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化工事故案例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化工事故案例分享.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典型化工事故案例分享【案例1江苏淮阴市涟水化工厂三氯化磷贮罐动火爆炸一、事故经过和危害1995年8月中旬,江苏省淮阴市涟水化工厂三氯化磷分厂因三氯化磷库存量增加,1#贮罐贮量已接近规定界限,分厂领导研究决定重新启用三氯化磷3#贮罐(该贮罐已停用2年)。8月26日维修班对该罐进行了简单的检查、检修,8月29日15时30分第一次向罐内放料,发现罐顶排空管不通。30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厂长安排维修班组维修,后因维修班人手不够(有几位职工休假),又因3#贮罐和2#贮罐排空管是串通的,打料时2#贮罐排空通气,直拖到9月2日早上才正式组织检修(此时罐内已打进三氯化磷成品47.8t,该罐容量130t)9月
2、2日上场进行维修,赵某、荀某、余某3人到3#罐顶操作,徐某在罐下负责递东西,在罐顶上重新开洞安装排空管,荀某用氧气割在顶部割洞(未开动火证),8时05分,顶板割通后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1人轻伤。二、事故原因分析1 .直接原因维修者违章动火(未开动火证),引起三氯化磷3#贮罐内可燃混合化学气体发生爆炸。根据调查组认真调查分析,3#贮罐内残液三氯化磷与空气中水蒸汽进行水解反应,产生氯化氢气体,部分被水蒸汽吸收为盐酸,盐酸与铁(罐壁)产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排空管不畅,氢气与罐内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在动火情况下引起气体爆炸。2 .间接原因(1)分厂指挥者思想麻痹,对重新使用的3#贮罐内部留有可燃
3、气体未作具体分析,动火前未采取必要的置换手段。(2)3#贮罐重新使用前维修、检查不全面,留有隐患。(3)发现尾气管道不通未及时检修,而检修又无任何几乎,思想麻痹,盲目动火,无任何防范措施。(4)职工防火防爆知识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差。(5)三氯化磷分厂自1994年12月承包以来,承包者忽视了安全生产教育与检查,有制度未落实到位,无专业性安全检查,无台帐记录。(6)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租赁承包者只要产值、利润,忽视安全生产,平时很少到车间去检查过问。(7)分厂设备维修管理混乱,检修设备无计划,无可行性分析,无台帐记录。三、同类事故防止措施1 .总厂在实行分厂租赁承包改革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
4、各分厂的管理,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思。2 .强化动火制度,严格动火手续,确保化工作业安全生产。3.加强设备维修管理,建立健全分厂设备检修台帐,对特种设备及特种工段的设备检修要建立可行的分析制度。4,强化安全生产现场检查,特别是分厂自己的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5.开展特种工种的技术培训和普通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职工对化工生产的业务知识,避免特种作业事故的再次发生。【案例2】一系列三氯化磷泄漏事件一、事故经过和危害1.1995年9月2日,江苏省淮阴某农药厂,用气割贮有40吨三氯化磷成品的大罐检修时,发生爆炸,导致2人死亡,1人受伤;中毒病例应用皮质激素及对症
5、治疗,30天痊愈出院。2.1995年10月20日,江苏昆山化工厂卫生所一名设备维修工因抢修丁草胺生产车间酰化工段设备,拆卸管道时被三氯化磷溶液溅至头面部和颈部,当即用水冲洗后继续工作约1小时。2小时后咽痛、声音嘶哑,胸闷气急、颈部皮肤灼痛就诊,诊断为:急性三氯化磷中毒(化学性咽喉炎、化学性肺炎);化学性眼灼伤;皮肤灼伤。应用碳酸氢钠冲洗湿敷,静滴地塞米松加青霉素,氨荼减,肌注速尿,地塞米松加庆大雷素超声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措施。次日病情好转,半月许基本痊愈,眼灼伤、皮肤灼伤基本修复。住院20天痊愈出院。3.2002年月14日中午,常州市某化工厂装载着成品三氯化磷液体的槽车在过地磅时因地面不平被颠
6、覆,车内三氯化磷液体溢出约300KG,当时天下中雨,三氯化磷遇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黄白色烟雾向约80米处的小学飘去,学生正在午睡,吸入烟气后呛咳,在未辩明风向时四处逃避.吸入气体约四分钟。在校学生约180人,吸入毒气程度不同,均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61名学生因症状较多而住院。临床表现主要为程度不同的咽干、咽痛、咳嗽、头昏症状。患儿入院后即给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抗生素先锋V及能量合剂;咽部疼痛明显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庆大露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经治疗,上呼吸道症状天明显改善。4.2002年4月14日下午1时,武进市某私营化工厂发生一起由于司机行车不到位,造成三氯化磷大量泄漏污染环境,危
7、害人群,致121名学生,4名老师吸入不同程度的有害气体,分别在市级四所医院接受治疗。同时造成周围树木枯黄、河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IlO万元左右。5. 2002年9月25日凌晨,一辆装载10吨三氯化磷的危险品运输车在江苏省仪征境内倾覆,造成毒气泄露,致使当地5737人紧急疏散。由于措施得力,除两名抢险的消防干警中毒外,没有造成群众伤亡。6. 2002年10月20日16时许,一辆装载三氯化磷的槽车途经京沪高速路108公里处时,被追尾,致槽罐阀门损坏,三氯化磷大量泄漏,遇水分解产生大量毒雾迅速蔓延,并造成7辆车连环相撞,两辆车起火,4人死亡,京沪高速为此中断7小时,位于下风方向的四个村庄近万名群众的
