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初放 学堂乐歌说课稿.docx
《新音乐初放 学堂乐歌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音乐初放 学堂乐歌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堂乐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寿县一中的音乐老师潘慧慧,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学堂乐歌。本节课我将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七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说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单元“新音乐初放”中的第一课时。内容旨在认识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和主要艺术成就;了解中国近代学堂乐歌音乐创作的特点;引导学生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认识和了解学堂乐歌反映的时代思想。我选择了祖国歌黄河问三首作品来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二、说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知识结构较为完整、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较强、喜爱音乐,但对于中
2、国近代音乐作品的了解不多,对于音乐作品的鉴赏大多处于初级的听觉享受,缺乏一定的音乐鉴赏技巧,音乐审美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如何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鉴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既能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情感,又能掌握一定的音乐鉴赏技巧,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我需要解决的教学任务。三、说教学目标本着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导思想的理解,以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审美感知目标通过聆听、对比,初步了解学堂乐歌音乐创作的特点。(二)艺术表现目标通过歌词编创活动,让学生尝试歌曲创
3、作,提高艺术实践能力。()文化理解目标1、通过聆听、朗读歌词、模唱歌曲,感受、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认识、了解这些歌曲反映的时代思想。2、认识、了解20世纪初“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并知道其重要意义。3、了解沈心工、李叔同、萧友梅的生平,代表作及其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了解音乐家沈心工、李叔同、萧友梅,和他们音乐作品的创作特点,以及这些作品反映的时代思想。(二)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学堂乐歌表达的音乐情绪、情感。五、说教法学法围绕教学重难点,我选择了创设情境法、演示法、问题法作为教学方法。学法则运用了聆听法、对比法、模仿法、体验法、探
4、究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正确引导的教育理念。六、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认识、了解学堂乐歌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音乐创作特点为教学主线,以了解音乐作品反映的时代思想一一为教育辅线。教学由以下环节构成:(-)情景导入1、开始新课之前,我为学生演唱歌曲送别,同学们伴着熟悉的音乐一起哼唱,以此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学习兴趣。2、接着简介歌曲送别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旋律源自美国歌曲作者约翰奥德威创作的梦见家和母亲,后经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重新填词创作出歌曲旅愁,再到李叔同根据旅愁创作出送别的历程,引导学生得出“选曲填词”的创作特点,介绍送别是中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代表作
![新音乐初放 学堂乐歌说课稿.docx_第1页](https://www.desk33.com/fileroot1/2023-4/10/726edf44-0039-4d11-a4ae-f0e9f35a800d/726edf44-0039-4d11-a4ae-f0e9f35a800d1.gif)
![新音乐初放 学堂乐歌说课稿.docx_第2页](https://www.desk33.com/fileroot1/2023-4/10/726edf44-0039-4d11-a4ae-f0e9f35a800d/726edf44-0039-4d11-a4ae-f0e9f35a800d2.gif)
![新音乐初放 学堂乐歌说课稿.docx_第3页](https://www.desk33.com/fileroot1/2023-4/10/726edf44-0039-4d11-a4ae-f0e9f35a800d/726edf44-0039-4d11-a4ae-f0e9f35a800d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音乐初放 学堂乐歌说课稿 音乐 学堂 乐歌 说课稿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69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