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源看中华文明的三对特征 附中华文明的多源性与统一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起源看中华文明的三对特征 附中华文明的多源性与统一性.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世纪以来,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相关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完 全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各类专项研究也层出不穷。适时地从丰富的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出发, 总结、概括、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以管窥中国古史发展与演进的基因,显得愈加必要。在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三对特征”值得注意。多元与一体在今天中国地域范围内,史前时期每一个地理单元或地区都有着各自区域内文明的演 进,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呈现多样性特点。严文明先生曾提出“多元一体的文明起源模式, 认为中国史前文化是一种重瓣花朵式的多元一体结构,即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同时又 是一体的。随着各个区域考古材料的不断丰富和研
2、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多元”与“一 体”并不完全同时存在。关于“多元一体”,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从不同的角度看,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既是“多源”的又是“一源”的。“多源”易于 理解,主要指中国史前几个区域文化如燕辽地区、海岱地区、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中原地 区等各有特色,都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原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文 化似乎分别在红山文化、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之后相继衰落,其文明 化的进程或夭折或中断,只有中原地区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尽管各区域先进文化因素汇集中 原,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原文化这一主体。从发展脉络上看,始终有着中原地区这样一条 主脉或主根
3、,华夏文明的主体一直是在中原地区文化的基础上连续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因此,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是“多源”中的“一源所以,笔者认为,所谓的“多源与 “一源”是从广义和狭义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结果。第二,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看,“多元”与“一体”是文明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是一 个多元演进并逐渐走向一体的过程。庙底沟文化时期是中国早期文化史上第一次较大规模的 文化交流与融合阶段,龙山时代早中期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阶段。在文化的 互动交流中,中原地区的文化实力逐渐强大。龙山文化末期,周围地区的文化与社会相继衰 落,其文明化进程遭遇挫折,而中原地区的文明脱颖而出。至二里头文化二期以后
4、,中原地 区作为中国文明中心的地位开始确立,二里头文明向周围地区广泛辐射。周围地区的文明化 进程或多或少地改变了方向,从原来以自己独立发展为主的轨道,改变为以中原地区为核心 共同发展的轨道上来,“多元”走向了“一体”,中华文明的“一体”开始初步形成。再经商周时 期,各地逐渐融入以中原为主体的华夏文明之中。从整体上看,中华文明形成的总体趋势是从“多元”走向一体需要强调的是,“多元” 与“一体”并非同时。中华文明在史前时期是无中心的多种区域文化的多元并存,各区域文化 均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似乎不易断定哪个区域文化是当时的文化中心。而大约至二里头文化 尤其是该文化二期时,中原地区成为当时的文明中心,“