8、生命受到毒气威胁。7.2003年6月7日早上,在蒙蒙的细雨中,位于新河口大街的南京电化厂激素分厂内,4个装有三氯化磷的罐体因与雨水相遇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刺激性气体,冒出白色的浓烟。与此同时一,距离该厂不远处的南京电化总厂厂内的两只反应釜也发生三氯化磷泄漏事故。事故发生后,南京消防部门迅速出动6辆消防车、39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进行处理。8.2003年3月,淮安市某化工厂三氯化磷车间工人在灌装操作过程中,运输车辆阀门发生泄漏,致现场1名管理人员中毒、厂区外两名行人中毒。事故发生后,立即通知消防队救援,在现场处理过程中又有两名消防队员中毒。中毒人员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两名消防队员出现轻
9、微肝肾损害,经早期应用激素及时对症治疗,1周后基本痊愈出院。二、现场调查事故当日都未能作采样测定。经化验三氯化磷内含游离黄磷0.13%0.15%。模拟试验内取三氯化磷液体倒于湿地,见立即反应生成浓烈的黄白色刺激性气体,取样定性分析得产生黄白色气体内含磷化氢、氯化氢,其中磷化氢是三氯化磷液体中所含极少量的游离黄磷遇水分解而成。三、原因分析江苏省内发生的这八起三氯化磷急性中毒事件,从公共卫生角度分析:1、非法生产、生产条件极差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未经审批便檀自投入生产。2、工厂人员素质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违反操作规程,没有安全生产、安全运输的意识,工人不懂得三氯化磷对人体的危害,导致了重
10、大的公共卫生事件。3、剧毒物生产工厂与居民区、学校防护距离不够,一旦发生泄漏,便殃及大批无辜的居民和学生。4、公众的公共卫生意识不强,无疏散、转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的意识和经验,一旦遇险便无所适从。四、经验教训1、现场病人处理:接触毒物人员立即转移至安全地点,脱离污染源;用清水冲洗身体表面接触部位,去除受污染衣物。2、现场污染源处理:及时迅速清理现场是减少职业危害和造成环境污染最有力的措施。尽早采取处理措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黄砂、水泥、石灰等材料覆盖地面,并用油布加固减少扩散。同时立即向卫生、环保、消防、安全部门报告,做到万无一失,彻底清除隐患。3、病人的治疗:本省发生的中毒病例,除当场
11、死亡外全都痊愈出院。其关键在于:给氧,早期、足量、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加强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保持酸碱平衡。五、建议L加强宣传力度宣传贯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对企业领导组织专题培训;通过新闻媒体、上街宣传等形式提高公众的公共卫生自我防护意识,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企业职工加强劳动卫生安全教育,普及预防和急救知识。2 .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卫生监督执法部门要加强对剧毒物质生产、运输企业开展卫生监督执法,监督企业配备必要的职业生防护与应急救援措施。3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对化工企业建厂投产前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设计审查,厂址的选择要远离居民、
12、学校及其他人群集中的场所;加强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对易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工艺系统、生产工种和装置进行危险度分析,保障企业建成后急性职业中毒的防范和其它应急救援。4 .提高生产设计和管理水平改进生产设备和提高工艺水平,制订各项严格的生产、安全操作岗位责任制及设备定期更新维护制度。配备紧急防范设备、医疗急救用品,并确定专职或兼职的监护急救人员,有条件的企业可建立相应的毒物自动监测报警系统。5 .建立和加强急性中毒抢救网络的建设急性中毒事故近年有上升起势,新的化学物质日趋复杂,大型群体中毒事故不断增多,因此需要有一个急性中毒抢救中心为技术后盾指导抢救工作,提高急性中毒的诊断和治行水
13、平。【案例3】上海天原化工厂气割盐酸储罐时爆炸一、事故经过和危害1995年8月16日14时40分,上海天原化工厂因数日前被车撞了平台的一台50m3盐酸罐(聚氯乙烯玻璃钢外加强)出口管移位,检修需拆下阀门,而螺栓锈死,决定用气割。动火前虽然办了动火证,但办证时只要求隔离,未要求置换、分析。刚动火就发生了爆炸。事故致使1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二、事故原因分析容器动火只隔绝、不置换、分析以致在动火时,引爆罐内气体。三、同类事故预防措施认真执行动火的有关安全规定,不能走过场,必须根据实际情形,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案例4】山东省临沂农药厂静电火花引爆二甲苯桶死亡1人一、事故经过和危害1991年9月17日15时30分,山东省临沂农药厂辛硫磷乳剂车间调制班作业人员刘某、曹某、林某、杨某接班后,向系统内进行移液作业,在不到20分钟时间内,抽完了8桶二甲苯。15时50分,曹某将抽料管插人上班留交的半桶二甲苯中进行抽料时,瞬间即发生爆炸着火,作业人员曹某当场死亡,林某、杨某及正在该班巡视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石某被火烧成重伤。16时左右,大火即被扑灭。二、事故原因分析1 .由于抽料管前端采用的是2m长全塑绝缘软管,形成静电积聚释放火花。2 .半桶二甲苯空间过大,使二甲苯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从而造成事故发生。三、同类事故防止措施改抽料管为金属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