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ppt(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掌握主题的提炼方法和结构形式。了解材料的采集与使用。掌握应用文运用语言的要求和特点。,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主题的提炼及其表现方法,一、主题的含义 主题是作者在反映生活现象、发表主张或说明事物时,通过文章的全部材料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或主要意向;从实质上看,主题是作者生活的结果,是事物客观意义和作者对事物的主观评价在文章中的高度统一。二、主题的作用 主题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是贯穿文章始终的一条红线;主题也支配着语言的使用。,三、提炼主题的方法 第一,分析比较,抓住本质。世上万事万物之间常常有着相近似、相关联、相协调、相排斥等等错综复杂的关系。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就必须对它有全面的理解,既要认清事物间的相
2、互关系,也要把握它自身的构成变化规律。第二,开掘升华,寻找立意,贵在高远、丰厚、新颖。许多典型材料,在意蕴上都有多层次引申升华的可能,作者就是要寻找那些最适合自己精神追求的层次,形成新的理论、观点,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让作品发挥出良好的效果。,第三,力求创新,体现时代精神。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体现时代的精神,也是确定文章主题的方法之一。文章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主题应集中体现那个时代的精神,这就要求作者跟上时代的步伐,正确地、全面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纵观全局,回答时代提出的最尖锐、最迫切的问题,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形势。,材料的采集与使用,一、材料的含义 简单地说,材料是作者为了写作而从生
3、活中采集的、写入文章的事实或理论依据,如事件、数据、例证、道理等。材料是写作的基础。人们常把主题比作人的灵魂,结构比作人的骨骼,语言比作人的细胞,而把材料比作人的血肉。一个健美的人应该灵魂高尚、骨骼健全、细胞活跃、血肉丰满。一篇好文章应该主题深刻、结构完整、语言准确、材料丰富,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物”。,二、材料的作用 1.材料是提炼和形成主旨的基础 主题与材料的关系是:材料形成主题,而主题支配材料的选择、使用和安排。主题要靠材料来支持,材料要为表现主题服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2.材料是表现、深化主旨的支柱 正确的思想、观点是从材料中概括出来的,并用材料
4、作论证的。详细地占有材料,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前提。3.文体形式由材料的性质决定 材料是决定文体形式的依据。反过来说,不同的文体要用不同的材料来表达,这是由材料的性质决定的。比如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等应用文往往要分若干部分,而这些部分的划分就是按已有的材料的不同属性以及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安排的。,(三)材料的采集与积累 1.搜集和积累材料的方法(韩信用兵,多多益善”)(1)认真观察生活;(2)深入调查采访;(3)围绕业务进行搜集;(4)建立材料仓库。2.选择材料(以一当十)(1)围绕主题选材;(2)选择典型的材料;(3)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4)选择生动、新颖的材料。3.使用材料:材料的使
5、用重在一个“活“字,要平衡;要匀称。,结构的形式和基本内容,一、结构的含义 结构即文章的内部构造,是如何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组织安排,它是作者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其实质是一个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文章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表现为思维形式的叫做逻辑结构,表现为语言形式的叫篇章结构。,二、应用文的结构形式 1.平叙式: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结局的先后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一层一层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报告清楚,使人既了解全貌,又得到方向性、指导性经验教训。这种结构形式多用于内容单一的调查报告、简报、诉状等应用文。注意事项:一是要把事情的发展过程,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分成几个阶段,然后逐段说明情
6、况,进行分析综合,找出每个阶段的经验教训,做到层次清楚,使读者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了如指掌。二是在重点部分要通过典型事例介绍新生事物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它的基本做法,做到重点突出。,2.并列式:在主题形成之后,把说明主题的材料,组织到几个观点中来,然后按照这几个观点同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观点与观点之间的关系,依照一定的内在联系的次序排列起来。这种形式,适用于内容丰富、背景广阔、综合性比较强的应用文,如复杂的调查报告、年终总结、工作报告等。注意事项:一是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各部分之间都要围绕一个中心,为全文的中心服务。二是在安排各部分材料的先后顺序时,要注意合乎事
