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31096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学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中学教育基础课程性质教师教育必修课课程代码307B6005学分2学时32课时先修课程中学心理学基础课程负责人适用专业中学师范类公共课课程简介:中学教育基础是教育学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教师教育发挥重要的理论奠基和引领作用。课程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掌握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会研究教育现象,分析、认识和解决教育问题,为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继续深造提供学业导航,为未来从事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价值支撑和理论先导。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 .通过本课程的

2、学习,学生能掌握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教育的本质及教育在社会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确立正确的教育理想和信念。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教育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当代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方法,并初步具备教育研究能力。4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的本质属性、权利和义务、在教育中的地位及教师的素质要求等,初步形成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5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形成课程与教学的规划和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6 .通过本课程的学

3、习,学生能正确理解教学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及教学与其他教育工作的关系,为从事教育工作奠定理论基础。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课程目标5课程目标6要求11.1政治信仰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师德规1.2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范己任1.3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掌握教育M政策法规,依法执教要求2教育情怀2.1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M2.2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H2.3尊重学生人格,做学生锤炼品格

4、、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M要求4教学能力4.1依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MHH4.2具备教学基本技能。H4.3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MM要求6综合育人6.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M6.2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M6.3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H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课程目标1、2、3L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

5、.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1. 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教育学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政策的关系。2. 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3.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多媒体教学理论2学时2.教育及其历史发展课程目标1、21 .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2 .教育的起源及不同的教育起源论3 .教育的历史发展1 .理解教育的定义和本质。2 .理解不同的教育起源论及不同发展阶段教育的特点。3 .了解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特点及关系。多媒体教学理论2学时3.教育与社会课程目标1、21.教育与政治经

6、济制度1.理解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多媒体教学理论3学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发展的关系2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3 .教育与文化、人口的关系4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2.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体现。时4.教育与人的发展课程目标1、41、人的发展的内涵。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 .理解人的发展的内涵及人身心发展一般规律。2 .理解遗传、环境、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3 .了解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等不同观点及其错误,正确认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7、。1.多媒体教学2.分组讨论理论3学时5.教育目的课程目标1、61.教育目的内涵与功能2.教育目的1.识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全面发展教育等基本概念,理解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多媒体教学理论3学时知识单对应课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学时元程目标节依据和教育2.理解制定教育目的依据、教育目的目的价值取不同价值取向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向全面发展学说。3.我国的教3.了解我国教育方针的演变,能够联育目的和中系实际认识我国教育目的,能够正确学培养目标认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问题。4.了解我国中学的培养目标。1.教育制度1.识记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义概述务教育、终身教育等概念的含义。2.现代学校

8、6.学校课程目教育制度2.掌握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及学制制多媒体理论教育制标13.我国现行定依据。教学3学度学校教育制3.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时趋势和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了解我度国当前的学制及义务教育的实施。4.义务教育1.课程与课L识记课程、课程目标、课程计划、L多媒理论7.中学课程目程理论课程标准、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等概体教学3学课程标52.课程类型念的涵义。2.分组时2.课程的组2.理解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结讨论知识单对应课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学时元程目标节织与实施构课程论、建构主义课程理论等的主3.我国基础要观点,理解课程的分类及不同类型教育课程改课程的主要特点。草3.

9、了解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相关理论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及实施情况。1.理解教学的概念、意义和任务。1.多媒理论2.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理论,能运用体教学1.教学的意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2.观看5学8.中学课程目义与任务教学的实际问题。优秀教时教学标5、62.教学过程3.了解教学原则发展的历史及国内外师教学+(上)3.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录像实践4.教学方法势。掌握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3.分组2学时方法并能运用于分析教学案例。讨论5.教学工作1.理解和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1.多媒9.中学课程目的基本环节要求。体教学理论教学标5、66.教学组织2.了解

10、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与变革和2.分组3学(下)形式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及其运用。讨论时7.教学评价3.识记教学评价的概念及功能;了解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教学评价的发展变革;理解教学评价的分类及意义。10.中学教师与学生课程目标41 .教师2 .学生3 .师生关系1 .理解教师劳动的意义和任务、教师劳动的特点以及职业素养;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其实现;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2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学生青春期生理的变化。理解学生的地位、作用以及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传统学生观的弊病及正确学生观的基本内容。3 .理解师生关系的意义,能结合案例分析良好师生关系建立

11、的条件。多媒体教学理论3学时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考核方式成绩评定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课程目标1、2、3期末考试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的方式以课外作业为主,并结合考勤和2.教育及其历史发展课程目标1、2期末考试3.教育与社会发展课程目标1、2期末考试、课堂讨论4.教育与人的发展课程目标1、4期末考试、课外作业课堂讨论评分,占总分30%o课外作业不少于3次,每次作业不少于2000字,提倡学生在老师指定的范围内自主选题作业。期末考试占总分70%。考核总分满分为100分,总成绩60分为及格。教育目的课程目标1、6期末考试6.学校教育制度课程目标1期末考试中学课程课程目标5期末考试、课堂讨论8.中学教学(上)课程目标5、6期末考试、课堂讨论9.中学教学(下)课程目标5、6期末考试、课外作业10.中学教师与学生课程目标4期末考试、课外作业五、课程建议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一)建议教材项贤明主编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二)主要参考资料1 .孙宽宁主编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20123 .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