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知识产权法考点总结.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8793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政法知识产权法考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政法知识产权法考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政法知识产权法考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政法知识产权法考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政法知识产权法考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政法知识产权法考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法知识产权法考点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知识产权法考点总结第一章著作权法一、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的客体()1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WOrk)。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著作权 法实施条例第2条,2 .作品的特征:须为创造性智力成果“劳动本身”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仅以作品形式表现的人的创造性智力成果才是著作权 保护的客体。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换言之,必须是能够被他人客观感知的外在表达。须具有独创性3 .独创性。所谓独创性,指作品系独立构思创作而成,不是抄袭、剽窃或篡改他人的作品而来。独创性有两个要求:(1)独,指 “独立创作,源于本人”(见【例1】)。包括两种情形:从无到有独

2、立创作:以他人已有作品为基础再创作,且产生的作品与原作 品存在可以被客观识别、并非太过细微的差异(见例2)b (2)创 指作品达到了一定水准的智力创造高度。理解上应注意:没 有留下智力创造空间的活动不符合“创”的要求。例如:(a)将汉字作品“改成”盲文(由于汉字与盲文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的,不是创作:(b)电视节目表、(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的)客户电话号码簿不是作品(见【例3】);(c)刻画作的精确临摹所产生的 复制品也不是作品(见例4)o独创性中的“创”不要求达到专利法中的“创造性”要求。独创性中的“创”并不要求具备高 度文学和美学价值,但要求智力创造性不能过于微不足道,需要体现出创作

3、者富有个性的判断和选择 因此“大头贴”不属于摄账作 品,不享有著作权。4 .思想与表达二分法(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著作权法最基本的原理是思想与表达的二分.著作权的客体是 作品。作品是对思想观念的独创性表达。著作权法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只保护对于思想观念的表达,而不保护思想观念本身。因为著 作权自动产生,保护期限很长,独创性标准较低,如果著作权法也保护思想,就会形成对思想的长期垄断,不利文化、科学的进步。 思想观念若符合授权标准,可以申请专利权。“思想观念(Idea)采广义理解,不仅包括概念、原则、客观事实、发现,还包括创 意、发明、程序、工艺和方法等。T

4、rips协议第9条第二款规定:版权保护应延及表达,而不延及思想、工艺、操作方法或数学概 念之类。”即在明揭此旨(见【例5】、【例6】和【例7】)。(二)无著作权的作品和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1 .著作权法第5条规定,下列或不属于作品或属于无著作权的作品: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 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私人译文可享有著作权)。时事新闻(指媒体报道的单他事实消息)。历 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2 .违法作品(如:木子美性爱笔记、饭岛爱之Av遗作、中宣部确定的禁书、PlaybOy杂志),是否享有著作权?2010年以前, 著作权法第4条规定:”

5、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照此规定,违法作品不享有著作权。但是,法律规则 变了。2010年以后,著作权法第4条规定:“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对作品的 出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新规则的意思是:违法作品,仍受保护,若有人侵犯其著作权,国家应予保护。只是国家可以采取 措施,禁止其出版、传播。二、著作权归属()(一)著作权归属的一般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 者进行其他辅助工作,均不视为创作。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

6、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 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出视为作者。如大型软件、百科全书、地图等作品。作者的推定:推定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为作者。(二)著作权产生的时点()1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发表或著作权登记均非著作权产生的前提条件。此 即“自动保护”原则。2 .外国人、无国籍人创作的作品,分二种情况:(1)中国参加或缔结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或双边协议之缔约国的国民或者在缔 约国石.经常居住地的人,获得自动保护,其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日,中国按照条约或协议规定的最低标准保护(但无义务按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的标准保护)。(2)非成

7、员国的国民或者在成员国无经常居住地的外国人、无国籍人,不能获得自动保护。 又分两种情况:若其对中国很友好,其创作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出版(注意:是出版),则中国投桃报李,自出版之日起,依照中国 著作权法赋予的权利保护。只要其创作的作品在任何一个成员国首次出版,或者首次在一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同时出版(彼此间隔 不能超过30天),自其在成员国首次出版之日起,我国依照国际公约规定的最低保护标准提供保护。(三)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 .合作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合作作者之一死亡后:其对合作作品享有的著作财产权由其继承人继承;无人继 承又无人受遗赠的,由其他合作作者享有。2 .合作作者对著作权