5、一体”真正形成,但同时又存在着文 化的多元。所以,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是从无中心的“多元”到有中心的“多元一体”,这或许 正是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发展演进的最大特色。国家与王朝一般而言,国家与王朝关系十分密切,在长期的历史研究过程中,人们往往将国家等同 于王朝,如认为夏代国家也即夏代这个王朝。然而,就今天中国史前考古的实际情况来看, 笔者以为国家与王朝是有区别的。国家是政治组织形态,而王朝是政治权力统治模式,出现 王朝肯定是国家形态,但国家形成不一定出现王朝。王朝的控制地域较广并且跨地区,而最 初的国家控制地域相对单一且有限。王朝的核心是王权,国家还有可能是以神权为核心的神 权国家。在社会长时期复
6、杂化的基础上,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社会出现了国家形态,进入了文明 社会。良渚社会宗教色彩极其浓厚,这基本上已成学界共识,除去这一表面现象的外衣,我 们就可以看清其社会核心权力的实质。良渚大型墓葬虽有零星世俗王权标志物如玉钺等,但 在满目祭祀神器玉壁、玉琮的笼罩下显得相对少见与渺小。文化统一到对神的认同上,信仰 与神性是统一的,而主要源于军权的王权明显处于从属地位,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组织机构 并不复杂有序。良渚国家虽也是初期的国家,但神权是国家统治的核心。陶寺早期五座规格最高的大型墓规划有序地集中于一个区域,墓主均为男性,随葬品十 分丰富。这表明这一地位最显贵家族中的男性具有最高的社会地位,显然已
7、不是部落的首领, 也非酋邦之长,而是早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或言王者。最近,在陶寺宫殿区外围又发现了 面积近13万平方米的宫城城垣,宫城的出现从空间上凸显着最高统治者与普通居民甚至一 般统治者的区别,意味着王权的形成。陶寺社会基本上以维护王权垄断为核心,甚至其“观 象台“和圭表系统作为天文观测仪器也被国王所垄断,标志着王权专制、君临天下的意识形 态。可见,王权是这类国家统治的核心。需要强调的是,王权出现不一定意味着此“王”是真 正意义上的“家天下”之天下共主之王”。换言之,陶寺国家之后发展成“家天下的夏商周时 代天下共主的王朝国家形态。与之后的二里头国家形态相比,陶寺国家形态显然具有更多的原始性
8、。从文化分布区域 看,陶寺早期国家原始性还表现在其实际控制地域不是很广阔,基本仅限于临汾盆地这一自 然地理格局形成的区域范围之内,还没有出现对多个地理单元或者跨多个考古学文化区的地 域或疆土控制。二里头则突破了自然地理单元的制约,出现了跨地域范围的、更广大区域的 控制,空间上涵盖了数个先行文化的分布区域。对于中国历史而言,所谓“广域王权国家” 也就是最初的“王朝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良渚还是陶寺,最初的国家过于重视都城的地位,都城的地位和作 用十分突出,历时长,且往往与国家社会兴衰同步,即此都城衰败,其所代表的国家及文化 亦衰落。都城更是长期固定,不像之后王朝国家,如夏、商、周等都城多有变动迁徙。
9、继承与发展史前时期中国各个不同区域在各自文化或连续、或间隔、或中断的演进变化的同时,文 化之间互动交流。对于某一考古学文化而言,文化互动的直接结果一般表现为周边诸考古学 文化先进因素不断汇聚,但这同时又对该文化构成挑战,刺激其不断发展。文明演进的动力 正是在于挑战与应战之间矛盾运动。在贸易、交换、战争、技术性传播等不同形式或手段的 文化互动中,有些族群复制性效仿,使得原有文化扩张壮大;有些族群,扬弃性地创新象征 物,形成新的文化以凝聚族群。庙底沟文化时期,文化的交流主要表现为仰韶文化对周围大溪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 文化的主动影响。同时,也有红山文化玉器精神内涵的南下。进入龙山时代,文化互动似
10、乎 达到了一个浪潮的顶峰,典型龙山文化、王湾三期文化、陶寺文化、石期一类遗存都能见到 对周边区域先进文化因素的吸收。尤其陶寺文化,更能见到西辽河流域小河沿文化、海岱地 区大汶口龙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等因素的汇聚。 这种以高等级物品或奢侈品为主的汇聚,恰恰不是周边而是远距离的兼收并蓄。与长江下游 和黄河下游的诸龙山文化中外来文化因素尤其是远距离传播的文化因素相对匮乏相比,这一 点形成鲜明的对照。此外,大体相当于庙底沟二期和龙山文化早期之时,以良渚文化为代表,包括大汶口文 化中晚期在内的低地文化,在技术和财富上远远超越高地文化。而之后的公元前两千三四百 年至公元前
11、一千九百年,以陶寺、石掰和齐家文化为代表的高地文化,在吸收和继承的基础 上壮大崛起。东与西、低地与高地在文化发展高度上,各领风骚五百年。而且,陶寺、石即 兴建高大复杂、防御性强的城池以卫民,陶寺还创建了用于指导农业经济生产的观象台,表 现出更多的“务实”内涵。更为重要的是,龙山时代的中原地区对这些外来文化因素大多不是简单拿来”或模仿, 而是表现出更大程度的改造或创新。除了日常用具经过改造的情形外,一些十分重要的器物 如玉器也少见与原产地完全相同的文化现象。例如,陶寺文化彩绘陶和玉器等,更多地表现 出重世俗的装饰和有序的礼制内涵。无论如何,对一个考古学文化因素的吸收,就是对这种 文化先进因素的继
12、承。选择与创新,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以上几点很可能正是中华文明根源层次上的特质与特点,或言自带的文化基因。中华文明的多源性与统一性关于中华文明起源,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仅第1课就涉及多元一体、 中原核心、多源性与统一性等词语。对于这一问题,史学界究竟提出过哪些观点?哪些是正 确的需要弘扬的?哪些是错误的需要摒弃的? “多源性与统一性”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些 都是教师备课时必须明确的。要弄清这些问题,必须从问题的源头说起。应当说,文明起源问题是一个舶来品。中华文明的起源,最早是西方人提出的。西方人 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上,提出了中华文明外来说和西源说,他们认为中华文明并不是由 本土产生
