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29022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温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温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温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温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温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加快我市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要求,根据国家“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浙江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特殊教育规律,坚持政府主导、精准施策、促进公平、尊重差异的原则,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机制,以适宜融合为目标办好特殊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特互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高质量特殊教育

2、体系。全市适龄残疾儿童青少年十五年基础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其中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含康复机构)、高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99%、95%、90%以o持证残疾儿童青少年从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段特殊教育学生(含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生均公用经费按普通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15倍拨付。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打造“五全”融合教育的温州样板。基本实现残疾儿童人数较多的乡镇(街道)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创建市级融合教育示范区10个。融合教育及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特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特殊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完善,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特

3、殊教育教师(含资源教师,下同)队伍师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待遇保障进一步提高。三、推进措施(-)优化特殊教育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L优化特殊教育布局。以县级为单位逐一核实适龄残疾儿童青少年数据,进一步完善资源教室、卫星班建设,统筹学校招生计划,强化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学位供给,“就近就使为318周岁适龄残疾儿童青少年提供优质特殊教育服务。2023年前,瑞安、文成完成特校迁建,乐清完成特校扩建;2025年前,平阳完成特校二期工程建设,苍南完成特校扩建提升,龙港完成特校新建,鹿城、龙湾、瓯海各设立1所标准化特校。洞头、永嘉在普通学校设立特教班,并按特校师生比增编配备师资。2 .做

4、好教育安置工作。以县级为单位健全残疾儿童青少年招生入学联动工作机制,发挥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作用,规范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前评估,科学制定教育安置方案,确保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应随尽随,就近就便优先入学,逐年提高随班就读安置比例。完善送教上门制度和服务标准,到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送教上门安置的残疾儿童青少年比例控制在5%以内。3 .积极发展学前和高中特殊教育。支持普通幼儿园开展学前融合教育。鼓励设置专门招收残疾儿童的特殊幼儿园,特校积极创办学前部,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增设学前部或附设幼儿园。特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创办或扩大附设职高部(班)办学规模。到2025年,各地

5、至少有1个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部(班)。鼓励高职院校与有条件的特校开展“3+2”“五年一贯制”中高职一体化”试点。支持开展残疾学生“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支持各种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残疾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积极为残疾考生参加国家教育考试和部分职业资格考试提供合理便利,切实做好残疾学生升学、就业服务和转衔教育。对面向残疾学生开放的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提供支持。4 .强化特殊教育保障水平。加强学校无障碍设施设备建设,新建、改建、扩建各级各类学校要符合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浙江省实施V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设立特殊

6、教育教学点,为重度、多重残疾孤困儿童提供适宜的特殊教育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社会福利机构向残疾人提供特殊教育。支持特校和普通学校资源教室配备满足残疾学生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需求的图书和仪器设备。(二)健全队伍保障机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5 .配齐特殊教育教师和工作人员。各地要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快温州市特殊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温州市尊师强教十大举措要求,按照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配足配齐特殊教育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县级教研机构配备特殊教育专职教研员和师训员;招收5名及以上残疾儿童的普通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可增编配备1名资源教师。特校要加强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康复训练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配备

7、,对招收重度、多重残疾学生的学校,适当增加教职工编制。各特校在招聘教师时,可适当放宽应聘者资格条件,鼓励非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应聘特校教师。6 .完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机制。建立健全特殊教育教师分级培训工作机制,建有特校的县(市、区)根据资源教室建设需求有计划分期开展初级培训,市级负责中级培训。将特殊教育教师、随班就读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康复机构教师的培训工作纳入教师培训规划,将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师资培训纳入教育部门统一培训管理。创建省级普通学校在职教师融合教育通识培训实验县(市)23个。将特殊教育通识培训纳入新教师培训和学分培训、新校长上岗培训,融合教育内容在普通学校在职教师继续教

8、育学分中占比不低于20%。健全特校校长培训与工作交流制度。将特殊教育教师及巡回指导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纳入名师培养工程;建立教、医、训“三位一体”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特殊教育“领军教师”;培养一批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区域巡回指导教师。定期开展特殊学校教师专业综合素质大赛和资源教师基本功大赛。7 .完善特殊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各地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应向长期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特殊教育教师倾斜,探索特殊教育工作教师职务(职称)单列评聘机制。将各地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教师职务(职称)评聘纳入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评聘。继续实施温州市资源教师能力证书(初级)考证工作。各地要关爱特殊教育教

9、师,努力改善其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大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表彰奖励力度,每年对特殊教育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等进行表彰奖励,各级人民教育基金会要有专项经费用于奖励特殊教育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8 .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完善特殊教育津贴政策,逐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特校、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教师和在编职工享有本人基本工资(含基本工资提高10%部分,下同)15%的特殊教育补贴;对从事特殊教育满10年的,由同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发荣誉证书并加发本人基本工资15%的特殊教育津贴。各地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适当向特校倾斜,普通学校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对直接承担残疾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给予适当倾斜。从事特殊教