8、的行使不能协商致的: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 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轿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 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昵给所有合作作者。合作作者之一死亡的,分配给其继承人。须注意:合作作品须两个要素:具有共同创作的合意。合作作者均参与了共同的创作活动。没有参加创作,仅为他人创作提 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素材或其他辅助劳动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四)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 . 一般规定。(1)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属于爱托人一(2)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9、时, 委托人享有的权利:在约定的使用范围内使用该作品。没有约定使用范围的,有权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该作品。2 .例外。(1)当事人合志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电倍体作品: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归该检定人 物C执笔人或整理人有权获得适当的报酬(著作权解释第14条)。(2)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衣的报告、讲话 等作品:构成单位作品的,由所在单位享有著作权。不够成单位作品的,著作权心报告人或者讲话人享有。执笔人可获得适当的 报酬。(五)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 .原则。作者为完成所在单位的工作任务(仅指应当履行的职责)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职务作品的

10、著作权归属,作者与所 在单位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单位享有以下权利:在其业务篦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2年(自作 者向单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计算)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职务作品完成2年 内,经单位同意,作者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职务作品此所获报酬,由作者与单位按约定的比例分配。2 .例外。如无相反约定,下列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单位享有: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构成单位作品(即单位视为作者)的。此时,作 者享有以下

11、权利:署名权(构成单位作品的除外);获得奖励权;获得报酬权(单位许可或者转让职务作品所得的收益应合理分 配给作者【概念辨析】【职务作品的归属】VS【职务发明的归属】二者的归属情况正好相反。根据专利法第6条,执行本单位的任 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根据著 作权法第16条,原则上,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享有,例外归单位享有。(六)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著作权法第12条的理解: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作品的作者享有。原作品的著作权不受影响。由于演绎作品包含了原作品 的“实质内核”,因此,第三人使用演绎作品时不仅蠹要经过

12、演绛作品著作权人的同意,还需经过原作品著作权人的同意,并支付报酬。(七)影视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著作权法第15条的理解:(1)影视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2)编 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两项权利:署名权;获得报酬权。主要演员享有两项权利:表明表演者身份的权利; 获得报酬权。(3)影视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八)匿名作品、汇编作品、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 .美术作品。美术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转移的,原件的所有权人同时享有“原件的展览权”(不 享有“复制件”的展览权)美

13、术作品原件所有权转移的,作者依然享有除原件展览权以外的其他著作权。2 .汇编作品。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其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见【例14】、【例15】和【例16】)。3 .匿名作品。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 者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三、著作权的内容()(-)著作权的内容1 .著作权是一个权利束(ABundIeOfRights),包括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财产权包括13项权能: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获得报酬权。

14、2 .著作人身权的特点在于:除发表权外,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限不受限制。著作权人身权具有专属性,原则上不得转让与继 承。3 .著作权遵循根据受控行为界定专有权利”的原理。著作权的每项专有权利都是用来控制构定行为的,享有项专有权利 就意味着能够控制他人利用作品的特定行为。著作权的这一特点对于判定侵害著作权(COPyright infringements)具有重要价值:任 何人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实施了受著作权控制的特定行为,又不属于合理使用或法定许可,均属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反之,任何人 利用作品的行为只要不属于著作权法第10条列举的行为,就不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例如:阅读盗版书籍、展览炜寒的手稿

15、(假 设手稿不构成美术作品)等)。席记:在这一点上,著作权与专利权类似,而商标权则不同。商标权专有权的范围远远窄于商标权人有权控制之特定行为的范围, 故在判定侵害商标权时,需要一一记忆侵害商标权的情形。著作权法第10条的内容,最好能全部掌握。下面只讲最重要的数个权利。(二)发表权()1 .概念。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所谓“公之于众”,指著作权人自行或许可他人将作品向不构定人公开,使 作品处于为不特定第三人可得而知的状态,但不以公众知晓为构成要件。发表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只要公之于众即可,无方式的限制 (表演、发行、放映、信息网络传播等)。须注意:下列情形,推定著作权人许可他人行使

16、发表权:将未发表的美术作品或摄影作品的原件转让;同意将未发表的作品 摄制成电影(其他利用方式亦同);将未发表之作品的著作权财产权转让。2 .遗作的发表权归属。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7条规定:“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 后五十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维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3 .发表权是一次性权利,关于发表权一次用尽,应把握三点:向不将定的第三人公开。若仅对特定多数人公开,则尚未发表(见 【例17) (b)使作品处于公众可得而知的状态即可,不要求公众事实上已经知晓(见【例181)0 (C)须著作权人自行或者许 可他人公之

