的正交表来安排多因素优选试验的一种方法。,3)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法(FMEA)故障逻辑分析法。4)头脑风暴法 畅想法 5)六西格玛法(6)是一种管理业务和部门的系统方法。它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利用事实和数据来驱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6)水平对比法标杆对比法。7)业务流程再造(BPR),“多方法的质量管理”要求是:“程序科学、方法灵活、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第三章 质量文化,1、什么叫文化?“文”的含义“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的含义“表示转变成某种状态”。“文化”的含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

26、精神财富的总合。(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的内涵可理解为:时间性(历史性)-不同时间(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区域性(地区、人区)-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发展性(进步性)-社会发展的同时,文化也随之改变,使其不断进步。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物质文明,文化的内在表现是精神文明(意识),2、什么叫意识?“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过程的总合。“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存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意识和存在互相携手并进的过程。要注意“意识”的可变性。如:一个习惯大声讲话并带脏字的人,让他进入到学校的环境里,他的习惯会受到控制,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

27、会改变他的意识。,3、“文化”的门类可按人群、地域、历史、民族、进行区分 如:群众文化、道教文化、茨岗文化;西部文化、高山文化、社区文化;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大唐文化;藏羌文化、纳西文化、伊斯兰文化;按工作范围有:企业文化,质量文化;无论在那个门类都是去确立他们的“文”,研究他们的“化”,形成意识和规范。,3.1.1 组织文化与质量文化的含义 组织文化的含义: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守的宗旨(使命)、最高目标(愿景)、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价值观)等的总合及其在企业活动中的反映。,3.1 组织文化与质量文化,组织文化的三重结构 物质层 制

28、度层 精神层,精神层-(核心和灵魂)使命、愿景、价值观。制度层-(展开、约束和规范)体系文件、非文件化的活动程序、潜规则。行动指南物质层-(外在表现和载体)组织名称、标志、外貌(办公环境卫生状态)、产品外观、包装、技术、设备特色、文体生活、文化传播网络、企业的旗、徽、歌、服、纪念品、纪念性的建筑等,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是指组织全体员工在质量方面所共有的价值观、信念、共识及规范的组合。,3.1.2 质量文化的构成 物质文化层-是人能直接感受到的可见部分。制度文化层-是企业的行为准则和活动规范。精神文化层-是不可见的,是意识形态方面 的东西,是物质和制度文化层建设的基础。,3.1.3 质量文化的功能

29、 凝聚功能-让员工产生思想上共鸣,形成团队,配合默契。约束功能-规范了企业行为后,形成作风创造环境,产生自然约 束力。辐设功能-对社会影响与企业互相促进,这种反复可能提高和增强企业的能力,3.2 使命、愿景和核心俱价值观,3.2.1组织的使命使命-是指一个组织的总的功能,说明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回答“组织要实现什么”的问题。使命-是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他反映在组织的总功能方面,也是组织存在必须要完成的“事”。组织使命可在组织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组织的经营方针、目标中体现。组织的领导者要为组织配备必须的资源、提供可实现目标的环境、和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带领他们去完成组织的使命。,3.2.2 愿景

30、愿景-是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1)它描述了组织正在向何处去,以及希望成为什么或被看成是什么。(2)愿景可以理解成“追求”,但这一追求不完全是组织的远景,他的“愿”可能和其他组织共同实现,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景”,3.2.2 核心价值观(1)关于价值价值从本意上讲是“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说的是劳动产生价值。我们所讲的价值是组织的存在为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实际效益。实际效益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观”的含义“观”指的是看法,价值观是对价值的看法。,(3)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指期望组织及其成员如何行事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核心价值观”是那些不随时间和外部环境变化而改变

31、的原则。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对“员工”、“顾客”、“社会责任”、“诚信”等方面。如:美国福特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员工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产品是我们能力的终端结果”-。海尔的服务观是“企业生存的土壤是用户”。,3.3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 导 作 用 全 员 参 与 过 程 方 法 管理系统方法 持 续 改 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企业质量文化的基本内容(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我们依存于顾客,目的是达到顾客满意,以获得效益。(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的统一的

32、宗旨和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质量管理是一把手工程,宗旨和方向从上往下传达和贯彻,(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质量是全员的事情,人人都是质量管理的主角(4)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过程是输入转化成输出,以及之中有效配置资源,得到高效产出的活动 如:计划-实施-检查-处置 计划-实施-测量-分析-控制-改进,(5)管理的系统方法“将互相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建立管理体系去实现组织目标

33、。系统是管理相互关联的过程,以提高效率(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改进才能发展,改进才能进步。充分理解和运用戴明环(PDCA),保持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之上”。“不能靠运气、凭经验去决策,要避免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的做法”。数据和信息的分析是提供决策的基础,靠事实说话、靠数据说话(8)与供方的互利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强调与供应商的合作共赢,不能只讲控制,3.4 卓越绩效准则中的核心价值观,目前被世界各国认同应用的美国波多里奇奖评价准则“卓越绩效模式”提出了追

