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管理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9782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管理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管理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管理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管理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管理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管理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管理实施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龙鱼存户为夕D鼾生儿管理工6实卷方拿为规范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管理,明确各级人员职责,畅通全市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与转诊绿色通道,提高应急救治能力,有效控制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法律规章,按照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工作实施方案及XX市卫生计生委办公室XX市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XX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适用范围在XX市辖区范围内因各种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或其它因素危及孕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安全的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的管理及救治。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原

2、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领导小组改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管理领导小组,调整成员名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健康局妇幼健康科,负责组织、协调、调度全市范围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管理工作。(二)市、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为辖区内的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单位,负责辖区内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管理及督导,督促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及时报送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信息,指导救治,追踪管理。负责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相关个案信息收集、总结、上报、反馈,追踪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管理及救治情况;对医疗机构上报的出现病情变化、病情危重者立即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救治情况统计表及危重

3、新生儿救治中心救治情况统计表收集和上报,完成质量控制,形成分析报告,按照规定时限上报上级妇幼保健机构。(三)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根据定向负责联系制度,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负责联系XX市,XX市第一人民医院负责联系全市范围内的各县(区),以加强省、市、县救治中心的工作联系和协作。市级救治中心负责对全市区域内县级救治中心或其他医疗保健机构提出的需转诊、会诊的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为县级救治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业务指导,评估县级救治中心救治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指导意见,对管理区域的其他医疗保健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同时应掌握辖区内妊娠风险评估为“红色”的高危孕产妇情况。县级救治中心负责对全县区

4、域内其他医疗保健机构提出的需转诊、会诊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业务指导,评估其他医疗保健机构救治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指导意见,同时应掌握辖区内妊娠风险评估为“橙色”、“红色”的高危孕产妇情况。(四)调整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专家库。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专家库,承担全市重度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会诊、参与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专家库成员由市级医疗保健单位中相关副高以上专业职称人员组成。各县(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分别组建县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专家库。(五)市、县(区)级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院内抢救小组人员由分管院长、产科、新生儿科、ICU.内科、外科、

5、麻醉科、相关医技及后勤等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各级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应急预案并组织落实,建立产科和新生儿科等多科室协作机制、危重孕产妇用血保障机制,确保急救救治资源的配置、储备和正常运行。负责院内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治评估和报告,及时上报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个案至辖区妇幼保健机构。(六)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要将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其作为重点人群纳入专案管理,合理调配资源,全力救治,保证专人负责全程监管及随访。确保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不允许出现放弃救治出院的情况,确有紧急情况的要立即报告辖区妇幼保健院及辖区卫生行政部门,积极采取救治措施。对因经济原因

6、放弃治疗出院导致孕产妇死亡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对孕产妇为危重(濒死)状态的应立即报告辖区妇幼保健院并填写XX市市危重(濒死)孕产妇报告表。建立报告和追踪随访管理制度,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各科室均要建立高危孕产妇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对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出院、转院、转诊、转科等情况进行追踪管理,明确转归,建立随访登记。(七)转诊网络及流程。建成以省级为核心、市级为枢纽、县级为基础的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危重症急救转诊网络。网络中包括村卫生室(村计生保健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乡卫生计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非救治中心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县(区)级危

7、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市级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省级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非救治中心乡级、县级、市级、民营等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可直接向所在辖区的各级救治中心转诊患者。转诊网络详见下图:XX市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转诊网络流程图(A)各单位可按照“立足实际、适当超前、分级配置、填平补齐、满足功能”的原则配置急救设备,保障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转诊的临床需要。加快助产机构产科和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规范化建设,规范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会诊、转诊、救治流程,健全急救绿色通道,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救治网络,提高产科危重症救治能力。(九)百里杜鹃管理区与金海湖区管辖范围内的各乡镇

8、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工作由该乡镇原来所属的县(区)救治中心负责。两区的领导小组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做好本区管理方案的同时要积极争取相关县(区)的支持,做好沟通协调,确保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管理、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三、应急响应IV级应急响应: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孕妇建卡孕期保健中,应对孕产妇进行高危评估,及时将高危孕妇转至区域县级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专案管理。In级应急响应:孕妇患有重度高危因素的或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达400ml,经半小时积极处理后病情无明显好转或出血量继续增多的,应立即报告院内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小组,进入县级预警状态。H级应急响应:孕妇

9、待产在院期间患有各种危及生命安全的并发症或合并症,或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达800ml的,应立即启动市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应急响应。I级应急响应:孕妇待产在住院期间患有各种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处于危重状态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应立即启动省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应急响应。各级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本区域技术救治能力情况,可跨级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防止救治延误。高危新生儿由各级救治中心视病情启动应急响应。四、应急响应启动程序(一)应急响应启动符合高危孕产妇、高危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应急响应启动条件的,首诊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分管领导,启动院内救治应急响应。(二)应急响应院内孕产妇和新生

10、儿抢救小组成员接到启动响应电话,应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响应,及时了解病情,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做好人员、物资调配工作。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及时报告相应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小组、办公室和当地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应急状态解除时也应及时报告当地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三)院内救治接诊高危孕产妇、高危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后,医院必须积极进行院内救治,视医院条件和病情需要确定就地救治或转诊,必要时请上级专家电话或现场会诊。病人确需转院的,应做好转院途中的人员、物资保障。上级会诊专家到达之前,做好输血、手术或转诊的各项准备。专家到达之后,双方积极配合进行救治。(四)上级专家会诊在院内救治时如需要会诊,首先呼叫对口县级、