17、于众。若第三人以侵权方式擅自将作品公之于众,因为著作权人并未“用”,就不能认定发表权已经“用尽”。则著作权 人仍拥有发表权(见【例19】)o(三)署名权()4 .7名权的内容。(1)积极权能:作者有权决定是否在作品上署名,署真名还是假名,以及合作作者署名的序;作品以 著名方式发表,原作品的作者享有在演绎作品上署名的权利。(2)消极权能:作者有权禁止未参加创作的人在作品上署名;使用 他人作品,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但另有约定或由于作品使用方式所限无法指明的除外(例如在邮票上使用剪纸,就可以不 署剪纸创作人的姓名,邮票太小了 !)。2 .合作作品的署名顺序纠纷,按下列规则处理:按约定:没有约

18、定的,可以按照创作作品付出的劳动、作品排列、作者姓氏 笔划等确定(著作权解释第11条)。3 . 一种有争议的侵犯署名权的行为。根据著作权法第47条,制作、出售假/他人署名的作品,侵犯他人的署名权。在司考 中,可照此办理。(四)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1 .含义。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基本上是一回事。若擅自修改他人作品,或者歪曲、篡改、割裂作品达到有损作者声誉的程度, 即构成对修改权或者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害。2 .下列两种行为不侵权: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将作品摄制成电影和电视剧的,视为已同意对其作品进行必要的改动,但这种改动 不得歪曲篡改原作品(著作权条例第10条)。报社、期刊社可以不经作者同意对

19、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但对“内容”的 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图书出版者未经作者“许可”,不能对作品进行修改、删节。(著作权法第33条)。(五)复制权()3 制权是著作财产权中最基础的权利。(1)复制的要件有二:将作品于有形物质蠹体上再现。作品须相对稳定和榜久地固定 在物质载体上。(2)复制的类型:平面到平面的复制;平面到立体的复制;立体到平面的复制;立体到立体的复制;无载 体到有载体的复制,如将口述作品录音或记录;传统作品的数字化:(六)发行权()1 .概念。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发行权的特点:提供作品的对象是公众 方式为销售或者第与.须有作品

20、般体(原件或复制件)所有权的移转.2 .发行权一次用尽(首次销售原则)。经著作权人许可,向公众出售或者赠与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后,该特定原件或复制件上的 发行权消灭,他人向公众的再销售、再赠与行为不构成侵权。换言之:对正版作品的再发行不构成侵权。(七)出租权()须记住:仅四种人享有出租权(其他著作权人不享有出租权):电影作品的著作权人:以臭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作品(主要 指电视剧、有独创性的MTV)的著作权人;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人(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录音、录像制品的 制作者。(A)表演权()1 .我演权控制的行为:公开的活表演(如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歌)。公开的机就表演

21、 机械表演指将活表演录制于 唱片、影片、光盘上之后,利用机器设备向公众传播被记录的表演的公开表演方式。2 .表演权不能控制的两种行为:非公开衰演主要指家庭范围内的衣演。免费的公开表演免费的公开表演属于合理使用。 免费表演,指双向免费,既不向观众收取费用,也不向表演者支付报酬。【概念辨析】【表演权】VS【表演者权】表演权的主体是著作权人,别的人没有表演权表演权与衰演者权的区别:权利主体 不同。表演权由著作权人享有;表演者权由作品的表演者享有。权利性质不同。表演权为纯粹的财产权:表演者权包括六项权能, 既有人身权,也有财产权。权利客体不同。表演权的客体是作品;表演者权的客体是对作品的表演活动。保护

22、期限不同。自然人 的作品,其表演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加上死亡后50年;表演者权的保护期为首次表演之日起的50年。(九)信息网络传播权()1 .控制的行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作品上栽到网络(互联网或者局域网)上,就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2 .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品的制作者均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3 .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发行权(见【例32)、广播权(见【例33】)的区别四、著作权的保护期限()1 .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著作权人死亡后,这三种权利由其继承人、受遗赠人保护(注意不是“享 有”),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保护。2 .发

23、表权和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限(1)自然人: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合 作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2)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 表的,不再保护。(3)(自然人的或者法人、其他组织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 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4)祖名作品: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作者身份确定后,适用著作权法第2