7、物发展的逻辑。,3.因果式:由原因和结果构成,公文和法规性文件常采用这种结构形式。所谓“因”是制发该文件的缘由,包括发文的依据、目的或原因。所谓“果”是指给文件提出的具体事项,包括任务的交代、工作的指导原则、具体执行的措施、公布知照的事情、有关的法规规定、执行的要求等等,按照缘由+事项+执行要求或缘由+事项的结构形式排列起来。,三、结构的基本内容 1.标题(1)大标题:直接或间接揭示主题,点明文章主要内容、暗示文章体裁,是文章标题的主要形式。(2)副题:补充正题的不足,或指出文章内容的范围,或补充交代事实,或点明主题的来源、依据等。(3)小标题:是篇幅较长的文章中的每一小部分的标题。它同大标题
8、是纲与目的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拟好标题应注意:一是要简洁;二是要确切;三是要醒目。,2层次和段落(1)层次:是指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主要是表示意义的结构单位,作者在行文中一般不注明它的起讫,由读者根据文章内容来划分。常见的层次表现形式有:总分式:先反映事物的总貌,再分项分条具体阐述,既能总揽全局,又便于把握要点,领会实质。递进式:各层次之间是逐渐深入的关系,各环节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不能随意更换次序,多用于简报、总结、调查报告、会议纪要。并列式: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每层次之间既具有独立性,又从不同角度共同说明主题。这种方式多用于总结、调查报告、条例、报告等。,(2)段落:是
9、文章的基本单位,具有相对完整的内容的独立的基本单。分段的目的在于把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路清晰而有序地展示出来,以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结构,进而掌握全文的思想内容。所以,段落是文章思想内容在表达时由于间歇、转折、强调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停顿。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段意的单一性、段落内容的完整性和段落表现形式上的长短适度。,3过渡与照应(1)过渡:过渡解决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搭桥接榫,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应用文的过渡方式有四种:一是以词语过渡,如:“为此”、“对此”、“总之”、“由此可见”、“综上所述”、“但是”、“相反”等;二是用总结上文、提示下文、设问句等表承上启
10、下的句子过度;三是用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段来承转过渡;四是不用任何明显的过渡标志,而是靠中文内容内在联系过渡。(2)照应:行文中的有意反复和强调、时时瞻前顾后等等。总之,前边预伏,后必照应。常见的有:首尾照应、伏笔照应、正文与标题的照应。,应用文运用语言的要求和特点,一、应用文的语言特点(一)惯用词语:1.开头语:兹、兹有、兹因、奉、谨悉、为了、根据、按照、遵照、依照、关于、由于等,旨在表示行文的目的、依据、方式、对象等。2.经办语:经、业经、兹经、前经、经过、通过、均经等,说明文件承办过程中的情况。3.收文语:前接、近接、悉、欣悉、收悉、据报、据查等,是引说来文时的用语。4.综述语:为此、对此
11、、据此、有鉴于此、现函复如下、现通告如下等,用在下文之前,引出过渡句,表明从缘由、根据、背景过渡到正文部分。,5.时限语:顷闻、顷接、顷奉、迅即、从速、届时、即日、兹有、兹派、兹因等,表示事由的时间和发文部门提出问题的依据。6.表敬语:谨、谨电、谨悉、谨启、惠存、恭请、敬请、承蒙协助、承蒙惠允、不胜感激等,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7.提示语:切、切实、切勿、务必、切切等,用以提请对方特别注意。8.期请语:请、拟请、恳请、务请、函请、尚望、当否、妥否、请批示、请批复、请核准、即请查照、希即遵照、是否可行、是否同意,表达行文者期望、请求。9.结尾语:为要、为盼、为荷、专此布达、特此通知、特此通告、
12、望遵照执行等,表示行文的意愿和目的。,10.“雅语”,比较典雅、庄重的书面语言,多用于上行文的结束语,如“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执行”、“以上意见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报告,请审阅”等。11.“敬语”,是一种谦词,多用于给上级、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行文,如“请”、“贵”、“拟”、“承蒙”等。在结尾时常用“专此函达”、“敬希函复”、“特此函告”等。12.“强调语”,是一种带强调性意味的词语,常在法规、法令性文件中使用,主要用于下行文,如“必须”、“应该”、“一律”等。结尾处多用“此令”、“此告”、“希遵照办理”、“希贯彻执行”等,增强文件的权威性。,(二)
13、专用词语和文言词语的沿用 应用文中大量运用的专用词语一般都有明确的事务含义,如“批转”、“审核”、“任免”等词语,准确使用则有助于表达的简洁、明快。此外,应用文中有些文种,特别是公文词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古汉语的影响,沿用了古汉语中的一些文言词语,如“顷奉”、“为荷”、“兹因”、“欣逢”等,文言词语具有庄重、简洁、凝练的特点,使用得当能起到“文约意丰”的效果。,(三)应用文写作惯用句式 1.表示范围和对象,用“关于的通知”的句式来做标题;用“对”、“对于”的句式表示对象;用“除”、“除了”的句式表示范围。2.表示理由与原因,用“为”、“为了”的句式表示应用文的目的,多用于开头;用“由于”