34、求卓越绩效的企业应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共有11条:(1)远见卓识领导(2)顾客驱动的卓越(3)培育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4)建立组织内部与外部合作伙伴关系(5)灵活性和快速反应(6)关注未来,追求持续稳定发展,(7)促进创新管理(8)基于事实的管理(9)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10)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11)系统的观点“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一致的,只是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对追求的组织要求的更具体、更严格。,第四章 质量管理系统,用管理的系统方法建立并控制质量管理活动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三种管理模式是:ISO9001标准体系 ISO9004标准体系 卓

35、越绩效模式,4.1.1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程序(实现过程的途径)输入 过 程 输出(资源)(产品)测量(活动结果的检查),4.1 过程方法,每一个过程均有三个重要角色:顾客、操作者、供方衡量过程质量的三个主要尺度:效果、效率、适用性,4.1.2 过程方法 用PDCA的科学方法识别并管理过程的方法是我们常用的过程方法之一 P-计划 D-实施 改进活动 C-检查 A-处置 过程方法-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4.2 管理的系统方法和质量管理系统,系统-就是组织内一系列必须通过合作来达成组织目的的功能或活动。4.2.1 管理的

36、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体系来看待、理解和管理就是管理的系统方法。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4.2.2质量管理体系 将管理的系统方法应用到质量管理中,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质量 管理体系。术语1、体系: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2、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3、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4、质量方针: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5、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6、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并得到到策划结果的程度。7、效率:达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为了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建立的管理

37、工作系统有效性和效率是衡量管理体系能力的重要指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步骤: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确定和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规定测量每个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应用这些方法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4.3 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4.3.1 ISO9000族标准概述“ISO9000族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组国际标准。建立标准的目的是:1)为各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帮助。2)让

38、世界上能为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达成共识。3)促进国际贸易中的相互理解。,1987年第一版(6个),1994年第二版(16个),2000年第三版(核心标准4个),2008年发布新版的ISO9001,ISO9000:2000 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8 要求ISO9004:2000 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2002 体系审核指南,ISO9000:2000 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 要求ISO9004:2000 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2002 体系审核指南,1988年GB/T10300,1992年GB/T19000,1994年GB/T1900族标准,ISO9000族标准修

39、订换版后,我国均发布了等同GB/T19000族标准,ISO9000族四个核心标准: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用于组织内部管理、合同环境或作为认证的依据(唯一用于认证的标准)。ISO9004 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用于组织内部管理,不能作为认证的依据。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为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审核提供指南。,4.3.2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ISO9001标准将管理体系分为四大过程,所描述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始于顾客要求,终于顾客满意。,4 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文件要求)5 管理

40、职责(管理承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量方针和目标、策划、职责权限和沟通、管理评审等)6 资源管理(资源提供、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等)7 产品实现(产品实现的策划、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监测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等)8 测量、分析和改进(总则、监视和测量、不合格品控制、数据分析、改进等),ISO9001标准主要条款,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模式,相关方,相关方,4.3.3 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4 质量管理体系(体系和过程的管理、文件、质量管理原则的应用)5 管理职责(通用指南、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质量方针、策划、职责权限和沟通、管理评审

41、等)6 资源管理(通用指南、人员、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信息、供方及合作关系、自然资源、财务资源)7 产品实现(通用指南、与相关方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的运作、测量和监视装置的控制)8 测量、分析和改进(通用指南、测量和监视、不合格品控制、数据分析、改进),ISO9004标准主要条款,ISO9004标准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与ISO9001标准相比,有不同的结构和有不同的适用范围。ISO9001标准始于“顾客”,终于“顾客”。ISO9004标准始于相关方,终于相关方 ISO 9004更关注组织的总体业绩(经营结果)、致力于帮助组织建立让所有相关方满意的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

42、4比ISO9001扩大了管理内容和管理的深度,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持续改进的依据。,ISO9001与ISO9004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区别,ISO9004比9001要求更全面的几个内容 ISO9004组织的关注目标除顾客外还要考虑组织的利益、风险、成本。组织要追求整体的业绩改进。ISO9004更强调相关方的满意。ISO9001提出体系的要求,关注组织的符合性、有效性。ISO9004提出体系指南,关注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ISO9004架起了组织通往质量效益型企业的桥梁,构建了自我评价的框架。,2009版ISO9004标准于2009年11月正式发布,标准的名称改为“组织持续成功的管理一种质量管

43、理方法”,4.4.1 卓越绩效模式的概述(1)产生背景(卓越绩效概念的提出)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下面的路怎么走?组织需要效益,质量的结果必须产生效益。(2)各国相继的启动了“质量管理奖”的方案,用效益来评价质量。,4.4 卓越绩效模式,(3)世界有名的三大奖是:美国的马尔科姆 波多里奇质量奖欧洲质量奖日本的戴明奖 这一类质量奖标准所代表的管理模式被称为“卓越绩效模式”。我国2001年启动“全国质量管理奖”5年来有35个组织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的殊荣,至2009年有72个组织获互殊荣。2006年更名为“全国质量奖”。2004年8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与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GB/T1958