24、1条的规定。五、邻接权的内容与保护期()(-)表演者权()3 .表演者权的主体与客体(1)主体.表演者,指演员、演出单位或者其他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人。须注意:表演者限于表演“作品”的自然人或者单 位。作品是否已过保护期,作品是否曾受过保护,均非所问。如果被表演的不是作品,则不可能享有表演者权。例如:马拉多纳连 过12名防守队员的天才表演,不属于著作权法上的“表演活动”。(2)客体 表演者权的客体是对作品的表演活动。表演者对同一作品的“每一次表演”均分别享有表演者权。2 .表演者的权利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下列权利(前两项为人身权,后四项为财产权):表明表演者身份;保护表演形象不 受歪曲:许可他人

25、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 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3 .保护期 表明收演者身份、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其他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该豪演发生后 第 50 年的 12 31 B04 .表演者的义务。表演者使用他人作品演出的,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表演者使用演绎作品收演的,成取得 演绎作品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表演者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权。(二)录音录像制作者权()1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

26、主体与客体。主体。(a)录音制作者,指录音制品的“首次”制作人,即“母带”的制作者。因此,盗 版碟的制作者不可能享有录音制品制作者权。(b)录像制作者,指录像制品的“首次”制作人,也仅指“母带”的制作人。客体。 (a)录音制品,指任何对表演的声音或者其他声音(如下雨的声音、鸟鸣、犬吠等)的录制品。(b)录像制品,指电影作品和以类似 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以外”的任何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连续相关形象、图像的录制品。2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须注意:录像制作者还享有许可电视台播放权 (著作权法第45条)。3 .保护期。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

27、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50年的12月31日。4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义务: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使用演绎作品,应取 得演绎作品和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对表演活动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取得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不得侵犯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权。(三)广播组织权()1 .广播组织权的主体与客体。主体:广播电台、电视台。客体:广播组织播放的节目“信号”(Signa1).【楼念耕析】【广播组织权的客体】VS【广播组织播放的节目】广播组织权的客体是其播放的节目“佶号”,而不是播放的节 目。广播组织播放的“节目”,有的

28、属于作品(如电视剧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应享有著作权。有的不属于作品(如世界杯中国男 子队与巴西队决赛的现场直播),则不享有著作权。广播组织播放的节目,无论是否属于作品,只要一经播放,形成节目信号,播放 者即对节目信号享有广播组织权。2 .广播组织权的内容。转播权。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录制、复制权。广播电 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毂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3 .保护期。广播组织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该广播、电视首次播放后第50年的12月31日。4 .广播电视组织的义务。使用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

29、酬。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的权利。电视台播放他人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作品、录像制品,应当取得制片人或 者录像制作者许可,并支付报酬;播放他人的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须情别注意:由于电视台、广播电台制作节目豳要大量作品,著作权法赋予广播、电视组织广泛的法定许可权:广播电台、 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不包括录像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 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但存有重要例外:电视台播放他人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作品、 录像制品,应当

30、取得制片人或者录像制作者许可,并支付报酬;播放他人的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四)出版者的板式设计权()1 .版式设计权的内容。出版者有权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板式设计。2 .保护期限。该权利的保护期为10年,截止于使用该板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出版后第10年的12月31日。六、合理使用()(-)合理使用的构成要件著作权、邻接权均受合理使用的限制。合理使用,指将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以法定 方式使用,可以不经权利人允许,亦无须支付报酬,且不构成侵权的使用方式。合理使用的构成要件有三: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 (表演等)。指

31、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限于法定的特殊情形,且不能影响权利人对于作品(衣演)的正常使用,也没有不合理地 损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二)合理使用的法定情形合理使用的法定情形(记住著作权法第22条)。需要说明如下:1 .在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的范围被大大压缩J。如果著作权人(邻接权人)对已经发表的作品采取了技术措施,那么规避或者 破坏该技术措施并对作品进行使用的行为,只有吗种情册可以构成合理使用,越出这四种行为之外的,均不属于合理使用,而是侵权 行为。信息网络传椿权保护条例第12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的,可以避开技术措施,但不得向他人提供避开技术措施的技术、 装置或者部件,不得侵犯权利人依法享有的其他