13、的,而是从西方传入的。这种观点最早见于德国耶稣会教士基尔什尔(AKircher) 的埃及之谜,后经约瑟夫德古尼等人进一步阐发和渲染,一度出现了埃及来源说、巴比 伦来源说、中亚来源说、印度来源说诸分类,成为18世纪至20世纪初十分盛行的史学观点。 在中国,也因为有章太炎、刘师培等一批学界知名人士的追捧,“西来说”也一度风靡一时。 从实质来分析,这是典型的西方文化中心论。学术上,它明显带有虚构、假想的成分。因此, 它不被现代中国人接受。伴随着中国考古学成就的大批问世,这种观点逐渐无法立足,最终 被史学界摒弃。与西源说相对立的是本土说,它是在中国考古发现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该观点的主要提 出者是夏鼐。
14、他立足于偃师二里头等文化考古学的证据,提出中国文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本 身的发展,虽不排斥外来的影响,但主体上是土生土长,独立发展起来的。本土说这一观点提出后,在中国史学界又出现一元论和多元论两种争议。一元论又称为单源论,它认为中华民族是从黄河中下游最先发端,而后扩散到边疆各地, 于是有了边裔民族。这也许是“黄河中心说”的起源。在民族观上,它表现为单一民族说,其 主要代表是顾颉刚,他在1939年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主张。他认为,中华民族是整 体的、一元的,“中国人也没有分为若干种族的必要”,“我们对内没有什么民族之分,对外 只有一个中华民族现在看来,这种论点不仅在民族观上有失偏颇,而且也缺
15、乏考古学的 成就做支撑,因此无法成为史学界的主流观点。与一元论相对立的是多元论。它认为,中华文明不是从黄河中下游单源扩散到四方,而 是呈现多元区域性不平衡发展的特点。多元论又被称为“多源性在多元论观点体系之下,又出现了“分合两种相对立的观点。“分的具体表现是多元 实体论,它否定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实体,认为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将会越来越实体化 和自我化,同时,中华民族也将走向虚拟化。这是一种消极的民族观,不仅缺乏历史依据, 更缺乏现实基础,因此无足称道。“合”的具体表现是多元一体论,多源性与统一性是其另一种表述。它承认中华文明和中 华民族是多元的,同时强调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在形成之初便出现“一
16、体”的发展趋势。这种 观点最初是由陈连开以“多元集合体”的形式提出的。费孝通认为“多元集合体”的说法不妥, 1989年,他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 当今看来,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不仅拥有十分充足的考古学成就作为依据,更是具有强化中 华民族的内部凝聚力的现实意义。因此,它是当今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 观点。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多元一体论的考古学依据或者历史依据,可具体阐发如下。中莘文明从其起源看,明显带有多元性或多源性的特点。中华大地上的远古居民,分散 活动于四面八方,适应各个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历史与文化。主要表现 有:在
17、旧石器时代,分布于长江流域的元谋人和黄河流域的北京人己经明显表现出中华文明 起源具有多个中心的特点,长江、黄河乃至中国境内其他大河流域,都有人类遗址分布。进 入新石器时代,不同区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文化特色,如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以彩陶和种植 粟为主要特征,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以种植水稻和养蚕缭丝为特征,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 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也是各具特色O统一性趋势,即由多元向一体融合的趋势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另一特点。这种融合 以黄河流域最为典型,如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在这 种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出现了黄帝、炎帝等大型部落,且黄、炎两大部落又进一步结合成为 炎黄部落联盟。几经演变,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起来。此后, 中华大地各民族统一趋势更加明显并出现华夏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