14、的句式表示原因。3.表示依据,用“根据”作为领句的开头语已成为依据上级精神发文的惯用句式,此外,还有“依照”、“遵照”、“通过”、“随着”等介词结构的句式。,二、应用文语言的表述要求(1)严谨、庄重;应用文中的公文代表机关发言,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在运用语言时必须严谨、庄重,以体现出公文的严肃性,因此,既不宜使用口语,也不宜运用文学语言。要求:1.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2.选用含义明确而限定的词语;3.使用专用词语。(二)准确、规范:正确地记载与传递信息是撰写应用文的基本要求。遵循这一要求,应用文的语言表述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逻辑,即概念明确,判断和推理正确而恰当,同时还要符合语法修辞的规范。
15、,指出下面语段中语言表达的错误。1、收受包工头的贿赂几十万元,造成国家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二千多万元。2、自 1998 年以来用五年的时间,先后完成了省部级的科研成果十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的奖励。,(三)朴实得体 朴实,即文风要朴实无华,语言实在,强调直接叙述。得体,即指应用文的语言适应不同应用文种类的需要,说话有分寸、适度。,课堂练习,请依据本章所学知识,对下面的请假条进行讨论修改:,尊敬的李老师:昨天大雨滂沱,您的学生我因没带雨伞,被淋成落汤鸡!回家后不幸发起了高烧,以至于今天无法到校聆听您的教诲,万般无奈,现在只好向您请假,还望老师多多原谅学生的过错,批准学生休息。此致敬礼!您的学生:
16、王亮 2008年3月18日,看图说文,要求:这是一幅办公场景图,请用准确生动、规范得体的语言将图中情景描绘出来,主题要明确,表达要恰当。,从下面每则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 1.有这样一段记载:当球王贝利踢进第1000个球时,记者去访问他:“您对所踢进的1000个球中的哪个球最满意”时,贝利回答说:“我对第1001个球最满意。”,希望在前方;最美好永远在下一个;艺无止境,2.哲学家乘船渡河,船行到河中,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哲学吗?”船夫摇摇头。哲学家说:“那你生命的一半就没有了。”哲学家又问船夫:“你懂数学吗?”船夫仍旧摇摇头。哲学家说:“那你生命的那一半也消失了。”船夫听罢生气地使劲一晃船,哲学家
17、掉进水里。就在哲学家一起一伏要没顶时,船夫问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不断地摇头。船夫说:“那您的生命就永远地结束了。”参考答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生存有道;杞人忧天,选择题 1.中年知识分子一般都是中坚力量,担负着较重的工作任务。他们平均每天工作和上下班路途时间为9小时20分,比同时调查的625名其他职工多4.8。其中,大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比工人多11.1,女教师达10小时30分钟。宁波市的调查,教师工作时间比工人多 15.4。他们在校加班加点;校外要辅导、访问学生;回家要备课、批改作业。这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式是()。A引用说明 B数字说明 C举例说明 D比较说明,2.“连锁经营主要是指在
18、零售业、饮食服务业中若干同行店铺,以共同进货、分散销售、统一管理等方式连接起来,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这句话用的说明方法是()。A举例说明B分类说明 C诠释说明D定义说明,3.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邓小平在谈到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时特别强调:“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这就是说,在中国,真要建设社会主义,那就只能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
19、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这段文字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引证法 B例证法 C因果法 D对比法,4.使用有机肥料,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良传统。但近几年来,在农村出现了重化肥轻有机肥、重用地轻养地、重产出轻投入的倾向,不少地区农家肥的使用量减少,绿肥作物种植面积下降,大中城市的粪肥、垃圾也很少利用。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普遍放松了对多用有机肥料的工作的领导,没有把它摆到应有的位置;二是积造有机肥料工作的劳动强度大,手段落后,加上农民对土地使用存在短期行为,不愿多投入有机肥;三是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缺乏必要的经济扶持政策。实践证明,长期单一使用化肥,不能满足农作物对多种养分的需要。各地应十分重视有机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农民多施有机肥料,增加对土地的投入。这段文字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例证法 B对比法 C引证法 D因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