32、权利:(一)为学校课堂放学或者科学研窕,通过信息网络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 供已经发表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而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只能通过信息网络获取:(二)不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 息网络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而该作品只能通过信息网络获取;(三)国家机关依照行政、司 法程序执行公务:(四)在信息网络上对计算机及其系统或者网络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见(10年卷三63题)。2 .第22条第款第二项中的“适当引用”,指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与引用的“字数”无关。 如果需要,可以全文引用。3 .第22条第一款第四项的媒体转载仅

33、限于“时事性文章” 其他文章的转载通过“法定许可”解决。4 .第22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五项中作者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合理使用。5 .第22条第一款第九项中的“免费表演”,指双向免费,既不向表演者付酬,也不向观众收费。所以,“原灾义演”不属于免 费表演。6 .第22条第一款第十项的行为仅限于临摹、绘画、摄影、录像等“非接触性”的复制;“直接接触”的复制方式,如拓印须经著 作权人许可。并且,艺术作品的临摹、绘画、摄影、录像人,可以对其成果以合理的方式和范围再行使用,不构成侵权。7 .第22条第一款第十一项的行为仅限于将“中国人”以“汉语言文字”发表的作品改编成“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中 国

34、”出版发行。8 .第22条第一款第十二项的行为包括将“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作品改成盲文。七、法定许可()【概念辨析】【合理使用】VS【法定许可】(1)相同点。均体现了对著作权和邻接权的限制。使用的作品均为巳经发衰的作 品。均无须取得权利人的许可。(2)不同点。法定许可权人仅限于录音制作者、广播电视组织和报社(期刊社)等部接权人, 般人不享有法定许可权:合理使用无主体范围的限制。法定许可须向权利人支付报酬;合理使用无需支付报酬。权利人可以事先 声明排除法定许可;权利人不能以事先声明排除合理使用(时事性文章、公众集会上的讲话除外,(一)法定许可的法定情形法定许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以法定方式使用他人

35、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应向著作权人支付使用费,并 尊重著作权人的其他各项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制度。法定许可包括六种情形:1 .报刊转载法定许可。作品在报纸、期刊上发表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摘或者作为文摘、 资料刊登(注意两点:第一,作品必须发表在报版和期刊匕 发表在网络上的,不适用法定许可;第二,有法定许可使用权的,仅限 于报社和期刊社。)。注意,排除法定许可的声明必须由著作权人作出,或者由著作权“授权”作出,否则不产生排除法定许可的效力。2 .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蛀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除著作权人声明

36、不许使用 的以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例如,中唱公司将邙美云演唱的“容易受伤的女人”唱片在中国发行后,北京京文唱片公司可以不 经“容易受伤的女人”的词曲作者的许可,制作由王菲演唱的“容易受伤的女人”唱片在中国发行。除非词曲作者首先声明不许制作。3 .广播组织播放作品的法定许可。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但应当支付报酬。但有例外: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经发表的电影作品、以臭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录像制品,不 适用法定许可。4 .编写出版“国家规划”教科书的法定许可。仅限于为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此时,

37、可以在教 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支付报酬,指明作者的姓名、 作品名称。5 .制作和提供课件法定许可。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8条规定: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或者国家教育规划,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已经发表的作品的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制作课件,由 制作课件或者依法取得课件的远程教育机构通过信息网络向注册学生提供,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应当采取技术措施,防止 服务时象以外的其他人获得著作权人作品。6 .通过网络向农村提供特定作品的准法定许可。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

38、9条规定:为扶助贫困,通过信息网络向农村地 区的公众免费提供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种机养殖、防病治病、防灾减灾等与扶助贫困有关的作品和适应基本文化 需求的作品,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前公告拟提供的作品及其作者、拟支付报酬的标准。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著作权人不同意 提供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提供其作品:自公告之日起满30日,著作权人没有异议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提供其作品,并按照公 告的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著作权人的作品后,著作权人不同意提供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删除著作 权人的作品。(二)一个重要的提醒关于法定许可,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提请大家注意。

39、对于已经发表的作品,网站是否享有法定许可权,法律有一个转变:2000 年,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 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报社、期刊社、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在网络进行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 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即规定,网站享有法定许可权。但是,为了贯彻2006年出台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 例,最高人民法院删除了前述第3条的规定。这样,已经发表的作品,网站并不享有法定许可权,网站未经许可,不得将已经发表 的作品上传至网络,否则构成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八、著作权侵权