11、市级、省级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专家库相关专家进行电话会诊。如病情需要,可请求县级、市级、省级专家到现场参与抢救。(五)转诊治疗原则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原则上实行就地就近救治和“先动专家,再动病人”原则。如当地医疗设备或技术条件确实不能承担进一步救治要求,且孕产妇和新生儿基本情况较好,适宜短距离转运的,在咨询上级专家后并在上级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转诊,以避免盲目转诊而延误最佳救治时机。结合高危情况必要时可越级转诊。(六)接诊与转诊要求L实行首诊负责制。首诊单位在发现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时应及时启动救治预案,坚持就近就地抢救,必要时请上级专家参与会诊抢救。对因技术、设备无法实施有效救治

12、的,应与协作转诊机构联系确认后及时组织转诊到区域县级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立专案管理并及时诊治。在孕产妇和新生儿不宜搬运时,首诊单位应应及时申请专家现场会诊,在上级专家的指导下继续采用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救治。2 .建立绿色通道。对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实行无条件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停药,并确保转运途中所需的一切设施设备、救治物资、交通工具和医护人员的到位。3 .转出单位在转诊时应同时递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记录,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年龄、主要诊断、主要治疗经过、主要辅助检查记录,经治医生姓名、联系方式等。4 .转诊途中,转出单位要配备较强的医疗救护力量,尽力确保孕产妇及新生儿在转诊途中

13、生命安全。5 .上级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急救中心接到下级转入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应迅速组织院内抢救小组积极开展救治;超出自身抢救条件和能力、需要转诊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应立即与对口接诊的上一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联系或远程会诊,并按照就近便利分片原则,确定转诊机构后由参与救治的相关业务人员携带病历等相关资料护送转诊。6 .市级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在救治过程中遇到困难,应及时向市级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报告,以便组织全市之力进行救治。五、报告、反馈、总结制度(一)报告流程:接诊医生一接诊科室负责人一接诊医院负责人f县级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业务负责人f市级孕产妇和新

14、生儿救治中心业务负责人一省级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业务负责联络人。实行首诊报告制,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首诊接诊科室负责人为责任报告人,首诊医生为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的责任登记人,救治首诊科室做好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管理登记表的填报,院内明确一个科室,防保科或医务科负责收集并统一报送当地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将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合理调配资源,全力救治,保证专人负责全程监管及随访。(二)报告内容:孕产妇和新生儿姓名、年龄、住址、户籍地、孕产次、孕周、目前病情、救治经过、急需协助解决的事宜等。(S)报告时限: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凡发现符合本实施

15、方案规定的急危重症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应于接诊后2小时内通过各种方式报告相应的救治中心和当地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对孕产妇为危重(濒死)状态的应立即报告辖区妇幼保健院,并填写XX市市危重(濒死)孕产妇报告表,于24小时内上报辖区妇幼保健院。(四)反馈:各上级救治中心,需在患者出院后1周内,将本院对转诊患者救治情况、转归及对转诊医疗保健机构诊治评估等进行书面反馈至原转出机构。(五)信息报表报送1、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收集、上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治情况并逐级反馈给上级保健机构,并按照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贵州省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救治情况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危重孕产妇、危重新

16、生儿救治中心于每月3日前将上月情况统计表报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于每月5日前汇总报送市州妇幼保健机构,市州妇幼保健机构统一汇总审核后于每月10日前报送省妇幼保健院。2、为将危重孕产妇救治的关口前移,市、县两级救治中心应掌握辖区重点孕产妇信息,切实履行辖区管理、救治高危孕产妇的职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每月6日前将收集到的辖区内妊娠风险评估为“橙色”的高危孕产妇报表及个案信息报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同时报送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每周一将辖区内妊娠风险评估为“红色”的高危孕产妇报表及个案信息报送至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做好登记管理,并于每周一将妊娠风险评估为“红色

17、”的高危孕产妇报表及个案信息报送至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两级救治中心均要明确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上报信息,以掌握辖区重点人群情况。(六)总结:救治中心、首诊医疗保健机构需组织专家进行回顾性的疑难案例讨论,总结诊治和救治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诊治水平。六、保障措施(一)人员保障。各级救治中心要保障人员配备,所有专家库成员在应急实施方案启动后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遇紧急情况,市、县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可先行调集救治需要的相关人员和物资,参与紧急救治,再向其所在单位领导通报。(二)技术保障。市、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要加强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诊疗水平。各级

18、救治中心做好应急救治预案,加强应急实施方案的演练,保证救治的及时性。(S)血液保障。市中心血站、各血库要保证提供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用血。(四)物资保障。市、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要购置必须的设施、设备,做好各种救治药品储备,救治设施、设备完好率要求100%。各级各类非救治中心的医疗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需配备必要的转诊交通工具、配备必要的救治设施、设备和药品。(五)经费保障。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协调各级财政部门建立专项资金,对贫困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费用应予保障。(六)质量控制。市、县(区)妇幼保健机构要组织对辖区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急救绿色通道、服务能力建设等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积极整改。七、责任追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及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要严格执行XX市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管理实施方案,切实提高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应急救治能力,有效控制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对因管理失误和医疗责任造成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