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脱硫工艺应用基本原理详细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法脱硫工艺应用基本原理详细说明.docx(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湿法脱硫工艺应用基本原理详细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所以在燃烧的过程中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我国可以采用三种方法脱硫:煤气脱硫、煤燃烧过程中进行脱硫处理、烟气脱硫。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是利用吸收剂或吸附剂去除烟气中的二轲化硫,并使其转化为稳定的硫化物或硫。最早的烟气脱硫技术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出现。近几十年来,国外工业烟气脱硫装置的应用发展很快,我国近年来也开展了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脱硫设备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还可以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本文主要针对湿法脱硫工艺原理进行说明介绍。1、物理吸收的
2、基本原理气体吸收可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两种。如果吸收过程不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单纯是被吸收气体溶解于液体的过程,称为物理吸收,如用水吸收S02。物理吸收的特点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被吸气体的吸收量减少。物理吸收的程度,取决于气-液平衡,只要气相中被吸收的分压大于液相呈平衡时该气体分压时,吸收过程就会进行。由于物理吸收过程的推动力很小,吸收速率较低,因而在工程设计上要求被净化气体的气相分压大于气液平衡时该气体的分压。物理吸收速率较低,在现代烟气中很少单独采用物理吸收法。2、化学吸收法的基本原理若被吸收的气体组分与吸收液的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则称为化学吸收,例如应用碱液吸收S02。应用固体吸收剂与被
3、吸收组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将其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属于化学吸收,例如炉内喷钙(Cao)烟气脱硫也是化学吸收。在化学吸收过程中,被吸收气体与液体相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有效的降低了溶液表面上被吸收气体的分压。增加了吸收过程的推动力,即提高了吸收效率又降低了被吸收气体的气相分压。因此,化学吸收速率比物理吸收速率大得多。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都受气相扩散速度(或气膜阻力)和液相扩散速度(或液膜阻力)的影响,工程上常用加强气液两相的扰动来消除气膜与液膜的阻力。在烟气脱硫中,瞬间内要连续不断地净化大量含低浓度S02的烟气,如单独应用物理吸收,因其净化效率很低,难以达到S02的排放标准。因此,烟气脱硫技术中
4、大量采用化学吸收法。用化学吸收法进行烟气脱硫,技术上比较成熟,操作经验比较丰富,实用性强,已成为应用最多、最普遍的烟气脱硫技术。3、化学吸收的过程湿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吸收是由物理吸收过程和化学反应两个过程组成的。在物理吸收过程中,被吸收的气体在液相中进行溶解,当气液达到相平衡时,被吸收气体的平衡浓度,是物理吸收过程的极限。被吸收气体中的活性组分进行化学反应,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被吸收气体的消耗量,是化学吸收过程的极限。化学吸收过程中,被吸收气体的气液平衡关系,即应服从相平衡关系,又应服从化学平衡关系。4、化学吸收过程的速率及过程阻力化学吸收过程的速率,是山物理吸收的气液传质速度和化学反应速度决
5、定的.化学吸收过程的阻力,也是由物理吸收气液传质的阻力和化学反应阻力决定的。在物理吸收的气液传质过程中,被吸收气体气液两相的吸收速率,主要取决于气相中被吸收组分的分压,和吸收达到平衡时液相中被吸收组分的平衡分压之差。此外,也和传质系数有关,被吸收气体气液两相间的传质阻力,通常取决于通过气膜和液膜分子扩散的阻力。烟气脱硫通常是在连续及瞬间内进行,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极快反应、快反应和中等速度的反应,如NaoH、Na2C03、和Ca(OH)2等碱液吸收S02。为此,被吸收气体气液相间的传质阻力,远较该气体在液相中与碱液进行反应的阻力大得多。对于极快不可逆反应,吸收过程的阻力,其过程为传质控制,化学反应
6、的阻力可忽略不计。例如,应用碱液或氨水吸收S02时,化学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过程的阻力为气膜传质阻力。液相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快反应和中等速度的反应时,化学吸收过程的阻力应同时考虑传质阻力和化学反应阻力。5、碱液浓度对传质速度的影响研究得出,应用碱液吸收酸性气体时,碱液浓度的高低对化学吸收的传质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当碱液的浓度较低时,化学传质的速度较低;当提高碱液浓度时,传质速度也随之增大;当碱液浓度提高到某一值时,传质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时碱液的浓度称为临界浓度;当碱液浓度高于临界浓度时传质速度并不增大。为此,湿法脱硫工艺的化学吸收过程中,当用碱液吸收烟气中的S02时,适当提高碱液的浓度,可以提高对S02的吸收效率。但是,碱液的浓度不得高于临界浓度。超过临界浓度之后,进一步提高碱液的浓度,脱硫效率并不能提高。可以得出,在烟气脱硫中,吸收S02的碱液浓度,并非愈高愈好。碱液的最佳浓度为临界浓度,此时脱硫效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