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3339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为深入落实xxxxxxxxxxxxxxxxxxxx,全面贯彻省市区党代会精神,根据X市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X及X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发挥清洁能源大省优势,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进能源消费低碳化、能源供给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建设“一高地三区提供坚强支撑。二、工作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减

2、煤、控油、稳气、增电和发展新能源取得成效,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推进,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能源供给结构、消费结构持续优化,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到2025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70%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42.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降低,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能耗控制和碳排放目标任务。三、重点任务(一)推进能源消费低碳化1.加快生产方式低碳化转型。实施工业节能服务行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指导生产用电加热工艺提升,推广使用电锅炉、电窑炉、电热釜。实施以煤为燃料的工业炉窑综合整治,推进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落后产能淘汰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推动在用锅炉提标和电能替代

3、改造;绕城高速内新上锅炉全面使用电锅炉。(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镇;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2 .加快生活方式电气化转型。持续推进办公楼宇、大型商场、院校、医院等的供暖、制冷设施气改电。推动具备增容条件的火锅、烧烤等特色餐饮服务企业使用电力能源。推动居民家庭使用高效节能电炊厨具和空调、电暖器、电热水器等家用电器,加快家庭电气化进程。加强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升户均用电容量和用电可靠性,持续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活动,引导农村地区减少瓶装燃气和煤炭使用。到2025年,电能替代电量达到0.3亿千瓦时。(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经信局、区文体旅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区农业

4、农村局,各街镇、国网X供电公司)3 .深化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到2025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地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下降。加强高耗能行业治理,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技术改造。综合运用绿色电价、信用监管、行政监督等方式,推动能效对标达标。(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生态环境局,各街镇)4 .加强建筑能耗管理。提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至72%。以智慧蓉城建设为引领,升级完善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立城市建筑能耗数据行业共享机制。逐步实施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

5、,探索制定建筑能耗激励政策。(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机关事务中心、区行政审批局,各街镇)(二)推进能源供应清洁化1.加快推进天然气稳产增产。稳定开采洛带等现有气田,年产量保持在1亿立方米左右。(责任单位:区经信局)2 .推进可再生能源试点示范。鼓励太阳能、浅层地温能、生物质能、空气源等开发应用。支持开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发展城市楼宇、农业大棚、农村居民等分布式光伏发电,推进园区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支持公共建筑安装使用光伏发电系统。鼓励具备应用条件的区域积极推广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加快X万兴环保发电厂垃圾发电项目建设。到2025年,实现光伏发电装机量50万千瓦以上

6、,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8.5亿千瓦时。(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住建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区商务局、区经信局、区文体旅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城管局,各街镇)3 .积极发展绿色氢能。构建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加快建设绿氢之都,加快东方氢能产业园、华能集团水电解制氢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绿氢年生产能力达到100OO吨以上,支持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加氢一体化试点。规划建设加氢站1座,加快构建半小时加氢网络。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应用,拓展氢能在工业、储能领域应用,建设成渝绿色氢走廊。(责任单位:区汽车局、区经信局、区应急局、区发改局)(三)推进能源利用高效化1.加快统筹资源高效利用。

7、统筹用好能源、环境等资源要素,优先支持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发展,促进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探索用能预算管理,支持企业参与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以市场化方式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推进能源梯级利甩资源循环利用、土地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和产业循环式组合。(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生态环境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各街镇)2 .加快能源数字化转型。推进能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能源云平台,加强能源数据采集应用,构建智能生产、智慧管理、智慧运营体系,推进多能互补、分时互补、区域联动,提升城市能源智慧化水平。推进能源服务数字化转型,推进蓉e电微网厅”等数字便民服务

8、,提升获得用电、用气便利度。积极发展互联网十智慧能源,支持开展能源互联网建设。(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各街镇)3 .推进能源改革试点示范。推进欧洲产业城、彭州九尺冷链物流产业园等区域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推进淮州新城等产业园区、城市新区、中医医院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应用。用好绿色高载能产业电力扶持政策,建设高载能产业+清洁能源示范区,合理规划和有序推进大数据、新型电池、新型显示等高载能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区经信局)4 .推动综合能源利用。在园区、医院、大型商超等能源负荷中心建设区域化、楼宇型分布式综合能源服务系统,推广应用热泵技术、蓄冷技术、先进节能技术,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探索推进5G基站

9、、充电桩、加氢站、数据中心、分布式光伏、储能等多功能综合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投运分布式综合能源服务项目1以上。(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住建局、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文体旅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区农业农村局,各街镇)(四)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1.构建智能坚强电网。推进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完善220千伏骨干网络及110千伏高压配电网络,进一步提高电网承载能力。拓宽X水电输入通道,探索建设三州一市绿电输送通道。实施一流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加快用户供配电产权设施移交供电公司运维管理。到2025年,全区规划建设1个500千伏、1个220千伏输变电项目,电网安全负荷提升至160万千瓦。(责任

10、单位:区经信局,各街镇)2 .加快充(换)电设施布局建设。制定全区充(换)电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布局,按规定统一技术标准,明确配建比例,规范社会资本参与,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充(换)电设施加密加强。新建建筑按总停车位15%-25%比例分类配建;既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型商场、文体场馆、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按不低于总停车位20%配建,既有居民小区支持规模化增建。加快专用换电站、综合能源站建设,创建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到2025年,全区建成充(换)电站180座、充电桩1万个以上。(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机关事务中心、区城管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各

11、街镇)3 .完善天然气输配体系。加强城镇燃气管道安全整治,更新改造不符合标准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管道设施;加快城乡燃气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绕城高速高压输储气管道工程、XX门站、XX门站等项目建设;加强储气调峰设施建设,燃气储气能力大幅提升。到2025年,更新改造城镇燃气管道50公里,新建燃气管道75公里,燃气供应能力达到13亿立方米。(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各街镇)4 .推动储能发展应用。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增强应急供电保障能力。有序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鼓励开展电化学储能示范,探索储能应用商业模式,建设移动式或固定式储能设施。新能源项目储能设施配建比例不低于装机容量的10%,探索电

12、网侧、用户侧和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园区的新型储能电站建设,提高系统调峰调频能力。(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区水务局,各街镇)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督促落地落实。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明确目标措施,牵头单位加强与各责任单位的组织、协同、合作,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重大事项和具体问题,确保工作推动有序。加强督导考核,推动任务落地落实。(二)加强顶层设计,实施规划引领。把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纳入“十四五”各专项发展规划中,加快编制基础能源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桩布局等重点专项规划,推动各领域编制节能降耗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三)加强舆论宣传,增强节能意识。树立节能是第一能源”的理念,优化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强化全社会节能意识,开展全领域节能管理。积极宣传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争取社会公众和企业理解、支持、参与,推动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引导改变能源消费习惯,构建能源结构调整良好舆论氛围。(四)坚持市场运行,推进共建共治。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全民受益原则,充分运用技术、经济、法治和行政手段统筹推进节能降耗、提质增效。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支持节能改造的金融产品,支持各类市场和社会资本参与充电桩、储能设施建设运营,支持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研制推广,形成全民参与的发展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