40、()在知识产权侵权上,著作权与专利权有一个共同点,著作权人与专利权人享有的专有权与其有权禁止他人实施的行为在范围上是 “致的”,只要他人未经著作权或专利权人的允许,实施了著作权和专利权的权能,就构成侵权。这就是“依煦受控行为界定专有权 利”,商标权却不一样,商标权人有权的禁止他人实施的行为的范围要“宽于”商标权人享有的专有权的范围。因为,商标法的首 要任务是保护消费者,防止消费者产生洗清。因此,商标侵权的形态需要法律列明,而著作权侵权与专利权侵权不需要法律 列明。同时,知识产权侵权均采用无过错归贲原则,侵权人不具有过错的,只是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最爱考的就是“善意销售人”), 仍须承担停止侵权

41、、返还销售所得,销毁侵权物品等侵权责任。只要他人擅自实施了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的受控行为,又无违法阻却事由,就侵犯了著作权。掌握著作权侵权的要诀是牢记 著作权法第10条的规定。对此需要补充以下三点:1 .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著作权人采取的保护著作权的“技术措施”,但没有使用作品的,属于侵权 行为,但并不必然构成侵权著作权。不过,有可能构成共同侵权。例如:钟某破译某收费电影网站的密码,并公之于众,他人获得密 码后下载电影制作成光盘出售的,钟某虽然没有参与制作盗版光盘的行为,有可能构成共同侵权(须符合共同侵权的要件),2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编作品、录音录像制

42、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亦可构成侵犯著作权的行为。3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既构成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行为,也可以认定为侵犯他人署名权的行为。专利法一、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权的客体包括三类: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二)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1 .专利法新增加的两类: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迨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例如: 违反法律抽取我国50名百岁老人的血液在美国进行研究后,发明出抗衰老特效药物“嬴政丸”,并在我国申请专利的,不授予专利权。 (参见专利法第5条)。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

43、计。(参见专利法第 25条第(六)项)。2 .其他七类: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例如体育竞赛规则、游戏规则、商业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动物和植物品种(但是,动物与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授予专利权)。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对违反法律、社 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参见专利法第25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 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杳。若违反前述规定向外国巾清专利后,又就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中国中 请专利的,不授予专利权(参见专利法第20条)。二、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可专利性)()(-)发明、实用新型的

44、可专利性1 .发明、实用新型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有三:创造性 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所谓“现有技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实用性 指该发明或者实 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C新题性.2 .新颖性的判断。专利法对新颖性的判断标准作了重大修改,均采“国际新颖性标准”。例如,钟某到日本旅游时,发现了 一种新药,关于该药物国内外的出版物都没有公开过,中国公众都不知道。根据旧专利法,钟某以该药向中国申请发明专利时, 不会因为不具有“新颖性”被驳回,因为“世界杂志没报道且中国人民不知道”。但是

45、,依据新的专利法该药物在中国已经不具 有新颖性,不具有可专利性,因为“日本人民知道了”。(1)“新颖性”的含义。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发明、实用新型具有新颖性: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创造在“国内外”出 版物上公开过。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创造在“国内外”因其他方式(如展览、生产、销售、使用、讲座)为公众所知。 没有“抵触中请”。指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 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见【例1】)O(2)新颖性丧失的例外。在下列三种情形下,申请人于发明“公开后6个月内”申请专利的,视为尚未丧失新颖性

46、:在中国政 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 露其内容的。(二)外观设计的可专利性()外观设计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有三:新颖性。在理解上与发明、实用新型的新颖性相同。独创性。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 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姐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见例2)。非冲突性。即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 权利相冲突。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包括商标权、著作权、企业名称权、肖像权、知名商品特有包装或者装潢使用权等。 三、专利申请(一)先申请原则1 .先申请原则的含义。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

47、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 授予最先中诂的人。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日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应当在收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通知后自行 协商,协商不成的,驳回各方申请(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3条)。这与商标申请不同!2 .申请日的确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如果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质日为申请日。 有优先权,以优先权日为申请日。3 .专利法新增规定:专利法第9条第款规定,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 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尚未终止,且中清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可以授予发明专利权。(二)优先权原则()1 .国际优先权。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 提出专利申请之Fl起6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根据国际条约、双边协议、互惠原则享有优先权的,以其在外 国第一次提出申请的日期为在中国提出申请的日期。2 .国内优先权。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 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