10、育满15年并在特殊教育岗位退休的,所享受的特殊教育津贴计入退休待遇,退休时计入一次性退休补贴,按有关规定予以发放。普通学校特教班和随班就读资源教师享受普通学校班主任津贴同等待遇。专职资源教师任职年限视同班主任工作年限;具有资源教师专业能力证书且连续从事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兼职资源教师工作3年及以上的,其任职时间可按1/2计入班主任工作年限。特校派出的卫星班、特教班专职教师和巡回指导师享受支教待遇。(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障事业健康发展9 .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将特殊教育纳入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先保障特殊教育经费。加快建立高中段特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学前残疾儿童生均教育经费定额制度,

11、并根据特校招收重度、多重残疾学生比例,适当增加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建立送教服务专项工作经费,健全送教经费支出机制。市、县财政部门统筹安排特殊教育资金,重点支持薄弱地区、薄弱环节和特殊教育重点项目建设。财政支持的残疾人康复项目应优先资助残疾儿童。支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残疾人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福利彩票公益金依其管理规定,按比例足额用于扶持特教设施建设。适当拓宽生均公用经费用途,用于残疾学生学习用品、干预训练、见习实习、送教教师交通费补助、学生伙食补助、购买特教服务等。将安全值班、课程管理、周末活动等以“特需加班费”项目列入特校年度部门预算,专款专用。10 .全面施实残疾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就读义务

12、教育学校且符合资助条件的残疾学生,实行全免费教育;在特校就读的持证残疾学生免收伙食费并适当提高餐费补助标准,所需经费由学校所属的同级财政承担。就读高中学校的,享受相关免费政策和国家助学金。就读幼儿园的,按当地公办三级幼儿园保育费标准给予补助。各地要结合实际给残疾学生提供每学期每生400元以上的交通费补助。(四)强化特教内涵发展,全面提高特教质量IL加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建设。支持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按需配置专职人员,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经费保障。探索区域融合教育巡回指导和研讨工作机制,积极协调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教研室、教师培训中心和有关高校专业力量,增强融合教育专业指导力量。建

13、立专兼职巡回指导师团队,按需配备专职人员,健全特殊教育专业指导力量进入普通学校的工作机制。12 .完善融合教育工作模式。优化融合教育政策,建立健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长效机制,压实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的主体责任,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应随尽随。积极推进省融合教育示范县(市、区)、示范校创建,建立融合教育名师工作站,培育一批融合教育名校长、名教师。推动特校和普通学校结对帮扶共建、集团化融合办学。积极探索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四位一体的融合教育模式,加强对特殊儿童家长的培训。13 .深化特殊教育教学研究。完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学前、高中及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加强特殊教育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建设

14、具有温州特色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探索重度、多重障碍儿童在校学习的课程体系,加强支持性教育研究。创新特殊教育教学模式,建立质量监测追踪机制。注重发挥教研师训部门的教研、培训、指导、服务等职能,加强特殊教育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特殊教育课题立项和成果评审单列。14 .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探索将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学习障碍、智力超常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青少年纳入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合理布局孤独症儿童学校(班),加强孤独症儿童教育及康复教师培训。特校要创造条件接纳重度多重障碍儿童少年;设立12所重度多重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先行校。鼓励特校成为县域融合教育的后援中心、指导中心、管理中心、资源中心、培训中心

15、和支持中心。扩大和深化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验项目研究;加大融合教育医教结合推进力度;培育12个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示范县。教育和卫健部门依法对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进行行业管理,未取得行业资质的定点机构,应逐步取得教育或医疗行业资质并纳入部门管理序列。教育、卫健、民政、残联等部门协同推进,加强医疗、妇幼保健、儿童福利、康复等机构与学校的合作。实施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优先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科学提供辅助器具适配及服务。15 .提升特殊教育信息化水平。重视特殊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充分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特殊教育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推动残疾儿童青少年相关

16、数据互通共享,开发特殊教育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培育23所特殊教育智慧学校,推进人工智能辅助教育。进一步推进省个别化信息管理平台的深度应用,全市318周岁持证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信息要全部纳入平台。借助信息技术支持,落实随班就读“一人一案”教学策略,不断提升特殊教育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强市特殊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四、组织实施16 .提高思想认识。各地要将办好特殊教育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落实特教特办,加大政策、资金、项目倾斜力度,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补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短板。17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县级主体责任,各地要把特殊教育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研究基础教育必研究特殊教育工作制度,出台“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合理配置教育、康复资源,切实解决制约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18 .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市级统筹,健全学校与科研、医疗、康复等机构协同专业支撑工作机制,加大对发展重点县的支持力度。教育、发改、编办、民政、财政、人社、卫健、残联等部门要完善特殊教育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形成工作合力。19 .加强督导评估。市人民政府将“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纳入县级政府的考核体系。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每年对县级政府进行专项督查,各地要建立健全特殊教育督导检查和问责机制,将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纳入相关部门工作业绩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