44、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Z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GB/T19580标准的用途:(1)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的准则;(2)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GB/T19580标准的目的:(1)帮助组织提高整体绩效的能力,使相关方受益;(2)有助于组织获得长期的市场成功;(3)使各类组织在质量管理实践方面进行沟通和共享;(4)理解管理绩效,指导组织进行规划的学习工具,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超越了狭义的符合性质量概念,致力于组织所有相关方受益和组织的长期成功。它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实施细则,它以结果为导向,构造出一个综合的绩效管理系统。,卓越绩效模式的主体内容是:(1)卓越绩效的核心价值观:是

45、建立、实施、评价体系的原则和指导思想(2)卓越绩效的评价准则:是体系的框架和具体要求,是建立和评价体系的依据(3)卓越绩效的评分系统:是对体系进行评价的指南 卓越绩效的核心保价值观是卓越绩效准则的基石和浓缩,反映了现代经营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对成功经验的总结。,4.4.2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过程:方法展开学习整合 结果 4.2战略 4.4资源 4.1领导 4.7经营结果 4.3顾客与市场 4.5过程管理 4.6 测量分析与改进,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框架模型图,GB/T19580标准条款及分值表,4.1 领导(100)4.1.1组织的领导(60)4.1.2社会责任(40)4.2战略

46、(80)4.2.1战略制定(40)4.2.2战略部署(40)4.3顾客与市场(90)4.3.1顾客和市场的了解(40)4.3.2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50)4.4资源(120)4.4.1人力资源(40)4.4.2财务资源(10)4.4.3基础设施(20)4.4.4信息(20)4.4.5技术(20)4.4.6相关方关系(10),4.5过程管理(110)4.5.1价值创造过程(70)4.5.2支持过程(40)4.6测量、分析和改进(100)4.6.1测量与分析(40)4.6.2信息和知识的管理(30)4.6.3改进(30)4.7经营结果(400)4.7.1顾客与市场的结果(120)4.7.2财务结果

47、(80)4.7.3资源结果(80)4.7.4过程有效性结果(70)4.7.5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结果(5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以让所有相关方满意为目的,是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经营管理系统,4.4.3 卓越绩效评价方法简介 与ISO9001的符合性评价不同:卓越绩效评价是一种“诊断式的评价”,既可以对照准则的要求对组织的优势和改进机会给出定性的评价,又可以按一定的评分方法进行定量评价,估计管理的成熟度水平。(定性评价+定量评价)(1)对“过程”的评价方法(A-D-L-I评价法)方法-展开-学习-整合方法-过程管理所采用的方法的适宜性、有效性、可重复性。展开-使用方法的展开程度,是否持续应用、使用所

48、有适用部门。学习-学习新的方法不断创新改善.整合-各部门和过程的测量、分析、改进系统的互相融合协调一致支持组织目标。,(2)对“结果”的评价方法 评价要点:组织绩效的当前水平;组织绩效改进的速度和广度;与适宜的竞争对手和标杆的对比绩效;结果对应组织特定情景的重要程度。卓越绩效的评价时采用1000分的定量分值,分别对7个方面给出范围。在评价打分时要考虑管理的成熟程度进行分数带的调整。我国评出的质量奖单位得分在500650分之间,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获得者的得分在650750之间。不同管理成熟水平对应不同的得分带:四个阶段(分数带)是:问题反应-没有管理系统(灭火式)0-20%早期系统方法-有管

49、理初型、局部系统、不一致 30-40%一致的方法-有效 系统 方向一致 逻辑严谨 50-60%整合的方法-有效 系统 一致 整合 创新 70%以上,与ISO9001的符合性评价不同:卓越绩效评分时不仅要对应准则条款的具体要求,还要与组织特定的情况相联系。,第五章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培养学习型个人。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培训和教育的区别:培训是短期提高知识水平。教育是长期树立思想观念(教育是指致力于介绍新的概念和原理,帮助人转变观念,唤醒意识的学习过程)。,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通常包括:质量教育培训工作、标准化工作、计量管理工作、质量责任制、质量信

50、息管理。,5.1 质量教育培训,5.1.1 质量教育培训的范围和内容范围包括 组织自高层领导到普通员工的所有人员,培训要考虑人员在组织中的层次来进行设计内容包括:(1)质量意识教育;(2)质量知识培训;(3)专业技能培训。,5.1.2 质量教育培训的实施ISO10015质量管理 培训指南国际标准中的培训循环是(我国等同采用该标准):1确定培训需求4评价培训效果 监视 2设计和策划培训 3 提供培训,组织培训模式流程:,5.1.3开展教育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为什么培训效果不好?1)培训后没及时实践;2)设计培训内容时没有管理层常用;3)培训方法单一,只是讲座方式;4)培训中缺少交流互动。,“没有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