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7471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ppt(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4/14,1,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型,2023/4/14,2,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1、鹰乃学习一语出自.()(礼记)P392、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划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与()(评价)P42-433、1926年提出了创造过程四阶段论,即准备、孕育、明朗和证实四阶段的英国心理学家是.()(华莱士(GWallas))P121,2023/4/14,3,4、观察学习的榜样有三种,即活的榜样、诫例榜样和.()符号榜样(班杜拉)P515、提出学习三个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 P44-456、水下击靶实验是哪一种迁移理论

2、的经典实验.()经验类化说(贾德)P103-104,2023/4/14,4,7、问题意识的两个基本来源:.()好奇心、怀疑精神 P1478、教师的成长阶段包括:适应阶段,分化定型阶段,成熟阶段,中间还有一个阶段 是.()(突破阶段)P316-3179、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是能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成就动机)P16310、对偶故事法是哪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品德的方法.()(皮亚杰)P222,2023/4/14,5,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自我效能感 P168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2、共同要素说 P101-102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限的,只存在于含有相

3、同要素的领域。迁移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共同要素也即共同的刺激反应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2023/4/14,6,4、陈述性知识 P66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个观点,也叫描述性知识,通过记忆获得。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其提取线索是有意识的,因而是能直接陈述的知识。5、品德 P218亦称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采取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的一些稳定的特征或倾向。,3、教学设计 P281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组织、

4、方法、媒体使用等)进行设计。,2023/4/14,7,三、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简述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P144创造力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各种信息,生产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智力与创造力是两种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能力,两者呈非线性关系。高智力只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高创造力却是高智力的充分条件,因它本身已体现出高水平的智力。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者智商水平可能很高,也可能很低。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2023/4/14,8,2、简述奥苏伯尔和鲁滨逊问题解决模式 P128-129,奥苏

5、伯尔和鲁宾逊以几何问题为解决问题的原型,于1969年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模式。()呈现问题情境命题.奥苏伯尔认为,问题是由有意义的言语命题构成,其中包括目标和条件。他认为,一组命题之所以构成问题情境,是因为从已知条件到问题之间包含了认知空隙,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中没有现成可以用于达到目标的步骤和方法。()明确问题与己知条件.问题情境命题是客观存在的刺激材料,它们可以激发学生回忆有关的背景命题。学生把这两种命题相联系,从而理解问题的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填补空隙过程 这是问题解决的核心。学生明确已知条件和目标之间的空隙或差距,并力图填补空隙,这需要一系列的知识和认知加工:提取背景命题运用推理规则采用

6、一定策略解答之后的检验,2023/4/14,9,3、简述发现法的主要特征 P47,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获得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即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种学科的基本结构要靠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和发现。发现法有如下优越性:(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慧潜力;(2)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自信心;(3)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的试探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发明的态度;(4)由于学生自己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和巩固学习的内容,并能更好地运用它。,2023/4/14,10,4、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P218,品德亦称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采取行动时,经

7、常表现出来的一些稳定的特征或倾向。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集体之间关系的一类行为规范的总称。品德与道德的联系是,(1)品德的内容来自于道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人身上的具体表现,离开社会道德就不会有个人品德(2)个体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社会道德风气的发展、变化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个人的品德面貌,个人的品德面貌对社会道德风气也有一定的作用。,2023/4/14,11,5、简述强化理论 P162,强化理论的倡导者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其基本观点是,人类一切行为都是由刺激反应构成的,在

8、刺激和反应之间不存在任何中间过程或中介变量。人类行为的动力来自于行为的外部,即强化。凡是能增强某个反应出现概率的刺激均可称作强化。行为主义用强化来说明行为的引起与增强。人类做出任何良好的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报偿。因此他们特别强调表扬、奖赏、评分、等级、竞赛等在动机激发中的作用。强化的种类有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的程序包括连续性强化与间歇性强化。强化的概念后来得到发展,认为强化有外部强化与内部强化之分,前者是由外部或他人施予给行为者的强化,后者是自我强化,即行为者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而增强成功感与自信心,从而增加了行为动机。,2023/4/14,12,四、运用实例论述在教育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

9、5分)P173-182,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维持人们进行学习过程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驱力。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设置合理目标 有效利用反馈和评价 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 利用竞争与合作 增强自我效能感 进行归因训练,2023/4/14,13,五、案例分析(15分)P56 P173-182,(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和学习动机的激发)建构主义更多关注学习中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 问题的最终答案,

10、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答案。知识不是精确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针对具体情境再创作,知识具有相对性、主观性、参与性、过程性等特点。学习观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它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而成的。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包含新旧经验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与结构重组。,2023/4/14,14,教学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自己的

11、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地从外部“填入”知识,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案例中的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富有趣味性的学习任务,实施启发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方式来学习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参与使任务对个体本身具有意义。在案例中的课堂上,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对某一问题进行辩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个人经验,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事物的复杂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研究表明,没有一种教学方式是绝对优于其他方式的,所以教师可以大胆地改变任务以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无论多么好的教学内容,多么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学生都会感到厌倦,克服这种厌倦的有效方式就是不断变化的任务与方法。在内容安排上,教学任务可以包含在某些方面与学生相似的特征或信息,如年龄、兴趣爱好、种族,或是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出发,安排一些令人感兴趣的话题或事例。(内容可参照上题“学习动机的激发”)。本教学案例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论的内涵,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有明显的激发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